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对徐州市中小学体育場地设施开放的现状经行全面的研究,分析在同一地域中小学体育场地(馆)对外开放情况显著差异原因,探索出适合徐州市区中小学体育场地(馆)开放的有效途径。为全市中小学学校的体育场馆的开放提供一般性的建议,以利于政府对社区的体育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中小学体育场地(馆)的利用率。
关键词:徐州市区;体育场地(馆);对外开放
1研究背景
为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实施办法(试行)》(徐政办发〔2017〕131号)要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应当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通过对学校体育场馆和场馆区域进行隔离改造,在确保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前提下向社会开放[1-2]。徐州市区255平方公里,187万人,定位为II级大城市,位居江苏省第五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3],2017年徐州人口密度在徐州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对健身条件的需求更加迫切,合理利用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势在必行。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合徐州市教育网公布的徐州市中小学名录对徐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馆)的对外开放情况逐一走访调查,选取场地(馆)种类较为齐全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进行抽样调研以及数据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査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研法等。
3结果与分析
3.1徐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馆)数量状况
根据徐州市教育局及体育局提供的网络数据资源以及逐一调查走访显示,截至2017年徐州市区共有中小学共有778所,学生总数为40.72万人,中小体育场地总面积为814200平方米,其中有顶棚的体育场馆的中小学占2.5%,除具体育功能外还有其他文体目的,故一般不对外开放,以下(表一)是徐州市区各区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馆)存在现状。(部分中职高职院校以及特殊教育院校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根据徐州市市区中小学体育场地面积,学生数量情况可以看出徐州市区各区的中小学体育场地的资源较为丰富,中小学体育场地(馆)的资源在完全开放的情况结合社会体育资源下是可以满足各区体育人口锻炼的需求的。但根据实际走访情况显示,部分小学并没有体育场馆,体育场地面积较小,仅满足本校小学生的课内时间的教学工作,并不能承担对外开放的社会责任。
教育系统中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馆)资源与徐州市各区的人口,面积状况基本成正相关,其中教育系统中体育资源较为丰富分布较为合理的是云龙区,鼓楼区,较为贫乏的是贾汪区,泉山区和铜山区。在总结学校体育资源分布的前提下可以为场地的合理开放做准备。
3.2徐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馆)对外使用情况
根据实际的走访调研以及电话访谈,截至2017年徐州市市区教育系统中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馆)对外开放62所,占中小学学校总数的8%左右,走访调查发现,徐州62所对外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馆)中有34所学校是1000人以下,28所学校是1000人以上,其中,在校人数1000人以上的28所学校中的体育设施资源是比较健全的。
截至目前62所学校中,各类场地(馆)的开放情况不一,45.2%的学校并不具备设施完好的体育馆,设在田径场周围的场地也较不规范,只具有场地线,没有隔网或其他的防护设施,即使是开放也不具备专业的的运动功能,因此在62所对外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馆)中,各类运动场地的开放程度是普遍较高的,其中乒乓球,器械区,这些与田径场较近,依附较强的区域的开放率达到100%,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排球场等有运动设施损耗的球场的开放则较低。
有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现时还没有对外开放,徐州在体育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馆)对社会开放将成为徐州体育场地总量的一股新生力量。如何重点开发和利用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此外,开放形式往往影响着开放效果,主要是因为大众体育发展是以体发局作主导,公共体育设施一般收费较为低廉,开放居民或体育团体在考虑使用学校体育场地时会有所侧重,减轻公共体育的压力[4]。在对外开放的62所学校中对学生和在职老师的开放率为100%,凭学生卡、教师卡的形式对外开放,且无偿;部分社区中小学仅对社区居民开放;部分中小学与社团联合打造中小学体育赛事,会在比赛时对外开放,例如云兴小学承办“云兴杯”轮滑比赛,届时会对轮滑比赛的选手,俱乐部开放;对市民的开放的学校所占比重少,出示身份证等证件可入校运动。
从对外开放的时间来看,62所对外开放的中小学中有35%的中小学在课余时间(6:00-8:00,18:00-21:00)对外开放,有64%的中小学会在周末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中小学在寒暑假期间都会对外开放,节假日期间对外开放的中小学占86%。
然而政府与学校并未以网络,媒体公告的形式面向市民公布幵放的学校的名称与具体开放时间,开放形式。开放的时间也存在不确定性给社区锻炼的居民以很大的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目前徐州市开放的62所中小学占全市区中小学总数的8%,部分学校的开放只针对本校学生或是教职工,开放时间仅限于节假日的具体时间点。另外,徐州市大部分中小学的幵放形式一般以公益开放为主,并不收取任何费用,再加上对开放人员,时间的限制,中小学体育场地(馆)的使用效率还有待提升。
3.3徐州市区中小学体育场地(馆)开放状况原因分析
