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纪录片的真实性能够引发人们对现实和自身参与的思考,从而使社会和人自身获得完善和提高,这体现了纪录片的艺术价值所在。在纪录片的再现和表现之争上,其实只是一个创作手法分类界定的问题,并不决定影片本身的价值。《英与白》将纪录的思考和参与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其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现实解读的多义性是发人深省的,带给人们的思考是长久的、颠覆性的。
关键词:音乐 文化 思考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从人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来看,人所认知的一切都是通过其个体的感官得到的,人所说的“现实”从来不是它原生态的表现。就像物体本没有颜色,是光给予了其变化的色彩。我们常固执地认定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是自然属性,而忘记了没有光,一切都是黑色的。纪录片的“现实”也是如此,正是有了创作者的灵光一现,才为我们展现出这被纪录的“现实”的意义。在再现和表现之争上,主观从来都是存在的。《英与白》由于对纪录片主观表现方式的坚持创新,在2001年四川国际电视节获得“金熊猫”大奖,但也招致理论界对其作品和创作理念的批判。虽然各有各的理由,但这种对纪录片表现手法的尝试是有益的,是对当前DV作品自然主义倾向的一种反驳,是对传统纪录片纪实风格的颠覆,更是一种对纪录片创作的推进。就此,对纪录的思考和表达又被纳入了人们关注的视野之中。
一 爱的主题——生活之爱
影片《英与白》讲述了武汉杂技团的小院里,世界仅存的一只驯化熊猫“英”和一半意大利血统的女驯养员“白”的故事。时间设定在1999至2000年,在情节安排上英与白的生活为一线,电视机展示的1999年大事纪为二线,小姑娘娟无奈的漫长等待为隐藏的支线,3条线索交织在片中,英与白过的是自我封闭的小天地,电视机展示的是世界的大舞台,娟是个体和社会、自我和现实之间的等待戈多者。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英与白过着不变的生活,娟的生活则在变与不变中永远是个未知数——她作为儿童对现实的无力选择,无奈等待,更加剧了其悲剧色彩。
人化了的英在《英与白》中,不仅是被驯化的熊猫,更是人类对自然征服过程中的副产品,是被人类异化了的自然的代言人。一个旨在对动物保护的公约,剥夺了它表演的权利,长期被驯养后野性的丧失,无法表演后再被剥夺与人性的沟通,它的一切存在意义就落在了白的身上。白选择了对英的抚养和照顾。留在了英的身旁。白也从表演艺术家成为了饲养员,英的悲剧在于独居的不可能。白的独居却是其自身的选择,她的悲剧在于可选择群居却不愿选择,最终失去了人群居的特性,14年如一日地与英相伴,选择了孤独。作者张以庆对这一切给出了自己的暗示,“白说:带英就像带孩子,谁带的孩子随谁。”人与兽的习性互相影响,两者身上都带上了对方的影子,成为异化的非常态的生命。”
如果说英只能与饲养员白有默契的沟通,那白又为什么不愿与人交流?这一切值得我们去反思,这决不只是英的影响。片中的电视传递了现实的假象,把一个战火纷飞、人情淡漠、道德败坏、污染严重的世界展示在人们眼前。接近现实并不能使白内心得到安宁,而“她和英之间有一种默契”,“她说以英为伴内心获得安宁”。
现代社会的人情为何不如英与白的情感深厚?人们为什么宁愿和宠物为伴,不愿和人交流?人难道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吗?张以庆用电视中动荡的现实和访谈节目的对话暗示了答案,但答案决不止于此。电视只是现实的一部分映像,并非全部现实本身,现实也许是平淡的,也有着美好的一面,可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现实的熟视无睹。如果不是张以庆的刻意选择,我们是否会在意英?在意白?在意1999年一切正在发生的事件?没有白的选择,会有人关注英的生存吗?人总是对有关自身的事物关心,而忽略了其它,就像白的生活不为他人理解一样。不是不可理解,只是人们不愿去理解、思索他们的选择。现实的一切需要人们的参与行动,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着。这也正是拍摄《英与白》的意义所在。拍摄者与白互动着,英与白互动着,电视与白互动着,世纪之交的泪水,白是为谁而流呢?从引申的意义上说:人和人,人和自然相互选择着,人改造自然的后果不止于自然,也必将影响着人自身;人对人的态度不止于双方,也必将影响人类整体。人对英的情感和人对白的情感本来并无不同。
姑且不论上世纪末的人们是否确如电视上或英与白那样生活,但至少在很大的层面上人们都过着类似的两种生活:社会同化了的现代生活与自我的独有个性生活,在两个极端间,我们摇摆着,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在共性的联系之下,又保有自身的个性。在现代的商品化社会中,经济常常制约着人对平衡点的选择。而对于白,这个有着一半意大利血统的女驯兽师,她的亲戚朋友大都在国外,经济充裕。国家对她是给予了特殊津贴和政策的,在经济条件、社会尊严等方面,白都别无他求。她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但她还是选择了与英相伴,更为了英放弃了与社会的共性联系。这更显出了她选择的独特、可贵。英是人类造成的自然的弃儿,而白承担了全部的后果。其实她有义务承担全部过失吗?她完全可以为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但促使她做出决定的不是责任或义务,而是对英的爱。是人类最原始对生命的爱。
