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撷取的是北京市海淀区“两会”上的几段花絮,从中可见今日中国的日新月异。
海淀政协要出一本《我与海淀政协》,嘱我写一篇文章。我琢磨了几回,竟不知该写什么好。有一天,偶翻抽屉,翻出几页诗稿来,一行钢笔字书写的题目跳入眼帘:《请记住今日》——一段难忘的情景历历浮现在眼前。
那是1992年7月,海淀区政协在环境优美、古香古色的卧佛寺饭店举办了一次暑期读书班。参加的人员有区政协领导、政协常委、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中心学习组成员,共一百来人。这年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恰似春雷一道,驱开了一段时间以来积压在中国上空和人们心头的重重阴霾。读书班的气氛可想而知,大家在会上争先发言,会下热烈讨论。深夜,人们仍然在庭院里、房间内聊呀聊呀,兴奋得睡不着觉。
这次读书班,有几个人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
一个是海淀区政协主席张宝章。宝章同志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区领导,多年来为海淀区的文化建设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我们虽是多年的文字交,但由于我过去一直在部队和海淀区人武部工作,双方并没怎么打过交道。只是这年早些时候,他主编了一本《可爱的海淀》,我作为编委之一,才有了几次直接接触。宝章同志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尤其是那种谦逊好学、执着敬业的学者型领导风度,更令我十分崇敬,也让我对海淀区领导有了新的认识。读书班期间,宝章同志与大家倾心相谈,大家也对他无所顾忌。一个月明星朗的晚上,我们几个人散步前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樱桃沟。来回路上,宝章的话题几乎离不开海淀区的山川人物掌故。他说,准备再编一本《可爱的海淀》姊妹篇,专写海淀区的名人。此书后以《海淀名家》为名于1994年初出版,同《可爱的海淀》一样大受欢迎,被作为海淀区中小学的德育教材。当时我心里就曾赞叹:“宝章同志真是一位理想的政协主席。”
另一位是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曹才翰教授。曹教授的长相颇引人注目,脑袋硕大,红光满面,几绺雪白的疏发迎风飘扬在光亮的头顶上,一看就是一位博学睿智的大知识分子。我们闲唠了几次。我深为这位老知识分子淡泊名利、心系国家的精神情操所感奋。
政协常委中还有一位人们熟知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她在京剧《平原作战》、《蝶恋花》、《宝莲灯》和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等剧中塑造的角色,早已跻身于共和国的艺术殿堂。出于对国宝京剧艺术的喜爱,我们在饭前饭后聊了起来。她谈起自己的艺术经历,提及京剧无人问津、很不景气的现状,也寄托了对弘扬国粹、振兴京剧的无限期望。后来,我以这几次闲聊为基础,还写了篇几千字的东西,发在一家媒体上。维康同志人也非常朴实,这次为了读书班的联欢会节目,她把住在城里的丈夫耿其昌先生也搬来了。
再有一位是来自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的何宗信工程师。老何是民革海淀工委的负责人,其祖父据说是国民党的元老,海外有许多亲友。此公相貌更具特色,酷肖喜剧表演大师王景愚。有一天饭后闲聊天,老何讲,有几次在火车上,素不相识的旅客欢迎他表演喜剧小品。他急赤白脸地说自己压根儿不会这行当,旅客们却越发说他“真幽默”。还有一次在上海,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王刚同他相遇,直冲他打招呼,敢情王刚也把他认作王景愚了。老何虽然不会表演喜剧小品,性格倒特活跃。读书班里,数他发言积极,慷慨陈词。会下侃起“龙门”来,老何不是“龙”王也是掌“门”人的角色。
当然,还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受,一股“东风吹来满眼春”的清新空气,在苍翠深邃的卧佛寺上空弥漫着,在读书班每一位參加者的心里冲荡着,升腾着……
短短几天的读书班就要结束了。一天晚饭后,政协办公室的王士松说:“卫副部长,明天是读书班最后一天,咱们联欢联欢,你再出个诗朗诵吧!”
我想了想,答应下来。夜里,我趴在屋里的桌前思忖了一会,提笔将读书班期间的所感所思,通过上述几个政协委员抒发出来,借以表达自己同当时整个国家一样东风吹来满眼春的心情。
大约一两个小时后,这首几十行的小诗就草成了。同屋的海淀区政法委副书记乔江和海淀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孟令迪说:“这么快就写出来了。”我心里说:“其实本人写东西是个慢手,如果说这首小诗出得快,盖因读书班的‘情景’所‘迫’呀!”
