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农产品检测技术现状及对策

来源 :南方农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阶段,我国仍以个体农户生产为主的生产模式,一是由于生产者缺乏质量安全意识,在生产过程中乱用、超范围使用农业投入品和未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而进行采收;二是由于农资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在农资产品质量的信息掌握方面存在严重不对称性,致使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在社会上造成了比较多的质量安全问题。实践证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是实现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安全生产到农产品市场准入等“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保障,是依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对农产品、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实施检测的重要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就东海县农产品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浅析。
  关键词 江苏省东海县;农产品检测技术;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2
  农药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产品产量、挽回经济损失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由于受认知和科学技术的限制,农药的长期大量不合理乱用、滥用,造成了一定的生态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的不安全。“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为安为先”,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体健康,更关系国计民生。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增强东海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东海县居民食品消费安全、落实以人为本、构建“平安东海、和谐东海”的迫切要求。
  1 东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现状
  1.1 东海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情况
  东海县农检中心于2007年6月开始筹建,并于2008年2月通过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资质认定与计量认证,2011年4月通过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复评审与畜产品扩项认证,2012年4月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组织考核的实验室资质认可,达到了双认证的水平,是苏北第一家通过计量认证与资质认可的县级实验室。全县21个乡镇分别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备了检验人员、基本的仪器设备,对农产品中农药、兽药、激素残留以及违法使用物质等有害物质能做出简单的、理化检验,基本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正常开展,检测的手段向着多样化、便携化、高通量、具“类特异性”的方向发展,检测速度越来越快、检测限越来越低、检测范围越来越广。
  1.2 东海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
  由表1可以看出,通过近三年东海县蔬菜例行监测结果汇总:2011年东海县共抽检蔬菜11 118批次,合格10 886批次,合格率为97.9%;2012年共抽检蔬菜11 265批次,合格11 051批次,合格率为98.1%;2013年共抽检蔬菜11 507批次,合格11 330批次,合格率为98.5%。从抽检检测结果来看,蔬菜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近三年没有出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更有力的证实了东海县农产品田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
  2 制约东海县农产品检测发展的因素
  2.1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从全县整个情况来看,只有县农产品检中心的检验、检测人员具备大专以上水平,且经过系统的培训,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超市、农贸市场的检验检测人员大多为兼职,且所学专业大多不是对口专业,缺乏系统培训,仅仅接受过短期培训,对仪器设备的性能了解不全面,使用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缺乏相关的维护保养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导致一些单位因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出现不会用、不敢用或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此外,检测技术和力量仍显得十分缺乏,检测技术力量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当前检测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2.2 缺乏专项经费保障
  由于没有专项经费保障,项目经费没有纳入各级财政预算,不利于设备长期有效运转,农产品检测工作也难以为继。
  2.3 检测项目多以速测及试纸检测为主
  多为定性或半定量检测,优点是检测快速简便,便于现场使用,但也存在检测灵敏度不高,干扰因素较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较低等问题,如果操作使用不当也可能出现假阳性结果,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4 缺乏分析、记录和打印系统
  每次检测后,检测数据不能及时收集、汇总,不利于对农产品安全信息的全面准确掌握。
  3 东海县农产品检测技术发展对策
  3.1 建立建全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
  学习掌握快速检测技术的基本知识、检测原理及最新的检测方法、操作步骤和结果分析。只有尽快建立建全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及研发其相关产品,才能保障农产品从生产到进入市场全过程安全,保障人类身体健康。
  3.2 加强人才引进与技术培训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工作任务繁重,现有检测人员已满足不了日益繁重的检测工作,从大学毕业生中择优录用高素质的专业检验检测人员,充实壮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并对现有人员加强培训教育,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打牢专业技术基础,做好农产品检测人员培训工作,强化农产品安全防范意识,改变管理与检测人员混用的现象,把检测人员从管理监督中分离出来,保证检测工作正常有序开展,以适应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新的需要。
  3.3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是一项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社会事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经费花销很大,包括设备投入、检测成本、人员培训、认证认可、试剂的消耗、仪器保养维修等多项开支,试剂及其他耗材价格不菲。因此,各级政府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等法律规定和文件精神,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工作经费列入年度同级财政预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验室建设、市场监管和人员培训等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足额的经费保障,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4 研发新一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
  研发新一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使农产品安全检测的时间更短、灵敏度更高、仪器微型自动化、检测方法集成化、检测产品国际化和检测方法标准化,现有装备的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提供技术贮备,加大装备信息含量,便于数据传输,提高装备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责任编辑:赵中正)
其他文献
病例:患者,男,55岁,农民,主因双足疼痛10年,加重伴左上肢活动不利5天于入院。患者阵发性双足烧灼样疼痛10年,以足前部、足底、足趾为著,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伴局部皮肤潮红-紫红、
摘 要 从重庆市区域物流的发展情况出发,结合重庆市荣昌区物流发展现状综合分析,简明扼要的分析荣昌区物流发展的优势以及其现存问题,并根据现阶段重庆是政府对发展区域物流的政策,提出有利于荣昌区物流发展的相关建议,以促进荣昌区物流园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物流;发展前景;荣昌区  中图分类号:F259.2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24--02  1 重庆市荣昌区简介  
]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瘤的造影方法.方法对41例升主动脉瘤的心导管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进行总结.结果行升主动脉造影41次均成功,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23次,左冠脉成功率为
目的探讨CypherTM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1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共置入CypherTM药物洗脱支架15枚,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并于术后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