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关键在教师,首要在师德。师德师风建设对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加快教育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
那么,师德“是何”?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在道德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师德是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期望其发挥楷模和表率的作用,并非绝对的要求,而是倡导性的、鼓励性的、相对笼统的、难以明确考量的;另一方面,师德也有清楚的、明确的、硬性的、必须遵守的、不能逾越的一面,体现为一些基本的底线和原则,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负面清单等。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
为师要“有道”“有德”。讲“师德”,必先明“师道”。“师道”有三层意思,一是尊师重道之理,二是从师问学之道,三是为师之道。“师德”可以说是由“为师之道”而“道出来的师德”,它既是人们“遵师道而行”后总结和归纳的“主张和期望”,更是人们言说出来给人听、要所有人遵守的“规范和要求”。师德是人们为了维护群体或公共利益而提出的对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特殊要求,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实践行为。
我们重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师德的文化内涵,丰富新时代师德师风的深度和厚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解:教师与其它任何的职业不同,教师既是一般的劳动主体,也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工具;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其它任何的职业道德不同,师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更是一种教育资源,本質上是一种隐性德育。因此,海淀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德厚流光、正心正人;目标是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途径是关怀教师、引导教师、鼓励教师、保障教师。
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出现两种常见的过度化倾向。一种是神圣化倾向,过于强化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强调每个教师都应当成为道德楷模,一味要求教师牺牲自我、无私奉献,这往往导致大多数教师对此敬而远之,最终也必然导致实践性不足;一种是世俗化倾向,过于强调教师的社会职业属性,认为教师和其它职业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是谋生的方式或手段,没必要对教师提出额外的道德要求,这往往导致很多青年教师对此尤而效之,最终也必然导致专业性不足。
师德师风建设其实应该是“居间”状态:一方面,它设定了起码的、必须遵守的底线,另一方面,它指向于更高的期许和愿望。底线相当于“规定”,一旦逾越,就是失德和失范;高线则相当于“范本”,一旦达成,就是楷模和表率。所以,师德既有低端的要求,更有高端的追求。低端的要求就是必须严守的底线。教师职业规范就是“职业底线”。底线就是红线,教师要守住底线,不逾越红线,再慢慢抬高这些底线,随之追求更高端的目标,这就是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成长。
如何引导教师个体发展职业道德,进而影响和决定教师群体的水平呢?谈师德建设,不能抽象地讲道理、空洞地谈情怀、简单地定规矩,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因此,我们的选择是基于专业化的思维和手段规划与实施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专业的管理,我们称之为制度立德。
师德既是外在的规范,更是心中的自觉,但首先是外在的规范。一个社会,应该有一个立体的规范结构,对于还没有达到自觉的人,应该有必要的外在限制。对于个体而言,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越来越受主体自我掌控,最后发展到无需掌控的不断提升的过程。海淀区2003年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2010年制定职业宣誓制度,2012年实行职业诚信报告制度,2014年实行职业规范承诺制度,2018年开始实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
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开始时采取量化考核的办法,经过修正,2018年最新版的职业道德考核办法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只分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为什么?从逻辑起点上讲,一个教师经过专业的训练考取教师资格证,上岗的时候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合格的。如果他在岗位上没有失德失范的行为,就是合格的。二是去掉了量化概念,因为合格和优秀靠分数量化不可能实现,为什么85分就是优秀?我们采取类似于交通违章的逻辑,学年初上岗的时候认为这个老师师德合格,然后看他有没有违章,一旦查实有违章,就确定师德不合格。管理者应通过制度建设,引导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自己的边界和禁忌,本分得体地开展工作。
