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地无心而有象,春夏秋冬四季,每一季都有不同的物什、不同的风景。或许只是女孩子们喜欢的搭配不同时节的漂亮衣服,或许是玻璃杯里跟随季节转换浸泡的不同口味的花果茶。武汉的桃花醉在春天会提供鲜嫩的小白龙;蜜桃小姐甜品店会在香衫裙影的时节推出诱人的草莓冰激凌蛋糕;到了秋天啊,可以吃到新鲜肥美的螃蟹,稻香村推出的金秋糕点也很不错哦;冬天的时候,一片白茫茫的紫禁城,纯糖稀熬的糖葫芦无疑是一抹最生动的存在。
你问我,会在怎样的情境下,想到哪一句契合当下心境的诗?我会想到无数个场景,长达数年,贯穿四季。
春天,吹过暖湿的熏风,赏过各式的亭苑,在桃花醉吃到了最鲜美的小白龙;夏天,深夜江边漫步;秋天,风大雨大,看着满地的落叶残花,会想到一首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知否,知否,影视绿肥红瘦”;冬天,那种一觉醒来雪花堆满地的惊喜。
这许多四季里的情境,都让我感觉无比幸福,这是要静下心来才能感受的甜蜜,是那种仿佛自身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和谐感觉。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这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代慧开禅师作的五十五首颂古诗中的一首。而我最爱第一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句诗很温暖、很可爱、很宁静、很有希望,以至于一年四季中很多生活情境、很多心情都使我自然而然的想到这句诗。
邵康节的《观易吟》里说:“一物原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慧开禅师定是怀着一派宁静祥和之心写下的这首诗,我觉得他作为一名方外人士,却独有一种浪漫情怀。他眼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概括起来,便是无边风花雪月。春有百花: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夏有凉风: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秋有明月:一轮天外常明澈,万象胸中自屈盤;冬有白雪: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星移物换之中:万物景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句看起来似散文而是诗。虽说开合在诗里最重要,诗最忌平铺直叙。再加上唐代以后诗人认为写风花雪月的诗太过狭窄,不是真的诗。可恰恰是这句不像诗的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自成一种诗境,简简单单,平平和和,可可爱爱。
诗教温柔敦厚,便是教人平和。《花间集》有句:“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可知,是根本不是教训人的,只是在感动人,是“推”是“化”。 这句诗,读来何其温柔敦厚,闻之,亦且自然感动矣。
初初读着这句诗,只觉它的音节和平中正,有音乐美,进而觉得四季很美,恍惚间,觉得时光值得,人间值得。诗本应念着可口,听着爽耳、和谐,表现明了,你说对不对。这句诗,念着念着,心就静了,因为我被感动了。我觉得慧开禅师作这首诗的时候心一定是静谧的,因为心若慌乱绝不能成诗,作的诗也不会动人。禅师以自己的一颗宽容恬静之心观四季,也让后人能够在读诗的时候,心自然宽裕、恬静,自然地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文心雕龙·物色》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此物色之动,是生发之意,如草之绿、花之红、树木发芽,诗人所以写,不仅写花写草,“心亦摇焉”。慧开禅师不仅写四时美景,更让我们的心随之摇摆。
多惬意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世间还有这么多值得我们眷恋的事物。诗很平淡,却从平淡中流出温馨。这句诗像水,味永,平淡而有韵味;又像日光,七种颜色合成的白色,简单而神秘。春花秋月,夏风冬雪,都是常见的景象,但就是觉得风流自然而出,很自在,自己心中觉到受到,很舒服。
中国的诗歌里很多伤感之作,可我不喜欢伤感,除非它上升为悲哀。人要做事便当努力去做事,有理说理,有力办事,何必傷感!见花落而哭,于花何补,于人何益!伤感是暂时的刺激,悲哀是长期的积蓄,伤感是浮浅的,悲哀是伟大的。所以,不要伤感,要有希望,要开心,要多笑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句诗多有希望啊,它有生的色彩,有生的欣赏,有生的希望。
人生最不美,最俗,然再没有比人生更有意义的了。抛开世俗眼光、狭隘心胸看人生,真是有意思。它神秘,与大自然同样神秘,却不及大自然美。诗歌的作者看到春天的百花,秋天的明月,遇见夏天的凉风,冬天的冰雪,始终带着一种新鲜的、全然的体验。因为生命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片段都是全新的,所接触到的一切,更是鲜活的、陌生的、未知的、神秘的。所以作者在写下这样是诗句时,带着一种儿童般纯真和纯净的目光,好像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经历过这样美妙的情景,甚至在发出一种由衷的赞叹,觉得一切都是非常的新鲜、新奇。融入当下,与所处的环境在一起,在春天就倾听百花的语言,在冬天就领略冰雪的纯洁,重视的是生命内在每分每秒的体验。
