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人类就生活在大自然和人类自身所设计的世界中。无论是原始人制造的石器,还是现代人创建的摩天大楼,都向人们昭示:人类任何创造都离不开设计,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设计发展史。在谈设计文化时,郑建启教授表示,关注人们的生活的需要,是设计新产品的起点,选择人们的使用目的,就要根据人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特定范围内的‘(人I’对“物”的使用需求、行为需求、心理需求和生活环境需求,来深入分析人的生理、心理在不同条件、环境下以不同的形式对产品功能的合理实现,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条件及环境下更进一步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关注,创造产品具备更合理的功能,以丰富的形式实现更新的功能。而在信息时代,只有把握住了未来设计的内在文化精神内涵与时代特性,才能抓住设计的定位基点,为人类生活方式进行设计创造,视社会大众的生活需求为推动设计发展的真正动力。
《设计》 郑建启
《设计》: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如何重新审视设计学的属性和内涵、外延?
郑建启:在我国,设计学科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伴随着对“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设计”这些词的不同理解,有过不同的认识和解读。从重“术”轻“学”发展到今天的“学”、“术”并重,是设计教育一次重大跨越发展,也是一代又一代学者们共同努力的成就。我认为设计学的属性是相对稳定不变的,而学科内涵与知识领域则随着人类的科学进步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得益完善与扩容。以此,我们在第六届设计学学科评议组编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撰写有相关内容。
设计学是研究设计行为的科学,是以设计为对象,研究设计的发生、发展、应用与传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融合多种学问智慧为一体的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其学科属性是基于人们对于设计的认识。人类通过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设计创造来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推动现代社会的文明体验、相互沟通与和谐进步。
设计学是研究人类发展的科学,其学科属性是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面来进行规定的,这是因为设计是一种具有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双重内涵的创造方式。在物质层面,它通过改变外部世界从微观形式到宏观形势的物质形式,来达到改变人类自身处境、优化生存环境的目标;在精神层面,它通过创新的功能形式以及新的视觉经验,在提升人的感官舒适、行为效率的同时提升社会的文明品质、实现人的尊严,因此它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文化的创新性和文明的进步性特征。
而在设计学科内涵上,它是一个以历史研究、方法论研究以及社会应用研究三大板块构成的自足的学术结构;在研究领域上,它覆盖了从前期的设计目标及方法预设、中期的设计技术及过程控制、后期的价值评估及信息反馈等全过程。
同时,设计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设置,对于彰显作为文明的“第三要素”形态的设计行为的人文内涵及社会价值、提升这种人类固有创新行为的科学品质及艺术文明,从而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计学科能够和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社会学与工程学教育,经济学与管理学教育,国际教育与本土教育等相关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的相关科学知识以及开放的艺术态度、丰富的艺术技能为教育基础,激发和培育学生面向未来的创造态度,培养创造文明生活方式的能力。
设计学以人的设计行为为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发生、发展、属性、内涵、目标、价值、程序、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有关设计学研究及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设计历史理论、设计认知理论、设计方法理论、设计教育理论四个理论分支体系;由“设计历史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与技术”、“设计经济与管理”四个子知识领域构成基本的知识结构,该结构涵盖设计调查、设计创意、设计表达、设计工程、设计管理及设计教育等多个专业环节。人类社会的设计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现代教育概念的设计学科也在近百年的积累中形成不断趋于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分别体现在设计历史及理论研究、设计方法研究、设计审美及文化研究、设计认知及评价研究、设计技术及工程研究、设计教育及传承研究,以及广阔的设计创新实践之中。
设计学研究强调“问题意识”导向,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内涵的基本方法广泛指导着各领域的设计思维,对人的行为规律及生理特征、事理特征、情理特征的关注与把握构成设计研究的逻辑基础;以学理分析为主并积极辅以社会调研、心理实验、个案研究等質性研究方法构成设计学研究的工具体系。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的经济重心开始明显转移调整,设计学呈现出一种新的活跃态势。此前的设计学以西方设计学学科为中心和唯一标准的格局日益被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所取代,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蓬勃兴起的新设计观念与设计教育呈现出积极创新的态势,使得全球设计学科发展更趋多样化。同时,经济的复兴以及文化的繁荣与自信,也使得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设计界有了更大的舞台。
《设计》:设计理念在技术进步下不断推陈出新,那么文化观念的变迁又是如何影响设计理念的发展呢?
