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摄影记者与当地村民的眼里,楼下村是两座截然不同的村子。
一座端庄典雅,貌似隔绝了尘世的所有喧嚣。午后的阳光穿过成片的古建筑群,洋洋洒洒地照在拂山脚下的这个小村落,以及顺势蔓延开去的成片农田。泛着柔光的石阶,看似杂乱无章,却连接了整座村庄。这里的古宅恢宏肃穆,轮廓优美,黄土斑驳,木雕精致。从田里归来的老农就坐在门口的石板凳上,害羞得躲闪镜头。
另一座则纷繁凌乱,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推倒重来。老宅的大门失修已久,墙上字体斑驳,几难辨认,门前窄小的街道甚至容不下一辆汽车通过,风一吹,枯叶四起,落在石板路边散发着某种恶臭的水渠里。人们似乎厌倦了村里的一切,在古宅之间急匆匆地建起一座又一座楼房,快盖好了才发现没钱装饰外墙,只好裸露着丑陋的红砖。对长年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新楼房远比所谓的古宅住得舒坦。
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新旧建筑交错在同一空间中,搅乱了属于楼下村的三百多年的时光。
被尘封的古建筑群
从福建福安出发,驱车三十公里,路过一个山头,转过一个大弯,穿过一片甘蔗地和茶园,楼下村就坐落在一个叫柏柱垟的地方,福建人习惯把盆地叫做“垟”。因为四面环山,楼下村在过去的几百年间都很封闭,山高皇帝远,这里的人们由此享受着某种自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甘蔗、水稻和茶叶,几种简单的植物支撑着整个村子的经济动脉。
也正因为如此,78年前,这里曾诞生过闽东苏维埃政权。只是关于这段历史,村里很少有人谈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时局动荡,楼下村同样没有逃过那场浩劫。这里世代为农,村里平均每人1.3亩地,达到3倍的人家就被划为地主,总共300多户的小村,竟有50多户沦为地主。他们的子女都不得上学读书,剩下的人又读不起书,以至于现在村里的老年人几乎都不识字,只会说当地方言,连与外人简单交流都成了问题。
1994年,村里通了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汽车路,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苏维埃政权。
1995年,清华大学著名建筑教授黄汉民坐车从福州去霞浦。汽车盘旋在七八百米高的山脊上,他忽然发现深深的山脚下躺着一个整齐的村子,老远望过去,老房子很讲究,飞檐翘角,保存得很不错。黄汉民赶紧向人打听,同行的人告诉他,这也许是柏柱垟的楼下村。
他当即介绍了同事陈志华前去考察。一进村,陈志华就被眼前的景致深深震撼:一幢幢乡间宅院一字排开,造型大气,线条丰富,金黄色的夯土墙院,朴素的木制结构,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登上了巷尾一间古宅的三楼,推窗望去,白墙青瓦的屋舍远远铺开,与周围绿意盎然的山势浑然天成。
这些古宅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一共30幢,规则地分布在三条村路的两侧,越往下越多,连成蔚为壮观的古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垟中厝”。
大宅院的主体以进门后的厅堂为中心,布局对称,大门,二门,天井,廊庑,侧厅依次排列,气宇轩昂,保证了采光、通气、冬暖夏凉和人们活动的需要。厅堂是整个家族的礼仪中心,用于供奉、祭祀、婚葬,因为过于庄严肃穆,很少有人在此停留。两侧的廊庑一般有三到五间,用来居住和家庭活动。二楼通透,面积很大,晒谷、打谷、酿酒全部在这里完成。三楼通常用来堆放杂物和柴火。屋内的楹联、牌匾、书画随处可见,均宣扬着传统的伦理道德。两侧的窗户上,一幅幅木雕,精工细刻,没有一幅样式相同的。