第二天联欢会上,我朗诵了这首小诗,准确地说应该是朗读。也许因为写的都是读书班上的人、读书班上的事,大家觉得挺亲切,掌声笑声连成一片。全诗是这样——
请记住今日
八年后
又一个“抗战”时期。
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
终于以10%的增长速度
和充满活力的政经体制,
被誉为“奋飞的东方巨龙”,
春风得意地迈进二十一世纪。
那时,
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委员,
肯定会有另一番景遇:
也许,我们的张宝章主席,
正乘坐在西郊昆玉河的游艇上,
向该年度第36个
前来海淀观光游览的旅游团,
介绍两岸的风情和故事,
怀里还揣着他的第15本著作——
《宝地新曲》……
也许,我们的曹才翰老教授,
正在他的得意门生簇拥下
徜徉在生机勃勃的上地实验区,
观摩又一台世界领先的计算机,
每一根银光闪烁的眉毛上,
都挂着一串沉甸甸的惊喜……
也许,我们的京剧艺术家李维康同志,
偕同她的亲密伴侣耿其昌先生,
正春风满面地端坐在第五届京剧清唱电视大奖赛的评委席,
观众席上还有我们的总书记、总理……
也许,我们那位长相酷肖“王景愚”,
来自养蜂研究所的何宗信工程师,
正神气十足地踏上波音777,
前往大洋彼岸的纽约和洛杉矶,
当然不是去表演喜剧小品——“吃鸡”,
而是去做一笔五百万美元的大生意,
推销他的拳头产品——“香山”牌蜂王蜜……
哦,还有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
我,他,你,
每个人都活得够滋味,
每个人都活得好得意,
也许有更迷人的故事,
也许有更闪光的足迹……
来,就让我们相约一次吧,
让我们约定——
八年后的那时候,
请大家一块回想一下今日,
也就是1992年7月24日,
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前夕,
那个东风吹来满眼春的季节,
那个一扫阴霾意风发的时期,
那个绿油油,
湿漉漉,
热烘烘,
乐陶陶的
卧佛寺会议……
大约是第二年春天,我在海淀区政府大院碰见何宗信工程师。老何说:“老卫还让你言中了,最近我刚从美国引进了一大笔投资,真是几百万美元呢!”
当然“言中”的还不止这些。说几名“后话”:上世纪末,海淀区开始修葺“皇家水道”——昆玉河,几年前通上了游艇,两岸粲然一新,成为首都西郊一条水景长廊。1999年,国务院批复海淀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中关村科技园区,联想、方正、曙光等高科技公司的计算机,逐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联想更兼并了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震撼了世界。国粹京剧也大步前进,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和“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已多届,影响广泛。2009年11月,张宝章先生在开明出版社又出版了《京西名园记盛》和《畅春园记盛》,据本人讲,这已是他编著的第50本著作了。虽然这只是海淀区“政协会”上的一段花絮,从中不难看出今日中国的日新月异。
再倒叙两句,王士松主任在读书班点我的将,让出一个诗朗诵节目,大概是因为头年春天,我曾在政协大会上出过一个诗朗诵节目。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政协活动,也是我生平第一次登台朗诵诗。在几百名政协委员中,我因为编在中共党派第一组,姓氏笔划又最少,委员证被编为“001”号。几天热热闹闹的政协会,使我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几十行的小诗《委员证》,在联欢会上即兴表演。记得,当时写作、朗诵时,还是充满激情的,反应也挺热烈。遗憾的是,这首小诗竟未能保存下来,不知何时丢到何处了。
1994年2月,海淀政协第五届会议在皇苑酒店召开。张宝章同志由于年龄关系,政协主席职务由张志田同志接任。周佩良同志任政协常务副主席,其统战部长职务由周来升同志继任。我有感于大家对宝章同志在两届政协主席任内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以及对新政协领导班子的满意,加之又有陈世伟秘书长和王士松主任点将,便在联欢会上朗读了一首即兴写作的诗—
献给一个人
今夜,
我想献给一个人——
一页薄薄的礼物,
几句短短的诗行。
他不是我们的亲戚,
却像是我们的兄长;
他是我们的领导,
但不是高高在上。
虽然他身材高大,
但说不上有多漂亮。
皮肤黑黪黪的不够白皙,
脸上还有几块斑伤。
他也不算年轻有为了,
已经跨过了六十杠杠。
盡管曾经身居要职,
下午,已经交班卸装。
但是,但是,
在我们的眼睛里,
在我们的心目中,
他很潇洒,
他很健康,
他很年轻,
他很漂亮。
他迷人的风度,
简直不亚于一个18岁的大姑娘!
