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孤独

来源 :东风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b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不见,当我再次看到季申符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蓬头垢面,破衣破衫,脚上拖拉着一双已经腐败得不成样子的草鞋,只有那双眼睛还是锐利的,如火如电,仿佛有着洞悉一切的神力。
  “你怎么成了这个样子?”我有点痛心地说。
  “这样不是很好?”他满不在乎,“我就喜欢这样的生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大树为床,空山为屋,鸟兽为邻,草木为食。快哉乐哉逍遥哉。”
  说着,他吟唱了一首诗:
  
  吾居深山外,
  寒岁岂知年?
  世事徒变换,
  高卧对石眠。
  
  他边说边摇头晃脑起来,神态甚是得意。
  这个季申符,性格还是老样子。
  季申符是我大学的同学,大学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名声在外的詩人了,他不写现代诗,都是古体诗,据说已有相当的造诣,不时在《诗刊》等刊物发表诗作,被学校全体师生视为才子。
  他性格极为傲慢,不愿上课,就是上课,也常趴在桌子上睡大觉,有老师看不下去,敲醒他,他便说,没事,没事,你讲你的,我听着呢。
  老师丢开他,跑上讲台讲课,他却再次呼呼大睡,若有老师不甘心再次敲醒他,他就说,咱们是两不耽误,我不影响你讲课,你不影响我睡觉,岂不快哉?老师也无可奈何,只好听之任之。
  他虽然才华横溢,但极少有人愿意和他接近,有一段时间,他显得很不理解,觉得大家仿佛把他当成了一个怪人,他还写了一首诗抱怨:
  入林林中客,
  出山山外人。
  天涯独飘零,
  何处桃源村?
  
  这首诗后来也发表在《诗刊》上,大家看了都十分不满,议论说那是你自己看不起别人,不愿和人交往,关我们什么事?季申符听了,摇头晃脑起来,说好像还真是这样呀?那就算了——他倒很放得开。
  我和季申符是上下铺,又是临川老乡,关系就显得格外亲密一些。我也很喜欢他的诗作,他一吟诗,我立即记录下来。事实上,他是懒得动手亲自写作的,他发表的大部分诗歌,都是我帮忙记录和投稿的。
  其实,我心里也清楚,他也不会把我当成他的知心朋友,他是那么的怪异,性格又是那么的孤傲。他最好的朋友永远是书,他通常是一整天泡在图书馆里,看的都是我们不愿意翻看的古书,一边看一边眼泪涟涟,仿佛里面记载着人类的全部痛苦和忧伤。
  晚上他睡觉也不安分,经常和衣而卧,手持一本破书,点上一支蜡烛——我们寝室是十一点熄灯。有一回雨夜,一个巨雷响起,正在熟睡的我们被惊醒,却看见他卧在床上,声音哽咽,泪眼滂沱。
  见他神态悲伤,我们面面相觑。他却说,没事没事,我看书呢。
  他爱好喝酒,不,不能算是爱好,应该说是热爱。作为他难得的可以说上话的老乡,他经常叫我去一醉方休,喝多了,他便向我讲起曹子建,讲起李白杜甫,讲起陆游苏轼,仿佛亲人一般熟悉,顺手拈起,娓娓道来。说完了,他便抱头痛哭。我则没来由地傻笑。
  后来,我交了一个女朋友,她讨厌我喝酒,更不愿意我和季申符交往,我和季申符就渐渐走得远了。他找过我几回,我揶揄着回绝了,他察言观色,后来就不再找我,他又成了孤家寡人。
  毕业后,我当了一名记者,季申符则回了老家——天知道他为什么要坚持回去。我们学院的老书记力排众议,准备让他留校助教,他没有丝毫兴趣,连声谢谢也没有,就这样消声匿迹了。
  几年后,我接手了我们报纸的副刊,看着邮箱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来稿,我想起了季申符,我是不是可以给他开一个诗歌专栏呢?
  现在,我就站在季申符的身前,当我把想法告诉他的时候,已近黄昏,看着远处的夕阳,季申符显然又一次诗性大发:
  