根据实际调研发现,不开放的原因主要是资金和安全两方面的问题。在对各区居民,学生,老师 ,家长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中发现,安全问题是中小学不开放的主要原因,在抽样问卷发放调查中,300份有效问卷中,70%以上人认为学校还是以教育目的为主,承担公益责任为辅,不建议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以免带来学生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此外资金问题是限制开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开放率较高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场馆中,资金来源要比不开放的中小学多,例如铜山管道小学除了有徐州市教育局的财政补贴还有管道社区的资金支持,徐州市区中小学体育场地(馆)资金来源如下(图一)。根据徐州市区中小学体育场地(馆)的设施维护费用来源的所占比重分析得出:由于学校拨款占比重大,为节省开支,学校方会选择以教育为主要责任,在课余时间不对外开放,部分资金来源充足的学校会在课余时间对外开放。
对于已经开放的中小学,其开放的原因根据调研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加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教师对学校的热情度,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程度,解决体育资源紧缺的问题。
4结论与建议
徐州市区各区的教育系统的体育资源是很充足的,但对外开放率不大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问题(1)中小学的体育场馆的开放机制还是很不成熟,直接借鉴高校的管理制度是不可取的(2)对外开放管理制度不完善(3)校内人员流动增大,对于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存在安全隐患。((4)部分中小学体育场地(馆)本身就存在安全问题,在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的情况下无法保障校外人员的运动安全。
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各级学校既承担着教育任务也负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责任,在学校场地设施出现大量闲置的实际情况下,将这些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是有必要的。国家政策的引导的开放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一味等待观望并不能解决问题,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应该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大胆实践。
(1)结合徐州市区鼓楼区、泉山区、铜山区、贾汪区、云龙区学校的实际分布状况,学生的数量情况,教学时间等情况以及各区的人口的实际情况合理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场馆设施。
(2)借助徐州市目前借助网络建设智慧体育的东风,发展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学校体育场馆预订等功能于一体的“徐体通”云平台。既达到控制学校体育场馆人流量的目的,也能解决体育人口运动健身的需求。
(3)引入徐州市各区政府机关的协作管理或第三方运营管理,结合目前市民锻炼可接受的收费标准以低收费控制进入学校体育场地(馆)的人流量。
(4)最后徐州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属于徐州市教育部门管理,如何理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之间的关系,调动徐州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也是打开徐州市校园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最后一把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敏正. 澳门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状况的調查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2]《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实施办法(试行)》(徐政办发〔2017〕131号)
[3]《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徐政发〔2018〕8号)
[4]徐州市统计局《2017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
关键词:徐州市区;体育场地(馆);对外开放
1研究背景
为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实施办法(试行)》(徐政办发〔2017〕131号)要求,新建居住区和社区应当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的标准配套群众健身相关设施,通过对学校体育场馆和场馆区域进行隔离改造,在确保安全和正常教学秩序前提下向社会开放[1-2]。徐州市区255平方公里,187万人,定位为II级大城市,位居江苏省第五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3],2017年徐州人口密度在徐州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居民对健身条件的需求更加迫切,合理利用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势在必行。
2研究对象与方法
结合徐州市教育网公布的徐州市中小学名录对徐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馆)的对外开放情况逐一走访调查,选取场地(馆)种类较为齐全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小学进行抽样调研以及数据分析,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査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调研法等。
3结果与分析
3.1徐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馆)数量状况
根据徐州市教育局及体育局提供的网络数据资源以及逐一调查走访显示,截至2017年徐州市区共有中小学共有778所,学生总数为40.72万人,中小体育场地总面积为814200平方米,其中有顶棚的体育场馆的中小学占2.5%,除具体育功能外还有其他文体目的,故一般不对外开放,以下(表一)是徐州市区各区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馆)存在现状。(部分中职高职院校以及特殊教育院校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根据徐州市市区中小学体育场地面积,学生数量情况可以看出徐州市区各区的中小学体育场地的资源较为丰富,中小学体育场地(馆)的资源在完全开放的情况结合社会体育资源下是可以满足各区体育人口锻炼的需求的。但根据实际走访情况显示,部分小学并没有体育场馆,体育场地面积较小,仅满足本校小学生的课内时间的教学工作,并不能承担对外开放的社会责任。
教育系统中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馆)资源与徐州市各区的人口,面积状况基本成正相关,其中教育系统中体育资源较为丰富分布较为合理的是云龙区,鼓楼区,较为贫乏的是贾汪区,泉山区和铜山区。在总结学校体育资源分布的前提下可以为场地的合理开放做准备。
