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动互联网视角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策略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s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借助课堂多向互动,开展互动教学模式,打造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实现教学目标,引发学生思考和质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  小学道德与法治  智慧课堂  互动教学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推进,依靠互联网强大交互特性,基于新技术构建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必将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探讨的互动过程,是一种普遍而高效的教学方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结合学科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发挥多种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学互动的开展,实现智慧课堂互动效果最大化。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交互不足存在的主要问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是把现代新信息技术应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实现了课堂的高效互动、动态开放、合作探究、个性化学习和教学机智。但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不难发现设备主体或使用主体的不足。
  (一)过分依赖设备硬件
  日常教学中,由于教师所使用的现代新信息技术很大程度上以台式电脑、笔记本、实物投影等设备为主要硬件,教师使用新信息技术时,不断往返于这一类的辅助设备之间,顾此失彼,没有深入到师生交流互动中,不利于活动情感的交流,影响了教学效率,浪费了教学时间。
  (二)过于生搬硬套
  教学中,硬性地套入使用新信息技术,让活动丰富、情感交融的课堂变得生硬,教学环节的设计更多的为体验新技术的使用,而非从教学目标出发,挖掘学生生活的实际,搭建道德情感的桥梁。这导致课堂互动、交流、评价交不关注学生,而成为了教师表演教学的舞台,失去教学的真实意义。
  面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居民”的小学生,教师应更合理、灵便、适度地发挥新信息技术的跨时空、跨地域、多形式的交流互动功能,促进趣味性与实用性有效结合,有效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道德情感体验与发展,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增强活动体验与交流分享,从而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二、移动互联网下互动教学策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优势
  (一)更容易实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的任何一种教育教学理念,都需要有一定的新技术作为支撑点。“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更需要得到新媒体新技术的支撑,否则难以落地。无论是基于PC端的网络辅助学习平台,还是自媒体的微视频、微信、微博等微平台,还是众多媒体软件的使用,都能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提供生成的养分。教师要充分挖掘其功能与潜力,将新信息技术为我所用,使之相互配合、融合,为学生创设积极的课堂教学情境,把抽象、晦涩难懂的学习内容直观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学习热情。充分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努力呈现综合性活动课程特色,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基于“学”而“教”,“教”为“学”服务,促进学生自主學习、合作交流、探究发现。
  (二)更贴近学生实际需要,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的突破要基于对学生的了解与分析。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手段很多——观察、调查、访问。而大数据的收集分析,更有效帮助教师客观全面分析学情。借助新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掌握一些大数据——学生的个人信息、学习习惯、态度与选择等。通过分析和对比,统计和归结,课前教师根据学情,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典型的教学内容,运用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手段;当任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变化时,教师要适当调整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课后,教师统计学生个人学习态度、对教学内容喜爱的程度和掌握情况,以及潜藏的价值观倾向等主观数据,分析其相关性,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态度及价值观念等有更为精准的把握。
  (三)更容易达成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融为一体的“双赢”
  新信息技术的出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让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教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原有相对单一封闭的课堂教学转变成互动性强、开放性大、学生参与面广及对教学过程可评价的创新性实践性课堂。教师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微课、微视频、微游戏等形式展示,学生乐中学、看中学、玩中学,从而过渡到自主学习;这一学习过程发现的问题,通过移动网络及时提出,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又如教师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在教学内容基础上,拓展延伸到生活实际和时事政治,不仅有助于课堂信息量的扩大,也扩充学生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深化学生的认知。一方面,新信息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上发挥着技术优势,同时促进自身信息技术水平与能力发展,更大范围扩大自身对教育教学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实现了线上线下、校内校外、时间与空间多方位的交互促进,趋向统一,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让师生共同收获甜美的成果。
  三、移动互联网视角下的互动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环境,激活学生参与主动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强调指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内部心理结构的过程,教师的指导只是辅助手段。即教师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激活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热情,产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突出,教学内容多元且丰富,每课教材,特别低年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一般是四页内容,文字不多,插图不少,为情境互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根据教学需要,教师要巧妙运用新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情境中去,及时引导互动,在互动中生成对知识的认知。
