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理学科素养的高中物理电磁感应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d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物理学科成为物理教学的根本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品格和能力。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电与磁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基于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研究如何贯穿电磁感应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物理;学科素养;电磁感应
  【中图分类号】G6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02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才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主要元素,加大人才培养和战略储备是各国国家开展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物理是研究科学技术的主要途径,也是人才培养所需的必备知识,因此,物理人才培养占据着重要的教育任务。在新时期教学形式下,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学习能力,发展学科思维,满足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电磁感应章节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是高考试题考查内容选择的“宠儿”。在物理课程不断改革中,电磁感应章节的内容体系也随之变动,将科学素养贯穿此部分内容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物理学科素养的概念界定
  物理学科素养是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基础知识、关键能力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从物理学角度体现出的物理学学科特性和品质,能够满足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适应社会所需能力。物理学科素养具体包括基础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四方面内容。
  基础知识包括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等;科学思维包括物理模型构建、推理论证、科学思维方法等,能够从物质学角度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运用思维方法实现内化等;实验探究包括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交流和评估,能够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想和假设,获取和处理信息,在交流与评估中提升反思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包括对物理知识本质的理解、物理学习态度,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物理学科素养下的电磁感应教学策略
  (一)基于学科素养设置电磁感应教学目标和内容
  为了促进物理学科素养发展,需要将基础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社会责任四方面内容贯穿电磁感应整个教学过程,以此为基础,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此部分基础知识包括具体物理概和规律,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都是物理基本知识框架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不断学习和应用,使学生对电与磁的物质观、运动观、能量观形成深刻认识,并以此为工具,解决生活中电磁现象记录与读取信息的基本原理等实际问题。比如学习“法拉第圆盘”知识时,首先进行物理建模,将圆盘平面分割成无数条导体棒,利用等效法、微元法
  等方法推導感应电动势。另一方面,整合电磁感应的物理学史,端正学生物理学习态度,体会“物理与社会”的关系。鼓励学生自主搜索电磁感应现象发展史料,像安培、科拉顿等,通过鲜活的实例分析促进思维品质和思想方法的发展,形成正确的物理科学史观。
  (二)创设物理学习情境,增强物理学习情感
  情境教学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物理概念建立、规律探索、思维发展、方法创新等都需要建立真实的情境。通过创设有价值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从情感角度出发,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对所观察的物理现象进行重新加工,在诸多客观情境中概括事物的共同属性,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物理情境中发现和提炼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进行猜想和假设,并调取自己已有知识实施探究计划,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问题结论。比如在“楞次定律”的教学中引入情境创设,通过“跳环”实验引入“楞次定律”课题,将轻质铝环套在可拆变压器的铁轭上,接通电源时会发现铝环有跳起来的现象。之后抛出问题“为什么磁铁在铝管中下落比塑料管中慢呢?”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产生探究欲望,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三)构建“知法并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科学思维方法
  “知法并行”教学模式是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以教材中知识发展过程和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为基础,整理出具体线索,使“知识线”和“方法线”同时展开,既促进了知识传授,又实现了学习方法渗透。以“法拉第的圆盘发电机”教学为例,知识线包括“法拉第圆盘”物理模型构建、平面切割到线切割的转化、线到模式的抽象以及电动势规律的探究,对应的方法线分别为图像法、线面转化法、理想化模型法以及等效、构建、微元以及微积分法。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强化学生知识处理能力,掌握科学的物理思维方法,发展物理模型构建能力、科学推理能力、以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决各类问题的能力,使所学物理知识结构化、自动化和策略化。
  (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物理实验及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性学科,物理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对物理学科素养发展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物理科学探究主要通过提出问题,对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研究问题并获取和处理问题相关的信息,得出相关的物理规律,可以说物理实验是一个系统学习和不断加深理解的过程。在电磁感应教学环节,教材中设计了很多物理实验,包括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研究感应电流方向、通电自感、断电自感等,在实验教学实践中,为了强化学生探究能力,提高探究兴趣,可以将数字化技术与科学探究实验相结合。比如利用DIS实验系统演示自感对电路中电流的影响,直观清晰地演示自感过程和现象,通过实验数据的搜集、分析与处理,培养学生数据挖掘能力,感悟信息技术下的实验探究过程,为今后开展更高层次的物理探究奠定基础,提升科学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从物理学科素养四个方面:基础知识、科学思维、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与意识的内容,结合电磁感应章节教学内容,分析了基于学科素养的教学目标设置、物理学习情境的创设、“知法并行”教学模式的构建以及物理实验设计等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为高中物理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晟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以“互感和自感”的教学为例[J].物理教学,2018,40(03):22-25.
  [2]黎国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68-71.
  [3]郭丽艳.高中物理教学中电磁感应相关知识的融入教学方式[J].亚太教育,2016(21):66-68.
其他文献
【摘 要】绘画治疗是一种重要的艺术治疗模式,这种治疗模式对于帮助特殊儿童的康复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在很多的西方国家中,绘画治疗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我国目前关于绘画艺术治疗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在实际的运用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我们将就此展开详细的阐释,并对其发展提出相应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绘画艺术;特殊教育;绘画治疗  【中图分类号】G760 【文献标
花生不同品种老化种子的蛋白质变化ProteinsChangeinPanutSeedsofDifferentVarietiesafterAging种子老化是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体现的。有关种子老化起因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以前我们对自然和人工老化处理...
在隔离区,以太谷核不育小麦和矮败小麦为供试亲本,用炔诺酮,甲地孕酮,乙烯雌酚,马来酰肼(MH)等化学药剂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结果表明,太谷核不育小麦的诱导结实率高于矮败小麦。炔诺酮
通过7个亲本自交系的双列杂交,采用谷类作物数量性状平均数遗传模型,对玉米籽粒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同时受到种子和母体遗传效应的控制,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非矮秆品种与之授粉,后代群体中的矮秆株是雄性不育的,而非矮秆株是雄性可育的。矮败小麦是太谷核不育小麦的第二代产品,多方面优于
早熟玉米单交种子粒产量低的主要原因是营养生长期短,形成的叶片少且面积小,光合产物供应不足,从而导致穗部性状的劣化和子粒产量的不稳定性。以早熟为前提子粒高产的育种途径,除
前纺重定量是棉纺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为了提高棉纱质量,应遵循纺纱牵伸原理。对前纺重定量的负面效应,研试对策,细纱采用V型牵伸气动加压并配置高弹性、低硬度、重加压胶辊;根据
对13个美国稻(A)与灿稻(H),粳稻(K)的F1杂种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A×H各性状的杂种优势与K×H(亚种间)比较一致,但一般稍低于K×H,单株产量,单株穗数和主穗颖花数优势较强,且是可利用的杂种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