二 爱的主题——音乐之爱
《英与白》并没有停留在纪录的层面上进行表述,在影片选配的歌曲中,作者用歌词直指爱的主题,也点出了全片的总题。
白晨练时的歌曲,I sold my soul, you buy it back for me.and help me how,and give me dignity.somehow you need me.you give me strength,to stand alone again.(我出卖了灵魂,你为我赎回。帮助我恢复自尊,给我力量,重新自立);歌声中英的凝望眼神和白的身影交替出现,直指英的内心世界。英已不再是单纯的动物——熊猫,更是被作者人化了的与白共同生活的伴侣。
在出字幕“她说以英为伴内心获得安宁”时,为笼中的英配的歌曲:
“it sounds a light go in my soul,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I know the truth be never.”,
“something that now i seize you”
“像一道光芒照耀我心,我禁不住高声欢唱,也许我永远无法得知真相(互相了解),但我已触到你心的深处。”
说出了二者作为人与兽的巨大差别和多年相处的默契。歌词和字幕相互呼应,深化了主题。正如白说的:“这个世上其实谁也不理解她,正像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英一样。但她和英之间有一种默契,一种声音和眼神的交流,她能读懂英的某些暗示和要求。”
紧接着为白配的歌曲:《I can't help falling love with you》
wise man say,only fools rush in,but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智慧的人说,只有傻子才急着去爱,可我无法不与你共坠爱河。
shall I stay,would it be a thing.if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我是否应当停留?如果我不禁与你相爱,那是否只是一种迷狂(让人焦虑的负担)?
一个“thing”一语双关,点破白的心情,突出了白的选择的难能之处。在英语中,love是多义的,它泛指一切美好的情感。从而也点出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绵长情感。这首歌曲的后面部分虽然没有出现,但其歌词更能表明作者为什么在这里选择这首歌:
take my hand and take my whole life too,oh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 e with you.
牵着我的手。带去我的一切,我无法不与你相爱。
but I don't care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我不在乎,只要能与你相爱。
正像爱情一样,选择了就无悔地爱。白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对英的承诺,也谱写了一曲对人性的永恒赞歌。
片尾的《平安夜》歌曲紧随作者对英们致歉的字幕。歌词大意: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静享天赐安眠。
作者用歌词传达出对孤独的英与白们的敬意和祝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完成了个体的爱到对生命整体的爱的回归。为整片的爱的主题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成为全片的点睛之笔。
三 记录片中真实性的反思
当然,《英与白》作为纪录片,其缺憾也是明显的。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从真实性的角度来说:
其一,《英与白》割裂了时空的秩序,通过电视主观地编织了1999年世界的假象,为叙事情节服务。过多的蒙太奇技巧,反复强化暗示主题的广告方式,更削弱了影片的可信度。“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恩格斯:《致敏·考茨基》)。如片中对香水的细节处理:白洒香水,英对香水敏感,最后再用《闻香识女人》的影片片断结束。多处类似的处理“含蓄”得近于直白。要相信观众的判断能力,含蓄并不等同于含蓄的手法,在对大量符号意义耳熟能详的现代观众面前,为含蓄而刻意为之,那也是一种特别的指点。因此,有人批评说:“这部片子,与其说是拍出来的,不如说是编出来的,想出来的,是一个理性化的观点逐步印证、阐述的过程。”
其二,作者张以庆人为割断了英与白与过去的联系,使观众失去了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生活的开始、发展过程,只截取1999年的一段生活以片概全,英与白的生活仍将是个谜,白对英的情感就是如此突发、如此坚定?缺乏发展的过程,缺乏合理的逻辑。就像影片中白所说的:“这个世上其实谁也不理解她,正像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英一样。”也许张以庆理解了英与白,观众呢?英与白作为本体消失了,只剩下作者的传声筒。观众迷失在张以庆的声音中。纪录片为观众提供的独立思索空间何在?