楼下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起屋、结婚、生子。这其中又数起屋最为关键,他们把木匠师傅请到家里来,好吃好喝,不敢怠慢,这才有了一间间恢弘大气的“垟中厝”。沧海桑田,外面的世界迎来了翻天巨变,而这一片沉默而苍老的古民居却在这闭塞的村落中得以顽强保留。
“同浙西、赣北、皖南封闭的乡土建筑相比,楼下村的大宅院尤为开敞透亮,可谓最具福建特色的古民居。”当年,陈志华教授在出版的《楼下村》一书中这样写道。然而令他始终不解的是,这么一个闭塞的小山村,谈不上富足,竟然可以诞生这么多高质量的大宅院,而且是在清代中叶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繁华散尽
今年54岁的刘祖光是村里为数不多能讲普通话的楼下人,尽管他的发音依旧带着浓浓的闽南味。
当年陈志华教授进村考察的时候,他还在田里种地,老远就看到一大拨人向村子走来——除了陪同的领导,陈教授还带了一拨学生。在他的印象中,楼下村好久没来过这么多外人。镇上的领导告诉他们,这是北京的教授,到村里考察来了。
此后的二十天中,刘祖光经常会在田里或者老宅遇到陈教授,他穿着中山服,始终带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随时记录。陈教授经常在田里找他聊天,问一些他的经历,还有村里的传说和老宅故事。关于哪一栋才是楼下村最老的古宅,早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刘祖光知道第一栋老宅的主人叫做刘秉友,他们刘氏的共同祖先。村里家家户户至今还供奉着他的牌位,上书“中山堂上”。据说,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
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沿海因倭寇骚乱,一穷二白的刘秉友无处栖身,带着母亲一路逃难。他白天躲在山谷里,晚上才出来赶路,一路跌跌撞撞闯入了柏柱垟。彼时,楼下一带已有少数村民居住,大多姓王和陈,刘秉友就在山上盖了一间草房,开辟了一块田,与母亲相依为命。
至于刘秉友是怎么发家致富的,就各有各的传说了,有人说他深得绿林好汉的敬重,也有人说他是贩卖鸦片起家。不过刘祖光始终坚信祖先做的是丝绸生意,“他为人仗义,又懂得经营之道,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在山下买了一间大宅院。”当年,他的父亲就是这么告诉他的。
从此,刘氏就在楼下村繁衍生息,很快就盖过了王陈二姓,成了楼下第一大姓。而如今保留下来的这些古民居,也大多为刘氏所盖。
刘祖光,这位知天命的老人固执地认为,建筑都是有生命的。“但凡建筑,都是活的,都藏匿着一个灵魂。房屋其实和人一样,生死悠悠,一气所系。它们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也长存于主人的心中。”他祖上几代都出生于这栋老宅,又在老宅中死去,唯独老宅在岁月大潮中屹立不倒,这就是祖先最好的庇护。他仔细保存着陈志华教授赠送给他的《楼下村》一书,就像守护着祖先的遗产。 可即便如此,尘封了数百年的楼下村依旧挡不住经济大潮的冲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田里的收入越来越不景气,村里的年轻人陆续都出去打工了,徒留老人们守着一亩三分田,楼下村的人口也从最初的2300人锐减至1700人。
2006年伊始,刘祖光成为了楼下村村委书记。与普通村官不同,他不仅要推行计划生育、葬改、医保农保等措施,还得管理养猪——正是在那一年,养猪一跃成为楼下村的最主要经济来源,全村130户一共养了1万多头猪。