  平地红云腾地起,
  山外斜阳挂半轮。
  贪睡牧童林阴下,
  牛羊各自归黄昏。
  
  吟唱完,季申符便要爬上大树睡觉,临睡之前他说,你回去吧,山外再没有我留恋的风景……
其他文献
纵观一部厚厚的书法史,历代书家大都是男性,女人的身影极少,就算是偶尔闪过一两个倩影,也总是匆匆而过,难以看清她们动人的面孔和馨香的足迹,男权社会压抑了女儿花们的成长和绽放,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书法的遗憾,甚至是中国文化的遗憾。时至今日,随着新时代“人”的回归和张扬,一批女书家正在悄然绽放,他们各以自己的美感染着周围的人,用自己的笔墨生动着这个走向宽博的时代。  在这之中,蔡梦霞以独特的书风“闯”入书坛
期刊
咫尺桑田笔代耕,谈今话古自经营。  气质大块文章处,犹有挥毫凿石声。  談起薛夫子,人们多谓他是一位判古评今的艺术理论家,却很少有人知晓六十年代他还是位书法、篆刻和绘画之道的能者。  都说夫子早年在北京求学时,就酷爱绘事,常向前辈请教。进大学后,他的绘画日渐成熟。又受诸师影响,对书法、篆刻有了浓厚的兴趣。自此,日暇摹印谱,读碑帖。时间一久,竟从一时兴趣走向了兼通。一九八零年我在中央美院读书时,曾在
期刊
书法拥有悠久绵长的传统。书法家获得由杰作构成的传统的馈赠时,亦难免为传统的重负所累,时时不由自主地感受到压迫,深受“影响的焦虑”的灼烤。传统杰作是一面镜子,是一块试金石。大量作品,即便享誉时下名满当代,一旦面对浩繁且精彩的书写遗产,它们的造作浅薄瞬间即暴露无遗,立马失去打动人心的力量。任何自我陶醉的幻觉,在伟大的传统面前,都难以持久。  书法源自汉语的书写,历经数千年积淀和演变,深入人心。所有中国
期刊
一部煌煌中国绘画史,东莞历来被视为岭南书画重镇,张敬修、居廉、居巢、邓尔雅、容庚、邓白等传统书画家,对于岭南画派的酝酿发生乃至散叶开枝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新时期以来,随着新一代受过良好训练富有才华的书画家脱颖而出,更使得东莞中国画呈现出争奇斗艳、蓬勃向上的势态,《东莞书画》主编熊曦,正是其中具有鲜明艺术特征与创作个性的突出代表。熊曦来到东莞工作、生活、从艺近二十年,在泥沙俱下的市场大潮中,不跟风不媚
期刊
女,湖南省新化县人。中央美术学院花鸟博士,导师郭怡孮。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基础部教师。展览: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中国美术馆,北京,2016;北京青年美术双年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16;宋庄美术馆10周年特展,宋庄美术馆,北京,2016;金币金色文化展,国家会议中心,北京,2015;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相生展,炎黄艺术馆,北京,2015;全國当代艺术提名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08;
期刊
2016年12月18日下午14时,由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书法创作研究中心、《中国书法》杂志社、常州日报社、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联合主办,中国在线艺术网、常州市书法家协会协办,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为学术支持单位,西太湖美术馆承办的“大写将来——全国书坛国展精英提名展暨高峰论坛”在常州西太湖美术馆隆重开幕。展览邀请了在历届书法全国展、兰亭奖、单项展中多次获奖的125位书家参展,其中
期刊
出手一嘴巴    儿子结婚买房,工人老邢东凑西借,最终还差十万元,急得他满嘴起泡。这天夜里老邢和妻子在床上辗转难眠,翻来覆去到凌晨三点钟时,妻子突然一咕碌爬起来,赤着脚在地上跳,一惊一乍地叫道:“有了!有了!我们有钱了!”  老邢也一咕碌爬起来,张口要问妻子钱在哪里。可是话还没出口,老邢的鼻子先发酸了:妻子肯定是想钱想狠了,把脑子想出毛病了。神经了!  妻子光脚丫子跳了一阵,又疯疯颠颠地钻到床下,
期刊
夏日的河滩对孩子总是充满了诱惑。  颐河水流清澈,一条玉带般依偎着老街。两岸垂柳依依,绿草如茵,树上蝉鸣鸟叫,水里可以看见自由欢快游动的小鱼。对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就是玩水游泳。  颐河看似平静,但是每年都有小孩子溺水身亡的消息,没有大人带着,家长是不允许孩子去河滩玩水的。  阳光就敢自己去河滩游泳。阳光去河滩不像我们只是在河边小心翼翼地扑腾,阳光很潇洒可以横渡颐河,在颐河的另一岸边四脚八叉地躺在鹅
期刊
宋采莲贴在铁门后,偷听着屋外的音乐声。  小区的小广场上,有四五对男女在起舞。只要天气不坏,晚上八点悠然的音乐便会踩着点响起。蒙眬的灯光,温情的乐曲,飘逸的舞姿,把宋采莲裹在舞步里,在她心中摇曳生花,一朵朵花温润开,又温润地谢掉了。  七八岁时,宋采莲小伙伴王小妮家掉下一位城里的小表姐,小表姐亮光光的,把村里人的眼擦亮了。小表姐会唱歌儿还会跳舞,有次小表姐一高兴,就在院子当中跳起来。  宋采莲一下
期刊
汽车下乡,是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振国内汽车市场的一大举措。也是建设新农村的惠农新政之一。不仅激活了广大的农村汽车市场。而且促使了农民在致富之路上加速,深受亿万农民兄弟的欢迎。  建设新农村。有我有东风!作为国内一家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上市公司,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股份)凭借日益丰富的产品线、健全的营销网络、便捷的服务渠道,借“汽车下乡”的春风。把物美价廉的东风轻卡送到千家万户。开始了具有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