郑建启:关于设计理念这个问题,早在2002年,我写过一篇论文,题为《科技进步引发的设计理念之变》。可以肯定地说,设计理念与时代的生活方式、科技和生产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发设计思路,设计观念的变革,为其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只有合理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拓展工业设计的设计思维形成创新设计理念,才能完成时代赋予设计的使命。
设计理念和文化观念一直处于发展运动状态中,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设计理念的发展,同时又促进时代文化观念的变迁。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设计理念从原来对物品的创建中转移出来,强调设计中文化和情感的追求重心,从而赋予它以新的意义。一向作为“工具理性”之典型表现的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产品的功能不再仅仅通过外在的形态来展现,情感与符号成为产品功能更好的演绎。 设计理念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对人与物的关系的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综合发展变迁,并反映和折射出现代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共生、共存、共荣”以及宏观大环境的系统和谐与合理的时代性文化观念特征。现代设计也将越来越注重于情感价值和精神内涵的探求,突破传统科学的框架,成为与一个时代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
《设计》:如何看待设计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郑建启:从古至今,人类就生活在大自然和人类自身所设计的世界中。无论是原始人制造的石器,还是现代人创建的摩天大楼,都向人们昭示:人类任何创造都离不开设计,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设计发展史。就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而言,各个特定时代的设计“造物”都向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展示着人类谋求生存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特定时代的设计“造物”作为用具,也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技术和艺术,实用和审美等关系所体现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
设计的创新产品与大工业时代的量产化,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合流,思想文化与经济进程的结合,成为更趋近人类理想,社会正义的力量,共同构筑时代经济走向文化,文化走向经济的大众文化的时代特征。
设计肩负着人类本质要求的历史使命,树立合乎时代的设计观念,以“为人类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为宗旨,明确在“人—机——环境——社会”这一大系统中,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进行人类的生存方式(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作为整体来进行规划设计。
设计是处理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追求的是人、产品、环境、社会之间的和谐。其核心是对人类需求的发现、分析、归纳、限定及选择一定的载体和手段加以开发、推广。这个物化过程是以人们的生活开始,以人们对产品的使用为归宿。
现代工业化的今天,人们对生活需求的变化更为迅速丰富,对产品的使用要求不再局限于产品的机能和性能,它包括人们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需求、个人需求等,还具有产品在人们心目中存在的价值因素、对人心理的暗示作用、对人的指示因素等等。因此,研究人们的生存方式,创造合理的使用方式,还必须清醒地认识产品存在的目的及所具备的物质意义,更要了解产品同样具备社会的含义,即由人、产品、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社会,还要符合人们使用产品的特定时空条件,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使用目的。
关注人们的生活的需要,是设计新产品的起点,选择人们的使用目的,就要根据人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特定范围内的“人”对“物”的使用需求、行为需求、心理需求和生活环境需求,来深入分析人的生理、心理在不同条件、环境下以不同的形式对产品功能的合理实现,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条件及环境下更进一步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关注,创造产品具备更合理的功能,以丰富的形式实现更新的功能。设计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设计出新产品来为人们组织创建更有秩序、更有意义、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并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起到积极的构建与推动作用。
《设计》:您曾指出,“人类文化精神是产品设计的灵魂”,在做具体设计时,文化精神这种抽象概念要如何体现?
郑建启:设计首重对人类生存方式的研究,这也是设计发展的客观需求。人类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对物质的享用(如产品、文化、居住环境等)的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科技文化的先导,设计发展也是无止境的。从过去到现在,经济与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总的变迁趋势启示人们:在经济的进程中,内在地存在一种文化发展和需求的动因。只要经济发展,文化必然也要发展。经济进程的本身必然是一种文化的进程;新的物质创造与生产运动是改变旧的社会图景的过程,是根本的文化革命与观念革命。
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革命,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化。大众媒介、远程通讯、电子技术服务和其他消费信息的普及,标志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转化和变迁。因此.设计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实体的设计,而是扩大到全社会的组织、经贸、文化活动、艺术交流的设计,即所谓的“软设计”。
数字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普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促使设计开始从被动适应的地位逐渐转化为主动参与的角色,设计正逐渐脱离物质性,从而转向一种非物质性设计。对人与物直接接触方式的关注渐渐减少,而对“传输一接收一反馈”这种关系所体现的间接接触方式的设计成为未来设计的主流。信息时代的人类更加注重的是精神内涵,是信息的高度共享,设计是未来人机之间使用方式的设计,是一种人与电脑“共生”关系的设计。只有把握住了未来设计的内在文化精神内涵与时代特性,才能抓住设计的定位基点,为人类生活方式进行设计创造,视社會大众的生活需求为推动设计发展的真正动力。
《设计》:您认为怎样才是好的设计文化?如何形成这种设计文化氛围?
