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沪深三地创业
政策环境比较
——策划/本刊研究部
位于中国北、东、南的京沪深,既是中国的人才政策高地,也是最具活力资源的都市型城市,不论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优势,还是上海的经济金融中心优势,以及后来勇于居上、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深圳特区,三地的比较,一定会带给我们许多的言语不清和意犹未尽。
通过理性客观的比较,对我们创业者而言,在获得许多资讯的同时,还会产生许多启发,不同的创业者适合不同的创业环境,不同的产业技术适合不同的区域条件要素。对此,我们不敢涉足太深,但通过貌似表面化的比较,许多结论会油然而生、自然孕育。
自主创新、科教兴国、科技创业这些口号、概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还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重要性进入我的生活,成为我们的主流,主宰我们的思维。通过比较,也希望给我们的区域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提供一些启示和启发,不论政府、机构还是创业者、企业家,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知晓方向,知晓方向而又能脚踏实地地务实勤政、服务创业,我们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和繁荣,一国如此,一地如此,创业者亦是。
近几年,京沪深三地的投融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风险投资行业,北京的龙头老大地位已成昨日黄花,深圳一跃而出,其创投机构数量、资本总额均居全国榜首。上海则以高达73%的本地VC投资比例,证明其风投行业的活跃。
——题记
创业融资是创业的关键环节,然而创业的前景充满变数,资金作为特殊的“易受损”的服务性产品,拥有者不肯轻易出手,因此,创业融资难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从全球范围看,创业金融支持主要来自私人权益资本,包括自有资金、引入私人股权筹集资金等,在中国这种情况尤为显著。作为中国发达城市的代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创投活动显得较为活跃,为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缓解了融资难的困境,同时也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笔者试从风险投资、银行金融服务、政府基金、担保贷款、直接资本市场融资(上市)等方面,对三地的投融资环境进行分析,谨供创业者参考。
◎ 风险投资:同一难题的不同求解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是一种商业模式,简单讲就是投资公司寻找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投资并拥有这些被投资企业的股份,并在恰当的时候增值套现,所以把venture capital翻译成创业投资更合乎本意。
中国风险投资的整体状况未能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其一,由于国家缺乏关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的法律,风险投资公司无法从市场融资,资金来源出现问题;其二,缺乏有效的风险退出渠道,在中国90%风险投资通过兼并收购或股本回购方式退出,10%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方式。国内风险投资活动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国目前正在逐步形成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科技园和深圳高新区“三大创业高地”。在国内整体风险投资环境低迷的背景下,这3座城市的探索,无疑是寻求解题的努力。
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统计数据,从整体上对3座城市的风险投资环境做一番比较。
根据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北京市的创业投资机构是全国省市中最多的。2001年全国创业投资机构有104家在北京投资,高出位居第二位的深圳30家。在投资金额上,2001年全国创业投资机构在北京的投资达到11.7亿元,高出位于第二位的深圳3亿元。但是到2004年深圳市创业投资公会会员大会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深圳共有注册登记的风险投资公司 187 家,比 2000 年增长了 410%;深圳地区共有实收创业资本总额 125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了 223%。深圳的创投机构数量和创投资本双双居全国第一,成为国内创业投资资本聚集力最强的地区。据科技部2004年创投报告显示,在对2003全年的投资进行统计后发现,曾经以风险投资最活跃区域自称的北京,屈居到第五位,不仅落在上海、深圳的后面,而且还被一些后来者追上。另外,2003年北京地区创投机构的外向型投资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2%(仅有38%的投资项目集中在本地),而在上海,这一比例仅为27%,也就是说,上海地区的本地VC投资本地项目的比例高达73%。这说明,北京的整体投资环境没有改观,甚至已经开始落后于其他省市地区,导致本地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将注意力和资金投向北京之外。
2004年1月18日,海纳维盛远程医疗技术公司(创始人胡晖)被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威泰尔以18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一时引起轰动,被成为“胡晖现象”。其引人关注之处在于胡晖曾多次寻找投资机构合作,均遭拒绝,包括VC、创新基金,以及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在内,均未对其提供资金支持。这个现象凸现了北京的创业融资难题。