他带着我们——
在试验区里奔走,
上幼儿园里看望,
去名胜古迹探究,
进危旧房屋查访……
一份份提案呱呱诞生了,
一本本集子刷刷出版了,
一团团“纠葛”悄悄解开了,
一座座大厦轰轰站起了……
他是一头拓荒牛,
他是一只领头羊。
在区委的领导下,
在各界的支持下,
看他和我们一道,
把上届政协工作干得多漂亮!
为海淀区的“两区一基地”建设,
添了一只粗壮的臂膀!
从这个人身上,
我看到了振兴海淀的希望。
只要我们都有一种敬业精神,
“三区”宏图一定能够诞生在我们手上!
从这个人身上,
我还看到了新一届政协和统战工作的希望。
你看巧不巧,
统战部长换“锅”不换“周”(粥),
政协主席换届不换“张”。
长江后浪推前浪,
海淀英才辈辈强!
现在,我已经透露了这个人的姓,
其实,我们都熟悉这个人的名字,
他就是我们刚刚卸任的政协主席——张宝章!
诗虽然写得仓促了些,但仍然博得了热烈掌声。我知道这掌声更多地是献给台下的宝章同志的。
落座后,画家杨福生和教育界的几位委员对我说:“小卫,你这首诗最后一句不该点出名字。”我说:“那怎么写?”他们说:“你就写——就让我们来猜一猜他是谁?全场一定会齐声说‘张宝章!’”我不由连连点头叹服。
过了一会,海淀区广播电视局局长李亚琴和刘思兰老师等几位委员走过来,悄悄说:“小卫你知道么?刚才朗诵时,宝章同志流眼泪了。”
我深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是其主要职责,自己在这方面也有更多的感受。而我不厌其烦地叙述一通几次政协联欢会的“应景”之作及其写作过程,其实只是想从一个侧面反映海淀区政协多姿多彩的形象和生机勃勃的前景,只是想说置身于海淀政协这一方天地之中,的确能给人一种诗情,让你想喊,想唱,想跳。唐人王昌龄曾有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我是否也可仿造一句“一片诗情在政协”呢?
(作者系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
海淀政协要出一本《我与海淀政协》,嘱我写一篇文章。我琢磨了几回,竟不知该写什么好。有一天,偶翻抽屉,翻出几页诗稿来,一行钢笔字书写的题目跳入眼帘:《请记住今日》——一段难忘的情景历历浮现在眼前。
那是1992年7月,海淀区政协在环境优美、古香古色的卧佛寺饭店举办了一次暑期读书班。参加的人员有区政协领导、政协常委、各民主党派负责人、中心学习组成员,共一百来人。这年年初,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恰似春雷一道,驱开了一段时间以来积压在中国上空和人们心头的重重阴霾。读书班的气氛可想而知,大家在会上争先发言,会下热烈讨论。深夜,人们仍然在庭院里、房间内聊呀聊呀,兴奋得睡不着觉。
这次读书班,有几个人给我留下较深的印象。
一个是海淀区政协主席张宝章。宝章同志是我非常尊敬的一位区领导,多年来为海淀区的文化建设做了不少有意义的工作。我们虽是多年的文字交,但由于我过去一直在部队和海淀区人武部工作,双方并没怎么打过交道。只是这年早些时候,他主编了一本《可爱的海淀》,我作为编委之一,才有了几次直接接触。宝章同志学识渊博,平易近人,尤其是那种谦逊好学、执着敬业的学者型领导风度,更令我十分崇敬,也让我对海淀区领导有了新的认识。读书班期间,宝章同志与大家倾心相谈,大家也对他无所顾忌。一个月明星朗的晚上,我们几个人散步前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樱桃沟。来回路上,宝章的话题几乎离不开海淀区的山川人物掌故。他说,准备再编一本《可爱的海淀》姊妹篇,专写海淀区的名人。此书后以《海淀名家》为名于1994年初出版,同《可爱的海淀》一样大受欢迎,被作为海淀区中小学的德育教材。当时我心里就曾赞叹:“宝章同志真是一位理想的政协主席。”
另一位是海淀区政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的曹才翰教授。曹教授的长相颇引人注目,脑袋硕大,红光满面,几绺雪白的疏发迎风飘扬在光亮的头顶上,一看就是一位博学睿智的大知识分子。我们闲唠了几次。我深为这位老知识分子淡泊名利、心系国家的精神情操所感奋。