二是专业的培训,我们称之为科学育德。
很多时候,一讲师德,我们就会说爱,“为什么要爱”讲得头头是道,但“什么是爱”“怎么去爱”,往往语焉不详。事实上,大量教师的失德失范的行为,如言语过度和身体不当的接触等,都是在正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时候,出发点是关爱学生。很多言行失当,跟有无爱无关,而跟会不会爱有关,或者说跟师德师风无关,而跟“师心师力”有关,即为师的心灵和心态、水平和能力。所以,当教师既要爱,更要会爱。
海淀区构建了三维四级的师德课程体系,三维是根据学员特点、工作特点和课程特点,四级就是通过北京市、海淀区、学区及学校实施。通过三维四级的课程体系,建立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多选择的教师培训体系,给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专业化的培训,可以提升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保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犯特别低级的错误,助力教师成就职业价值,促使教师在职业成长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的统一。
三是专业的服务,我们称之为情感固德。
2015年,海淀区为全体教师统一制发了“海淀教师卡”,这张卡片可以证明海淀教师的身份,凭这张卡教师可以在区属的商场享受购物优惠,在医院享受就诊优先,在公园享受免费游览。这张卡片附带的经济价值很小,但给教师带来了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一个人置身有爱的环境,从事有爱的工作,才能洋溢爱意,主动投入,倾情付出,这样的教师一定是幸福的,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海淀区还实施了心理素养提升工程,建立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教师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教师可以自选压力管理、时间管理、情绪调节、生涯规划、职业倦怠、人际交往等课程。全区每三年开展一次心理测评,教师自愿参加心理测验,形成学校总体、教师群体和教师个体的心理健康报告,为每个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心理测评中达到了心理预警红线标准的教师,学校要对其进行心理援助。每个学校配备心理教师,进行心理监测、心理辅导和心理问题干预。通过专业的服务,引导教师在认定个体身份的基础上,认同集体的专业价值。
拥有职业幸福的教师一定是职业道德水平高的教师。教师的职业幸福来自多方面,一方面要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教育生态,让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尊重教师,完善落实惠师政策,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荣誉,维护职业尊严;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助力教师的职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让教师收获职业发展的成就,实现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的统一。
那么,师德“是何”?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在道德方面的规范和要求。它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师德是社会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期望,期望其发挥楷模和表率的作用,并非绝对的要求,而是倡导性的、鼓励性的、相对笼统的、难以明确考量的;另一方面,师德也有清楚的、明确的、硬性的、必须遵守的、不能逾越的一面,体现为一些基本的底线和原则,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负面清单等。
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
为师要“有道”“有德”。讲“师德”,必先明“师道”。“师道”有三层意思,一是尊师重道之理,二是从师问学之道,三是为师之道。“师德”可以说是由“为师之道”而“道出来的师德”,它既是人们“遵师道而行”后总结和归纳的“主张和期望”,更是人们言说出来给人听、要所有人遵守的“规范和要求”。师德是人们为了维护群体或公共利益而提出的对教师这个特殊职业的特殊要求,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实践行为。
我们重视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师德的文化内涵,丰富新时代师德师风的深度和厚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理解:教师与其它任何的职业不同,教师既是一般的劳动主体,也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工具;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其它任何的职业道德不同,师德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道德品质,更是一种教育资源,本質上是一种隐性德育。因此,海淀区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德厚流光、正心正人;目标是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途径是关怀教师、引导教师、鼓励教师、保障教师。
