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冲击传统落后的应试教育模式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聚焦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和内容,强化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训练,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重要性;对策
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之下,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情感、智力元素,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培养,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质。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观,是一种“绿色”的教育理念,所强化的不是学生现有知识的形成,而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会促使教师不再将眼光局限在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上,而是将基础知识的培养与学生关键能力和品质的培养有机整合起来,如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形成,能够助推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未来的社会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小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
(二) 有利于对传统应试教育形成冲击
小学阶段应当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关键阶段。而长久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在“应试指挥棒”的影响下,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成长,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的教育思想,极大地束缚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育模式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而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整合,有利于改变过去应试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有效地冲击了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为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 有利于促進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对现代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教育指导。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促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改变。在此背景下,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知识技能”目标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实践探索
(一) 采用多元教学,聚焦“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态度的基石。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笔者在执教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首先,科学导入,培养兴趣。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科学的、丰富的课堂导入,有利于快速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充满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微视频导入、教学情境导入、问题情境导入等都是比较有效地导入方式。以微视频的导入为例,近年来,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微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模式,而将微课程用于课堂导入中,则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桂林山水》时,由于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去过桂林,仅凭书面的理解,难以实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通过一段有关“桂林山水”的宣传短片导入课堂,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实现了良好的导入效果。
其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巧用情境教学法,实现良好的“激趣”效果。例如,角色情境、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等都是比较有趣的情境教学法。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运用多媒体,将图片、声音、视频等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良好的语文“激趣”效果。
(二) 开展情境对话,聚焦“交际表达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却往往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元素: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培养。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训练的缺失,往往导致了很多“哑巴语文”的教学现状出现。基于此,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情境对话,强化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培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晏子使楚》时,就可以有效地结合文章的内容,积极开展情境对话,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对话等,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此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体系。例如,课前三分钟故事表演环节,通过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科学设疑,聚焦“思维能力”培养
俗话说:学成语思,思源于疑。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善于通过设疑的方式,聚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改变学生长期被动思维的学习现状,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的形成,逐步引领学生积极进行语文思维和思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牛郎织女》一文时,首先可以通过关于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讲解,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内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再结合故事的含义追问:牛郎对老牛细致入微的照顾源于什么因素?织女有什么可贵的品质让天上的仙女如此佩服?……课堂追问的形式,有利于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思维的过程中,促进语文思维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是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责任和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杭冬梅.基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2016(7):228.
作者简介:
黄婷婷,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盘水街道窝沿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重要性;对策
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之下,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情感、智力元素,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培养,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一) 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质。由此可见,核心素养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教育观,是一种“绿色”的教育理念,所强化的不是学生现有知识的形成,而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品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会促使教师不再将眼光局限在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上,而是将基础知识的培养与学生关键能力和品质的培养有机整合起来,如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形成,能够助推小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促进学生更好地融入未来的社会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小学生自我发展的目标。
(二) 有利于对传统应试教育形成冲击
小学阶段应当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关键阶段。而长久以来,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小学语文的教学在“应试指挥棒”的影响下,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成长,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的教育思想,极大地束缚了小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这样的教育模式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是格格不入的。而核心素养理念运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理念的整合,有利于改变过去应试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有效地冲击了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为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 有利于促進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对现代教育提出了全方位的教育指导。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促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改变。在此背景下,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贯彻落实新课改“知识技能”目标的重要体现,是促进学生能力提升,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二、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实践探索
(一) 采用多元教学,聚焦“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是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态度的基石。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笔者在执教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首先,科学导入,培养兴趣。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科学的、丰富的课堂导入,有利于快速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内容充满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在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微视频导入、教学情境导入、问题情境导入等都是比较有效地导入方式。以微视频的导入为例,近年来,在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下,微课程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模式,而将微课程用于课堂导入中,则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桂林山水》时,由于很多小学生并没有去过桂林,仅凭书面的理解,难以实现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通过一段有关“桂林山水”的宣传短片导入课堂,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桂林山水之美,实现了良好的导入效果。
其次,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情境教学法是近年来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巧用情境教学法,实现良好的“激趣”效果。例如,角色情境、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等都是比较有趣的情境教学法。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为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科学运用多媒体,将图片、声音、视频等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实现良好的语文“激趣”效果。
(二) 开展情境对话,聚焦“交际表达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格外重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却往往忽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元素:学生的语言交际和表达能力培养。对学生语言交际能力训练的缺失,往往导致了很多“哑巴语文”的教学现状出现。基于此,笔者认为: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开展情境对话,强化学生的交际和表达能力培养。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晏子使楚》时,就可以有效地结合文章的内容,积极开展情境对话,让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对话等,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此外,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训练体系。例如,课前三分钟故事表演环节,通过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 科学设疑,聚焦“思维能力”培养
俗话说:学成语思,思源于疑。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善于通过设疑的方式,聚焦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改变学生长期被动思维的学习现状,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的形成,逐步引领学生积极进行语文思维和思考,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牛郎织女》一文时,首先可以通过关于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讲解,让学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内涵,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再结合故事的含义追问:牛郎对老牛细致入微的照顾源于什么因素?织女有什么可贵的品质让天上的仙女如此佩服?……课堂追问的形式,有利于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积极主动思维的过程中,促进语文思维能力的形成。
综上所述,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是现代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责任和使命。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积极改革创新,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促进学生关键能力和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杭冬梅.基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2016(7):228.
作者简介:
黄婷婷,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盘水街道窝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