从北京自身角度看,其风险投资公司多有政府背景,跟不上市场实际运作速度;近年来中关村地区风险投资公司数量增长缓慢,资本进入缺乏热情;北京政府对风险投资支持力度不够,不如一些外地政府能提供优惠财税政策;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和了解的平台等。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自2002年始,很少中小企业能获得创业投资。2003年有关方面决定设立中关村引导资金5000万元,按照5%~30%比例跟投VC投资项目,但目前为止,当初的设想未能如愿,包括成立定向投资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投资基金”,进展缓慢,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难以突破。这道难题,有人喻之为“中关村的哥德巴赫猜想”。
随着传统产业走完了短缺经济时代,选择高新技术项目进行投资已经成为闲置资金的一种选择。多年建设下的中关村聚集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制度准备的长期性是中关村最重要的价值,因此,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的资本退出机制,风险投资或许将再度活跃于此。近年来,当地政府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以求解决这一难题。根据海淀区颁布实施的《关于支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绿色行动”(2003-2005年)纲要》,从2003年到2005年,在每年的中关村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中,都有1亿元用于支持“绿色行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企业投融资促进平台”,聚集各类投融资资源,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投融资服务、专业信息服务、政府专项政策服务和交流活动平台等,为打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瓶颈做出努力。
上海市政府对待风险投资注重扶持,这体现在启动资金的提供和各种优惠政策上。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的形式主要是“社会资本、民间运作”,上海市的风险资本基本上是“政府出钱,市场化运作”。近几年来,上海已逐步建立起由产权交易、企业兼并、上市、资产重组等组成的股权转让机制,为风险投资资金多渠道进入和退出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自1998年推出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一系列政策以来,着眼于风险投资的培育与发展,强化对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政策性支持,也开始打破一些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风险投资设置的“禁区”,逐步放宽对投资商和投资公司的限制,积极吸纳外资,同时鼓励民间投资释放更大的能量。
成立于1992年的上海科技投资公司,由市政府出资5.5亿元,是上海市最早专业从事科技产业化风险投资的企业。1993年,科投公司联合9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投资组建了上海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对有市场前景的高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投资,至1999年底已形成了14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2003年6月,上海市政府由财政出资6亿元,用于风险投资,帮助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2004年6月,依托这6亿元资金,上海市成立了风险投资指导委员会,9月,又组建了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采用委托基金管理形式,委托数家投资公司进行选项和项目管理。
上海市还通过成立技术产权交易所,并颁布《上海产权交易规则》、《上海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上海产权经纪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非上市公司产权交易的法规,形成和完善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育,在风险投资退出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圳是中国最早进行风险投资尝试的城市,1990年就成立全国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南山创业投资基金,1993年开始对深圳创建风险投资体系进行理论探讨,1997年开始着手创建风险投资体系,近几年,其风险投资业取得了迅猛发展。深圳市政府鼓励国内外创业投资人才前来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并对外资进入做出了明确规定,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外商等各类投资者参与创投事业。从政府支持、优惠政策、法规建设等方面来看,深圳的风险投资起步较早,强调政府的保障职能,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风险投资长远发展的公平的市场环境。
