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就是群众文化的建设,群众的素质反映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同时,文明程度高低的往往体现在全社会人民文化的整体素养。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文化馆作为实施的中心载体,必须承担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作为推动群众文化艺术普及的职能部门,应在推动文化艺术活动普及范围的同时,更应注重艺术文化的长期发展与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实践与创新,服务于人民群众,开拓精神,锐意创新,真正地把广大群众日益增大的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根本点,才能使现阶段机制更加完善,创新更加活跃,才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本文以实际出发,就当前群众文化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对今后发展方向,实施措施进行简单的总结归纳,希望对接下来的工作有一点帮助。
【关键词】:群众文化;普及意义;实施措施
引言
回顾我国成立以来经历的这60多年历史,许多重大事件和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群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也是如此。全民学习就是普及,只有在全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有实质性的进步和飞越。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或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城市文化建设薄弱。甚至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和谐,主要表现是:一些政府领导人和管理者没有高水平的对群众文化的理解,如文化基础设施投资是不够的,群众文化管理队伍不健全和素质水平不达标,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始终是停滞状态。有很多城市社区文化辅导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自身水平也不高,因此受到群众歧视,即便经过专业学校培养,因待遇低,也不甘心在社区里辅导群众文化,群众对参与文化学习和文化活动的兴趣不大。群众文化教育和开展文化活动始终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更没有普及起来。
一、文化普及的重要性
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转发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建设的意见》通知,各地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从群众的实际需求看,大多数单位做的远远不到位。虽然有不少群众文化团体和文化主管部门付出了辛勤劳动,可除了参加一些大型的活动或入选一些项目外,与广大群众接触的范围是极其狭小的,有些文化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以后就束之高阁了。往往最终的结果是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开展时间较短,起步较晚,普及的目的没达到,国内艺术表现形式陈旧,脱离群众,缺乏新颖性,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没有走向良性循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把它排斥在艺术之外,甚至还抱着轻视的态度,以至于群众对文化的爱好和迫切心情只能停留在健身和一般的娱乐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渴求之一,而艺术文化活动对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从宏观上讲,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有助于推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精神文化素质,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我们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化普及的道路上,其目的:一是提高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基础的认知水平,提高社会群众的科学知识认知水平;二是促进社会群众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的位置,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力量的作用;三是调整社会群众对科学知识的态度,让社会群众能够正确认识生活和科学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四是在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社会群众的力量,对科学技术的能力,提高生活在社会群众生活中的能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二、群众文化普及的具体措施
通过之前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群众文化的普及是文化现状转变提升的关键因素,也是第一要务。因此必须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
2.1增加群众文化普及建设的力度
文化建设主要还是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切实解决各级领导的认识问题,搞好基层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摒弃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各部门领导必须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强化政府行为和投资力度。真正做到建立完善的制度;引进典型的经验;配备合格的人才;创造优美的条件;为普及和提高群众文化打好基础。基层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和阵地,是文明城市的窗口文化标识。要做到基层文化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就必须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稳定增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对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财政补贴,对有代表性、影响力、导向性和示范性的重要活动和队伍给予经费投入和支持。另外,还要鼓励社会多方投资,形成文化建设经费来源的多渠道、新格局。
2.2组织群众文化队伍
建立基层文化队伍,以点带面,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基层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从业人员担负着对群众文化的组织、辅导、培训的职能,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因此,就要求文化工作者除具有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多种业务技能。积极组织业务培训是提高广大文化工作人员素质的最好平台。市县级文化机构,要尽快建立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在用人制度上,把好人员进入这一关,尽快推行聘用制、岗位管理制、公开招聘制和人事代理制。据了解,各地基层部门普遍都存在新老文化干部断档问题,主要是有的地区的人事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按着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致使专业人员因没有关系而进不来,进来的因没有专业而不能用。另外,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艺人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他们是群众文化普及与提高的生力军。通过建立群众文化指导员制度,组织和开展舞、戏、棋、书画、读书等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2.3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多开展文化活动,为提高奠定基础,为普及创造条件。群众文化要坚持经常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经常性就是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重大活动与平时活动相结合;多样性就是组织各行各业形成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形态,逐步形成社区、企业、机关、校园、家庭文化等不同特色的群众文化形态;创新性就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创意要新颖,内容和方式要新,节目和表现形式要新。总之,我们要努力使广大群众从观赏者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使群众文化得到全面普及的同时,也得到全面提高。
2.4往艺术普及道路发展
全民艺术的普及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的首要以及最终目标。文化馆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需求的直接场所,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资料与信息,更可以借助官方举办的活动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达到普及专业知识,丰富群众生活的目的。互联网+的提出,为全民艺术的全面普及提供了可能,使得艺术普及的传播得以基础化。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它通过一系列可交互设备与全新理念,使得艺术方方面面体现在群众中。例如,在馆内增添多种互联网智能设备,通过数据可视化、智能图表等一系列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设立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关注人的年龄、爱好、教育程度等,然后再推送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举办知识竞赛、趣味竞答活动,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起到了普及宣传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群众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程度的判断,不能一味的只从科学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进行衡量,这样略显片面不合实际,还应包括社会群众是否具备科学思想、科研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使用能力等方面,整体全方位的分析,从而提升社会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科学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等等。所以说,加强科学文化普及工作是开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渠道,是我们今后文化建设道路上长期的战略方针。强化科学文化普及力度,提高我国群众文化素养,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刘铮.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5):34-35.
[2]徐善衍.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于国民素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2):56-57.