郑建启:设计文化的本质是整体规划和协调入一物一环境的关系场,反映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综合的文化文明现象。在这个关系场中,设计协调人类需求发展与生存环境条件限制之间的存在关系;造物形象的整体规划如行为方式、结构关系、造物特征等,则构成多种系统关系研究;并通过实地、实物、实事(需求)的精准调研,规划设计策略,从而达成适人、适度、适应的设计目的,其适应性反映出人类造物的文化要求。以此,在我看来,能够从“三实”出发,达到“三适”目的,完整准确的规划和协调好人一物一环境的关系场,使之成为人类造物文明的考量标准,从而达到更好地实现为社会、为人类服务目的的设计文化就是好的设计文化。
好的设计文化应该立足本土文化,注重在传承中创新,融入时代感元素,并带给用户功能体验和精神满足,体现民族文化自信精神。要改变这种状况,必然要求我们具有国际视野,立足本土,要针对用户目标群做深入研究,深刻了解用户所想所需,让设计融合形式感,功能性,情感性,趣味性,文化性于一体,重视用户体验,重视产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注重产品附加值,注重产品之外的情感寄托,中国的设计应该表达自己的设计美学意蕴。要加强大学生的设计文化专业教育,关注设计学科的发展和未来,加强美的鉴赏力,培养高品位的设计人才。同时也要加强课堂之外的教育,正所谓“工夫在诗外”,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文学,戏曲,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的融会贯通,从各类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融会贯通,培养独到的眼界和审美。 《设计》:你认为设计教育在文化自信的建立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郑建启:设计教育所强调的是珍惜生命、珍爱和平、珍重生态、和谐发展等普世文明精神,而其根本的核心内容则是坚守本土文化传统价值,坚持传承与创新的主动结合,促进国际经验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为未来文明搭建合理、完整的文化结构与创造结构。设计教育要坚持本土文化传统价值,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优秀文化基因,深刻挖掘和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设计教育要坚持结合时代精神,继承社会主义革命信仰,树立奋起拼搏的信念和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集成创新,在设计实践中不断探索求真。在国际经济重心开始迁移,全球文化不断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积极展开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主动积极地学习借鉴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和设计成果,推动设计观念和设计教育不断积极创新。同时,也可为坚定、建立文化自信起到积极的、突出的推动作用。
《设计》:在具体课程和实践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郑建启:设计学是一门涵盖了科学与艺术的跨界结合的交叉学科,艺术表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是作为设计学学生所应具有的基本的专业能力,而美学素养和文化修养是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体现与保障。提升美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其本质就是人格的提升。只有人格得以提升,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设计与人的社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广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在课程学习和实践中,要首重审美情感和审美敏感度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认知与判断,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社会文化观。通过日常审美观和设计为人的服务观的培养与升华,并在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得以稳定发展,进而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使之具有良好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敏感度。而有着良好的审美敏感度,也就意味着设计敏感度的培养与构建,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美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的进步与提升。
《设计)):目前中国的工业设计面临怎样的现实局面?