政协常委中还有一位人们熟知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维康。她在京剧《平原作战》、《蝶恋花》、《宝莲灯》和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等剧中塑造的角色,早已跻身于共和国的艺术殿堂。出于对国宝京剧艺术的喜爱,我们在饭前饭后聊了起来。她谈起自己的艺术经历,提及京剧无人问津、很不景气的现状,也寄托了对弘扬国粹、振兴京剧的无限期望。后来,我以这几次闲聊为基础,还写了篇几千字的东西,发在一家媒体上。维康同志人也非常朴实,这次为了读书班的联欢会节目,她把住在城里的丈夫耿其昌先生也搬来了。
再有一位是来自中国农科院养蜂研究所的何宗信工程师。老何是民革海淀工委的负责人,其祖父据说是国民党的元老,海外有许多亲友。此公相貌更具特色,酷肖喜剧表演大师王景愚。有一天饭后闲聊天,老何讲,有几次在火车上,素不相识的旅客欢迎他表演喜剧小品。他急赤白脸地说自己压根儿不会这行当,旅客们却越发说他“真幽默”。还有一次在上海,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王刚同他相遇,直冲他打招呼,敢情王刚也把他认作王景愚了。老何虽然不会表演喜剧小品,性格倒特活跃。读书班里,数他发言积极,慷慨陈词。会下侃起“龙门”来,老何不是“龙”王也是掌“门”人的角色。
当然,还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感受,一股“东风吹来满眼春”的清新空气,在苍翠深邃的卧佛寺上空弥漫着,在读书班每一位參加者的心里冲荡着,升腾着……
短短几天的读书班就要结束了。一天晚饭后,政协办公室的王士松说:“卫副部长,明天是读书班最后一天,咱们联欢联欢,你再出个诗朗诵吧!”
我想了想,答应下来。夜里,我趴在屋里的桌前思忖了一会,提笔将读书班期间的所感所思,通过上述几个政协委员抒发出来,借以表达自己同当时整个国家一样东风吹来满眼春的心情。
大约一两个小时后,这首几十行的小诗就草成了。同屋的海淀区政法委副书记乔江和海淀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孟令迪说:“这么快就写出来了。”我心里说:“其实本人写东西是个慢手,如果说这首小诗出得快,盖因读书班的‘情景’所‘迫’呀!”
第二天联欢会上,我朗诵了这首小诗,准确地说应该是朗读。也许因为写的都是读书班上的人、读书班上的事,大家觉得挺亲切,掌声笑声连成一片。全诗是这样——
请记住今日
八年后
又一个“抗战”时期。
我们古老而又年轻的中国,
终于以10%的增长速度
和充满活力的政经体制,
被誉为“奋飞的东方巨龙”,
春风得意地迈进二十一世纪。
那时,
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委员,
肯定会有另一番景遇:
也许,我们的张宝章主席,
正乘坐在西郊昆玉河的游艇上,
向该年度第36个
前来海淀观光游览的旅游团,
介绍两岸的风情和故事,
怀里还揣着他的第15本著作——
《宝地新曲》……
也许,我们的曹才翰老教授,
正在他的得意门生簇拥下
徜徉在生机勃勃的上地实验区,
观摩又一台世界领先的计算机,
每一根银光闪烁的眉毛上,
都挂着一串沉甸甸的惊喜……
也许,我们的京剧艺术家李维康同志,
偕同她的亲密伴侣耿其昌先生,
正春风满面地端坐在第五届京剧清唱电视大奖赛的评委席,
观众席上还有我们的总书记、总理……
也许,我们那位长相酷肖“王景愚”,
来自养蜂研究所的何宗信工程师,
正神气十足地踏上波音777,
前往大洋彼岸的纽约和洛杉矶,
当然不是去表演喜剧小品——“吃鸡”,
而是去做一笔五百万美元的大生意,
推销他的拳头产品——“香山”牌蜂王蜜……
哦,还有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
我,他,你,
每个人都活得够滋味,
每个人都活得好得意,
也许有更迷人的故事,
也许有更闪光的足迹……
来,就让我们相约一次吧,
让我们约定——
八年后的那时候,
请大家一块回想一下今日,
也就是1992年7月24日,
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幕前夕,
那个东风吹来满眼春的季节,
那个一扫阴霾意风发的时期,
那个绿油油,
湿漉漉,
热烘烘,
乐陶陶的
卧佛寺会议……
大约是第二年春天,我在海淀区政府大院碰见何宗信工程师。老何说:“老卫还让你言中了,最近我刚从美国引进了一大笔投资,真是几百万美元呢!”