到目前,创投数量和规模都已跃居全国首位的深圳,已成为国内风险投资业最有活力的地区,一个包括资金市场、各层次的风险投资主体以及服务中介和监督中介、项目市场这些要素有机结合在内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在国内投资机构的强力政府背景下,深圳已实现投资机构的多元化,政府的投资不到6%,其他绝大部分是个人投资和外企投资,随着关于风险投资的一系列法制法规的出台,其政府扶持在往法制化方向发展。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作为专门为创业投资服务的担保机构和自律组织,在推动和规范深圳的创投活动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上,成立最早的深圳产权交易所1997年的交易额就达22.5亿元,主要提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中介服务,代找买方或卖方,协助客户在出让形式(协议出让、拍卖、招标)、购买形式(出资购买、承担债务、吸收股份)、产权交割等方面作出正确决策。此外,深圳通过香港与境内外资本市场进行充分接触,并释放有关深圳产业发展的良好信息,以此吸引国外风险投资。
◎ 银行金融服务:破除悖论的努力
一方面银行现有资金寻找出路,一方面中小企业贷款无门,如此自相矛盾,看似悖论的问题,却因中小企业的还贷风险,以及现有贷款体系的弊端,显得难以突破。三座城市遇到的问题有类似,也有不同,站在现有基础上,当地政府根据自身不同特点进行了各自的尝试和努力,祈求破解难题,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问题的解决。
2005年2月7日,北京市发改委、财政局、地税局和人事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共16条),这被视为北京市将建设金融中心、大力吸引金融机构入驻的明确信号。而2001年前后,很多金融机构考察了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以及宽松的金融环境后,纷纷选择南迁上海和深圳。此次《意见》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相当多的优惠,其内容包括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对于金融机构在北京发展给予特殊支持政策,包括免收工商注册登记费、税收减免和购买、租用办公场地给予补贴和优惠;对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来京工作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和便利等等。而之前北京市在市长王岐山“北京将大力发展金融业”的造势下,已经有诸多举动,例如通过举办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等规模空前的大型论坛来凝聚北京金融业的人气,通过撤销北京市金融工委而对市属金融机构和非市属金融机构做到同等对待等。
这些措施对金融机构落户北京产生吸引,而且北京原来的金融业发展就已相当强盛,以北京金融街为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工商银行总行、中国银行总行、建设银行总行、中国人保总公司等在内的数百家国内金融机构、知名企业皆落户于此。一边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边是大把钞票囤积,然而二者的结合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项调查表明,中关村科技园区有6 000多家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已获得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企业只有近400家。按照现有贷款体系,银行需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然后做资产抵押,根据抵押额度对企业进行贷款。但是作为科技企业,其实物资产非常少。这是全国科技企业的普遍难题,而不是中关村和北京的个案。特别是随着银根紧缩及利率提高,企业银行贷款愈显其艰难。2000年成立的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作为同行业中惟一一家享有诸如政策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担保机构,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发生的担保代偿损失,将由信用担保机构用风险准备金抵补,不足部分,则由北京市财政在损失率范围内给予足够的资金补助。北京市丰台区政府筹资设立“担保资金”,由北京市丰台区技术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管理,规模为3 500万元人民币,1999年度到位1 500万元人民币。中小企业担保贷款的推出,改善了科技企业的融资环境。目前担保公司的准入门槛已经放宽,审批程序也变得精简,北京现在已全面放开准入,仅采取备案制。
上海市一直致力于国际化金融中心的建设,上海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交易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和保险市场,是国内外资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方,其金融人才和技术优势(包括信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5月28日,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服务促进金融机构来上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该《意见》共10条,包括设立“上海金融发展资金”,新设金融机构购买本市商品房的,给予税费方面的优惠,新设金融机构员工子女的入学升学,可视同本市居民享受同等政策,设立“上海金融机构服务中心”等。
