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提出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些改进建议和思路,促进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科学性与有效性,对加强中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013-2
一、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职业素养
提高教师的学识修养。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学识修养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为履行本学科教师职责,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所必须具有的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是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需要而自觉学习、增加知识积累,提高学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的自学活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苛刻,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其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同时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学识修养水平,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迫切需要。这要求老师在平时备好课,上好课的同时,也要多注意吸取和更新关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最新信息。现在的中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很多,知识面很广,思维也变得很活跃,如果老师在平时不注意多积累、更新知识结构,那么就很难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认识上升到具体的高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到老,学到老,要制定学习进修计划,系统地进行专题学习。在平时多注意收集整理于教学有用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开发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和互联网,收集和整理资料,做到日积月累,不断增多,经常更新,活水长流。
教师须加强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职业认同感是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名老师连自己的职业从内心里都不认同,不喜爱其从事的教学工作,那最后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一名好的老师应以自身的综合素质、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去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负有教育的重任,而思想政治课教师直接担负着提高学生政治觉悟,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作为一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这份重任更为艰巨。只有在加强对自身职业的了解和认同的基础下,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明白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国家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样老师才能全身16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去,才能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
注重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去发展与创造的一门科学。只有这样,教学的生命之泉才能源源不断的喷涌,教学的火种才会持续不断的燃烧。当今社会,教学的创新性越来越强,不仅教学内容更新加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学校应给老师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引导老师去创新,去独立思考、积极进取,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开拓创新的能力。只有创新的老师,才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一成不变、看似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更好地讲授出来,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在生活的更好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这不单单要求老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创新,他们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也非常重要。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需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予以解决。只有教学和创新相结合时,这些问题才能得以科学解决。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三个主要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学内容。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中的主体是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其中,受教育者要具有“必教性”与“可教性”。受教育者的“可教性”与“必教性”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发挥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促进学生“可教性”的发挥,达成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活动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
认知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应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引导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外因,学生自身需要、认识、情感等方面才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这个内因来外因发挥作用。教师要从以往的传统的知识讲授转变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合作、对其学习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空间,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面要注意创新,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古以来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的教学要求,这也是“启发”一词的来源。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叫做“产婆术”。而第斯多惠的名言是:“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启发性教学首先要求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并热衷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的讨论与争辩,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学生的好奇心、情趣、求知欲等等。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学生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三、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改进和选择合适的
教学方法的选择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在选用教学方法的同时,要结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遵循适当合理的原则,不能一味的追寻课堂气氛的好坏。
改进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讲授法并不代表落后。讲授法是基本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也是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对于吸收前人的经验的知识快速而且高效。比如像一些理论感很强且已经经历过反复证明过的内容,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讲授法无疑是效果最佳的教学方法。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内容就比较适合用讲授法。只是讲授法的运用需要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补充,才能够避免讲授的枯燥、单调。教师合理的运用讲授法,对学生高效的掌握与接受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讲授法也要讲求创新,而不是一层不变,照搬模式。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多媒体的应用,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面要多花心思,努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讲授法变得更直观、生动起来。
结合实际选择教学方法。首先选择教学方法必须适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由于其具体和抽象的程度不同,在认知的过程中必然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高度抽象的内容可以以讲解法为主;对基本原理可以用谈话法通过师生共同推理得出结论;对于需要论证的内容,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讨论等方式完成。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有目的性和选择性的过程,但是,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和认知过程却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直观和循序渐进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量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最后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到教师其自身的个性特点,每一个教师的个体智能结构各不相同,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扬长补短,形成教学特色。像和我同一时间实习的有位叫吕丽的老师,她平时就比较内向,那就应该多采用直观法、图示法来进行教学。另外,每位优秀教师不但应当掌握多种多样的教的方法,还应当精通若干种基本的和具有特色的教法,从另一个方面体现课程特色。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教材内容、教师本身等来进行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调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教材内容的设置要趋于系统,贴合实际
教材内容的设置主要是指教材的编制,对于教材内容的设置应该以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严格遵循从易到难,从一般到具体的原则,设置教材的内容。教材的内容要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考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导性为主旨。贯穿在教材中的例子应体现时代性,与学生当前生活息息相关,而不是一个例子延续用几年。只有真正的将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其产生迷惑、兴趣、求解的问题,才有可能促使他们打开思路,积极思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设计应该具备结构性、联系性和迁移性,这要求教材的知识点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定要紧密,关联性强,要有鲜明的逻辑结构,知识点之间的主线要清晰,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要有“迁移性”,教材当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的必须具备一定的包容性和概括性,能够将知识与知识之间进行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最后教材内容的设定应具备可操作性,应跟教学课时相适应,过多的教学内容会使知识的传授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难以消化,而过少的话又会使课堂感觉比较空,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而适当、充足的教材内容会使思想政治课变得丰富、饱满。
【参考文献】
[1]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朱明光,蓝维等著.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姜小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政治)2009级。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4-0013-2
一、提高中学思想政治教师的职业素养
