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乃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学习者有效投入学习的证明。文章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老王》一课的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结合语文教材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问学”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策略,以期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自主提问;教学策略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乃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学习者有效投入学习的证明。自主阅读是课标的精神,也是统编教材整套教材一以贯之的理念。其中自主、合作、探究的“问学”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且是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想问、敢问是“问学”教学模式的第一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想问、敢问是“问学”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何让学生想问、敢问呢?
笔者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激励学生主动思考,还时常提及霍金教女的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如在授学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一课时,笔者在板书课题后,循例让学生在黑板上自主板书自己对本课题的疑问。由于以往在课堂上笔者积极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课堂表现也十分积极、活跃,因此学生纷纷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天馬行空、争先恐后地写了一大堆问题,诸如“老王是谁?老王与作者有什么关系?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老王多少岁?有没有媳妇?穷不穷?有没有房子?老王的命运如何?”等等,当然还有“老王是男是女?”这些比较简单直白的问题。
面对经过一学期提问能力训练仍有部分学生对提问处于懵懂、无序,甚至毫无意识的状态,笔者秉持“问才重要”的信念依然再次一一加以肯定。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每个学生的能力都不一样,教师一定要多点耐心。学生只有在阅读中经过多次进行自主提问的尝试,对自主提问不再陌生,他们才会一一地从刚开始的“没有问题”到后来渐渐善于发现问题,进而养成自主提问的学习习惯。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培养学生透过文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如何“无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问学”教学模式的第二步就是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课堂上要将学生主动质疑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或主线,让学生带着自己提的问题深入文本进行阅读,合作探寻答案。这点能让学生感觉提问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有利于激发学生想问、敢问、乐问的内驱力。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细心聆听,尊重学生,做提问的有效“管理者”,让思考渗透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透过文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仍以《老王》一课为例,在学生上台写完问题后,笔者与学生一起按顺序快速地将问题一个个进行归类。所谓的“问题归类”,是指将重复的问题去掉,只留下相似问题中提问质量最高的那个问题或相同问题中书写笔迹最端正的那个问题,甚至师生可以一起对表述不够清晰的好问题进行修补。这个过程看起来有点费时间,却是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同时在分析每一个题目的过程中可以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好问题、从哪个角度提问题、如何提出好问题。“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经常进行推敲、研究,寻找规律,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后续课堂把问题问得更正确,使提的问题更鲜明,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多提问题、会提问题的乐趣。
如在问题归类时,学生们突然发出笑声。原来是黑板上有一个写得歪歪斜斜的有点戏谑的问题:老王帅还是叶某豪帅?写下该问题的正是学困生叶某豪同学。笔者不由暗喜:叶某豪同学终于愿意上台提问了,并且这个问题还真的问得很有价值。笔者微微一笑,说:“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写人一般会进行肖像描写,我也很好奇他们两个谁更帅,一会大家阅读文本的时候可以认真思考,对比一下他们两人谁更帅。”得到老师的鼓励,叶某豪不由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神色。
将所有问题进行归类后,只剩下了几个问题,笔者便让学生带着他们自己提的问题去认真默读文本,自主寻找自己想回答的问题的答案,注意圈点勾画,尽量从文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的,因此他们寻找答案时都很积极。叶某豪同学也在很认真地默读,并不时用笔在文中圈点勾画关键信息。在充分阅读文本后,学生开始自由选择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叶某豪同学也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笔者在点名几位学生解决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便点了他的名。果然,他站起来说要回答刚才他写在黑板上的那个问题。笔者只能忍住笑,让他回答。他很霸气地回答:“我帅!”不料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反对:“老王帅!”笔者轻轻一摆手,转身微笑着对叶某豪同学说:“你说你帅,依据是什么?”“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他那只好眼也有病……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想象中的僵尸……”叶某豪同学认真地将文中描写老王的句子一一念出来,找完后如释重负地呼了一口气,又稍有点得意地环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好像在说:“看,是我帅吧,这下你们没话说吧?”笔者依然不动声色地让他坐下,微笑着再问全班学生。全班学生再次异口同声地坚定回答:“老王帅!”喊得最响亮的黄同学说:“从外貌看确实好像叶某豪更帅,但是做人不能只看外貌,还要看内在。老王的心灵多美,所以我觉得老王更帅!”笔者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哦”了一声,继续追问何以见得老王的心灵美。黄同学迅速将文中“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你还有钱吗”等细节描写一一找出来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老王是一个超级善良和老实的人。
等学生都补充完自己的意见后,笔者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评价。笔者首先肯定了叶某豪同学积极提问及回答问题的表现,接着大力表扬全班学生认真的精神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最后表示很期待叶某豪同学下一节课能继续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果然,在讲授《台阶》一课时,他又提出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台阶”仅仅是指台阶吗?有没有其他的意义?