  一年级《早睡早起》中,教师向学生推送两段视频,皮卡、多多分别早睡精神好学习棒、晚睡迟到学习差的对比,学生自主观看,就两位主人公的行为作出投票。学生毫不犹豫地指出:“我喜欢皮卡,因为他早睡。”配合教师适时的追问,学生各抒己见,在表达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启动,逐步反思自我,形成了对自我的正确认知。通过相似情境的创设,学生热情高涨的参与其中,课堂学习的氛围高涨,学生之间形成了有效的互动。   教师有了情感互动的意识,教学活动才能有所创新,教学过程才能自然顺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跟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可以积极运用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向学生讲述生活化的故事、推送专题图片等手段,调动学生思维,实现多维互动。
  (二)借助问题互动契机,启发学生思辨能动性
  问题的提出是教学常用的互动方式,但随便发问、无关联性发问是误区。教师提出多个思考问题,即是没有考虑课堂教学时间的局限性,即使能够给予学生一定的启发,但学生有效的思考的时间根本没有得到保证,教学目标就没法达成。教师要立足教学最基本的着眼点,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或两个主要研学问题,实现问题设置的基本原则——少而精,预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或者创造更多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充分思考中自然能得出更深刻的结论。
  学习六年级《主动拒绝烟酒与毒品》时,以视频方式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强调: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如酒吧、网吧、歌厅等,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坚决不能去。这些场所在门口显眼的地方设置“未成年人禁入”标志。顺势设问:在你们身边有哪些场所设置了“未成年人禁入”标志?这些法律规定对你们有什么作用?直面感知中,明确了学生不能去的场所,提醒学生要远离这些可能产生危害的地方,能更好地保障自身安全。紧接着直击生活常事,问:爸爸妈妈都带我们班同学去过KTV唱歌娱乐,那你们是未成年人,能对吗?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剖析,现场辩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实际十分密切,却有矛盾点,所以学生获得核心答案比较困难。针对教学实际,教师设计的这两个问题是有递进关系的,并囊括了学习的难点。学生要从宏观上把握“有法必依”的重要意义,首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紧接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以问题为互动契机,进行第二个问题的讨论,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
  问题互动最体现教师教学智慧在于:教师能着眼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吸收知识,培养技能,消化学习重难点,内化道德情感。面向全体学生是问题设计需要,一定的梯度性也是因材施教的需要,即必须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状态等方面综合考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层次性问题推动下,实现多维互动,焕发智慧课堂生命力。
  (三)案例材料阅读选择,培养学生认知探索性
  教师借助故事案例,学生阅读感知故事案例内容,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索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特别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小学道德与法治到了中高年级,部分内容理论性或政治性较强,学生理解比较吃力。这时生动形象的故事案例的出示,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其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的能力,甚至创新精神都能得到质的飞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对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热点、社会焦点问题有较高兴趣或关注度,实施故事案例互动,促进学生认知的探索。
  五年级《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教学时,教师创设“走进中国古代科技名人堂”活动情境,播放张衡的视频,出示关于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数据,引出这两位古代科技名人的成功在于坚持不懈与不畏艰难。运用“班级空间”,学生阅读案例材料包,小组交流分享,学生以“小小探究家”身份,解开古代科技名人一个个成功密码——实事求是、细心总结、不怕艰苦……换角度的思考、与代入角色的体验,当抽象的科学精神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感人事例相結合,课堂教学便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加深学生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同时,更有助于学生运用科学精神指导行动,案例材料阅读互动强化了学生的认知,增强情感内化。
  案例材料阅读互动的实施,同时要关注故事案例的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兴趣故事案例,才能激活学生认知。故事案例选取过难,一方面学生可能理解不了,一方面学生可以产生畏惧心理,自然就不愿意主动探究。特别是低年段,故事案例的选择要求更生活化,能够给学生带来亲切感、熟悉感,学生讨论的热情更高,解析案例更透彻,教学效果更值得期待。趣味性强、情节生活化、符合学生兴趣特点,是故事案例选择的重要原则。
  (四)链接实践活动载体,深化学生情感体验性
  实践性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特征。与教材内容相链接,接轨社会生活实践,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能扩大学生生活范围,增加生活阅历,丰富生活体验,道德认知、情感体验、意识培养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多样的实践活动,将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学习展示平台。
  二年级《我们不乱扔》中,学生观看微课《秋游的故事》,真切地感受孩子们的做法,分辨对错,对王勇、天天、小花进行投票,说出自己喜欢这个人物的原因,明白“不乱扔”是每个人的责任。接着“垃圾分类大闯关”平板游戏,课堂实践垃圾分类,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学习正确的分类方法。续说故事: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他?学生现场演一演,把生活搬到课堂中,学生互相点评肯定下,以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文明行为。教师巧妙借用实践体验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动手分类,情境表演,智慧生活,培养了公民责任感。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不是教师讲大道理的场所,只有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最接地气的实践活动,才能接近学生的认知。要让学生明确活动主题、具体目的、实施具体过程,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升学生探究意识。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课堂互动教学。教师要多视角出发,巧妙借用移动互联网的强大交互性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提供强大的后盾,打开小学道德与法治智慧课堂的又一扇窗。摆脱传统教学媒体的束缚,以学生为本,更贴近学生实际需要,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参与热情;问题研学,启发学生头脑风暴;案例互动,开拓学生视野;动手实践,深化情感体验,突破教学重难点,深入到学生当中,开展多元互动,达成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融为一体的“双赢”。
  参考文献
  [1] 蔡宝来,杨伊.基于移动学习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5(9).
