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实践校本教研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ny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起,伴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产生了校本教研这种学校一级的教研方式。实践证明,努力实践校本教研是深化课程改革,有效实施新课程,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升教师职业生存状况,促进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一、校本教研文化的结构
  
  校本教研主要由校本教研的精神文化;校本教研的制度文化;校本教研的行为文化;校本教研的物质文化等方面构成。
  校本教研的精神文化是指:实施校本教研的价值观。也就是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和态度。
  校本教研的制度文化是指:开展校本教研的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校本教研的行为文化是指: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群体和个体的研究行为与方式。
  校本教研的物质文化是指:开展校本教研的设备、设施等物质条件的创设。
  这样划分校本教研文化的结构,有利于分析校本教研已有的实践,有利于研究校本教研未来的发展。
  
  二、校本教研的价值
  
  校本教研的价值区别于专业教研,它决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对专业教研的补充。课程改革健康地发展,有效地实施新课程,需要这种以解决学校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主的,学校一级的教研活动方式。校本教研既与专业教研一样,在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又以其自身特有的优势,解决不同学校、不同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发挥着专业教研难以启及的重要作用。
  每一所学校都有其特殊性,它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复杂性是其它学校的经验所不能完全或充分诠释、验证和替代的。学校的发展,只有不断解决学校中特有的、具体的问题与矛盾,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学校的自我努力、自我觉醒、自我提升,才是学校发展的内因。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推进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校本教研要求教师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教学,教师自觉地把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才具有可能性。教师是专业人员,所谓教师的专业,不仅指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而应包括教师的全部教育、教学活动。这是由教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性质所决定的。
  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生存状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同样有精彩的论述:“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三、校本教研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对校本教研进行诸多分析时,总要把校本教研与文化联系在一起。如“校本教研文化的结构”、“校本教研的精神文化”等等。这是由实施校本教研的价值观,对校本教研的认识与态度所决定的。
  校本教研不仅是一种教研方式,或是一种教研制度,而应该将其提升到文化层面这个高度上来,做为文化现象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在实施校本教研的过程中,产生并树立进行校本教研的自觉意识,并由此在学校教学中形成教师个体热情的研究态度;教师群体合作互助的研究行为;民主的研究风气;智慧的研究策略。随着校本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教师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就会由此逐渐产生并形成促进学校发展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就是文化。
  所以把校本教研提升到“校本教研文化”这个层面上来,追求的就是形成促进学校发展的精神财富,而不仅仅是进行一种教研方式的实践。而这种精神文化财富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决策与发展方向,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
  
  四、实施校本教研的策略
  
  纵观校本教研已有的实践,不难发现,围绕校本教研的实施,建立了一批旨在促进校本教研深入发展的制度,形成了极具操作价值的实施策略。其基本要求归纳起来大至有以下八个方面。
  1、教师要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从事教学工作。这是校本教研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只有把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其适应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2、以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重点,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主要研究目的,这是校本教研的基本任务。教师要树立问题即课题的研究意识,通过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以上两点是产生校本教研的根本原因,是校本教研与专业教研的主要区别之处。在课程改革和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都会遇到因学校和教师而异的诸多复杂的问题,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困惑。要解决这些问题与困惑,专业教研是难以胜任的。只有在学校中,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教学,研究并善于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有真正的可能。
  3、校本教研在组织结构上,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教研组是基本的活动单位。校长如何从繁杂的行政事物中摆脱出来,真正成为校本教研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校本教研能否切有实效实施的关键。教研组的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人们开始研究如何进一步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和功能有效实现的问题。
  4、校本教研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是进行正常的校本教研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证。这些规章制度一般有:组织领导制度;活动开展制度;活动标准与检查评估制度;反思制度;集体教研制度;集体备课制度;合作学习制度等等。
  5、自我反思是教师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对自己的研究行为和教学行为所做的自我反思。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题,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自我反思不仅包括教师对自己的研究行为和教学行为的回顾、思考、检查与总结,还应包括创新和发展。
  6、教师集体的互助与合作是校本教研文化的标志与灵魂。唯有教师集体参与研究,才能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校本教研文化的形成才具有可能性。这种集体性教研行为的形成,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
  7、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因素。专业研究人员如何在校本教研建设中有效发挥职能作用,是课程改革与新课程实施所赋予的新课题。
  8、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是确保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基础。改善物质条件,逐步形成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依托的校本教研物质文化,是开辟校本教研发展新天地的有力保障。
  校本教研文化是一个处于建设和发展中的事物。目前,校本教研实践已经呈现出轰轰烈烈的态势,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相信,随着校本教研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校本教研文化一定会对深化课程改革、有效实施新课程,一定会对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发挥更大的作用,做出更突出的贡献。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吉林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并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针对结果进行对策分析,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体质健康 调研 对策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健康问题也一直受到党和国家及社会的普遍关注。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于2007年开始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实施。《标准》
期刊
近几年,学校期末由教研室出参考题统一检测的制度基本滞止了,代之以增加学期中间不定期的“抽测”。从及时了解学校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角度看,这肯定是一个好的办法。这种不定期的“抽测”是否真正有利于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能促进无分数评价的有效推行和科学实施,非常值得商榷和探讨。先来说一下期末检测:首先从称谓上看,是进步多了,最起码不再叫“考试”了!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学校仍然把这个“最终”成绩
期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45~47第1~3题  教材简析: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的标:  1、让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来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让学生在观察
期刊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学生自学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
期刊
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进行了许多教学的实践探索。然而,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和体悟的层面不同,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值得警惕的“流行病”,分述如下:    一、满堂发问、一问到底    新课程的课堂中,满堂问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以为多问就体现出了新的理念。学生被教师繁杂的“问”搞得迷迷瞪瞪、晕头转向。我们并不反对教师提问,问题是“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期刊
摘要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思维从二维平面上升到三维空间,学生有些困难。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注意总结平面问题在空间的拓广,对学生是很有帮助的。从平面到空间,有些概念的定义仍然适用,而对有些概念则需要重新定义;对于平面几何中的定理,在空间或者不再成立,或者仍然成立,但需重新加以证明,或者可以推广成新的定理。注意从平面到空间的拓广,对提升学生思维层次很有益。  关键词平面问题;空间;拓广    
期刊
摘要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大脑的高级心理活动技能。从本质上来说,创新教育属于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先进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媒体计算机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计算机 创新能力 思维教育    一、创新的意义    我国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着重指出: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
期刊
长期以来,政治课教学由于受陈旧、僵化、封闭的思想束缚,政治课教学没有完全摆脱以传授知识为中心,以知识灌输的基本方式,只注重系统知识学习,“以本为本”的本本主义,把书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便大功告成。学生的学习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背多分”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如同“复印机”,除了重复课本的结论之外,很少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更不要说突破前人的成见,标新立异。由于这种教学缺乏创新,培养的学生往往是眼
期刊
在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34页,有一道数学题是这样的“把一个六面都涂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如下图)  (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从这道题的编排意图来看:一是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逻辑思维、推理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三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就必须来研究
期刊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春秋时代著名思想家老子的这句话向我们阐明了一个道理:向学生灌输知识,不如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向学生灌输知识,犹如送给他们财富,可以满足一时之需;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则是给他们提供了获取财富的途径,使他们终身受用不尽。如何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