虽然上海聚集了大量国际国内资金,但中小企业贷款仍是难题。笔者在调查采访过程中,遇到的每个企业几乎都面临资金问题,从银行获取帮助由于门槛高、条件多,往往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加强对科技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近几年上海市也采取了措施:筹集了1.6亿的担保贷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市创业中心与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合作协议,开创了新的科技创业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创业融资提供了真正的实惠。上海市的各类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则积极探索行业联手,相互支持,共同做大做好企业担保,为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而作为特区的深圳则借助特殊政策以及毗邻香港的优势,特别是深交所成立后,由于有证券交易市场的支撑,深圳的经济实力迅猛上升,迅速崛起成为华南金融重镇。2003年3月1日,深圳市政府颁布《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该规定共18条,包括成立深圳市金融资产管理办公室和金融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设立“深圳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市政府设立金融创新奖;对于金融机构购置办公场所给予优惠;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在租用住房、家属随迁、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等。
深圳市发挥市区财政拨款的科技三项经费对科研项目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企业自筹资金的引导作用,每年从三项费用中划出一定数额对当年的科技专项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予以贴息,凡在深圳注册并具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均可申请专项贷款,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可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另外,政府组建扶持高科技发展的服务公司和风险基金,通过贷款担保、贴息等支持高新技术项目。早在1994年即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专门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民营科技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服务,对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高科技项目,还可以投资参股经营。
◎ 政府基金、民间资本及其他:各领风骚
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题的努力和手段层出不穷,在各种条件的制约下发挥各自有限的作用。在笔者平时采访及研究过程中发现,除风险投资、银行信贷之外,中小企业较多采用、同时收效较大的融资方式是申请政府基金、吸引民间资金进入等。在这些方面,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政府,采取的多种推进措施,可谓各有千秋。
各省市地方政府,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不断采取各种方式扶持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或优势产业,为此各级政府相继设立了一些政府基金予以支持。北京市各科技园区、孵化中心通过积极指导,帮助科技企业申请政府基金,如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北京市政府还建立了高科技创业基金、科技成果推广基金、专利实施基金,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融资担保金、高新技术企业担保金、中小企业担保金,建立了银行专项信贷资金、银企专项协议等等,帮助企业融资。此外,各科技园区也设立基金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帮助,如中关村建立的“归国留学人员创业专项基金”,用于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以及为全面提升园区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设立“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发展资金”。
据称,目前中关村的风险投资领域活跃着一支具有私募基金性质的队伍,他们往往以风险投资公司的名义出现。由于近几年股市的低迷,一些从证券公司出来的人对股市炒作失去兴趣,改做新的投行业务。这种基金主要吸引的是一些有钱或者有投资意向但不想付出精力的人。相比之下,他们的目标相对短期一些,就是选择一个有潜力的创业企业,孵化上市,然后套现。由于国家还不允许此类资金募集形式,加上其目标的短期性,这类民间资本对科技企业融资的影响似乎还未为可知。
上海市提出“科教兴市”、“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目标和口号,市政府对科技产业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政府设立各项基金对前景良好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比如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担保基金”,专门通过担保、投资等聚集手段支持本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解决贷款融资的担保基金。另外还有不同科技园区的各项基金。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企业可申请获得的政府扶持基金有“中科院、浦东新区高新技术种子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科技专项基金”,“浦东新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专项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创业人才自助资金”等。
