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人之论真能解决当今人类面临的危机吗?

来源 :河北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li2010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殷周之际,周公"损益"殷商宗教,纳"德"于宗教信仰系统之中,作为天人沟通的根据,形成了"天人德合"的天命观.春秋时期,由于社会转型的外缘助力,西周天命论的内在矛盾日益突出,构成天命论的诸多要素,特别是天、人等要素遂逐渐发生分化,并得到了相对独立的发展.春秋战国之际,老子与孔子反思夏、商、周三代宗教及春秋时期的政治现实,借助于西周天命论分化带来的丰富文化资源,扬弃"天人德合"的思维模式,分别建构了"推天道明人道&quo
其他文献
诵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教学行为,它是一种语言能力,是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
在以发展为取向的社会条件下,在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过程中,自由与秩序的问题凸显出来,成为关系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以及相关其他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