四 记录片的真实是现实基础上的再思考
虽然有以上的缺憾,但《英与白》的真实性总的来说,仍是经得起考验的。在纪录和选择上,张以庆的主观表达方式较隐匿,使得现实的意义更有了多样的解释可能。因此,虽然处在作者强烈的暗示下,又缺乏完整的线索背景,不同的观众仍做出了自有的判断,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在纪录者的主观选择和编排下,有人体验到了孤独,有人发现了人与动物的深情,有人联想到了现代人的生活现状,有人感悟到了时间的无情、生命的无常。现实的材料是真实的,作品的隐藏价值在观众的参与中得到连续的、不同层次的呈现。从这一层面上看,《英与白》在纪录上仍是忠实客观的,片中虽然有一些摆拍的镜头,但仅限于在真实环境下,灯光、角度、景别等外部环境条件的选择,并没有对被摄主体本身进行主观的干预或篡改,保证了纪录的“现实”材料的真实性。因此,其真实性总体是可信的。
总而言之,纪录片的作用在于其真实性引发人们的对现实和自身的参与性思考,从而获得对社会和人自身的完善提高,这才体现了纪录片的艺术价值所在。在纪录片的再现和表现之争上,只是一个创作手法分类界定的问题,并不决定影片本身的价值。《英与白》将纪录的思考和参与重新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其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现实解读的多义性是发人深省的。张以庆通过对英与白的观照,也完成了对纪录片本体的观照。它在国内纪录片创作的理念上,带给人们的思考是长久的,颠覆性的。对纪录片本身,它也不失为一次推动纪录片发展的有益尝试。正如片中所说: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
参考文献:
[1] 闾建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视听纵横》,2008年第3期。
[2] 高蕊:《意图的真实——对纪录片真实性的研究》,《东南传播》,2008年第2期。
[3] 梁蓬飞、殷俊:《客观与真实的异化——电视纪录片〈英与白〉批评》,《声屏世界》,2002年第6期。
[4] 卢英、杜谦、王峰:《从〈英与白〉谈电视纪录片创作》,《新闻传播》,2004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陈洁,女,1975—,江西南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工作单位: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潘挺,男,1973—,安徽休宁人,硕士,记者,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工作单位: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
关键词:音乐 文化 思考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从人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来看,人所认知的一切都是通过其个体的感官得到的,人所说的“现实”从来不是它原生态的表现。就像物体本没有颜色,是光给予了其变化的色彩。我们常固执地认定蓝天白云、绿树红花就是自然属性,而忘记了没有光,一切都是黑色的。纪录片的“现实”也是如此,正是有了创作者的灵光一现,才为我们展现出这被纪录的“现实”的意义。在再现和表现之争上,主观从来都是存在的。《英与白》由于对纪录片主观表现方式的坚持创新,在2001年四川国际电视节获得“金熊猫”大奖,但也招致理论界对其作品和创作理念的批判。虽然各有各的理由,但这种对纪录片表现手法的尝试是有益的,是对当前DV作品自然主义倾向的一种反驳,是对传统纪录片纪实风格的颠覆,更是一种对纪录片创作的推进。就此,对纪录的思考和表达又被纳入了人们关注的视野之中。
一 爱的主题——生活之爱
影片《英与白》讲述了武汉杂技团的小院里,世界仅存的一只驯化熊猫“英”和一半意大利血统的女驯养员“白”的故事。时间设定在1999至2000年,在情节安排上英与白的生活为一线,电视机展示的1999年大事纪为二线,小姑娘娟无奈的漫长等待为隐藏的支线,3条线索交织在片中,英与白过的是自我封闭的小天地,电视机展示的是世界的大舞台,娟是个体和社会、自我和现实之间的等待戈多者。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英与白过着不变的生活,娟的生活则在变与不变中永远是个未知数——她作为儿童对现实的无力选择,无奈等待,更加剧了其悲剧色彩。
人化了的英在《英与白》中,不仅是被驯化的熊猫,更是人类对自然征服过程中的副产品,是被人类异化了的自然的代言人。一个旨在对动物保护的公约,剥夺了它表演的权利,长期被驯养后野性的丧失,无法表演后再被剥夺与人性的沟通,它的一切存在意义就落在了白的身上。白选择了对英的抚养和照顾。留在了英的身旁。白也从表演艺术家成为了饲养员,英的悲剧在于独居的不可能。白的独居却是其自身的选择,她的悲剧在于可选择群居却不愿选择,最终失去了人群居的特性,14年如一日地与英相伴,选择了孤独。作者张以庆对这一切给出了自己的暗示,“白说:带英就像带孩子,谁带的孩子随谁。”人与兽的习性互相影响,两者身上都带上了对方的影子,成为异化的非常态的生命。”