提高教师的学识修养。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学识修养是指思想政治课教师为履行本学科教师职责,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任务所必须具有的学识水平和知识结构,是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需要而自觉学习、增加知识积累,提高学识水平,优化知识结构的自学活动。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指出: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苛刻,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其扎实的理论知识是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同时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思想政治课教师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积累,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学识修养水平,以适应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迫切需要。这要求老师在平时备好课,上好课的同时,也要多注意吸取和更新关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最新信息。现在的中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很多,知识面很广,思维也变得很活跃,如果老师在平时不注意多积累、更新知识结构,那么就很难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认识上升到具体的高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到老,学到老,要制定学习进修计划,系统地进行专题学习。在平时多注意收集整理于教学有用的信息资料。要学会开发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和互联网,收集和整理资料,做到日积月累,不断增多,经常更新,活水长流。
教师须加强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职业认同感是对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如果一名老师连自己的职业从内心里都不认同,不喜爱其从事的教学工作,那最后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一名好的老师应以自身的综合素质、人格魅力和良好的师德去感染和吸引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每一个学生都负有教育的重任,而思想政治课教师直接担负着提高学生政治觉悟,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任。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最关键的时期,作为一名中学思想政治教师,这份重任更为艰巨。只有在加强对自身职业的了解和认同的基础下,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明白思想政治课教学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国家人才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样老师才能全身16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当中去,才能更好的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
注重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而是需要不断创新,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去发展与创造的一门科学。只有这样,教学的生命之泉才能源源不断的喷涌,教学的火种才会持续不断的燃烧。当今社会,教学的创新性越来越强,不仅教学内容更新加快,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也在不断发展更新。学校应给老师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引导老师去创新,去独立思考、积极进取,努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开拓创新的能力。只有创新的老师,才能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一成不变、看似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更好地讲授出来,让学生更轻松的掌握知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指导他们在生活的更好地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这不单单要求老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创新,他们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也非常重要。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需要在科学理论指导下予以解决。只有教学和创新相结合时,这些问题才能得以科学解决。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三个主要要素分别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学内容。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中的主体是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其中,受教育者要具有“必教性”与“可教性”。受教育者的“可教性”与“必教性”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发挥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够促进学生“可教性”的发挥,达成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活动从“学”的角度看,学生是
认知的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起点
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应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学生当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引导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外因,学生自身需要、认识、情感等方面才是内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通过这个内因来外因发挥作用。教师要从以往的传统的知识讲授转变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合作、对其学习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的新型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创造独立学习的空间,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面要注意创新,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另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遵循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何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古以来中外的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的教学要求,这也是“启发”一词的来源。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善于用问答方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叫做“产婆术”。而第斯多惠的名言是:“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启发性教学首先要求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问质疑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心情舒畅,敢于并热衷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参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的讨论与争辩,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许多因素影响,如学生的好奇心、情趣、求知欲等等。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学生一时的欲望和兴趣,汇集和发展为推动学习的持久动力。 三、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改进和选择合适的
教学方法的选择关系到教学的效果
在选用教学方法的同时,要结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遵循适当合理的原则,不能一味的追寻课堂气氛的好坏。
改进传统的“讲授教学法”。讲授法并不代表落后。讲授法是基本教学方法中的一种,也是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对于吸收前人的经验的知识快速而且高效。比如像一些理论感很强且已经经历过反复证明过的内容,在达到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讲授法无疑是效果最佳的教学方法。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内容就比较适合用讲授法。只是讲授法的运用需要其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补充,才能够避免讲授的枯燥、单调。教师合理的运用讲授法,对学生高效的掌握与接受知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往往会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是讲授法也要讲求创新,而不是一层不变,照搬模式。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多媒体的应用,在教学课件的制作上面要多花心思,努力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讲授法变得更直观、生动起来。
结合实际选择教学方法。首先选择教学方法必须适合教学内容的特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由于其具体和抽象的程度不同,在认知的过程中必然有不同的情况和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高度抽象的内容可以以讲解法为主;对基本原理可以用谈话法通过师生共同推理得出结论;对于需要论证的内容,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讨论等方式完成。其次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有目的性和选择性的过程,但是,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和认知过程却是受客观规律支配的。因此,教师要尽可能的采用直观和循序渐进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量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到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最后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考虑到教师其自身的个性特点,每一个教师的个体智能结构各不相同,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扬长补短,形成教学特色。像和我同一时间实习的有位叫吕丽的老师,她平时就比较内向,那就应该多采用直观法、图示法来进行教学。另外,每位优秀教师不但应当掌握多种多样的教的方法,还应当精通若干种基本的和具有特色的教法,从另一个方面体现课程特色。
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教材内容、教师本身等来进行选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只有从实际情况出发,才能调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四、教材内容的设置要趋于系统,贴合实际
教材内容的设置主要是指教材的编制,对于教材内容的设置应该以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严格遵循从易到难,从一般到具体的原则,设置教材的内容。教材的内容要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的知识、能力、志趣、品德的实际考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导性为主旨。贯穿在教材中的例子应体现时代性,与学生当前生活息息相关,而不是一个例子延续用几年。只有真正的将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其产生迷惑、兴趣、求解的问题,才有可能促使他们打开思路,积极思维,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思想政治教材内容的设计应该具备结构性、联系性和迁移性,这要求教材的知识点跟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一定要紧密,关联性强,要有鲜明的逻辑结构,知识点之间的主线要清晰,方便学生理解与掌握。同时还要有“迁移性”,教材当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的必须具备一定的包容性和概括性,能够将知识与知识之间进行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促进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的形成。
最后教材内容的设定应具备可操作性,应跟教学课时相适应,过多的教学内容会使知识的传授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难以消化,而过少的话又会使课堂感觉比较空,教学效果得不到保障。而适当、充足的教材内容会使思想政治课变得丰富、饱满。
【参考文献】
[1]刘强主编.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朱明光,蓝维等著.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姜小野: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科教学(政治)2009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