【关键词】:群众文化;普及意义;实施措施
引言
回顾我国成立以来经历的这60多年历史,许多重大事件和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群众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也是如此。全民学习就是普及,只有在全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的基础上,才能有实质性的进步和飞越。目前,我国一些地区或城市经济基础薄弱,城市文化建设薄弱。甚至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不和谐,主要表现是:一些政府领导人和管理者没有高水平的对群众文化的理解,如文化基础设施投资是不够的,群众文化管理队伍不健全和素质水平不达标,使得群众文化活动始终是停滞状态。有很多城市社区文化辅导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自身水平也不高,因此受到群众歧视,即便经过专业学校培养,因待遇低,也不甘心在社区里辅导群众文化,群众对参与文化学习和文化活动的兴趣不大。群众文化教育和开展文化活动始终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上,更没有普及起来。
一、文化普及的重要性
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转发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建设的意见》通知,各地也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从群众的实际需求看,大多数单位做的远远不到位。虽然有不少群众文化团体和文化主管部门付出了辛勤劳动,可除了参加一些大型的活动或入选一些项目外,与广大群众接触的范围是极其狭小的,有些文化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以后就束之高阁了。往往最终的结果是文化艺术普及工作开展时间较短,起步较晚,普及的目的没达到,国内艺术表现形式陈旧,脱离群众,缺乏新颖性,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没有走向良性循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把它排斥在艺术之外,甚至还抱着轻视的态度,以至于群众对文化的爱好和迫切心情只能停留在健身和一般的娱乐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渴求之一,而艺术文化活动对于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从宏观上讲,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有助于推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精神文化素质,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需要我们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文化普及的道路上,其目的:一是提高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基础的认知水平,提高社会群众的科学知识认知水平;二是促进社会群众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的位置,充分发挥科学研究力量的作用;三是调整社会群众对科学知识的态度,让社会群众能够正确认识生活和科学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四是在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社会群众的力量,对科学技术的能力,提高生活在社会群众生活中的能力,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二、群众文化普及的具体措施
通过之前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群众文化的普及是文化现状转变提升的关键因素,也是第一要务。因此必须要加强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
2.1增加群众文化普及建设的力度
文化建设主要还是人才的培养。首先,应该切实解决各级领导的认识问题,搞好基层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摒弃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切实加强基层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级各部门领导必须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其次,强化政府行为和投资力度。真正做到建立完善的制度;引进典型的经验;配备合格的人才;创造优美的条件;为普及和提高群众文化打好基础。基层文化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和阵地,是文明城市的窗口文化标识。要做到基层文化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就必须把基层文化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稳定增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对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进行财政补贴,对有代表性、影响力、导向性和示范性的重要活动和队伍给予经费投入和支持。另外,还要鼓励社会多方投资,形成文化建设经费来源的多渠道、新格局。
2.2组织群众文化队伍
建立基层文化队伍,以点带面,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基层群艺馆、文化馆、文化站从业人员担负着对群众文化的组织、辅导、培训的职能,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高低会直接影响群众文化的普及与提高。因此,就要求文化工作者除具有专业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多种业务技能。积极组织业务培训是提高广大文化工作人员素质的最好平台。市县级文化机构,要尽快建立基层文化骨干培训网。在用人制度上,把好人员进入这一关,尽快推行聘用制、岗位管理制、公开招聘制和人事代理制。据了解,各地基层部门普遍都存在新老文化干部断档问题,主要是有的地区的人事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按着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致使专业人员因没有关系而进不来,进来的因没有专业而不能用。另外,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民间艺人在群众文化中的作用,他们是群众文化普及与提高的生力军。通过建立群众文化指导员制度,组织和开展舞、戏、棋、书画、读书等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
2.3丰富群众文化活动
多开展文化活动,为提高奠定基础,为普及创造条件。群众文化要坚持经常性、多样性和创新性。经常性就是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重大活动与平时活动相结合;多样性就是组织各行各业形成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形态,逐步形成社区、企业、机关、校园、家庭文化等不同特色的群众文化形态;创新性就是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创意要新颖,内容和方式要新,节目和表现形式要新。总之,我们要努力使广大群众从观赏者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受益者,使群众文化得到全面普及的同时,也得到全面提高。
2.4往艺术普及道路发展
全民艺术的普及对于我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文化馆开展群众文化的首要以及最终目标。文化馆是群众开展文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需求的直接场所,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从中获取大量的资料与信息,更可以借助官方举办的活动进行丰富的实践活动,达到普及专业知识,丰富群众生活的目的。互联网+的提出,为全民艺术的全面普及提供了可能,使得艺术普及的传播得以基础化。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它通过一系列可交互设备与全新理念,使得艺术方方面面体现在群众中。例如,在馆内增添多种互联网智能设备,通过数据可视化、智能图表等一系列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设立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先以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关注人的年龄、爱好、教育程度等,然后再推送大家感兴趣的内容;举办知识竞赛、趣味竞答活动,丰富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起到了普及宣传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社会群众的科学素养的高低程度的判断,不能一味的只从科学知识掌握程度方面进行衡量,这样略显片面不合实际,还应包括社会群众是否具备科学思想、科研精神、科学方法、科学使用能力等方面,整体全方位的分析,从而提升社会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科学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等等。所以说,加强科学文化普及工作是开展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群众文化素养提高的重要渠道,是我们今后文化建设道路上长期的战略方针。强化科学文化普及力度,提高我国群众文化素养,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刘铮.人口理论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05):34-35.
[2]徐善衍.科学文化的传播普及于国民素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1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