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属于世界较富裕的一半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j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已经属于世界较富裕的一半,再也承担不起推迟改革的代价——这就是中欧“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带来的启示。这个排行榜,对世界银行的人均国民收入排名榜提出了质疑与挑战。全球媒体发布的各种版本的“2010年十大新闻”中,有一条意义重大以至于谁也不能将它绕开,那就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然而,从发展经济学的视角看,有意义的不是总量指标,而是人均指标。根据世界银行不久前发布的201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排名榜,按三年平均名义汇率法(AtIasmethod),12275美元以上的“高收入经济体”有70个,3976~12275美元之间的“上中等收入经济体”有54个,1006~3975美元之间的“下中等收入经济体”有56个,1006美元以下的“低收入经济体”有35个。中国2010年的Atlas人均GNI为4260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跻身上中等收入经济体的行列,属于世界较富裕的一半了。
  但根据同一个排名榜,在除台湾地区以外的全球215个经济体中,中国排名第121位。因此,在中国以外的214个经济体中,120个(56%)的人均GNI高于中国,94个(44%)的人均GNI低于中国。这似乎意味着中国仍然属于世界较贫穷的一半。
  中国属于世界较贫穷的一半,还是较富裕的一半?这是有关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重大问题。然而,一直以来被用于衡量各个经济体相对发展水平的世界银行人均GNI排名榜没有对这个问题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天下第一排名榜”的缺陷
  
  人均GNI及其排名榜对于全球发展问题和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受到世界银行的高度重视,长期以来总是在《世界发展指标》的第一个表中列出,而且在该表的12列数据中占有4列的显赫位置。因此,人均GNI可以算是“天下第一指标”,人均GNI排名榜也可以算是“天下第一排名榜”。
  “天下第一指标”和“天下第一排名榜”一直受到中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正是以中国1978年230美元的人均GNI为起点,中国领导人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26页)邓小平还特地强调:“这是以1980年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计算的。”
  然而,世界银行的这个“天下第一排名榜”存在若干缺陷。其缺陷之一就是其排名对象中最小的图瓦卢(1万多人)和最大的中国,在人口规模上相差整整5个数量级,而且人口规模偏小的排名对象的排名指标(人均GNI)明显偏高,由此造成和人口规模有相关的排名偏差。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王建铆教授曾经对世界银行人均GNI排名榜中的经济体进行过人均GNl与人口规模的列联表检验,结果显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关系。这表明世界银行人均GNI排名榜存在和人口规模有关的偏差。
  实际上,即使不采用严格的统计检验方法,世界银行人均GNI排名榜存在和人口规模有关的偏差这一事实也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2010年世界银行排名榜的60个人口百万以下的微型经济体中,31个属于“高收入”,13个属于“上中等收入”,15个属于“下中等收入”,只有1个属于“低收入”。因此,《世界发展指标1999》把人口百万以下的经济体纳入人均GNI排名榜的做法,实际上是把明显的偏差引进了该排名榜,是“改退”而不是改进。
  其缺陷之二就是,其排名对象经常变动,由此造成不同年份排名的不可比性。排名对象变动的客观原因是国际政治现实的变化,其最极端例子就是1991~1992年期间。1991年的排名,由于前苏联的一分为十五和圣马力诺的加入,经济体数目从1990年的185个增加到了200个。1992年的排名,由于厄立特里亚的加入和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加入、前捷克斯洛伐克的一分为二和前南斯拉夫的一分为五,经济体数目增加到了207个。
  最近的例子就是2010年,由于前荷属安的列斯的解体(分出库拉索和荷属圣马丁)和法属圣马丁的加入,世界银行排名榜的经济体数目从上年的213个增加到了215个。因为变动前后涉及的经济体人均GNI都高于中国,中国2010年的排名实际上被压低了2位。
  其缺陷之三就是,其排名对象有比较重要的遗漏。从1979年的排名榜开始,世界银行一直把目前人口规模全球排名第51、经济规模全球排名第24的中国台湾地区排除在外。实际上,世界银行2010年排名榜中的60个微型经济体全部加起来,其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都比不上台湾。
  