郑建启:现状是,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伴随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工业设计发展蒸蒸日上,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工业设计走向新高度,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产品形式数量得以极大丰富,大数据,人工智能正逐步崛起,网络智能化产品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对工业设计的精神层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生活和世界,是工业设计的追求目标。
存在问题:我国的工业设计产业规模小起步晚,核心技术发展滞后,国际竞争力较弱,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和竞争力企业少,企业设计创新意识薄弱。缺乏深层次研发和创新,大量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长期停留在产品外观样式或服务表现形式等较浅层面,欠缺设计原型与生活方式模型对于产品功能结构与体验方式的深层次研发和创新,这需要我们完善现代设计体系,重视人性体验化设计。将工业设计真正纳入产品研发的成本结构,加强在品种开发、原型培育、用户体验、制造流程优化等方面的深层次研发与储备,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企业往往通过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将文化、需求、科技等诸多元素融合,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谈及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时,也就不难理解设计与文化的决定因素均是经济基础。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直接促进了现代主义标准化,预制件生产理念的形成发展,并把现代主义推向了顶峰,诞生了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柯布西耶,阿尔托等现代主义大师,技术的进步使得设计师如虎添翼,让科技为设计服务,让梦想成为现实,在建筑设计中开创了摩天大楼的创造理念,创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设计,造福全人类。而塑料技术的发展,使得孟菲斯学派的诸多设计作品大放异彩,成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设计与文化紧密相连,每个时代的设计总是依赖于当时的文化背景而存在。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及机械化工业生产等几个历史时期,文化观点的变迁直接影响了设计理念,如彩陶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快乐的先民牵着手载歌载舞,生动再现了热闹团结的节日氛围。而布满“狰狞恐怖”饕餮纹的青铜器,是人们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也是奴隶社会统治者利用鬼神迷信观点,加强统治的手段。反对机器化生产,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手工生产和自然风格装饰,提倡中世纪哥特风格,导致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开端,为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的蓬勃发展做好了铺垫。
古老的传统设计概念,是以农耕文明的手工艺生产为表征;新兴的现代设计概念,是以工业文明的流水线机械工艺生产为表征。所有的设计都是从人的生活需求与精神欲望出发,以特定的主观创造意识为原点,通过造型策划和物质生产的过程,以审美与功能目标来提升客观物质生活质量的综合系统工程。设计对应于工业文明的工业生产基础能够满足设计系统制作产品的基本要求:能够迅速变化款式,完成不同档次、同样功能制品的大量产出,以满足现代社会全民生活的不同需求,成为立足现代的新兴设计。对应于农耕文明的手工艺生产基础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其产出也涵盖不了人类现代生活所需物品的全部种类。因此,工业生产和手工艺生产,是人类文明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呈现的业态,具有不同的观念与价值,相互不可替代。设计作为人类把握外部世界、优化生存环境的创造方式,是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现代活力的人类文明。人类通过丰富多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设计创造来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推动现代社会的文明体验、相互沟通与和谐进步。设计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设置,对于彰显作为文明的“第三要素”形态的设计行为的人文内涵及社会价值、提升这种人类固有创新行为的科学品质及艺术文明,从而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准,不断推动人类向前发展,设计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推手。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它对于这个民族的一切文化领域和文化现象都具有一种普遍性的意义,当然也会在这个民族的产品上打上自己的烙印。文化精神历史悠久,在远古时代,图腾文化成为一种象征文化,一种精神符号,是被人格化的对象。设计流派,设计观点的发展,其背后的推手就是文化精神的变迁。文学,绘画,设计等艺术门类相互渗透,如拉斐尔前派追求自然清新,反对矫揉造作的绘画理念,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埋下了伏笔,而日本浮世绘的创作理念,深深影响了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近代西方的工业产品就往往体现出一种理性文化精神,在现代主义“形式追随功能”的影响下,把功能主义推向了极致,最大限度地弱化产品形式,带给人冷漠无情的產品体验,导致了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而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独有的三足器(鼎等),则体现了一种“求稳尚简”“以少胜多”的中国文化精神,带给人稳定,大气的产品体验,明式椅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和西方设计一样,过多考虑功能性特征,而是体现出中国人正襟危坐的民族气节,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气度体验。中国人素来追求“格物致知”“追根溯源”,观察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产品设计背后折射出来的形式之外,就是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产品设计背后的情感象征,是消费者的情感寄托,文化精神正是寓意在产品设计中,具有强烈的内涵性和情感性。这和中国写意画是一样的道理,精神的表达的画作高低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
《设计》 郑建启
《设计》:在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如何重新审视设计学的属性和内涵、外延?