他带我们走在石板路上,边上的水渠都是臭的,泛着乌黑色的泡沫。“这都是冲洗猪粪造成的。”刘祖光说,“村里的水渠运转了这么多年,以往的水都是清的,还看得到鱼。自从家家户户养起了猪,一切都变了。”
更夸张的是,许多村民干脆把猪圈建在了古宅内,原本用来堆粮食的谷仓。百年老宅沦落至此,老人痛心不已。他一户户上门劝说,但效果甚微。对村民们来说,养猪才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就在两年前的春夏之交,风雨飘摇的古宅再次遭到“浩劫”。一夜之间,几乎所有古宅厅堂内的精致雕花都被盗窃。第二天清晨,村民们聚在村委门口,刘祖光却束手无策,年轻人的陆续出走,使得大部分古宅都成了空宅,偌大的宅院,防护谈何容易。他义务组织了巡逻队,但依旧止不住雕花陆续被盗。面对日渐残破的古宅,他感到力不从心。他也曾几次向上头反映,但动辄百万的修缮费令地方政府也望而却步。
午后,沐浴阳光的古宅依旧挺着它的脊梁,但其中的衰败却显而易见。古宅门户大开,里面看不到什么人,上了年纪的老太太独自生火做饭,她们操着生硬的方言,并不理解我们想要干嘛。那些被盗了木雕的窗户依旧空在那里,或者简单地用一块油布补上,像是一个个可笑的伤疤。走在空空荡荡的二楼,历经风霜的木楼板咯吱作响,几百年的时光就在这氤氲的尘埃里逐渐飘散。
老宅里的现实人生
当记者走进一栋古宅,一条白色的小狗意外闯进了镜头里。
“小白,快过来!”一声叫唤之后,小狗迅速跑向了它的主人。他叫刘文正,44岁,是这栋古宅的主人。偌大的老宅,除了他和前屋的一位老人,再无生气。
他正在廊庑做饭,高压锅吱吱冒气。屋内没有开灯,昏暗得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反倒是地上堆起来的酒瓶子,闪烁着点点寒光。
“我每顿饭至少要喝两瓶酒。”刘师傅说。锅里蒸的是芋头,这是他今天的唯一伙食。一个人居住,总是越简单越好。天气渐凉,整箱的啤酒不再开封,他现在喝的是当地产的三鞭酒,自从两年前摔断了左腿,这种酒就成了他的良药——不喝,腿就酸得很。
刘文正个子不高,但整个人却精瘦干练。
如今村里很少能见到像他这样的中年人。刘文正告诉记者,当年自己是楼下村第一个出去打工的人。
他就出生在这间屋子里,一个单亲家庭。24年前的腊月廿八,离传统春节还有两天,患有食道癌的父亲久卧病床,刘文正跟父亲说,他去镇上讨最后一笔工钱,然后买点米面回来过年,父亲点点头,但是并没有等他回来就离开了人世。
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正月廿九,唯一的弟弟又因酒精中毒猝死在大舅家里。一个月之内,家里就剩下了他一个人,心灰意冷的刘正文决定和恋人离开这个伤心地。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怀揣着三千块钱,听说海南遍地黄金,就坐上了通往海口的车。
在海南的二十多年他不愿过多提及,只知道他做过许多工种,有过辉煌,巅峰时自己组建了一支工程队,未料带出来的徒弟反而抢了他生意。在妻子的再三要求下,他们一家三口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家乡依旧没有什么变化,他离开时,老宅还住了十几户人家,如今却早已搬空了。他的表亲见房子一直空着,就把一侧的粮仓改成了猪圈。刘文正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猪圈出去,“我父亲死在这里,我以后也会死在这里,怎么能给猪住?”
两年前的一天,刘文正出门,开着摩托车经过那个致命弯道,被迎面而来的三轮车狠狠撞上。他的左腿粉碎性骨折。
他的人生轨迹再一次被改变。肇事者逃逸,妻子听到消息后,第二天就换了手机号码,从此杳无音讯;儿子初中刚刚毕业,为了照顾父亲,主动辍学,赴福安打工,只留他孤身一人留在老宅。
因为腿伤,他出不了工,也下不了地,只能偶然帮着邻居做些水电活,换一点酒钱。