  中欧“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的设计与推出
  
  王建铆教授在2011年3月2日《环球时报》的文章中指出,对于每个经济体,只要计算出在该经济体以外的世界人口中,人均GNl低于该经济体的人口所占的比重,就可以得到该经济体的人均GNl的“无偏排名指数”。这样的排名指数实质上是人口加权和归一化的排名。显然,这样计算出来的人均GNl最高的经济体的排名指数为100%,人均GNI最低的经济体的排名指数为0。
  附表就是根据上述方法得到的“2010年中欧‘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其中有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在内的全部156个人口百万以上的经济体,覆盖了全世界人口的99.8%。表中首先列出了世界银行发布的2010年Atlas人均GNI和Atlas人均GNl排名,然后列出了2010年Atlas人均GNI和PPP人均GNl的排名指数。为了反映排名变动的情况,表中还列出了2009年的Atlas人均GNI和PPP人均GNI的排名指数。
  对于世界银行没有发布其Atlas人均GNl排名的6个经济体,我们首先根据各个经济体统计机构的数据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世界概况》(TheWorldFactbook)的数据推算了其Atlas人均GNI排名,然后根据补齐的Atlas人均GNI排名,计算了Atlas人均GNI排名指数。世界银行的PPP人均GNI排名榜中缺失的排名更多,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补齐。
  由于在我们的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中,没有包括人口百万以下的微型经济体,相应地在Atlas人均GNl排名这一列中出现了数字的空缺。从这些数字空缺的分布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世界银行Atlas人均GNI排名榜位次最前的25个经济体中有11个是微型经济体,其中位次最前的10个经济体中有6个是微型经济体;而位次最后的25个经济体中没有1个是微型经济体。显然,这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世界银行的人均GNl排名榜存在明显偏差。因为60个微型经济体合计只占全球人口的0.2%,所以无论是否包括它们,其他156个经济体的排名指数都基本上不受影响。   
  认清国情、呼唤改革、推动研究
  
  在我们的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中,中国2010年的Atlas人均GNI和PPP人均GNI的排名指数分别为61%和60%,分别表示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人口中,有61%和60%排在了中国人的后面。因此,对于本文开篇提出的有关中国基本国情的这个重大问题上(中国属于世界较贫穷的一半,还是较富裕的一半?),我们的排名榜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中国已经属于世界较富裕的一半。
  认清国情,是我们设计和发布中欧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的目的之一。实际上,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在1996年就已经在PPP人均GNI上超过了印尼,在1998年又在Atlas人均GNI上超过了印尼。中国超过印尼就意味着,在全世界11个人口亿人以上的大型经济体中,中国处于正中间的位置,也就意味着中国的排名指数达到50%左右。可见,中国在十多年前就已经属于世界较富裕的一半了。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中国在1997年就已经跻身下中等收入经济体。因此,中国跻身世界较富裕的一半和中国跻身下中等收入经济体大体上同时发生在1990年代后期。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在差不多20年间从低收入转变为下中等收入,主要是因为在1970年代后期和1980年代早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中国在随后的10多年间从下中等收入转变为上中等收入,主要也是因为在1990年代中期和后期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实践证明,改革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中国从上中等收入转变为高收入必然需要尽早进行新一轮的重大改革。呼唤改革,这是我们设计和发布中欧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的目的之二。
  还必须指出的是,世界银行人均GNI排名榜的缺陷也是很多其他类似排名榜的缺陷。我们认为,我们的排名指数方法不仅可以用于经济发展排名榜,而且也可以用于社会发展排名榜和其他与发展有关的排名榜。我们的排名榜弥补了世界银行排名榜的缺陷,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缺陷,而且有其适用的范围。我们设计和发布中欧“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也是希望抛砖引玉,引起学术界对发展排名问题的重视。推动研究,这是我们设计和发布中欧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的目的之三。
  在过去十多年间,中国人总是不断听到“根据世界银行的排名,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排在世界100名之后”一类的说法。在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这一类的说法被再一次大肆宣扬,甚至还出现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这样的版本(《参考消息》2011年2月15日第1版)。最近我们又发现,“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的外国版本好像也很流行(英国《每日电讯报》2011年7月28日,《环球时报》2011年7月30日第6版转载)。我们计划今后每年发布一次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一方面是因为需要与时俱进地反映客观事实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过去十几年乃至几十年间形成的思维定势,至少需要几年才能彻底克服。
  更难克服的是既得利益。世界银行的人均GNI排名之所以在中国这么有市场,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中国很多问题的借口。其中隐含的逻辑就是:因为中国的人均排名仍然在世界100名之后,所以中国人就没有可能享受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更平等的公共服务、更完善的法治,更开放的市场、更透明的政府、更清洁的环境、更充分的民主,等等。简而言之,世界银行的排名已经成为中国的特殊利益阶层拒绝改革的借口。但如果中国由于推迟改革而维持粗放发展方式,结局就必然是“中等收入陷阱”,还可能再加上一场危机。
  问题早就已经不是“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而是太多的中国人仍然是世界上最穷的人之一。现在的中国是“不患不足而患不公”。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是已经属于世界较富裕的一半。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再也承担不起推迟改革的代价。这就是中欧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对我们的启示。
其他文献
如果国美、苏宁能有效借力其多年积累的资本、品牌、网络优势,以及它们对零售的理解和服务能力,在80、90后消费者的争夺中占据优势,它们仍将是最终赢家。    虽然2010年国美、苏宁两大家电连锁巨头的销售收入仍占到中国家电实体店销售总额的25%,但家电连锁大卖场业态的销售额增长正遭遇瓶颈。国美电器2010年销售收入比2009年约增长19.32%,扣除一个规模化企业每年自然增长的15%,以及2010年
期刊
但丁在《炼狱》里描述了这样的情景:一个庞大而干涸的深井,被遗弃的灵魂疯狂地寻找出路,挣扎着往上攀爬。虽然煎熬,但没有死亡。马斯洛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疾患就是价值的沦丧,这种危险状况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严重,诸如颓废、抑郁、失落、空虚、绝望,价值观沦丧带来精神世界的崩塌成为个体迷茫的重要因素。  商业故事往往因为资本的放大作用,像被舞台灯光一般照着纤毫毕现。流行文章的标题,总是关于没有希望的90后
期刊
2010年中国民营上市企业整体上保持了平稳甚至加速发展的态势。从营业收入来看,民营上市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不过,民营上市企业盈利水平的增长却落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民营经济的持续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
期刊
西哲有言:To lead is to live dangerously,当你做领导的时候,你便是活在风险当中。一个领导者站在一个从未面对过的挑战前,就好像是在走钢索,只有这样才能在未知中找到方法和出路,继续向前。然而不可否认,在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很多组织仍然有着大家长式的领导作风,团队进步靠的是领导者的自信、笃定的目标与期待。  因为新的探索是带有风险的,那么团队帮助领导者做到分散风险的管理,就
期刊
        