郑建启:在我国,设计学科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伴随着对“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设计”这些词的不同理解,有过不同的认识和解读。从重“术”轻“学”发展到今天的“学”、“术”并重,是设计教育一次重大跨越发展,也是一代又一代学者们共同努力的成就。我认为设计学的属性是相对稳定不变的,而学科内涵与知识领域则随着人类的科学进步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得益完善与扩容。以此,我们在第六届设计学学科评议组编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中撰写有相关内容。
设计学是研究设计行为的科学,是以设计为对象,研究设计的发生、发展、应用与传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融合多种学问智慧为一体的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其学科属性是基于人们对于设计的认识。人类通过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设计创造来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推动现代社会的文明体验、相互沟通与和谐进步。
设计学是研究人类发展的科学,其学科属性是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层面来进行规定的,这是因为设计是一种具有物质文明及精神文明双重内涵的创造方式。在物质层面,它通过改变外部世界从微观形式到宏观形势的物质形式,来达到改变人类自身处境、优化生存环境的目标;在精神层面,它通过创新的功能形式以及新的视觉经验,在提升人的感官舒适、行为效率的同时提升社会的文明品质、实现人的尊严,因此它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文化的创新性和文明的进步性特征。
而在设计学科内涵上,它是一个以历史研究、方法论研究以及社会应用研究三大板块构成的自足的学术结构;在研究领域上,它覆盖了从前期的设计目标及方法预设、中期的设计技术及过程控制、后期的价值评估及信息反馈等全过程。
同时,设计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设置,对于彰显作为文明的“第三要素”形态的设计行为的人文内涵及社会价值、提升这种人类固有创新行为的科学品质及艺术文明,从而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准,具有重要的意义。
设计学科能够和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社会学与工程学教育,经济学与管理学教育,国际教育与本土教育等相关专业学科教育相结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系统的相关科学知识以及开放的艺术态度、丰富的艺术技能为教育基础,激发和培育学生面向未来的创造态度,培养创造文明生活方式的能力。
设计学以人的设计行为为对象,是关于设计行为的发生、发展、属性、内涵、目标、价值、程序、方法及其解释与评价体系的科学。有关设计学研究及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设计历史理论、设计认知理论、设计方法理论、设计教育理论四个理论分支体系;由“设计历史与文化”、“设计思维与方法”、“设计工程与技术”、“设计经济与管理”四个子知识领域构成基本的知识结构,该结构涵盖设计调查、设计创意、设计表达、设计工程、设计管理及设计教育等多个专业环节。人类社会的设计实践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现代教育概念的设计学科也在近百年的积累中形成不断趋于完整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分别体现在设计历史及理论研究、设计方法研究、设计审美及文化研究、设计认知及评价研究、设计技术及工程研究、设计教育及传承研究,以及广阔的设计创新实践之中。
设计学研究强调“问题意识”导向,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内涵的基本方法广泛指导着各领域的设计思维,对人的行为规律及生理特征、事理特征、情理特征的关注与把握构成设计研究的逻辑基础;以学理分析为主并积极辅以社会调研、心理实验、个案研究等質性研究方法构成设计学研究的工具体系。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的经济重心开始明显转移调整,设计学呈现出一种新的活跃态势。此前的设计学以西方设计学学科为中心和唯一标准的格局日益被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所取代,发展中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国家蓬勃兴起的新设计观念与设计教育呈现出积极创新的态势,使得全球设计学科发展更趋多样化。同时,经济的复兴以及文化的繁荣与自信,也使得中国设计师在国际设计界有了更大的舞台。
《设计》:设计理念在技术进步下不断推陈出新,那么文化观念的变迁又是如何影响设计理念的发展呢?