当然“言中”的还不止这些。说几名“后话”:上世纪末,海淀区开始修葺“皇家水道”——昆玉河,几年前通上了游艇,两岸粲然一新,成为首都西郊一条水景长廊。1999年,国务院批复海淀区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为中关村科技园区,联想、方正、曙光等高科技公司的计算机,逐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联想更兼并了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震撼了世界。国粹京剧也大步前进,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和“京剧戏迷票友电视大赛”已多届,影响广泛。2009年11月,张宝章先生在开明出版社又出版了《京西名园记盛》和《畅春园记盛》,据本人讲,这已是他编著的第50本著作了。虽然这只是海淀区“政协会”上的一段花絮,从中不难看出今日中国的日新月异。
再倒叙两句,王士松主任在读书班点我的将,让出一个诗朗诵节目,大概是因为头年春天,我曾在政协大会上出过一个诗朗诵节目。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政协活动,也是我生平第一次登台朗诵诗。在几百名政协委员中,我因为编在中共党派第一组,姓氏笔划又最少,委员证被编为“001”号。几天热热闹闹的政协会,使我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了一首几十行的小诗《委员证》,在联欢会上即兴表演。记得,当时写作、朗诵时,还是充满激情的,反应也挺热烈。遗憾的是,这首小诗竟未能保存下来,不知何时丢到何处了。
1994年2月,海淀政协第五届会议在皇苑酒店召开。张宝章同志由于年龄关系,政协主席职务由张志田同志接任。周佩良同志任政协常务副主席,其统战部长职务由周来升同志继任。我有感于大家对宝章同志在两届政协主席任内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以及对新政协领导班子的满意,加之又有陈世伟秘书长和王士松主任点将,便在联欢会上朗读了一首即兴写作的诗—
献给一个人
今夜,
我想献给一个人——
一页薄薄的礼物,
几句短短的诗行。
他不是我们的亲戚,
却像是我们的兄长;
他是我们的领导,
但不是高高在上。
虽然他身材高大,
但说不上有多漂亮。
皮肤黑黪黪的不够白皙,
脸上还有几块斑伤。
他也不算年轻有为了,
已经跨过了六十杠杠。
盡管曾经身居要职,
下午,已经交班卸装。
但是,但是,
在我们的眼睛里,
在我们的心目中,
他很潇洒,
他很健康,
他很年轻,
他很漂亮。
他迷人的风度,
简直不亚于一个18岁的大姑娘!
他带着我们——
在试验区里奔走,
上幼儿园里看望,
去名胜古迹探究,
进危旧房屋查访……
一份份提案呱呱诞生了,
一本本集子刷刷出版了,
一团团“纠葛”悄悄解开了,
一座座大厦轰轰站起了……
他是一头拓荒牛,
他是一只领头羊。
在区委的领导下,
在各界的支持下,
看他和我们一道,
把上届政协工作干得多漂亮!
为海淀区的“两区一基地”建设,
添了一只粗壮的臂膀!
从这个人身上,
我看到了振兴海淀的希望。
只要我们都有一种敬业精神,
“三区”宏图一定能够诞生在我们手上!
从这个人身上,
我还看到了新一届政协和统战工作的希望。
你看巧不巧,
统战部长换“锅”不换“周”(粥),
政协主席换届不换“张”。
长江后浪推前浪,
海淀英才辈辈强!
现在,我已经透露了这个人的姓,
其实,我们都熟悉这个人的名字,
他就是我们刚刚卸任的政协主席——张宝章!
诗虽然写得仓促了些,但仍然博得了热烈掌声。我知道这掌声更多地是献给台下的宝章同志的。
落座后,画家杨福生和教育界的几位委员对我说:“小卫,你这首诗最后一句不该点出名字。”我说:“那怎么写?”他们说:“你就写——就让我们来猜一猜他是谁?全场一定会齐声说‘张宝章!’”我不由连连点头叹服。
过了一会,海淀区广播电视局局长李亚琴和刘思兰老师等几位委员走过来,悄悄说:“小卫你知道么?刚才朗诵时,宝章同志流眼泪了。”
我深知,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是其主要职责,自己在这方面也有更多的感受。而我不厌其烦地叙述一通几次政协联欢会的“应景”之作及其写作过程,其实只是想从一个侧面反映海淀区政协多姿多彩的形象和生机勃勃的前景,只是想说置身于海淀政协这一方天地之中,的确能给人一种诗情,让你想喊,想唱,想跳。唐人王昌龄曾有名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我是否也可仿造一句“一片诗情在政协”呢?
(作者系海淀区文联主席、中关村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