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出现两种常见的过度化倾向。一种是神圣化倾向,过于强化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强调每个教师都应当成为道德楷模,一味要求教师牺牲自我、无私奉献,这往往导致大多数教师对此敬而远之,最终也必然导致实践性不足;一种是世俗化倾向,过于强调教师的社会职业属性,认为教师和其它职业没有本质区别,只不过是谋生的方式或手段,没必要对教师提出额外的道德要求,这往往导致很多青年教师对此尤而效之,最终也必然导致专业性不足。
师德师风建设其实应该是“居间”状态:一方面,它设定了起码的、必须遵守的底线,另一方面,它指向于更高的期许和愿望。底线相当于“规定”,一旦逾越,就是失德和失范;高线则相当于“范本”,一旦达成,就是楷模和表率。所以,师德既有低端的要求,更有高端的追求。低端的要求就是必须严守的底线。教师职业规范就是“职业底线”。底线就是红线,教师要守住底线,不逾越红线,再慢慢抬高这些底线,随之追求更高端的目标,这就是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成长。
如何引导教师个体发展职业道德,进而影响和决定教师群体的水平呢?谈师德建设,不能抽象地讲道理、空洞地谈情怀、简单地定规矩,更重要的是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因此,我们的选择是基于专业化的思维和手段规划与实施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专业的管理,我们称之为制度立德。
师德既是外在的规范,更是心中的自觉,但首先是外在的规范。一个社会,应该有一个立体的规范结构,对于还没有达到自觉的人,应该有必要的外在限制。对于个体而言,这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越来越受主体自我掌控,最后发展到无需掌控的不断提升的过程。海淀区2003年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2010年制定职业宣誓制度,2012年实行职业诚信报告制度,2014年实行职业规范承诺制度,2018年开始实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
职业道德考核制度,开始时采取量化考核的办法,经过修正,2018年最新版的职业道德考核办法体现出两个特点,一是只分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为什么?从逻辑起点上讲,一个教师经过专业的训练考取教师资格证,上岗的时候就是一个合格的教师,职业道德就是合格的。如果他在岗位上没有失德失范的行为,就是合格的。二是去掉了量化概念,因为合格和优秀靠分数量化不可能实现,为什么85分就是优秀?我们采取类似于交通违章的逻辑,学年初上岗的时候认为这个老师师德合格,然后看他有没有违章,一旦查实有违章,就确定师德不合格。管理者应通过制度建设,引导教师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明确自己的边界和禁忌,本分得体地开展工作。
二是专业的培训,我们称之为科学育德。
很多时候,一讲师德,我们就会说爱,“为什么要爱”讲得头头是道,但“什么是爱”“怎么去爱”,往往语焉不详。事实上,大量教师的失德失范的行为,如言语过度和身体不当的接触等,都是在正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中产生的。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时候,出发点是关爱学生。很多言行失当,跟有无爱无关,而跟会不会爱有关,或者说跟师德师风无关,而跟“师心师力”有关,即为师的心灵和心态、水平和能力。所以,当教师既要爱,更要会爱。
海淀区构建了三维四级的师德课程体系,三维是根据学员特点、工作特点和课程特点,四级就是通过北京市、海淀区、学区及学校实施。通过三维四级的课程体系,建立全覆盖、分层次、有重点、多选择的教师培训体系,给教师提供更多的选择。专业化的培训,可以提升教师实施教育教学的能力,保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犯特别低级的错误,助力教师成就职业价值,促使教师在职业成长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的统一。
三是专业的服务,我们称之为情感固德。
2015年,海淀区为全体教师统一制发了“海淀教师卡”,这张卡片可以证明海淀教师的身份,凭这张卡教师可以在区属的商场享受购物优惠,在医院享受就诊优先,在公园享受免费游览。这张卡片附带的经济价值很小,但给教师带来了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的提升。一个人置身有爱的环境,从事有爱的工作,才能洋溢爱意,主动投入,倾情付出,这样的教师一定是幸福的,一个幸福的教师才能够“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海淀区还实施了心理素养提升工程,建立了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教师开设了相应的课程,教师可以自选压力管理、时间管理、情绪调节、生涯规划、职业倦怠、人际交往等课程。全区每三年开展一次心理测评,教师自愿参加心理测验,形成学校总体、教师群体和教师个体的心理健康报告,为每个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心理测评中达到了心理预警红线标准的教师,学校要对其进行心理援助。每个学校配备心理教师,进行心理监测、心理辅导和心理问题干预。通过专业的服务,引导教师在认定个体身份的基础上,认同集体的专业价值。
拥有职业幸福的教师一定是职业道德水平高的教师。教师的职业幸福来自多方面,一方面要努力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教育生态,让社会各界更加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尊重教师,完善落实惠师政策,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荣誉,维护职业尊严;另一方面,要重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助力教师的职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让教师收获职业发展的成就,实现教育理想和人生价值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