郑建启:关于设计理念这个问题,早在2002年,我写过一篇论文,题为《科技进步引发的设计理念之变》。可以肯定地说,设计理念与时代的生活方式、科技和生产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发设计思路,设计观念的变革,为其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只有合理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去拓展工业设计的设计思维形成创新设计理念,才能完成时代赋予设计的使命。
设计理念和文化观念一直处于发展运动状态中,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设计理念的发展,同时又促进时代文化观念的变迁。信息技术的出现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现代设计理念从原来对物品的创建中转移出来,强调设计中文化和情感的追求重心,从而赋予它以新的意义。一向作为“工具理性”之典型表现的设计领域,越来越追求“一种无目的性的不可预料的和无法准确测定的抒情价值。”产品的功能不再仅仅通过外在的形态来展现,情感与符号成为产品功能更好的演绎。 设计理念将超越我们过去所局限的对人与物的关系的认识,向时间、空间、生理感官和心理方向综合发展变迁,并反映和折射出现代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共生、共存、共荣”以及宏观大环境的系统和谐与合理的时代性文化观念特征。现代设计也将越来越注重于情感价值和精神内涵的探求,突破传统科学的框架,成为与一个时代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化息息相关的系统工程。
《设计》:如何看待设计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郑建启:从古至今,人类就生活在大自然和人类自身所设计的世界中。无论是原始人制造的石器,还是现代人创建的摩天大楼,都向人们昭示:人类任何创造都离不开设计,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设计发展史。就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而言,各个特定时代的设计“造物”都向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展示着人类谋求生存方式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特定时代的设计“造物”作为用具,也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技术和艺术,实用和审美等关系所体现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
设计的创新产品与大工业时代的量产化,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变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巨大发展。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合流,思想文化与经济进程的结合,成为更趋近人类理想,社会正义的力量,共同构筑时代经济走向文化,文化走向经济的大众文化的时代特征。
设计肩负着人类本质要求的历史使命,树立合乎时代的设计观念,以“为人类创造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为宗旨,明确在“人—机——环境——社会”这一大系统中,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进行人类的生存方式(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作为整体来进行规划设计。
设计是处理人与物、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追求的是人、产品、环境、社会之间的和谐。其核心是对人类需求的发现、分析、归纳、限定及选择一定的载体和手段加以开发、推广。这个物化过程是以人们的生活开始,以人们对产品的使用为归宿。
现代工业化的今天,人们对生活需求的变化更为迅速丰富,对产品的使用要求不再局限于产品的机能和性能,它包括人们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需求、个人需求等,还具有产品在人们心目中存在的价值因素、对人心理的暗示作用、对人的指示因素等等。因此,研究人们的生存方式,创造合理的使用方式,还必须清醒地认识产品存在的目的及所具备的物质意义,更要了解产品同样具备社会的含义,即由人、产品、生存环境共同构成的社会,还要符合人们使用产品的特定时空条件,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使用目的。
关注人们的生活的需要,是设计新产品的起点,选择人们的使用目的,就要根据人们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特定时代、特定环境、特定范围内的“人”对“物”的使用需求、行为需求、心理需求和生活环境需求,来深入分析人的生理、心理在不同条件、环境下以不同的形式对产品功能的合理实现,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条件及环境下更进一步对人的生理、心理的关注,创造产品具备更合理的功能,以丰富的形式实现更新的功能。设计的意义就在于不断设计出新产品来为人们组织创建更有秩序、更有意义、更为合理的生活方式,并在整个人类文明进程中起到积极的构建与推动作用。
《设计》:您曾指出,“人类文化精神是产品设计的灵魂”,在做具体设计时,文化精神这种抽象概念要如何体现?
郑建启:设计首重对人类生存方式的研究,这也是设计发展的客观需求。人类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对物质的享用(如产品、文化、居住环境等)的需求也是无止境的。作为人类进步的阶梯,科技文化的先导,设计发展也是无止境的。从过去到现在,经济与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总的变迁趋势启示人们:在经济的进程中,内在地存在一种文化发展和需求的动因。只要经济发展,文化必然也要发展。经济进程的本身必然是一种文化的进程;新的物质创造与生产运动是改变旧的社会图景的过程,是根本的文化革命与观念革命。
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技术的革命,是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模式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化。大众媒介、远程通讯、电子技术服务和其他消费信息的普及,标志着人类文化精神的转化和变迁。因此.设计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于实体的设计,而是扩大到全社会的组织、经贸、文化活动、艺术交流的设计,即所谓的“软设计”。
数字信息技术的使用与普及,信息时代的来临,促使设计开始从被动适应的地位逐渐转化为主动参与的角色,设计正逐渐脱离物质性,从而转向一种非物质性设计。对人与物直接接触方式的关注渐渐减少,而对“传输一接收一反馈”这种关系所体现的间接接触方式的设计成为未来设计的主流。信息时代的人类更加注重的是精神内涵,是信息的高度共享,设计是未来人机之间使用方式的设计,是一种人与电脑“共生”关系的设计。只有把握住了未来设计的内在文化精神内涵与时代特性,才能抓住设计的定位基点,为人类生活方式进行设计创造,视社會大众的生活需求为推动设计发展的真正动力。
《设计》:您认为怎样才是好的设计文化?如何形成这种设计文化氛围?