三、提升学生的自主提问价值,引导学生再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内涵与外延
“问学”教学模式第三步就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自主提问价值,让学生看得见或感受得到自己提出问题的阅读价值,旨在指引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向,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形成问题阅读思维甚至是问题写作思维。
在学生逐一自主选择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细心聆听外,还要注意归纳、梳理、复述,及时板书记录下学生的想法。如《老王》一课,可以将老王的肖像、事件等板书在黑板的一边,将评价他是怎样的人的结论板书在黑板的另一边。如黄同学通过“车费减半”等细节得出老王“最老实”的结论后,笔者引导学生再细读,思考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合逻辑,由此激发学生再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出老王与作者一家的珍贵情谊,进而深入探究文章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歌德所说的“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真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习惯,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质疑的“问学”教学策略可以很好地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精神,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它能把学生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统编教材;自主提问;教学策略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自主发现、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乃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境界,也是学习者有效投入学习的证明。自主阅读是课标的精神,也是统编教材整套教材一以贯之的理念。其中自主、合作、探究的“问学”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且是初中语文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想问、敢问是“问学”教学模式的第一步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想问、敢问是“问学”教学模式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如何让学生想问、敢问呢?
笔者在课堂上经常采用爱因斯坦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激励学生主动思考,还时常提及霍金教女的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如在授学统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老王》一课时,笔者在板书课题后,循例让学生在黑板上自主板书自己对本课题的疑问。由于以往在课堂上笔者积极营造良好的提问氛围,师生关系和谐,学生课堂表现也十分积极、活跃,因此学生纷纷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天馬行空、争先恐后地写了一大堆问题,诸如“老王是谁?老王与作者有什么关系?老王是怎样的一个人?老王多少岁?有没有媳妇?穷不穷?有没有房子?老王的命运如何?”等等,当然还有“老王是男是女?”这些比较简单直白的问题。
面对经过一学期提问能力训练仍有部分学生对提问处于懵懂、无序,甚至毫无意识的状态,笔者秉持“问才重要”的信念依然再次一一加以肯定。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每个学生的能力都不一样,教师一定要多点耐心。学生只有在阅读中经过多次进行自主提问的尝试,对自主提问不再陌生,他们才会一一地从刚开始的“没有问题”到后来渐渐善于发现问题,进而养成自主提问的学习习惯。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培养学生透过文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如何“无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问学”教学模式的第二步就是教师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课堂上要将学生主动质疑的问题作为教学的起点或主线,让学生带着自己提的问题深入文本进行阅读,合作探寻答案。这点能让学生感觉提问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有利于激发学生想问、敢问、乐问的内驱力。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细心聆听,尊重学生,做提问的有效“管理者”,让思考渗透在整个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透过文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仍以《老王》一课为例,在学生上台写完问题后,笔者与学生一起按顺序快速地将问题一个个进行归类。所谓的“问题归类”,是指将重复的问题去掉,只留下相似问题中提问质量最高的那个问题或相同问题中书写笔迹最端正的那个问题,甚至师生可以一起对表述不够清晰的好问题进行修补。这个过程看起来有点费时间,却是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一个关键点。同时在分析每一个题目的过程中可以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好问题、从哪个角度提问题、如何提出好问题。“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经常进行推敲、研究,寻找规律,久而久之,养成习惯,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后续课堂把问题问得更正确,使提的问题更鲜明,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多提问题、会提问题的乐趣。
