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深化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 (一)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一是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机构股权结构,严格股东资质和准入管理,规范股东行为,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关系,完善经营授权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二是完善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经营约束机制,优化管理层考评,规范高管人员行为,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制衡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鼓励金融企业实施高管人员市场化选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深化中国金融机构体系改革
(一)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
一是健全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机构股权结构,严格股东资质和准入管理,规范股东行为,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管理层关系,完善经营授权制度,形成有效的决策、执行、制衡机制。二是完善金融机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经营约束机制,优化管理层考评,规范高管人员行为,建立董事会与管理层制衡机制,防止内部人控制。鼓励金融企业实施高管人员市场化选聘任用与管理,实行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完善职业经理人业绩考核评价、淘汰和退出等管理机制。推动管理层履行好日常经营管理职责,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深化用人、用工制度改革。
(二)健全中小银行、民营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机构
一是支持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切实发挥市场化优势,把握好发展方向、战略定位、经营重点,突出优势、做精专业。鼓励其在风险可控、成本可算的基础上,创新业务和服务模式,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更好服务中小微企业和“三农”。二是引导地方金融机构专注主业,立足本地,回归本源,坚持服务当地、服务城乡居民的定位。地方金融机构要加强风险管理,强化审慎经营,不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
(三)优化金融机构布局
加快实现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鼓励引导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民营银行等金融机构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发挥比较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信托公司、财务公司。稳步发展消费金融公司。有序发展融资租赁。
二、深化中国金融市场体系改革
一是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健全内控制度,增强自主合理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培育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健全市场化的利率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化竞争性利率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二是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加大市场供求关系决定汇率的力度,逐步退出外汇市场的常态式干预,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三是推进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增强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充分性和及时性,投资者自行判断发行人的盈利能力和投资价值,自担投资风险。四是深化保险市场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体系。继续推进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交强险费率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区域差异化费率制度。
三、深化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
(一)完善风险预警防范机制
一是健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流动性监测指标体系,严格流动性风险审慎监管要求,推动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回归流动性调节本位。二是对线上线下各类资管业务实施穿透式、全覆盖监管,建立复杂金融产品审批或备案制度,加强现场检查和联合风险监测,强化风险准备金计提要求,限制杠杆比例和多层嵌套,严禁开展资金池业务。三是严厉打击乱办金融、非法集资、从事非法证券期货活动等非法金融活动。
(二)健全风险防控处置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加強逆周期、跨市场宏观审慎管理。用好各类政策工具,有效发挥逆周期调节作用,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等金融集团、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跨市场跨业态跨区域金融产品、金融新业态新产品监管。二是完善风险预警监测指标体系。完善金融风险动态监测和早期预警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提高风险识别和预判能力。三是加强风险早期介入与及时纠正。及时采取补充资本、控制资产增长、控制重大交易授信、降低杠杆率等早期纠正措施,加强风险管理。四是完善风险应急管理、处置预案和退出机制。制定完善突发性金融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健全恢复与处置计划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其他文献
实现“双碳”目标,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也是能源行业特别是能源央企的重大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科学指引下,我国坚定不移推进能源革命,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清洁低碳化进程不断加快,清洁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底,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8亿千瓦和
建党百年,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面向新阶段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做出了全面部署,将“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坚持不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定推进全面深化改
一、“双碳”目标促使中国绿色转型进入“快车道” “双碳”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就应对气候变化面向世界的庄严承诺,也是从工业文明向生態文明整体迈进的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中国经过20年的绿色发展探索与实践,绿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的成效已经显现。未来“30·60”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明确,必然将绿色转型之路提升到新的高度,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 (一)强大
2020年是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加速发展的一年。国际清算银行报告显示,全球至少有36家央行发布了央行数字货币计划。其中尤为引入注目的是美元、欧元、日元等主流国际货币先后发布数字化计划。它们的加入意味着全球央行数字货币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一、 美欧日数字货币的基本特征 (一)数字美元的特征 美国2万亿经济刺激法案初稿中提出的数字美元方案设计了两种数字美元。一种像银行存款,普通公
我国是一个山区大国,山区(含高原和丘陵)县域面积、人口、GDP等项指标在全国占比分别约为70%、60%和50%。山区不仅要养活几亿人口,而且要为全国生态涵养、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安全提供支撑和保障。生态文明新时代,更加彰显“经略山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两山”理念是谋划中国山区长远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最高原则 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于浙江山区转型发展实践,但“两山”理念的发展和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财政需要在新发展阶段基于新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支持新发展格局的加速构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并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着手。供给侧改革立足于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而需求侧改革则着力于扩大最终需求的规模,提升消费需求的质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基本逻辑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就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新发展理念就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的理论指南。新发展格局就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发展的基本思路或基本路径。 新发展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到2
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跨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即2020-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因此,能否实现这两个阶段的目标,关系到“碳中和”目标是否能如期实现;同时,作为中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碳中和”约束又对实现这两个阶段的目标的质量带来机遇和挑战。 机遇在于,实现“双碳”目标为中国告别依靠高资源投入、高环境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要成为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 首先,国有企业要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更多地集中在大型、特大型企业,业务链较长,体系较完整,在我国国民经济全部行業20个门类、96个行业大类中,国有经济涉及94个行业,中央企业及各级子企业经营的业务涉及19个门类90个行业大类。促进新发展阶段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健康
一、未来5到30年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根本目标方向、阶段性重点任务及其实施路径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是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习近平同志指出,“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党近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标也一样是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中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