今年春天,雨水特别充足,一连三四天小雨不止。刘文正腿酸得厉害,只能每天躺在床上。快要出梅的那一天,深夜一点多,刘文正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他以为地震了,拖着残腿跑出了屋子,回过神来才发现后堂已经塌了一大半,废墟把唯一的一口井都已经掩埋。几百年的祖宗基业,在他眼前化为了灰烬。
“你就不怕屋子继续塌下来?”记者问。
“不怕,反正迟早要死在这屋里的。我年轻时不懂事,没好好照看过这屋子,现在眼睁睁看着祖宗基业毁在了自己手里。”
听说村里要发展旅游业,让老宅重新得到社会关注。但刘文正却对此漠不关心,此时他想的是,尽快赚够一笔钱,把老宅未倒掉的部分修葺一番。
一座端庄典雅,貌似隔绝了尘世的所有喧嚣。午后的阳光穿过成片的古建筑群,洋洋洒洒地照在拂山脚下的这个小村落,以及顺势蔓延开去的成片农田。泛着柔光的石阶,看似杂乱无章,却连接了整座村庄。这里的古宅恢宏肃穆,轮廓优美,黄土斑驳,木雕精致。从田里归来的老农就坐在门口的石板凳上,害羞得躲闪镜头。
另一座则纷繁凌乱,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推倒重来。老宅的大门失修已久,墙上字体斑驳,几难辨认,门前窄小的街道甚至容不下一辆汽车通过,风一吹,枯叶四起,落在石板路边散发着某种恶臭的水渠里。人们似乎厌倦了村里的一切,在古宅之间急匆匆地建起一座又一座楼房,快盖好了才发现没钱装饰外墙,只好裸露着丑陋的红砖。对长年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新楼房远比所谓的古宅住得舒坦。
两种风格截然不同的新旧建筑交错在同一空间中,搅乱了属于楼下村的三百多年的时光。
被尘封的古建筑群
从福建福安出发,驱车三十公里,路过一个山头,转过一个大弯,穿过一片甘蔗地和茶园,楼下村就坐落在一个叫柏柱垟的地方,福建人习惯把盆地叫做“垟”。因为四面环山,楼下村在过去的几百年间都很封闭,山高皇帝远,这里的人们由此享受着某种自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甘蔗、水稻和茶叶,几种简单的植物支撑着整个村子的经济动脉。
也正因为如此,78年前,这里曾诞生过闽东苏维埃政权。只是关于这段历史,村里很少有人谈起。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时局动荡,楼下村同样没有逃过那场浩劫。这里世代为农,村里平均每人1.3亩地,达到3倍的人家就被划为地主,总共300多户的小村,竟有50多户沦为地主。他们的子女都不得上学读书,剩下的人又读不起书,以至于现在村里的老年人几乎都不识字,只会说当地方言,连与外人简单交流都成了问题。
1994年,村里通了第一条也是唯一一条汽车路,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苏维埃政权。
1995年,清华大学著名建筑教授黄汉民坐车从福州去霞浦。汽车盘旋在七八百米高的山脊上,他忽然发现深深的山脚下躺着一个整齐的村子,老远望过去,老房子很讲究,飞檐翘角,保存得很不错。黄汉民赶紧向人打听,同行的人告诉他,这也许是柏柱垟的楼下村。
他当即介绍了同事陈志华前去考察。一进村,陈志华就被眼前的景致深深震撼:一幢幢乡间宅院一字排开,造型大气,线条丰富,金黄色的夯土墙院,朴素的木制结构,岁月在这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登上了巷尾一间古宅的三楼,推窗望去,白墙青瓦的屋舍远远铺开,与周围绿意盎然的山势浑然天成。
这些古宅建于清朝嘉庆年间,一共30幢,规则地分布在三条村路的两侧,越往下越多,连成蔚为壮观的古建筑群,当地人称之为“垟中厝”。
大宅院的主体以进门后的厅堂为中心,布局对称,大门,二门,天井,廊庑,侧厅依次排列,气宇轩昂,保证了采光、通气、冬暖夏凉和人们活动的需要。厅堂是整个家族的礼仪中心,用于供奉、祭祀、婚葬,因为过于庄严肃穆,很少有人在此停留。两侧的廊庑一般有三到五间,用来居住和家庭活动。二楼通透,面积很大,晒谷、打谷、酿酒全部在这里完成。三楼通常用来堆放杂物和柴火。屋内的楹联、牌匾、书画随处可见,均宣扬着传统的伦理道德。两侧的窗户上,一幅幅木雕,精工细刻,没有一幅样式相同的。