如在问题归类时,学生们突然发出笑声。原来是黑板上有一个写得歪歪斜斜的有点戏谑的问题:老王帅还是叶某豪帅?写下该问题的正是学困生叶某豪同学。笔者不由暗喜:叶某豪同学终于愿意上台提问了,并且这个问题还真的问得很有价值。笔者微微一笑,说:“这个问题提得真好,写人一般会进行肖像描写,我也很好奇他们两个谁更帅,一会大家阅读文本的时候可以认真思考,对比一下他们两人谁更帅。”得到老师的鼓励,叶某豪不由露出了洋洋得意的神色。
将所有问题进行归类后,只剩下了几个问题,笔者便让学生带着他们自己提的问题去认真默读文本,自主寻找自己想回答的问题的答案,注意圈点勾画,尽量从文本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的,因此他们寻找答案时都很积极。叶某豪同学也在很认真地默读,并不时用笔在文中圈点勾画关键信息。在充分阅读文本后,学生开始自由选择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叶某豪同学也高高地举起了他的手。笔者在点名几位学生解决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便点了他的名。果然,他站起来说要回答刚才他写在黑板上的那个问题。笔者只能忍住笑,让他回答。他很霸气地回答:“我帅!”不料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反对:“老王帅!”笔者轻轻一摆手,转身微笑着对叶某豪同学说:“你说你帅,依据是什么?”“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他那只好眼也有病……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想象中的僵尸……”叶某豪同学认真地将文中描写老王的句子一一念出来,找完后如释重负地呼了一口气,又稍有点得意地环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好像在说:“看,是我帅吧,这下你们没话说吧?”笔者依然不动声色地让他坐下,微笑着再问全班学生。全班学生再次异口同声地坚定回答:“老王帅!”喊得最响亮的黄同学说:“从外貌看确实好像叶某豪更帅,但是做人不能只看外貌,还要看内在。老王的心灵多美,所以我觉得老王更帅!”笔者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哦”了一声,继续追问何以见得老王的心灵美。黄同学迅速将文中“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你还有钱吗”等细节描写一一找出来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老王是一个超级善良和老实的人。
等学生都补充完自己的意见后,笔者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评价。笔者首先肯定了叶某豪同学积极提问及回答问题的表现,接着大力表扬全班学生认真的精神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最后表示很期待叶某豪同学下一节课能继续提出这样有价值的问题。果然,在讲授《台阶》一课时,他又提出了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台阶”仅仅是指台阶吗?有没有其他的意义?
三、提升学生的自主提问价值,引导学生再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内涵与外延
“问学”教学模式第三步就是教师要想方设法提升学生的自主提问价值,让学生看得见或感受得到自己提出问题的阅读价值,旨在指引学生自主提问的方向,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内涵与外延,从而形成问题阅读思维甚至是问题写作思维。
在学生逐一自主选择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细心聆听外,还要注意归纳、梳理、复述,及时板书记录下学生的想法。如《老王》一课,可以将老王的肖像、事件等板书在黑板的一边,将评价他是怎样的人的结论板书在黑板的另一边。如黄同学通过“车费减半”等细节得出老王“最老实”的结论后,笔者引导学生再细读,思考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合逻辑,由此激发学生再次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分析出老王与作者一家的珍贵情谊,进而深入探究文章结尾“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歌德所说的“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
真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习惯,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质疑的“问学”教学策略可以很好地落实统编教材的编写精神,使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更重要的是,它能把学生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培养学生自主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