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联合侧腹入路胰腺坏死感染组织清除术治疗后腹膜感染的疗效评估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c200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上腹和侧腹联合入路手术方式与常规上腹入路的胰腺坏死感染组织清除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后腹膜感染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京医院2006年1月-2011年12月既往无基础脏器功能障碍的7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6例行上腹和侧腹联合入路,40例行传统上腹入路.比较两组入选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后并发症、新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死率等.结果 两组比较结果显示,传统上腹部入路组与上腹联合侧腹入路组患者术后局部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腹联合侧腹入路组术后器官功能衰竭发病率(3/36 vs 11/40,P=0.031)、再次手术干预率(10/36 vs 22/40,P=0.016)和病死率(4/36 vs 12/40,P=0.044)均低于传统上腹部入路组.结论 上腹联合侧腹入路胰腺坏死组织清除术是胰腺炎引起的后腹膜感染有效治疗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新发器官功能衰竭、再次手术干预率及病死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急诊救治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2年5月-2013年7月救治的36例破裂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5例合并高血压病,21例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3例采取急诊开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3例采取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其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33例存活,另外3例死亡,死亡原因包括1例失血性休克和心功能衰竭,1例术中心跳骤停,1例术后多器官功能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是多因素的,氧化应激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α-硫辛酸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将其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
目的 分析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规律,为其淋巴结切除范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3年8月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的进展期胃癌36例,记录每例患者的淋巴结数目,计算淋巴结总数和平均值,计算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以及分组淋巴结转移率.结果 36例手术标本共检出淋巴结1 401枚(16 ~107枚/例),平均(38.92±21.56)枚/例.36例中,淋巴结转移26例,总体淋巴结转移率为72%;
1前言  抗体检测和鉴定是免疫血液学的基础.抗体鉴定可以作为抗体临床重要性判定的指南,并为选择合适血液输注提供信息.在某些情况下,抗体鉴定可能是一个困难和费时的过程,因而可能延误患者的治疗.已经有抗体检测、ABO血型和D定型的操作指南,但很少有抗体鉴定必要程序的指南。
期刊
目的 探讨盆腔手术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鞍山市中心医院普外科1998年1月-2013年1月发生的8例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8例骶前静脉丛大出血全部止血成功,出血量为1 000 ~4 000 mL,平均2 600 mL.结论 熟悉盆腔解剖结构,并按解剖层次正确操作,是预防出血的关键.发生大出血时可用直接电凝法止血,方法简便易行。
1背景  抗磷脂综合征(APS)以血液高凝为特征,可引起所有血管床血栓形成.APS是由血浆磷脂自身抗体引起的,即抗心磷脂抗体(ACA)、狼疮抗凝物(LAC),它们在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瀑布中的共同阶段起辅因子作用;或由对阴离子(磷脂)表面具有亲和力的血浆蛋白自身抗体引起(β2GPI,凝血酶原).恶性抗磷脂综合征(CAPS)是致命的,且因APS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加速其进展.该病的临床意义为多发性大小
黏蛋白13(mucin13,MUC13)编码一种高分子质量跨膜糖蛋白,主要表达于胃肠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对黏膜上皮起保护和润滑的作用.MUC13通过多条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抑制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