郑建启:设计文化的本质是整体规划和协调入一物一环境的关系场,反映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综合的文化文明现象。在这个关系场中,设计协调人类需求发展与生存环境条件限制之间的存在关系;造物形象的整体规划如行为方式、结构关系、造物特征等,则构成多种系统关系研究;并通过实地、实物、实事(需求)的精准调研,规划设计策略,从而达成适人、适度、适应的设计目的,其适应性反映出人类造物的文化要求。以此,在我看来,能够从“三实”出发,达到“三适”目的,完整准确的规划和协调好人一物一环境的关系场,使之成为人类造物文明的考量标准,从而达到更好地实现为社会、为人类服务目的的设计文化就是好的设计文化。
好的设计文化应该立足本土文化,注重在传承中创新,融入时代感元素,并带给用户功能体验和精神满足,体现民族文化自信精神。要改变这种状况,必然要求我们具有国际视野,立足本土,要针对用户目标群做深入研究,深刻了解用户所想所需,让设计融合形式感,功能性,情感性,趣味性,文化性于一体,重视用户体验,重视产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注重产品附加值,注重产品之外的情感寄托,中国的设计应该表达自己的设计美学意蕴。要加强大学生的设计文化专业教育,关注设计学科的发展和未来,加强美的鉴赏力,培养高品位的设计人才。同时也要加强课堂之外的教育,正所谓“工夫在诗外”,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文学,戏曲,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门类的融会贯通,从各类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融会贯通,培养独到的眼界和审美。 《设计》:你认为设计教育在文化自信的建立过程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郑建启:设计教育所强调的是珍惜生命、珍爱和平、珍重生态、和谐发展等普世文明精神,而其根本的核心内容则是坚守本土文化传统价值,坚持传承与创新的主动结合,促进国际经验与本土文化的交融,为未来文明搭建合理、完整的文化结构与创造结构。设计教育要坚持本土文化传统价值,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优秀文化基因,深刻挖掘和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生命力。设计教育要坚持结合时代精神,继承社会主义革命信仰,树立奋起拼搏的信念和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集成创新,在设计实践中不断探索求真。在国际经济重心开始迁移,全球文化不断多元化发展的今天,积极展开同各国的文化交流,主动积极地学习借鉴他国优秀的文化成果和设计成果,推动设计观念和设计教育不断积极创新。同时,也可为坚定、建立文化自信起到积极的、突出的推动作用。
《设计》:在具体课程和实践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美学素养和文化修养?
郑建启:设计学是一门涵盖了科学与艺术的跨界结合的交叉学科,艺术表现能力以及审美能力是作为设计学学生所应具有的基本的专业能力,而美学素养和文化修养是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体现与保障。提升美学素养和文化修养其本质就是人格的提升。只有人格得以提升,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材。
设计与人的社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广大的受众群体。因此在课程学习和实践中,要首重审美情感和审美敏感度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认知与判断,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和社会文化观。通过日常审美观和设计为人的服务观的培养与升华,并在课程学习和实践中得以稳定发展,进而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使之具有良好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敏感度。而有着良好的审美敏感度,也就意味着设计敏感度的培养与构建,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从而推动学生的美学素养和文化修养的进步与提升。
《设计)):目前中国的工业设计面临怎样的现实局面?