3.2徐州市中小学体育场地(馆)对外使用情况
根据实际的走访调研以及电话访谈,截至2017年徐州市市区教育系统中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馆)对外开放62所,占中小学学校总数的8%左右,走访调查发现,徐州62所对外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馆)中有34所学校是1000人以下,28所学校是1000人以上,其中,在校人数1000人以上的28所学校中的体育设施资源是比较健全的。
截至目前62所学校中,各类场地(馆)的开放情况不一,45.2%的学校并不具备设施完好的体育馆,设在田径场周围的场地也较不规范,只具有场地线,没有隔网或其他的防护设施,即使是开放也不具备专业的的运动功能,因此在62所对外开放的中小学体育场地(馆)中,各类运动场地的开放程度是普遍较高的,其中乒乓球,器械区,这些与田径场较近,依附较强的区域的开放率达到100%,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排球场等有运动设施损耗的球场的开放则较低。
有部分条件较好的学校现时还没有对外开放,徐州在体育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馆)对社会开放将成为徐州体育场地总量的一股新生力量。如何重点开发和利用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此外,开放形式往往影响着开放效果,主要是因为大众体育发展是以体发局作主导,公共体育设施一般收费较为低廉,开放居民或体育团体在考虑使用学校体育场地时会有所侧重,减轻公共体育的压力[4]。在对外开放的62所学校中对学生和在职老师的开放率为100%,凭学生卡、教师卡的形式对外开放,且无偿;部分社区中小学仅对社区居民开放;部分中小学与社团联合打造中小学体育赛事,会在比赛时对外开放,例如云兴小学承办“云兴杯”轮滑比赛,届时会对轮滑比赛的选手,俱乐部开放;对市民的开放的学校所占比重少,出示身份证等证件可入校运动。
从对外开放的时间来看,62所对外开放的中小学中有35%的中小学在课余时间(6:00-8:00,18:00-21:00)对外开放,有64%的中小学会在周末对外开放,对外开放的中小学在寒暑假期间都会对外开放,节假日期间对外开放的中小学占86%。
然而政府与学校并未以网络,媒体公告的形式面向市民公布幵放的学校的名称与具体开放时间,开放形式。开放的时间也存在不确定性给社区锻炼的居民以很大的不确定性,
总的来说,目前徐州市开放的62所中小学占全市区中小学总数的8%,部分学校的开放只针对本校学生或是教职工,开放时间仅限于节假日的具体时间点。另外,徐州市大部分中小学的幵放形式一般以公益开放为主,并不收取任何费用,再加上对开放人员,时间的限制,中小学体育场地(馆)的使用效率还有待提升。
3.3徐州市区中小学体育场地(馆)开放状况原因分析
根据实际调研发现,不开放的原因主要是资金和安全两方面的问题。在对各区居民,学生,老师 ,家长的问卷调查以及访谈中发现,安全问题是中小学不开放的主要原因,在抽样问卷发放调查中,300份有效问卷中,70%以上人认为学校还是以教育目的为主,承担公益责任为辅,不建议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以免带来学生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此外资金问题是限制开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开放率较高的中小学体育场地场馆中,资金来源要比不开放的中小学多,例如铜山管道小学除了有徐州市教育局的财政补贴还有管道社区的资金支持,徐州市区中小学体育场地(馆)资金来源如下(图一)。根据徐州市区中小学体育场地(馆)的设施维护费用来源的所占比重分析得出:由于学校拨款占比重大,为节省开支,学校方会选择以教育为主要责任,在课余时间不对外开放,部分资金来源充足的学校会在课余时间对外开放。
对于已经开放的中小学,其开放的原因根据调研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增加社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教师对学校的热情度,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程度,解决体育资源紧缺的问题。
4结论与建议
徐州市区各区的教育系统的体育资源是很充足的,但对外开放率不大主要是因为存在以下问题(1)中小学的体育场馆的开放机制还是很不成熟,直接借鉴高校的管理制度是不可取的(2)对外开放管理制度不完善(3)校内人员流动增大,对于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存在安全隐患。((4)部分中小学体育场地(馆)本身就存在安全问题,在没有专业教师的指导的情况下无法保障校外人员的运动安全。
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各级学校既承担着教育任务也负有一定程度上的社会责任,在学校场地设施出现大量闲置的实际情况下,将这些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是有必要的。国家政策的引导的开放效果并非立竿见影,一味等待观望并不能解决问题,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应该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大胆实践。
(1)结合徐州市区鼓楼区、泉山区、铜山区、贾汪区、云龙区学校的实际分布状况,学生的数量情况,教学时间等情况以及各区的人口的实际情况合理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场馆设施。
(2)借助徐州市目前借助网络建设智慧体育的东风,发展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为基础,发展学校体育场馆预订等功能于一体的“徐体通”云平台。既达到控制学校体育场馆人流量的目的,也能解决体育人口运动健身的需求。
(3)引入徐州市各区政府机关的协作管理或第三方运营管理,结合目前市民锻炼可接受的收费标准以低收费控制进入学校体育场地(馆)的人流量。
(4)最后徐州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属于徐州市教育部门管理,如何理顺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之间的关系,调动徐州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性,也是打开徐州市校园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最后一把锁”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敏正. 澳门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状况的調查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4.
[2]《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的实施办法(试行)》(徐政办发〔2017〕131号)
[3]《徐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徐政发〔2018〕8号)
[4]徐州市统计局《2017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