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有一种文字游戏,即一人出示一则谜语,另一个猜出后并不亮出谜底,而是再自制一谜面,将谜底藏于其中。
在讲授作文时,我先让同学做了一个这样的游戏,然后以此作喻,我说,给出的材料就如同别人给你出的谜语,而从中提炼出论点或找到一个切入点,自己再由此出发写一篇文章,就犹如自制一则同谜底谜语。其实给材料作文就是这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谜语的谜底可能唯一,但文章有它自身的特点,它的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决定了它一定情况下主题可能有多重性。那节作文课,学生觉得内容清楚易懂,上得兴味十足,教学效果很好。
由此我想到,教学中有些难点内容,之所以成为难点,不光是学生难懂,也是因为教师缺乏一些手段,帮助学生降低难度。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选用适当的方法,造成知识的梯度,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巧用比喻,则可以化难为易。
比如在讲授多重复句的分析时,针对学生畏难情绪大,对此类题尚未入门的情况,我首先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划分多重复句的关键一步——找出第一个层次。我说,我们小时候曾玩过一个游戏,用左手握住右手的五个手指,只露出手指尖,让另一个人我出其中最长的中指。我们找出关键的第一层就犹如找出这个中指。继而我又设计了这样一组题:
(1)人眼不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到光的偏振现象,I(转折)但是蜜蜂、蚂蚁和某些甲虫却可以凭借复眼看到偏振光的振动方向。
(2)人眼不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到光的偏振现象,I(转折)但是蜜蜂、蚂蚁和某些甲虫却可以凭借复眼看到偏振光的振动方向,(递进)并且能够利用天空中的太阳偏振光来导航。
(3)人眼不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到光的偏振现象,I(转折)但是蜜蜂、蚂蚁和某些甲虫却可以凭借复眼看到偏振光的振动方向,Ⅱ(递进)并且能够利用天空中的太阳偏振光来导航,Ⅲ(递进)确定行动的方向。
这样的三个例句,尽管句子越来越復杂,但由于句子(2)(3)是由句子(1)扩展而来,所以学生对句子逐步复杂起来的过程都看得很清楚,因此分析其层次时,尤其是分析句子的第一个层次时,可以说感觉非常清晰、简单。第二、三层次的分析更是水到渠成。但是多重复句的层次又有一些不易理解的特点。比如有些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的话,那么所有的并列分句都属于同一层次。因此一个分句很多的多重复句,并不意味着层次也很多,下面我又举出例句(4):
(4)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Ⅱ(递进)还要懂得中国;I(并列)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Ⅱ(递进)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I(并列)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Ⅱ(递进)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例句(4)共有六个分句。但却只有两个层次,这怎么理解呢?我用一个家庭伦理结构来比喻说明:假如某人的父亲兄弟三人,那么他们三人之间是平辈关系,属于一个意义平台,属并列关系。若每位又各有子女二人,那么这些子女再多。也属于同一辈份,不会高出一辈,也不会低出一辈。由此我得出结论:分句数目的多少和复句层次的多少并没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例句(4)的分析如上。同样,一个复句的分句少,也并不意味着层次少。
下面我又出示例句(5)来佐证:
虽然是满月,Ⅲ(转折)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Ⅱ(因果)所以不能朗照:I(转折)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个句子虽然只有四个分句,但却有三个层次,这正像有的人家,虽人丁稀少,却是几代同堂。这些比喻较好地让学生理解了难点,降低了学习难度。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尤其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不光要研究和吃透教材,更要研究如何能够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尽可能巧妙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当前教改方未艾,但无论如何改,教师的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不能偏废,而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正是建立在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之上。
在讲授作文时,我先让同学做了一个这样的游戏,然后以此作喻,我说,给出的材料就如同别人给你出的谜语,而从中提炼出论点或找到一个切入点,自己再由此出发写一篇文章,就犹如自制一则同谜底谜语。其实给材料作文就是这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谜语的谜底可能唯一,但文章有它自身的特点,它的内容的丰富性、复杂性决定了它一定情况下主题可能有多重性。那节作文课,学生觉得内容清楚易懂,上得兴味十足,教学效果很好。
由此我想到,教学中有些难点内容,之所以成为难点,不光是学生难懂,也是因为教师缺乏一些手段,帮助学生降低难度。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选用适当的方法,造成知识的梯度,则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巧用比喻,则可以化难为易。
比如在讲授多重复句的分析时,针对学生畏难情绪大,对此类题尚未入门的情况,我首先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划分多重复句的关键一步——找出第一个层次。我说,我们小时候曾玩过一个游戏,用左手握住右手的五个手指,只露出手指尖,让另一个人我出其中最长的中指。我们找出关键的第一层就犹如找出这个中指。继而我又设计了这样一组题:
(1)人眼不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到光的偏振现象,I(转折)但是蜜蜂、蚂蚁和某些甲虫却可以凭借复眼看到偏振光的振动方向。
(2)人眼不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到光的偏振现象,I(转折)但是蜜蜂、蚂蚁和某些甲虫却可以凭借复眼看到偏振光的振动方向,(递进)并且能够利用天空中的太阳偏振光来导航。
(3)人眼不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到光的偏振现象,I(转折)但是蜜蜂、蚂蚁和某些甲虫却可以凭借复眼看到偏振光的振动方向,Ⅱ(递进)并且能够利用天空中的太阳偏振光来导航,Ⅲ(递进)确定行动的方向。
这样的三个例句,尽管句子越来越復杂,但由于句子(2)(3)是由句子(1)扩展而来,所以学生对句子逐步复杂起来的过程都看得很清楚,因此分析其层次时,尤其是分析句子的第一个层次时,可以说感觉非常清晰、简单。第二、三层次的分析更是水到渠成。但是多重复句的层次又有一些不易理解的特点。比如有些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的话,那么所有的并列分句都属于同一层次。因此一个分句很多的多重复句,并不意味着层次也很多,下面我又举出例句(4):
(4)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Ⅱ(递进)还要懂得中国;I(并列)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Ⅱ(递进)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I(并列)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Ⅱ(递进)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例句(4)共有六个分句。但却只有两个层次,这怎么理解呢?我用一个家庭伦理结构来比喻说明:假如某人的父亲兄弟三人,那么他们三人之间是平辈关系,属于一个意义平台,属并列关系。若每位又各有子女二人,那么这些子女再多。也属于同一辈份,不会高出一辈,也不会低出一辈。由此我得出结论:分句数目的多少和复句层次的多少并没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此例句(4)的分析如上。同样,一个复句的分句少,也并不意味着层次少。
下面我又出示例句(5)来佐证:
虽然是满月,Ⅲ(转折)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Ⅱ(因果)所以不能朗照:I(转折)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个句子虽然只有四个分句,但却有三个层次,这正像有的人家,虽人丁稀少,却是几代同堂。这些比喻较好地让学生理解了难点,降低了学习难度。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个教师,尤其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我们不光要研究和吃透教材,更要研究如何能够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尽可能巧妙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当前教改方未艾,但无论如何改,教师的基本功和基本技能不能偏废,而教学方法的最优化正是建立在教师扎实的基本功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