期刊
捆绑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市场份额及利润,但成功需要遵循四条基本法则。    捆绑销售,简单地说就是结合多种产品和服务于一体出售。作为一项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的营销策略,很多职业经理人都将它视为一个能同时提高销量并带来丰厚利润的魔术公式。如果运用得当,捆绑不但可以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并增加利润,甚至能给买卖双方带来全新的价值体验。但反过来,如果客户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价格没有优化,或忽略了和客户的价值
期刊
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起属于他们时代的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哈罗德·卢森堡    晚清:机器与人争夺    洋务运动中兴办实业的洋务派多具备官方背景,李鸿章、张之洞、盛宣怀等代表人物都沿袭了传统农业社会的商人传统。在19世纪末的中国,新兴的工商业文明开始勃兴,从“红顶商人”到民营企业家的变迁,一批具备了新知识和责任感的新兴商人开始崛起,他们沐浴了工业化的洗礼,在许多重大的历史事
期刊
2018年7月1日,世界银行发布了全球各经济体(不包括中国台湾地区)2017年人均国民总收入(Gross National Income,GNI)的排名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排除所有人口不满百萬人的经济体,推算补齐包括台湾在内的7个经济体的数据,并且计算人口加权的排名指数来纠正世行排名榜的“人口规模偏差”,中欧2017年全球经济发展排名榜出炉,囊括全世界所有160个人口百万人以上的经济体和全世界9
期刊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任何东西都可以在世界上任何地方生产并销售到世界各地的现象。”莱斯特·瑟罗(Lester C.Thurow)在《资本主义的未来》中曾这样谈到全球性经济问题。中国入世,更进一步地融入了这个全球一体化的市场,大量外来商品涌入国门,而世界上许多产品都已经是“Made in China”。  大时代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和成长空间,财富在全球版图上越来越平滑地流转并分享,由此推动中国从
期刊
入世以来,受惠于出口订单的增加,浪莎开始在全球产业链的底端享受国际分工带来的利益,只不过如今它更加速了向产业链上游推进的升级步伐。    2011年7月17日,第2522期的浪莎《员工快讯》只有8开大小,中缝里印着这样一条国际快讯:“世贸组织上诉机构15日最终裁定中国在与欧盟关于紧固件的贸易争端中胜诉……”  集团董事长翁荣金坐在办公室的沙发里,把眼镜摘了又戴,良久。这条新闻让他回想起了入世之后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