如果说英只能与饲养员白有默契的沟通,那白又为什么不愿与人交流?这一切值得我们去反思,这决不只是英的影响。片中的电视传递了现实的假象,把一个战火纷飞、人情淡漠、道德败坏、污染严重的世界展示在人们眼前。接近现实并不能使白内心得到安宁,而“她和英之间有一种默契”,“她说以英为伴内心获得安宁”。
现代社会的人情为何不如英与白的情感深厚?人们为什么宁愿和宠物为伴,不愿和人交流?人难道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吗?张以庆用电视中动荡的现实和访谈节目的对话暗示了答案,但答案决不止于此。电视只是现实的一部分映像,并非全部现实本身,现实也许是平淡的,也有着美好的一面,可值得我们警惕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对某些现实的熟视无睹。如果不是张以庆的刻意选择,我们是否会在意英?在意白?在意1999年一切正在发生的事件?没有白的选择,会有人关注英的生存吗?人总是对有关自身的事物关心,而忽略了其它,就像白的生活不为他人理解一样。不是不可理解,只是人们不愿去理解、思索他们的选择。现实的一切需要人们的参与行动,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相互影响着。这也正是拍摄《英与白》的意义所在。拍摄者与白互动着,英与白互动着,电视与白互动着,世纪之交的泪水,白是为谁而流呢?从引申的意义上说:人和人,人和自然相互选择着,人改造自然的后果不止于自然,也必将影响着人自身;人对人的态度不止于双方,也必将影响人类整体。人对英的情感和人对白的情感本来并无不同。
姑且不论上世纪末的人们是否确如电视上或英与白那样生活,但至少在很大的层面上人们都过着类似的两种生活:社会同化了的现代生活与自我的独有个性生活,在两个极端间,我们摇摆着,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既在共性的联系之下,又保有自身的个性。在现代的商品化社会中,经济常常制约着人对平衡点的选择。而对于白,这个有着一半意大利血统的女驯兽师,她的亲戚朋友大都在国外,经济充裕。国家对她是给予了特殊津贴和政策的,在经济条件、社会尊严等方面,白都别无他求。她有自由选择的权力,但她还是选择了与英相伴,更为了英放弃了与社会的共性联系。这更显出了她选择的独特、可贵。英是人类造成的自然的弃儿,而白承担了全部的后果。其实她有义务承担全部过失吗?她完全可以为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但促使她做出决定的不是责任或义务,而是对英的爱。是人类最原始对生命的爱。
二 爱的主题——音乐之爱
《英与白》并没有停留在纪录的层面上进行表述,在影片选配的歌曲中,作者用歌词直指爱的主题,也点出了全片的总题。
白晨练时的歌曲,I sold my soul, you buy it back for me.and help me how,and give me dignity.somehow you need me.you give me strength,to stand alone again.(我出卖了灵魂,你为我赎回。帮助我恢复自尊,给我力量,重新自立);歌声中英的凝望眼神和白的身影交替出现,直指英的内心世界。英已不再是单纯的动物——熊猫,更是被作者人化了的与白共同生活的伴侣。
在出字幕“她说以英为伴内心获得安宁”时,为笼中的英配的歌曲:
“it sounds a light go in my soul,how can I keep from singing.”
“I know the truth be never.”,
“something that now i seize you”
“像一道光芒照耀我心,我禁不住高声欢唱,也许我永远无法得知真相(互相了解),但我已触到你心的深处。”
说出了二者作为人与兽的巨大差别和多年相处的默契。歌词和字幕相互呼应,深化了主题。正如白说的:“这个世上其实谁也不理解她,正像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英一样。但她和英之间有一种默契,一种声音和眼神的交流,她能读懂英的某些暗示和要求。”
紧接着为白配的歌曲:《I can't help falling love with you》
wise man say,only fools rush in,but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智慧的人说,只有傻子才急着去爱,可我无法不与你共坠爱河。
shall I stay,would it be a thing.if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我是否应当停留?如果我不禁与你相爱,那是否只是一种迷狂(让人焦虑的负担)?
一个“thing”一语双关,点破白的心情,突出了白的选择的难能之处。在英语中,love是多义的,它泛指一切美好的情感。从而也点出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绵长情感。这首歌曲的后面部分虽然没有出现,但其歌词更能表明作者为什么在这里选择这首歌:
take my hand and take my whole life too,oh I can't help falling in lov e with you.