郑建启:现状是,发展机遇前所未有,伴随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中国工业设计发展蒸蒸日上,国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工业设计走向新高度,产业格局已初步形成,产品形式数量得以极大丰富,大数据,人工智能正逐步崛起,网络智能化产品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在得到物质满足的同时,也对工业设计的精神层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生活和世界,是工业设计的追求目标。
存在问题:我国的工业设计产业规模小起步晚,核心技术发展滞后,国际竞争力较弱,具有国际品牌影响和竞争力企业少,企业设计创新意识薄弱。缺乏深层次研发和创新,大量企业的工业设计创新长期停留在产品外观样式或服务表现形式等较浅层面,欠缺设计原型与生活方式模型对于产品功能结构与体验方式的深层次研发和创新,这需要我们完善现代设计体系,重视人性体验化设计。将工业设计真正纳入产品研发的成本结构,加强在品种开发、原型培育、用户体验、制造流程优化等方面的深层次研发与储备,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企业往往通过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将文化、需求、科技等诸多元素融合,进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谈及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时,也就不难理解设计与文化的决定因素均是经济基础。钢筋,混凝土,平板玻璃技术的诞生和发展,直接促进了现代主义标准化,预制件生产理念的形成发展,并把现代主义推向了顶峰,诞生了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柯布西耶,阿尔托等现代主义大师,技术的进步使得设计师如虎添翼,让科技为设计服务,让梦想成为现实,在建筑设计中开创了摩天大楼的创造理念,创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设计,造福全人类。而塑料技术的发展,使得孟菲斯学派的诸多设计作品大放异彩,成为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设计与文化紧密相连,每个时代的设计总是依赖于当时的文化背景而存在。人类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以及机械化工业生产等几个历史时期,文化观点的变迁直接影响了设计理念,如彩陶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快乐的先民牵着手载歌载舞,生动再现了热闹团结的节日氛围。而布满“狰狞恐怖”饕餮纹的青铜器,是人们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也是奴隶社会统治者利用鬼神迷信观点,加强统治的手段。反对机器化生产,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手工生产和自然风格装饰,提倡中世纪哥特风格,导致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开端,为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的蓬勃发展做好了铺垫。
古老的传统设计概念,是以农耕文明的手工艺生产为表征;新兴的现代设计概念,是以工业文明的流水线机械工艺生产为表征。所有的设计都是从人的生活需求与精神欲望出发,以特定的主观创造意识为原点,通过造型策划和物质生产的过程,以审美与功能目标来提升客观物质生活质量的综合系统工程。设计对应于工业文明的工业生产基础能够满足设计系统制作产品的基本要求:能够迅速变化款式,完成不同档次、同样功能制品的大量产出,以满足现代社会全民生活的不同需求,成为立足现代的新兴设计。对应于农耕文明的手工艺生产基础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其产出也涵盖不了人类现代生活所需物品的全部种类。因此,工业生产和手工艺生产,是人类文明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呈现的业态,具有不同的观念与价值,相互不可替代。设计作为人类把握外部世界、优化生存环境的创造方式,是最古老而又最具有现代活力的人类文明。人类通过丰富多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设计创造来调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推动现代社会的文明体验、相互沟通与和谐进步。设计学作为独立的学科设置,对于彰显作为文明的“第三要素”形态的设计行为的人文内涵及社会价值、提升这种人类固有创新行为的科学品质及艺术文明,从而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准,不断推动人类向前发展,设计是人类追求真善美的重要推手。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精神,它对于这个民族的一切文化领域和文化现象都具有一种普遍性的意义,当然也会在这个民族的产品上打上自己的烙印。文化精神历史悠久,在远古时代,图腾文化成为一种象征文化,一种精神符号,是被人格化的对象。设计流派,设计观点的发展,其背后的推手就是文化精神的变迁。文学,绘画,设计等艺术门类相互渗透,如拉斐尔前派追求自然清新,反对矫揉造作的绘画理念,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埋下了伏笔,而日本浮世绘的创作理念,深深影响了欧洲各国的新艺术运动。近代西方的工业产品就往往体现出一种理性文化精神,在现代主义“形式追随功能”的影响下,把功能主义推向了极致,最大限度地弱化产品形式,带给人冷漠无情的產品体验,导致了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而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独有的三足器(鼎等),则体现了一种“求稳尚简”“以少胜多”的中国文化精神,带给人稳定,大气的产品体验,明式椅在设计之初,并没有和西方设计一样,过多考虑功能性特征,而是体现出中国人正襟危坐的民族气节,是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的气度体验。中国人素来追求“格物致知”“追根溯源”,观察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产品设计背后折射出来的形式之外,就是文化精神,文化精神是产品设计背后的情感象征,是消费者的情感寄托,文化精神正是寓意在产品设计中,具有强烈的内涵性和情感性。这和中国写意画是一样的道理,精神的表达的画作高低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