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音乐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成年人也经常运用音乐来抚慰、教育婴幼儿,很多家长也采取积极的态度从小对孩子进行音乐艺术的熏陶和培养。那么音乐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能起什么作用呢?
音乐教育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情感。情感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拨动儿童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无论是从教育方式、教育手段,还是从孩子的接受来看,音乐教育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效果,音乐对儿童喜、怒、哀、乐自然情感流露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或手段无法比拟的。
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儿童社会化的发展终结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社会秩序中达到相对自制,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儿童在家庭里往往只处于服从的地位,或处于撒娇邀宠的地位,要发展平等自制的伙伴关系是很困难的。但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活动的合作规则、游戏规则、学习交流组织等方式帮助孩子逐步体会到活动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导致行为的社会化”。有了语言,人们的内心活动才能彼此进行交流。因此,语言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音乐教育就具备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诸多因素。作为音乐教育之主要形式的歌曲都包含两个部分:歌词与旋律。歌词配上动听的旋律,容易被孩子接受、吸收。经常让孩子听优美的歌曲,能积累许多精练、优美、富有感情色彩的语汇。尤其在音乐游戏和舞蹈中,要经常引导学生使用“我想和你跳舞”、“请你和我一起玩”等语言,使这些语言成为交际语言,从而促进儿童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提升儿童的说话能力。
二、音乐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
在当代,音乐已发展成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主流文化之一,并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折射着社会的变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那么音乐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又有些什么影响呢?
音乐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生理学家和医学家们普遍认为,节奏有序、柔和优美的音乐可以引起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谐和律动,调节人体内的生物节律,从而影响孩童的成长发育。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儿科学研究所专家用音乐治疗体弱婴儿和早产婴儿的尝试,是可行的,音乐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音乐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音乐能够刺激大脑皮层的活动,对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调节大脑功能,促进大脑和感觉器官的发育,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增强和恢复记忆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罗素通过实验得出:对3岁左右的儿童施以音乐训练,可以增强他们长期在非语言方面的辨识能力。对于这一理论,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了验证和扩展,他们挑选32名智力水平相当的学龄前儿童,并将其分为音乐组和非音乐组进行实验。实验表明,音乐组经过音乐训练后,较之于未接受音乐训练的另一组同龄儿童成绩有显著提升。此外,音乐还可以使大脑的左右半球互相沟通、互相联系,协调发展,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音乐对儿童品德行为的影响。音乐教育和熏陶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还可以锻炼儿童的意志,促进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完善。日本幼儿教育协会的追踪调查表明,从婴儿起开始接受并喜欢音乐的孩子,长大了在品行上很少有劣迹,会变得更加善良和诚实。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国会议员及五百强企业的高级主管中,有将近九成的人幼年学过音乐。可见对孩童的音乐训练,对他们往后的性格养成,甚至对生成技巧的提高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音乐对智障儿童具有疗效。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美国原音乐治疗协会主席Temple、大学教授K.Bruscia在《音乐治疗定义》中曾说: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教师可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智障儿童是一种源于脑部发展异常所形成的发展障碍,这种发展障碍主要呈现为人际社会互动和沟通发展的障碍,以及局限性狭窄的兴趣与固定僵化的行为等。患者虽然拒绝通过用语言与他人交流,但却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敏感,所以音乐治疗的疗效对智障儿童较为显著。智障儿童可以通过音乐回忆治疗找寻快乐情感体验,调节情绪;可以通过歌曲讨论建立学生间的共同情感体验,帮助智障儿童接受他人、适应集体生活;可以通过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宣泄愤怒,平稳情绪;可以通过集体音乐活动发展正确的社会行为,减少不正确行为;可以通过个体音乐活动发展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
曲靖市麒麟小学
◇责任编辑李配亮◇
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成年人也经常运用音乐来抚慰、教育婴幼儿,很多家长也采取积极的态度从小对孩子进行音乐艺术的熏陶和培养。那么音乐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能起什么作用呢?
