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经常听到有人说,AK47突击步枪从河水里、淤泥里捞出来就能打,不会出故障,而M16就不行。还有人说,美越战争中,美国大兵最喜欢捡起缴获越南士兵的AK47继续使用,而把自己的M16步枪扔掉。那么,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
1961~1975年,长达14年的越南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越南。美国军队死亡5.6万人,受伤30余万人,耗资4000多亿美元,而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并有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号称拥有全世界最强战斗力的美国陆军,如果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空中火力支援,在地面战场上也许还要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这场以常规武器对决为主的战争,东西方两大阵营的主力轻武器——AK47突击步枪和M16突击步枪,都在火与血的洗礼中经受了严酷的考验。
枪械生产代表了一个国家基础工业的最高水平,而苏联和美国在民族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两国在二战中不同的遭遇、感悟,也造就了两支枪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AK47突击步枪今年“64岁”,M16突击步枪今年“49岁”,如果是两个人PK,那么多半49岁的人会占优势。但是对于这两种轻武器而言,15年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946年,苏联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在他设计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连发射击的样枪称为AK46,他设计的回转式闭锁枪机,成为此后设计的AK系列枪械闭锁机构的原型。AK47是AK46改良后的枪机。相比当时大多数发射大威力7.62mm、792mm、6.5mm步枪弹的手动、半自动步枪,AK47突破性地采用了中间型威力的7.62mm枪弹。既具备了威猛的火力,又兼顾了灵活机动性,因此一亮相就鹤立鸡群,再加上苏联老大哥的强势影响,AK47的身影也迅速布满整个共产主义阵营。AK47身上流淌着苏联人强悍、单纯、大大咧咧的性格。它的设计追求的是简单、可靠的实用主义,这使得AK47在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由于它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在很多国家甚至比一只活鸡的价格还低。因此至少50支正规部队和无数杂牌战组织都把AK47选作重要的战斗工具。全球每年死在AK47之下的人数高达25万人,它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越南战争中,美国的M16步枪未能抵挡住AK47的疯狂。而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再次尝到了它的苦头。而且,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在很多人的眼里,它的香蕉形弹匣就是死亡的象征。
M16的诞生也是一波三折,尽管设计大师斯通纳遭到美国陆军保守派势力的抵制,他还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抓住机遇,使M16赶上了越南战争的末班车。美国军方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还认为应该使用7.62mm大威力步枪弹,但是笨重的M14步枪在越南的茂密丛林中实在不是AK47的对手,这才使得斯通纳研制的5.56mm小口径步枪浮出水面。而开创了小口径步枪先河的M16也确实没有给斯通纳丢脸,战后逐步成为西方世界的标准制式步枪,与AK47分庭对抗。相比于粗犷的AK47,M16突击步枪更像是位举止高雅的名门闺秀。美国人浪漫、开放、追求细节的风格在M16身上非常突出,不仅要性能好,还要长得漂亮,M16就是这样。
不少人认为AK47“皮实可靠”,而M16“娇嫩小气”,历史真相真是如此吗?固然AK47有坚固耐用的优势,但M16也并不是如此弱不禁风。如果说美国兵真要扔掉手中的武器,那也应该是笨重的M14步枪才对。M16步枪直到1964年才正式装备美陆军,而改进型M16A1步枪的大量装备更是要到1969年。M16步枪最早投入到越战中,的确发生过一些影响可靠性的故障,但是原因并不是斯通纳设计的枪不行,而是美国陆军配用的枪弹弹药不匹配,造成枪与弹的“磨合”出现了问题。美国人后来迅速作出了改进设计,从M16A1步枪开始,已经很少听见有士兵抱怨步枪故障。那么,AK47和M16到底谁更厉害呢?应该说不分伯仲。
比如,我们从它们的“三围”数据来看,AK47突击步枪全枪长870mm,全枪质量4.3kg,有效射程300m:M16突击步枪全枪长990mm,全枪质量3.18Kg,有效射程为400m。可见,M16步枪身材比AK47更为修长,而体重却要轻不少,远距离的杀伤力也要强过AK47。它最为突出的缺点,无非是需要比AK47更为勤快的维护清理,以保证有效的作战效能。
回过头来看AK47,这支被各种赞誉捧上天的武器,几乎成为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代言。但作为机械产品,它不可能不出故障,比如扔到水里如果不擦拭干净,它一样会生锈出故障。即使日常使用,遇到不合格的弹药,也一样会卡壳。