楼下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起屋、结婚、生子。这其中又数起屋最为关键,他们把木匠师傅请到家里来,好吃好喝,不敢怠慢,这才有了一间间恢弘大气的“垟中厝”。沧海桑田,外面的世界迎来了翻天巨变,而这一片沉默而苍老的古民居却在这闭塞的村落中得以顽强保留。
“同浙西、赣北、皖南封闭的乡土建筑相比,楼下村的大宅院尤为开敞透亮,可谓最具福建特色的古民居。”当年,陈志华教授在出版的《楼下村》一书中这样写道。然而令他始终不解的是,这么一个闭塞的小山村,谈不上富足,竟然可以诞生这么多高质量的大宅院,而且是在清代中叶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繁华散尽
今年54岁的刘祖光是村里为数不多能讲普通话的楼下人,尽管他的发音依旧带着浓浓的闽南味。
当年陈志华教授进村考察的时候,他还在田里种地,老远就看到一大拨人向村子走来——除了陪同的领导,陈教授还带了一拨学生。在他的印象中,楼下村好久没来过这么多外人。镇上的领导告诉他们,这是北京的教授,到村里考察来了。
此后的二十天中,刘祖光经常会在田里或者老宅遇到陈教授,他穿着中山服,始终带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随时记录。陈教授经常在田里找他聊天,问一些他的经历,还有村里的传说和老宅故事。关于哪一栋才是楼下村最老的古宅,早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刘祖光知道第一栋老宅的主人叫做刘秉友,他们刘氏的共同祖先。村里家家户户至今还供奉着他的牌位,上书“中山堂上”。据说,他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
清朝康熙年间,福建沿海因倭寇骚乱,一穷二白的刘秉友无处栖身,带着母亲一路逃难。他白天躲在山谷里,晚上才出来赶路,一路跌跌撞撞闯入了柏柱垟。彼时,楼下一带已有少数村民居住,大多姓王和陈,刘秉友就在山上盖了一间草房,开辟了一块田,与母亲相依为命。
至于刘秉友是怎么发家致富的,就各有各的传说了,有人说他深得绿林好汉的敬重,也有人说他是贩卖鸦片起家。不过刘祖光始终坚信祖先做的是丝绸生意,“他为人仗义,又懂得经营之道,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在山下买了一间大宅院。”当年,他的父亲就是这么告诉他的。
从此,刘氏就在楼下村繁衍生息,很快就盖过了王陈二姓,成了楼下第一大姓。而如今保留下来的这些古民居,也大多为刘氏所盖。
刘祖光,这位知天命的老人固执地认为,建筑都是有生命的。“但凡建筑,都是活的,都藏匿着一个灵魂。房屋其实和人一样,生死悠悠,一气所系。它们立于天地之间,自然也长存于主人的心中。”他祖上几代都出生于这栋老宅,又在老宅中死去,唯独老宅在岁月大潮中屹立不倒,这就是祖先最好的庇护。他仔细保存着陈志华教授赠送给他的《楼下村》一书,就像守护着祖先的遗产。 可即便如此,尘封了数百年的楼下村依旧挡不住经济大潮的冲击。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田里的收入越来越不景气,村里的年轻人陆续都出去打工了,徒留老人们守着一亩三分田,楼下村的人口也从最初的2300人锐减至1700人。
2006年伊始,刘祖光成为了楼下村村委书记。与普通村官不同,他不仅要推行计划生育、葬改、医保农保等措施,还得管理养猪——正是在那一年,养猪一跃成为楼下村的最主要经济来源,全村130户一共养了1万多头猪。
他带我们走在石板路上,边上的水渠都是臭的,泛着乌黑色的泡沫。“这都是冲洗猪粪造成的。”刘祖光说,“村里的水渠运转了这么多年,以往的水都是清的,还看得到鱼。自从家家户户养起了猪,一切都变了。”