  [2] 文智支.基于移动学习环境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互动教学策略[J].东西南北:教育,2017(2).
  [3] 康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互动教学[J].名师在线,2018(8).
  [4] 徐宏.建构互动模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动”起来[J].教书育人,2017(11).
  [5] 刘阳.多媒体网络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探索[J].名师在线,2019(8).
  [6] 王成.让多媒体之花盛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J].考试周刊,2017(3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社会发展越来越快速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单向灌输知识的模式已經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严重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项目教学的运用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参与自主探究學习,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 初中化学 项目式教学 策
期刊
【摘 要】 深度学习视野下,优化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维度,按照更高标准推进教学指导工作,从而找到全新的理论视角,促进学生们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数学教师的职责所在。在实际操作中,必须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小学生深度学习,再从实践层面出发,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深度探究积极性,充分活跃他们的数学思维,使得数学教育独具特色,培育更多爱学习、有理想的可造之材。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
期刊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化,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模式也在逐步的改善与创新。相关教师应该针对小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学习情况,来实施全新的创设情景教学法,用来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要充分了解情境教学法的作用和特征,还要贯彻落实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本文以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其方法实践的重要意义做出评价,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情境教
期刊
【摘 要】 常州市第三中学高三英语组通过探索不同线上教学平台并交互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切实可行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以“高三英语”课程为例,将传统的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活动进行交互,开展混合式教学,提出了一套符合常州市第三中学自身定位与特色的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  【关键词】 线上教学平台 线下线上混合式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  1. 引言  线下与线上融合是指利用云计算和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带来的线上
期刊
引言:  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掌握力学知识,并能够有效运用,可为其物理学科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高中物理经典力学知识呈现出抽象性特点,对于高中生的抽象思维有着较高要求。因此,高中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经典力学内容时,需要运用有效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提升物理学科的学习效率。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基础知识  高中物理力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只靠背诵力学概念来完成。高中生要学好力学知识,必须具備较强的
期刊
【摘 要】 随着当前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社会各界对于高中阶段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强调,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物理观念的建立、科学思维的培养、科学探究的设计、态度责任的渗透等方面的内容,需要教师多加研究和思考。基于此,本文针对生活化情境在高中物理力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生活化情境 高中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教育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中,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新课改的具体要求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将思维可视化,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将研究分析基于“思维可视化”理论下,小学数学课堂重建的有效策略,以此提供参考。  【关键词】 思维可视化 小学数学 课堂重建 数学素养  1. 在教材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优秀的教
期刊
【摘 要】 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已成为广大教师的首要教学目标。在此教育背景下,本课题将初中数学新课标教育理念当作理论指导,分析并研究问题探究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有效应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采取问题探究的方式构建出小组合作教学。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问题探究模式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效措施,希望为
期刊
【摘 要】 社会不断进步,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的重视也在不断地提高。为了促进小学数学的发展,进一步将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融入互联网的发展中,将互联网+技术进一步带进数学的学习课堂之中,促进小学数学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技术可以进一步增加小学数学的学习效率,成为数学发展的辅导的工具,推动数学教学,创建课堂网络教学,但是将互联网+与数学
期刊
【摘 要】 隨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小学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也随之完善。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沉闷的数学课堂变得活跃,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本文以学习兴趣展开,分析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问题,并为教学实效性提出对应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实效性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基本概述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起步,而低年级数学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