关于M16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有人在一些图片和影视作品中注意到,在一些特定场景中,美军士兵在M16步枪的枪口上套有一个塑料袋。很多人对这个现象非常感兴趣,难道M16步枪真的脆弱到需要塑料袋来“保护安全”吗?自然会让人产生疑惑。众所周知,枪管内如果进入异物或水,得不到及时清理,射击时就有可能造成炸膛。7.62mm口径武器的枪管内径相对较大,即使进水,一般放低枪身抖一抖就能让水自己排出来,因此防水性能先天就比较好。而5.56mm小口径枪管由于内径较小,附着在枪管内壁的水滴由于较强的张力作用往往不宜清除,因此更容易引发炸膛危险。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从枪械本身入手,只能靠提高枪管的强度来承受炸膛产生的高压,但这样一来,枪管厚度和质量将大大超标。因此,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更细心地保护好枪管枪口。像塑料袋本身强列同样出色的子子孙孙。全世界至少有50多个国家装备AK系列步枪,总的数量在8000万支以上。AK的设计已经对这个时代产生了非凡的影响。所以有西方评论家说:“美国出口的是可口可乐,日本出口的是索尼,而苏联出口的是卡拉什尼科夫(即AK步枪)。”
M16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换装的第二代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列入部队装备的小口径步枪。为了越南战争的度和韧性都不错,射击时也不会阻碍弹头的飞行,拿来做枪口防护罩也称得上是不得己而为之的好办法。现在,奥地利生产的AUG枪族系列,更是出厂前就在每支枪上配置了塑料枪口防护罩,可以说考虑得非常周到了。至于AK47,似乎还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就比M16更强,真正的士兵都会很小心地保护自己的武器。
AK47的枪机动作可靠,即使需要,1964~1967年共生产了10万多支M16式步枪送到战场。在越南战场上暴露了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弹膛污垢严重堆积,卡壳故障率高。针对战场上出现的问题,制造商进行了全面改进,改进后命名为M16AI式步枪,1967年定型,1969年起大量装备美军。M16步枪已经从M16A1发展到了M16A4,还有包括M4卡宾枪在内的庞大家族,同样装备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而且从现有的趋势看,在连续射击时或有灰尘等异物进入枪内时,它的机械结构仍能保证它继续工作。可以在沙漠、热带雨林、严寒等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相当好的效能。据说,在越南战争中,把它放入水中几个星期然后从水中拿出来上膛后仍能射击。而且它的火力大,适合短兵相接。结构简单,分解容易,容易清洁和维修,勤务性好:操作简便,经久耐用。
半个世纪过去了,AK47和M16依然宝刀不老,并衍生出一系M16步枪系列已经不仅仅是武器,而是开始演变成模块化的轻武器平台,这一点,AK系列的武器无疑已经开始处于劣势。但不论将来如何发展,这两种步枪都诞生在轻武器发展阶段的巅峰时期,拥有同样成熟的设计、可靠的性能,被不同的使用者所拥护喜爱。作为使用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是,作为机械殿堂最顶级的艺术品,AK47和M16都足以名垂青史。
1961~1975年,长达14年的越南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越南。美国军队死亡5.6万人,受伤30余万人,耗资4000多亿美元,而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并有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号称拥有全世界最强战斗力的美国陆军,如果没有占据绝对优势的空中火力支援,在地面战场上也许还要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这场以常规武器对决为主的战争,东西方两大阵营的主力轻武器——AK47突击步枪和M16突击步枪,都在火与血的洗礼中经受了严酷的考验。
枪械生产代表了一个国家基础工业的最高水平,而苏联和美国在民族文化上的差异以及两国在二战中不同的遭遇、感悟,也造就了两支枪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AK47突击步枪今年“64岁”,M16突击步枪今年“49岁”,如果是两个人PK,那么多半49岁的人会占优势。但是对于这两种轻武器而言,15年的差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1946年,苏联枪械设计师卡拉什尼科夫在他设计半自动步枪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可连发射击的样枪称为AK46,他设计的回转式闭锁枪机,成为此后设计的AK系列枪械闭锁机构的原型。AK47是AK46改良后的枪机。相比当时大多数发射大威力7.62mm、792mm、6.5mm步枪弹的手动、半自动步枪,AK47突破性地采用了中间型威力的7.62mm枪弹。既具备了威猛的火力,又兼顾了灵活机动性,因此一亮相就鹤立鸡群,再加上苏联老大哥的强势影响,AK47的身影也迅速布满整个共产主义阵营。AK47身上流淌着苏联人强悍、单纯、大大咧咧的性格。它的设计追求的是简单、可靠的实用主义,这使得AK47在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保持顽强的生命力。由于它制作简单、价格便宜,在很多国家甚至比一只活鸡的价格还低。因此至少50支正规部队和无数杂牌战组织都把AK47选作重要的战斗工具。全球每年死在AK47之下的人数高达25万人,它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越南战争中,美国的M16步枪未能抵挡住AK47的疯狂。而在最近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再次尝到了它的苦头。而且,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在很多人的眼里,它的香蕉形弹匣就是死亡的象征。