牵着我的手。带去我的一切,我无法不与你相爱。
but I don't care falling in love with you.
我不在乎,只要能与你相爱。
正像爱情一样,选择了就无悔地爱。白正是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对英的承诺,也谱写了一曲对人性的永恒赞歌。
片尾的《平安夜》歌曲紧随作者对英们致歉的字幕。歌词大意:平安夜,圣善夜,万暗中,光华射,照着圣母也照着圣婴,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静享天赐安眠。
作者用歌词传达出对孤独的英与白们的敬意和祝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完成了个体的爱到对生命整体的爱的回归。为整片的爱的主题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成为全片的点睛之笔。
三 记录片中真实性的反思
当然,《英与白》作为纪录片,其缺憾也是明显的。纪录片的生命在于真实,从真实性的角度来说:
其一,《英与白》割裂了时空的秩序,通过电视主观地编织了1999年世界的假象,为叙事情节服务。过多的蒙太奇技巧,反复强化暗示主题的广告方式,更削弱了影片的可信度。“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恩格斯:《致敏·考茨基》)。如片中对香水的细节处理:白洒香水,英对香水敏感,最后再用《闻香识女人》的影片片断结束。多处类似的处理“含蓄”得近于直白。要相信观众的判断能力,含蓄并不等同于含蓄的手法,在对大量符号意义耳熟能详的现代观众面前,为含蓄而刻意为之,那也是一种特别的指点。因此,有人批评说:“这部片子,与其说是拍出来的,不如说是编出来的,想出来的,是一个理性化的观点逐步印证、阐述的过程。”
其二,作者张以庆人为割断了英与白与过去的联系,使观众失去了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他们生活的开始、发展过程,只截取1999年的一段生活以片概全,英与白的生活仍将是个谜,白对英的情感就是如此突发、如此坚定?缺乏发展的过程,缺乏合理的逻辑。就像影片中白所说的:“这个世上其实谁也不理解她,正像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英一样。”也许张以庆理解了英与白,观众呢?英与白作为本体消失了,只剩下作者的传声筒。观众迷失在张以庆的声音中。纪录片为观众提供的独立思索空间何在?
四 记录片的真实是现实基础上的再思考
虽然有以上的缺憾,但《英与白》的真实性总的来说,仍是经得起考验的。在纪录和选择上,张以庆的主观表达方式较隐匿,使得现实的意义更有了多样的解释可能。因此,虽然处在作者强烈的暗示下,又缺乏完整的线索背景,不同的观众仍做出了自有的判断,正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在纪录者的主观选择和编排下,有人体验到了孤独,有人发现了人与动物的深情,有人联想到了现代人的生活现状,有人感悟到了时间的无情、生命的无常。现实的材料是真实的,作品的隐藏价值在观众的参与中得到连续的、不同层次的呈现。从这一层面上看,《英与白》在纪录上仍是忠实客观的,片中虽然有一些摆拍的镜头,但仅限于在真实环境下,灯光、角度、景别等外部环境条件的选择,并没有对被摄主体本身进行主观的干预或篡改,保证了纪录的“现实”材料的真实性。因此,其真实性总体是可信的。
总而言之,纪录片的作用在于其真实性引发人们的对现实和自身的参与性思考,从而获得对社会和人自身的完善提高,这才体现了纪录片的艺术价值所在。在纪录片的再现和表现之争上,只是一个创作手法分类界定的问题,并不决定影片本身的价值。《英与白》将纪录的思考和参与重新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其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现实解读的多义性是发人深省的。张以庆通过对英与白的观照,也完成了对纪录片本体的观照。它在国内纪录片创作的理念上,带给人们的思考是长久的,颠覆性的。对纪录片本身,它也不失为一次推动纪录片发展的有益尝试。正如片中所说:一切都在潜移默化中互相影响。
参考文献:
[1] 闾建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视听纵横》,2008年第3期。
[2] 高蕊:《意图的真实——对纪录片真实性的研究》,《东南传播》,2008年第2期。
[3] 梁蓬飞、殷俊:《客观与真实的异化——电视纪录片〈英与白〉批评》,《声屏世界》,2002年第6期。
[4] 卢英、杜谦、王峰:《从〈英与白〉谈电视纪录片创作》,《新闻传播》,2004年第10期。
作者简介:
陈洁,女,1975—,江西南城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工作单位: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潘挺,男,1973—,安徽休宁人,硕士,记者,研究方向:影视艺术,工作单位:中央电视台新影制作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