公司上市通过直接资本市场融资,募集社会资金,这几乎是所有中小企业追求的目标。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以来,其作用日渐显现。首先是拓展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服务空间,带动了风险投资。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中小企业板块已有4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创业资本为股东的有11家。此外,中小企业板还扩大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40家上市公司发行规模为10.36亿股,融资总额为96.70亿元,流通市值近130亿元,总市值近450亿元。
200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放在首位的方针,在思路上则强调以“综合环境效应”替代“单一的、具体的、局部的优惠政策”。同年3月出台《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提出一“要把现有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二“把国内的中小科技企业吸引到深圳来”。创业板推出和政府举措的合流,不仅改善了深圳科技企业的融资状况,也极大完善了城市的整体创业环境。
政策环境比较
——策划/本刊研究部
位于中国北、东、南的京沪深,既是中国的人才政策高地,也是最具活力资源的都市型城市,不论是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优势,还是上海的经济金融中心优势,以及后来勇于居上、敢于改革、勇于创新的深圳特区,三地的比较,一定会带给我们许多的言语不清和意犹未尽。
通过理性客观的比较,对我们创业者而言,在获得许多资讯的同时,还会产生许多启发,不同的创业者适合不同的创业环境,不同的产业技术适合不同的区域条件要素。对此,我们不敢涉足太深,但通过貌似表面化的比较,许多结论会油然而生、自然孕育。
自主创新、科教兴国、科技创业这些口号、概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还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重要性进入我的生活,成为我们的主流,主宰我们的思维。通过比较,也希望给我们的区域政府相关部门、领导提供一些启示和启发,不论政府、机构还是创业者、企业家,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才知晓方向,知晓方向而又能脚踏实地地务实勤政、服务创业,我们才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和繁荣,一国如此,一地如此,创业者亦是。
近几年,京沪深三地的投融资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风险投资行业,北京的龙头老大地位已成昨日黄花,深圳一跃而出,其创投机构数量、资本总额均居全国榜首。上海则以高达73%的本地VC投资比例,证明其风投行业的活跃。
——题记
创业融资是创业的关键环节,然而创业的前景充满变数,资金作为特殊的“易受损”的服务性产品,拥有者不肯轻易出手,因此,创业融资难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从全球范围看,创业金融支持主要来自私人权益资本,包括自有资金、引入私人股权筹集资金等,在中国这种情况尤为显著。作为中国发达城市的代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创投活动显得较为活跃,为当地科技型中小企业有效缓解了融资难的困境,同时也还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笔者试从风险投资、银行金融服务、政府基金、担保贷款、直接资本市场融资(上市)等方面,对三地的投融资环境进行分析,谨供创业者参考。
◎ 风险投资:同一难题的不同求解
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是一种商业模式,简单讲就是投资公司寻找有潜力的成长型企业,投资并拥有这些被投资企业的股份,并在恰当的时候增值套现,所以把venture capital翻译成创业投资更合乎本意。
中国风险投资的整体状况未能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其一,由于国家缺乏关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的法律,风险投资公司无法从市场融资,资金来源出现问题;其二,缺乏有效的风险退出渠道,在中国90%风险投资通过兼并收购或股本回购方式退出,10%通过首次公开发行(IPO)方式。国内风险投资活动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国目前正在逐步形成北京中关村、上海张江科技园和深圳高新区“三大创业高地”。在国内整体风险投资环境低迷的背景下,这3座城市的探索,无疑是寻求解题的努力。
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统计数据,从整体上对3座城市的风险投资环境做一番比较。
根据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北京市的创业投资机构是全国省市中最多的。2001年全国创业投资机构有104家在北京投资,高出位居第二位的深圳30家。在投资金额上,2001年全国创业投资机构在北京的投资达到11.7亿元,高出位于第二位的深圳3亿元。但是到2004年深圳市创业投资公会会员大会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03年底,深圳共有注册登记的风险投资公司 187 家,比 2000 年增长了 410%;深圳地区共有实收创业资本总额 125 亿元,比 2000 年增长了 223%。深圳的创投机构数量和创投资本双双居全国第一,成为国内创业投资资本聚集力最强的地区。据科技部2004年创投报告显示,在对2003全年的投资进行统计后发现,曾经以风险投资最活跃区域自称的北京,屈居到第五位,不仅落在上海、深圳的后面,而且还被一些后来者追上。另外,2003年北京地区创投机构的外向型投资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2%(仅有38%的投资项目集中在本地),而在上海,这一比例仅为27%,也就是说,上海地区的本地VC投资本地项目的比例高达73%。这说明,北京的整体投资环境没有改观,甚至已经开始落后于其他省市地区,导致本地风险投资机构纷纷将注意力和资金投向北京之外。
