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比较下肢血管正常组及不同病变组一般情况及生化指标间的差异,并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78%伴发下肢血管病变,病变的发生与收缩压、HDL-C、D-二聚体及脂蛋白a水平、CRP、MAU相关。无血管病变组与不同程度血管病变组的血糖、血脂控制及凝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很好地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及降低血液黏稠度,早期筛查CRP、尿微量白蛋白有益于预防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 蛋白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68
资料与方法
2004年~2007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男70例,女38例;平均年龄40岁,病程>5年。无血管病变组20例,轻度病变组28例,血管狭窄组34例,闭塞组26例。以上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并无急性心功能不全。另选健康者9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50例,女46例,年龄34~62岁,均无急慢性内外科疾病。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相关危险因素评价:入院后即查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HDL-C、LDL-C、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脂蛋白(Lpa)、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白蛋白(MAU)、血压。评价血糖、血压、血脂、凝血指标、C-RP等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或X2检验,对病变的危险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
结 果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四个组的收缩压、舒张压、HbAlc/ FPG、TC、TG、FLB、C-RP、Lpa、LDL-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下肢血病变与血脂、D-二聚体、HDL-c和收缩压有密切关系(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逐年增加,病程10~15年患病人数最多,为90例。正常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下肢病变组间的CRP与MAU阳性率的比较,见表1。
讨 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常呈多节段性,严重者导致坏疽。Lpa的增高可以看作心脑等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外研究发现D-二聚体是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间歇性跛行以及男性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傅晓英等[1]的研究显示,餐后TG水平增高可能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其中收缩压的作用更大。CRP是急性时相反应的标志物,而机体产生时相反应主要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2]。CRP还与血栓形成有关,加速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3],说明CRP在下肢血管病变中起到慢性炎症反应的作用。
综上所述,微量白蛋白尿及血浆CRP水平对下肢血管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应注意对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早期发现大血管病变并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 傅晓英,鲁平,张菱,等.餐后甘油三脂水平增高作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分析.中国慢性病預防与控制,2001,9:250.
2 GabayC,Kushner I.Acute-phase proteins and other systemic responses to inflammation. N Engl J Med,1999,340(6):448-454.
3 吴华伟,张巾超.2型糖尿病及合并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观察.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4):257-259.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 蛋白尿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20.068
资料与方法
2004年~2007年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08例,男70例,女38例;平均年龄40岁,病程>5年。无血管病变组20例,轻度病变组28例,血管狭窄组34例,闭塞组26例。以上患者肝、肾功能正常并无急性心功能不全。另选健康者96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男50例,女46例,年龄34~62岁,均无急慢性内外科疾病。两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相关危险因素评价:入院后即查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HDL-C、LDL-C、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脂蛋白(Lpa)、C-反应蛋白(CRP)、尿微量白蛋白(MAU)、血压。评价血糖、血压、血脂、凝血指标、C-RP等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检验或X2检验,对病变的危险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
结 果
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四个组的收缩压、舒张压、HbAlc/ FPG、TC、TG、FLB、C-RP、Lpa、LDL-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下肢血病变与血脂、D-二聚体、HDL-c和收缩压有密切关系(P<0.05)。随着年龄的增大,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逐年增加,病程10~15年患病人数最多,为90例。正常组与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下肢病变组间的CRP与MAU阳性率的比较,见表1。
讨 论
糖尿病下肢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常呈多节段性,严重者导致坏疽。Lpa的增高可以看作心脑等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外研究发现D-二聚体是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间歇性跛行以及男性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预测因子,傅晓英等[1]的研究显示,餐后TG水平增高可能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其中收缩压的作用更大。CRP是急性时相反应的标志物,而机体产生时相反应主要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2]。CRP还与血栓形成有关,加速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3],说明CRP在下肢血管病变中起到慢性炎症反应的作用。
综上所述,微量白蛋白尿及血浆CRP水平对下肢血管病变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因此应注意对微量白蛋白尿的筛查,早期发现大血管病变并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 傅晓英,鲁平,张菱,等.餐后甘油三脂水平增高作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的分析.中国慢性病預防与控制,2001,9:250.
2 GabayC,Kushner I.Acute-phase proteins and other systemic responses to inflammation. N Engl J Med,1999,340(6):448-454.
3 吴华伟,张巾超.2型糖尿病及合并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观察.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3,19(4):257-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