你问我,会在怎样的情境下,想到哪一句契合当下心境的诗?我会想到无数个场景,长达数年,贯穿四季。
春天,吹过暖湿的熏风,赏过各式的亭苑,在桃花醉吃到了最鲜美的小白龙;夏天,深夜江边漫步;秋天,风大雨大,看着满地的落叶残花,会想到一首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知否,知否,影视绿肥红瘦”;冬天,那种一觉醒来雪花堆满地的惊喜。
这许多四季里的情境,都让我感觉无比幸福,这是要静下心来才能感受的甜蜜,是那种仿佛自身已经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和谐感觉。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这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莫将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代慧开禅师作的五十五首颂古诗中的一首。而我最爱第一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句诗很温暖、很可爱、很宁静、很有希望,以至于一年四季中很多生活情境、很多心情都使我自然而然的想到这句诗。
邵康节的《观易吟》里说:“一物原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慧开禅师定是怀着一派宁静祥和之心写下的这首诗,我觉得他作为一名方外人士,却独有一种浪漫情怀。他眼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概括起来,便是无边风花雪月。春有百花: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夏有凉风: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秋有明月:一轮天外常明澈,万象胸中自屈盤;冬有白雪: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星移物换之中:万物景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句看起来似散文而是诗。虽说开合在诗里最重要,诗最忌平铺直叙。再加上唐代以后诗人认为写风花雪月的诗太过狭窄,不是真的诗。可恰恰是这句不像诗的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自成一种诗境,简简单单,平平和和,可可爱爱。
诗教温柔敦厚,便是教人平和。《花间集》有句:“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可知,是根本不是教训人的,只是在感动人,是“推”是“化”。 这句诗,读来何其温柔敦厚,闻之,亦且自然感动矣。
初初读着这句诗,只觉它的音节和平中正,有音乐美,进而觉得四季很美,恍惚间,觉得时光值得,人间值得。诗本应念着可口,听着爽耳、和谐,表现明了,你说对不对。这句诗,念着念着,心就静了,因为我被感动了。我觉得慧开禅师作这首诗的时候心一定是静谧的,因为心若慌乱绝不能成诗,作的诗也不会动人。禅师以自己的一颗宽容恬静之心观四季,也让后人能够在读诗的时候,心自然宽裕、恬静,自然地感受着生活的美好。《文心雕龙·物色》说:“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此物色之动,是生发之意,如草之绿、花之红、树木发芽,诗人所以写,不仅写花写草,“心亦摇焉”。慧开禅师不仅写四时美景,更让我们的心随之摇摆。
多惬意啊,“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世间还有这么多值得我们眷恋的事物。诗很平淡,却从平淡中流出温馨。这句诗像水,味永,平淡而有韵味;又像日光,七种颜色合成的白色,简单而神秘。春花秋月,夏风冬雪,都是常见的景象,但就是觉得风流自然而出,很自在,自己心中觉到受到,很舒服。
中国的诗歌里很多伤感之作,可我不喜欢伤感,除非它上升为悲哀。人要做事便当努力去做事,有理说理,有力办事,何必傷感!见花落而哭,于花何补,于人何益!伤感是暂时的刺激,悲哀是长期的积蓄,伤感是浮浅的,悲哀是伟大的。所以,不要伤感,要有希望,要开心,要多笑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句诗多有希望啊,它有生的色彩,有生的欣赏,有生的希望。
人生最不美,最俗,然再没有比人生更有意义的了。抛开世俗眼光、狭隘心胸看人生,真是有意思。它神秘,与大自然同样神秘,却不及大自然美。诗歌的作者看到春天的百花,秋天的明月,遇见夏天的凉风,冬天的冰雪,始终带着一种新鲜的、全然的体验。因为生命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片段都是全新的,所接触到的一切,更是鲜活的、陌生的、未知的、神秘的。所以作者在写下这样是诗句时,带着一种儿童般纯真和纯净的目光,好像过去从来没有接触过、经历过这样美妙的情景,甚至在发出一种由衷的赞叹,觉得一切都是非常的新鲜、新奇。融入当下,与所处的环境在一起,在春天就倾听百花的语言,在冬天就领略冰雪的纯洁,重视的是生命内在每分每秒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