2004年1月18日,海纳维盛远程医疗技术公司(创始人胡晖)被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威泰尔以18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一时引起轰动,被成为“胡晖现象”。其引人关注之处在于胡晖曾多次寻找投资机构合作,均遭拒绝,包括VC、创新基金,以及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在内,均未对其提供资金支持。这个现象凸现了北京的创业融资难题。
从北京自身角度看,其风险投资公司多有政府背景,跟不上市场实际运作速度;近年来中关村地区风险投资公司数量增长缓慢,资本进入缺乏热情;北京政府对风险投资支持力度不够,不如一些外地政府能提供优惠财税政策;投融资双方信息不对称,缺乏沟通和了解的平台等。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例,自2002年始,很少中小企业能获得创业投资。2003年有关方面决定设立中关村引导资金5000万元,按照5%~30%比例跟投VC投资项目,但目前为止,当初的设想未能如愿,包括成立定向投资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创业投资基金”,进展缓慢,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难以突破。这道难题,有人喻之为“中关村的哥德巴赫猜想”。
随着传统产业走完了短缺经济时代,选择高新技术项目进行投资已经成为闲置资金的一种选择。多年建设下的中关村聚集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制度准备的长期性是中关村最重要的价值,因此,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完善的资本退出机制,风险投资或许将再度活跃于此。近年来,当地政府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以求解决这一难题。根据海淀区颁布实施的《关于支持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绿色行动”(2003-2005年)纲要》,从2003年到2005年,在每年的中关村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中,都有1亿元用于支持“绿色行动”。中关村科技园区建立“企业投融资促进平台”,聚集各类投融资资源,为园区企业提供专业投融资服务、专业信息服务、政府专项政策服务和交流活动平台等,为打通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瓶颈做出努力。
上海市政府对待风险投资注重扶持,这体现在启动资金的提供和各种优惠政策上。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的形式主要是“社会资本、民间运作”,上海市的风险资本基本上是“政府出钱,市场化运作”。近几年来,上海已逐步建立起由产权交易、企业兼并、上市、资产重组等组成的股权转让机制,为风险投资资金多渠道进入和退出的良性循环创造了条件。自1998年推出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一系列政策以来,着眼于风险投资的培育与发展,强化对科技创新、风险投资的政策性支持,也开始打破一些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对风险投资设置的“禁区”,逐步放宽对投资商和投资公司的限制,积极吸纳外资,同时鼓励民间投资释放更大的能量。
成立于1992年的上海科技投资公司,由市政府出资5.5亿元,是上海市最早专业从事科技产业化风险投资的企业。1993年,科投公司联合9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投资组建了上海科技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对有市场前景的高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投资,至1999年底已形成了14亿元的高新技术产业规模。2003年6月,上海市政府由财政出资6亿元,用于风险投资,帮助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2004年6月,依托这6亿元资金,上海市成立了风险投资指导委员会,9月,又组建了创业投资有限公司,采用委托基金管理形式,委托数家投资公司进行选项和项目管理。
上海市还通过成立技术产权交易所,并颁布《上海产权交易规则》、《上海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上海产权经纪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非上市公司产权交易的法规,形成和完善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育,在风险投资退出方面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圳是中国最早进行风险投资尝试的城市,1990年就成立全国第一家风险投资机构——南山创业投资基金,1993年开始对深圳创建风险投资体系进行理论探讨,1997年开始着手创建风险投资体系,近几年,其风险投资业取得了迅猛发展。深圳市政府鼓励国内外创业投资人才前来设立创业投资机构,并对外资进入做出了明确规定,鼓励企业、金融机构、个人、外商等各类投资者参与创投事业。从政府支持、优惠政策、法规建设等方面来看,深圳的风险投资起步较早,强调政府的保障职能,致力于创造一个有利于风险投资长远发展的公平的市场环境。