M16的诞生也是一波三折,尽管设计大师斯通纳遭到美国陆军保守派势力的抵制,他还是冒着极大的风险,抓住机遇,使M16赶上了越南战争的末班车。美国军方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还认为应该使用7.62mm大威力步枪弹,但是笨重的M14步枪在越南的茂密丛林中实在不是AK47的对手,这才使得斯通纳研制的5.56mm小口径步枪浮出水面。而开创了小口径步枪先河的M16也确实没有给斯通纳丢脸,战后逐步成为西方世界的标准制式步枪,与AK47分庭对抗。相比于粗犷的AK47,M16突击步枪更像是位举止高雅的名门闺秀。美国人浪漫、开放、追求细节的风格在M16身上非常突出,不仅要性能好,还要长得漂亮,M16就是这样。
不少人认为AK47“皮实可靠”,而M16“娇嫩小气”,历史真相真是如此吗?固然AK47有坚固耐用的优势,但M16也并不是如此弱不禁风。如果说美国兵真要扔掉手中的武器,那也应该是笨重的M14步枪才对。M16步枪直到1964年才正式装备美陆军,而改进型M16A1步枪的大量装备更是要到1969年。M16步枪最早投入到越战中,的确发生过一些影响可靠性的故障,但是原因并不是斯通纳设计的枪不行,而是美国陆军配用的枪弹弹药不匹配,造成枪与弹的“磨合”出现了问题。美国人后来迅速作出了改进设计,从M16A1步枪开始,已经很少听见有士兵抱怨步枪故障。那么,AK47和M16到底谁更厉害呢?应该说不分伯仲。
比如,我们从它们的“三围”数据来看,AK47突击步枪全枪长870mm,全枪质量4.3kg,有效射程300m:M16突击步枪全枪长990mm,全枪质量3.18Kg,有效射程为400m。可见,M16步枪身材比AK47更为修长,而体重却要轻不少,远距离的杀伤力也要强过AK47。它最为突出的缺点,无非是需要比AK47更为勤快的维护清理,以保证有效的作战效能。
回过头来看AK47,这支被各种赞誉捧上天的武器,几乎成为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代言。但作为机械产品,它不可能不出故障,比如扔到水里如果不擦拭干净,它一样会生锈出故障。即使日常使用,遇到不合格的弹药,也一样会卡壳。
关于M16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细节:有人在一些图片和影视作品中注意到,在一些特定场景中,美军士兵在M16步枪的枪口上套有一个塑料袋。很多人对这个现象非常感兴趣,难道M16步枪真的脆弱到需要塑料袋来“保护安全”吗?自然会让人产生疑惑。众所周知,枪管内如果进入异物或水,得不到及时清理,射击时就有可能造成炸膛。7.62mm口径武器的枪管内径相对较大,即使进水,一般放低枪身抖一抖就能让水自己排出来,因此防水性能先天就比较好。而5.56mm小口径枪管由于内径较小,附着在枪管内壁的水滴由于较强的张力作用往往不宜清除,因此更容易引发炸膛危险。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从枪械本身入手,只能靠提高枪管的强度来承受炸膛产生的高压,但这样一来,枪管厚度和质量将大大超标。因此,最好的预防措施就是更细心地保护好枪管枪口。像塑料袋本身强列同样出色的子子孙孙。全世界至少有50多个国家装备AK系列步枪,总的数量在8000万支以上。AK的设计已经对这个时代产生了非凡的影响。所以有西方评论家说:“美国出口的是可口可乐,日本出口的是索尼,而苏联出口的是卡拉什尼科夫(即AK步枪)。”
M16式步枪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换装的第二代步枪,也是世界上第一种正式列入部队装备的小口径步枪。为了越南战争的度和韧性都不错,射击时也不会阻碍弹头的飞行,拿来做枪口防护罩也称得上是不得己而为之的好办法。现在,奥地利生产的AUG枪族系列,更是出厂前就在每支枪上配置了塑料枪口防护罩,可以说考虑得非常周到了。至于AK47,似乎还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但是并不意味着它就比M16更强,真正的士兵都会很小心地保护自己的武器。
AK47的枪机动作可靠,即使需要,1964~1967年共生产了10万多支M16式步枪送到战场。在越南战场上暴露了不少问题,最主要的是弹膛污垢严重堆积,卡壳故障率高。针对战场上出现的问题,制造商进行了全面改进,改进后命名为M16AI式步枪,1967年定型,1969年起大量装备美军。M16步枪已经从M16A1发展到了M16A4,还有包括M4卡宾枪在内的庞大家族,同样装备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而且从现有的趋势看,在连续射击时或有灰尘等异物进入枪内时,它的机械结构仍能保证它继续工作。可以在沙漠、热带雨林、严寒等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保持相当好的效能。据说,在越南战争中,把它放入水中几个星期然后从水中拿出来上膛后仍能射击。而且它的火力大,适合短兵相接。结构简单,分解容易,容易清洁和维修,勤务性好:操作简便,经久耐用。
半个世纪过去了,AK47和M16依然宝刀不老,并衍生出一系M16步枪系列已经不仅仅是武器,而是开始演变成模块化的轻武器平台,这一点,AK系列的武器无疑已经开始处于劣势。但不论将来如何发展,这两种步枪都诞生在轻武器发展阶段的巅峰时期,拥有同样成熟的设计、可靠的性能,被不同的使用者所拥护喜爱。作为使用者可能会有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是,作为机械殿堂最顶级的艺术品,AK47和M16都足以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