音乐教育有助于丰富儿童的情感。情感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它把旋律、节奏、和声、声调等音乐要素有机地组合起来,将美好的情感付诸声音的表达,拨动儿童心灵中的琴弦,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无论是从教育方式、教育手段,还是从孩子的接受来看,音乐教育在培养儿童良好的情感方面都具有独特的效果,音乐对儿童喜、怒、哀、乐自然情感流露的促进作用是其他教育方式或手段无法比拟的。
音乐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儿童社会化的发展终结在善于协调各种关系,并在一定社会秩序中达到相对自制,这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儿童在家庭里往往只处于服从的地位,或处于撒娇邀宠的地位,要发展平等自制的伙伴关系是很困难的。但在音乐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活动的合作规则、游戏规则、学习交流组织等方式帮助孩子逐步体会到活动规则对活动本身的保障作用,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
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语言导致行为的社会化”。有了语言,人们的内心活动才能彼此进行交流。因此,语言的发展是儿童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音乐教育就具备促进孩子语言发展的诸多因素。作为音乐教育之主要形式的歌曲都包含两个部分:歌词与旋律。歌词配上动听的旋律,容易被孩子接受、吸收。经常让孩子听优美的歌曲,能积累许多精练、优美、富有感情色彩的语汇。尤其在音乐游戏和舞蹈中,要经常引导学生使用“我想和你跳舞”、“请你和我一起玩”等语言,使这些语言成为交际语言,从而促进儿童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提升儿童的说话能力。
二、音乐对儿童健康成长的影响
在当代,音乐已发展成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主流文化之一,并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折射着社会的变迁和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那么音乐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又有些什么影响呢?
音乐对儿童成长发育的影响。生理学家和医学家们普遍认为,节奏有序、柔和优美的音乐可以引起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谐和律动,调节人体内的生物节律,从而影响孩童的成长发育。俄罗斯医学科学院儿科学研究所专家用音乐治疗体弱婴儿和早产婴儿的尝试,是可行的,音乐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具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音乐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音乐能够刺激大脑皮层的活动,对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产生直接影响,调节大脑功能,促进大脑和感觉器官的发育,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和想像能力,增强和恢复记忆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和提高。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罗素通过实验得出:对3岁左右的儿童施以音乐训练,可以增强他们长期在非语言方面的辨识能力。对于这一理论,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进行了验证和扩展,他们挑选32名智力水平相当的学龄前儿童,并将其分为音乐组和非音乐组进行实验。实验表明,音乐组经过音乐训练后,较之于未接受音乐训练的另一组同龄儿童成绩有显著提升。此外,音乐还可以使大脑的左右半球互相沟通、互相联系,协调发展,有效地提高儿童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音乐对儿童品德行为的影响。音乐教育和熏陶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还可以锻炼儿童的意志,促进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完善。日本幼儿教育协会的追踪调查表明,从婴儿起开始接受并喜欢音乐的孩子,长大了在品行上很少有劣迹,会变得更加善良和诚实。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国会议员及五百强企业的高级主管中,有将近九成的人幼年学过音乐。可见对孩童的音乐训练,对他们往后的性格养成,甚至对生成技巧的提高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音乐对智障儿童具有疗效。音乐治疗学是一门新兴的,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为一体的边缘交叉学科。美国原音乐治疗协会主席Temple、大学教授K.Bruscia在《音乐治疗定义》中曾说:音乐治疗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教师可利用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来帮助被治疗者达到健康的目的。智障儿童是一种源于脑部发展异常所形成的发展障碍,这种发展障碍主要呈现为人际社会互动和沟通发展的障碍,以及局限性狭窄的兴趣与固定僵化的行为等。患者虽然拒绝通过用语言与他人交流,但却对音乐有着独特的敏感,所以音乐治疗的疗效对智障儿童较为显著。智障儿童可以通过音乐回忆治疗找寻快乐情感体验,调节情绪;可以通过歌曲讨论建立学生间的共同情感体验,帮助智障儿童接受他人、适应集体生活;可以通过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宣泄愤怒,平稳情绪;可以通过集体音乐活动发展正确的社会行为,减少不正确行为;可以通过个体音乐活动发展智障儿童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
曲靖市麒麟小学
◇责任编辑李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