到目前,创投数量和规模都已跃居全国首位的深圳,已成为国内风险投资业最有活力的地区,一个包括资金市场、各层次的风险投资主体以及服务中介和监督中介、项目市场这些要素有机结合在内的风险投资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在国内投资机构的强力政府背景下,深圳已实现投资机构的多元化,政府的投资不到6%,其他绝大部分是个人投资和外企投资,随着关于风险投资的一系列法制法规的出台,其政府扶持在往法制化方向发展。深圳创业投资同业公会作为专门为创业投资服务的担保机构和自律组织,在推动和规范深圳的创投活动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在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上,成立最早的深圳产权交易所1997年的交易额就达22.5亿元,主要提供非上市公司的股权交易中介服务,代找买方或卖方,协助客户在出让形式(协议出让、拍卖、招标)、购买形式(出资购买、承担债务、吸收股份)、产权交割等方面作出正确决策。此外,深圳通过香港与境内外资本市场进行充分接触,并释放有关深圳产业发展的良好信息,以此吸引国外风险投资。
◎ 银行金融服务:破除悖论的努力
一方面银行现有资金寻找出路,一方面中小企业贷款无门,如此自相矛盾,看似悖论的问题,却因中小企业的还贷风险,以及现有贷款体系的弊端,显得难以突破。三座城市遇到的问题有类似,也有不同,站在现有基础上,当地政府根据自身不同特点进行了各自的尝试和努力,祈求破解难题,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问题的解决。
2005年2月7日,北京市发改委、财政局、地税局和人事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共16条),这被视为北京市将建设金融中心、大力吸引金融机构入驻的明确信号。而2001年前后,很多金融机构考察了金融机构的优惠政策以及宽松的金融环境后,纷纷选择南迁上海和深圳。此次《意见》为金融机构提供了相当多的优惠,其内容包括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给予优惠待遇;对于金融机构在北京发展给予特殊支持政策,包括免收工商注册登记费、税收减免和购买、租用办公场地给予补贴和优惠;对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来京工作以及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照顾和便利等等。而之前北京市在市长王岐山“北京将大力发展金融业”的造势下,已经有诸多举动,例如通过举办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等规模空前的大型论坛来凝聚北京金融业的人气,通过撤销北京市金融工委而对市属金融机构和非市属金融机构做到同等对待等。
这些措施对金融机构落户北京产生吸引,而且北京原来的金融业发展就已相当强盛,以北京金融街为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工商银行总行、中国银行总行、建设银行总行、中国人保总公司等在内的数百家国内金融机构、知名企业皆落户于此。一边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一边是大把钞票囤积,然而二者的结合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
一项调查表明,中关村科技园区有6 000多家处于创业期的中小企业,已获得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企业只有近400家。按照现有贷款体系,银行需对企业进行资产评估、然后做资产抵押,根据抵押额度对企业进行贷款。但是作为科技企业,其实物资产非常少。这是全国科技企业的普遍难题,而不是中关村和北京的个案。特别是随着银根紧缩及利率提高,企业银行贷款愈显其艰难。2000年成立的中关村科技担保有限公司,作为同行业中惟一一家享有诸如政策补贴等优惠政策的担保机构,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发生的担保代偿损失,将由信用担保机构用风险准备金抵补,不足部分,则由北京市财政在损失率范围内给予足够的资金补助。北京市丰台区政府筹资设立“担保资金”,由北京市丰台区技术创新与生产力促进中心负责管理,规模为3 500万元人民币,1999年度到位1 500万元人民币。中小企业担保贷款的推出,改善了科技企业的融资环境。目前担保公司的准入门槛已经放宽,审批程序也变得精简,北京现在已全面放开准入,仅采取备案制。
上海市一直致力于国际化金融中心的建设,上海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同业拆借市场、外汇交易市场、票据贴现市场、证券和保险市场,是国内外资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地方,其金融人才和技术优势(包括信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2002年5月28日,上海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服务促进金融机构来上海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该《意见》共10条,包括设立“上海金融发展资金”,新设金融机构购买本市商品房的,给予税费方面的优惠,新设金融机构员工子女的入学升学,可视同本市居民享受同等政策,设立“上海金融机构服务中心”等。
虽然上海聚集了大量国际国内资金,但中小企业贷款仍是难题。笔者在调查采访过程中,遇到的每个企业几乎都面临资金问题,从银行获取帮助由于门槛高、条件多,往往收效甚微。为了更好地改善中小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加强对科技创业企业的金融支持,近几年上海市也采取了措施:筹集了1.6亿的担保贷款,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市创业中心与上海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合作协议,开创了新的科技创业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平台,为中小企业的创业融资提供了真正的实惠。上海市的各类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则积极探索行业联手,相互支持,共同做大做好企业担保,为中小企业创业融资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而作为特区的深圳则借助特殊政策以及毗邻香港的优势,特别是深交所成立后,由于有证券交易市场的支撑,深圳的经济实力迅猛上升,迅速崛起成为华南金融重镇。2003年3月1日,深圳市政府颁布《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该规定共18条,包括成立深圳市金融资产管理办公室和金融发展决策咨询委员会;设立“深圳金融发展专项资金”;市政府设立金融创新奖;对于金融机构购置办公场所给予优惠;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在租用住房、家属随迁、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优惠等。