更夸张的是,许多村民干脆把猪圈建在了古宅内,原本用来堆粮食的谷仓。百年老宅沦落至此,老人痛心不已。他一户户上门劝说,但效果甚微。对村民们来说,养猪才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就在两年前的春夏之交,风雨飘摇的古宅再次遭到“浩劫”。一夜之间,几乎所有古宅厅堂内的精致雕花都被盗窃。第二天清晨,村民们聚在村委门口,刘祖光却束手无策,年轻人的陆续出走,使得大部分古宅都成了空宅,偌大的宅院,防护谈何容易。他义务组织了巡逻队,但依旧止不住雕花陆续被盗。面对日渐残破的古宅,他感到力不从心。他也曾几次向上头反映,但动辄百万的修缮费令地方政府也望而却步。
午后,沐浴阳光的古宅依旧挺着它的脊梁,但其中的衰败却显而易见。古宅门户大开,里面看不到什么人,上了年纪的老太太独自生火做饭,她们操着生硬的方言,并不理解我们想要干嘛。那些被盗了木雕的窗户依旧空在那里,或者简单地用一块油布补上,像是一个个可笑的伤疤。走在空空荡荡的二楼,历经风霜的木楼板咯吱作响,几百年的时光就在这氤氲的尘埃里逐渐飘散。
老宅里的现实人生
当记者走进一栋古宅,一条白色的小狗意外闯进了镜头里。
“小白,快过来!”一声叫唤之后,小狗迅速跑向了它的主人。他叫刘文正,44岁,是这栋古宅的主人。偌大的老宅,除了他和前屋的一位老人,再无生气。
他正在廊庑做饭,高压锅吱吱冒气。屋内没有开灯,昏暗得让人看不清他的表情,反倒是地上堆起来的酒瓶子,闪烁着点点寒光。
“我每顿饭至少要喝两瓶酒。”刘师傅说。锅里蒸的是芋头,这是他今天的唯一伙食。一个人居住,总是越简单越好。天气渐凉,整箱的啤酒不再开封,他现在喝的是当地产的三鞭酒,自从两年前摔断了左腿,这种酒就成了他的良药——不喝,腿就酸得很。
刘文正个子不高,但整个人却精瘦干练。
如今村里很少能见到像他这样的中年人。刘文正告诉记者,当年自己是楼下村第一个出去打工的人。
他就出生在这间屋子里,一个单亲家庭。24年前的腊月廿八,离传统春节还有两天,患有食道癌的父亲久卧病床,刘文正跟父亲说,他去镇上讨最后一笔工钱,然后买点米面回来过年,父亲点点头,但是并没有等他回来就离开了人世。
更令他没想到的是,正月廿九,唯一的弟弟又因酒精中毒猝死在大舅家里。一个月之内,家里就剩下了他一个人,心灰意冷的刘正文决定和恋人离开这个伤心地。这是他第一次出远门,怀揣着三千块钱,听说海南遍地黄金,就坐上了通往海口的车。
在海南的二十多年他不愿过多提及,只知道他做过许多工种,有过辉煌,巅峰时自己组建了一支工程队,未料带出来的徒弟反而抢了他生意。在妻子的再三要求下,他们一家三口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家乡依旧没有什么变化,他离开时,老宅还住了十几户人家,如今却早已搬空了。他的表亲见房子一直空着,就把一侧的粮仓改成了猪圈。刘文正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猪圈出去,“我父亲死在这里,我以后也会死在这里,怎么能给猪住?”
两年前的一天,刘文正出门,开着摩托车经过那个致命弯道,被迎面而来的三轮车狠狠撞上。他的左腿粉碎性骨折。
他的人生轨迹再一次被改变。肇事者逃逸,妻子听到消息后,第二天就换了手机号码,从此杳无音讯;儿子初中刚刚毕业,为了照顾父亲,主动辍学,赴福安打工,只留他孤身一人留在老宅。
因为腿伤,他出不了工,也下不了地,只能偶然帮着邻居做些水电活,换一点酒钱。
今年春天,雨水特别充足,一连三四天小雨不止。刘文正腿酸得厉害,只能每天躺在床上。快要出梅的那一天,深夜一点多,刘文正突然听到一声巨响,他以为地震了,拖着残腿跑出了屋子,回过神来才发现后堂已经塌了一大半,废墟把唯一的一口井都已经掩埋。几百年的祖宗基业,在他眼前化为了灰烬。
“你就不怕屋子继续塌下来?”记者问。
“不怕,反正迟早要死在这屋里的。我年轻时不懂事,没好好照看过这屋子,现在眼睁睁看着祖宗基业毁在了自己手里。”
听说村里要发展旅游业,让老宅重新得到社会关注。但刘文正却对此漠不关心,此时他想的是,尽快赚够一笔钱,把老宅未倒掉的部分修葺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