深圳市发挥市区财政拨款的科技三项经费对科研项目的支持作用,以及对企业自筹资金的引导作用,每年从三项费用中划出一定数额对当年的科技专项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予以贴息,凡在深圳注册并具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均可申请专项贷款,高新技术企业及项目可申请流动资金贷款。另外,政府组建扶持高科技发展的服务公司和风险基金,通过贷款担保、贴息等支持高新技术项目。早在1994年即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专门为高新技术企业或民营科技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服务,对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高科技项目,还可以投资参股经营。
◎ 政府基金、民间资本及其他:各领风骚
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融资难题的努力和手段层出不穷,在各种条件的制约下发挥各自有限的作用。在笔者平时采访及研究过程中发现,除风险投资、银行信贷之外,中小企业较多采用、同时收效较大的融资方式是申请政府基金、吸引民间资金进入等。在这些方面,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政府,采取的多种推进措施,可谓各有千秋。
各省市地方政府,为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不断采取各种方式扶持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或优势产业,为此各级政府相继设立了一些政府基金予以支持。北京市各科技园区、孵化中心通过积极指导,帮助科技企业申请政府基金,如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北京市政府还建立了高科技创业基金、科技成果推广基金、专利实施基金,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融资担保金、高新技术企业担保金、中小企业担保金,建立了银行专项信贷资金、银企专项协议等等,帮助企业融资。此外,各科技园区也设立基金为中小科技企业提供帮助,如中关村建立的“归国留学人员创业专项基金”,用于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创业,以及为全面提升园区技术创新水平和产业竞争能力,设立“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发展资金”。
据称,目前中关村的风险投资领域活跃着一支具有私募基金性质的队伍,他们往往以风险投资公司的名义出现。由于近几年股市的低迷,一些从证券公司出来的人对股市炒作失去兴趣,改做新的投行业务。这种基金主要吸引的是一些有钱或者有投资意向但不想付出精力的人。相比之下,他们的目标相对短期一些,就是选择一个有潜力的创业企业,孵化上市,然后套现。由于国家还不允许此类资金募集形式,加上其目标的短期性,这类民间资本对科技企业融资的影响似乎还未为可知。
上海市提出“科教兴市”、“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的目标和口号,市政府对科技产业支持力度逐渐加大。政府设立各项基金对前景良好的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比如设立“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担保基金”,专门通过担保、投资等聚集手段支持本市集成电路设计企业解决贷款融资的担保基金。另外还有不同科技园区的各项基金。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企业可申请获得的政府扶持基金有“中科院、浦东新区高新技术种子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科技专项基金”,“浦东新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专项基金”,“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创业人才自助资金”等。
公司上市通过直接资本市场融资,募集社会资金,这几乎是所有中小企业追求的目标。深交所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以来,其作用日渐显现。首先是拓展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服务空间,带动了风险投资。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底,中小企业板块已有40多家上市公司,其中创业资本为股东的有11家。此外,中小企业板还扩大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40家上市公司发行规模为10.36亿股,融资总额为96.70亿元,流通市值近130亿元,总市值近450亿元。
2003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放在首位的方针,在思路上则强调以“综合环境效应”替代“单一的、具体的、局部的优惠政策”。同年3月出台《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提出一“要把现有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二“把国内的中小科技企业吸引到深圳来”。创业板推出和政府举措的合流,不仅改善了深圳科技企业的融资状况,也极大完善了城市的整体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