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语文;文言文;诵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1—0099—01
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注重诵读
语文教学中,诵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通过诵读不但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积累了词汇,纠正了字音,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教学更要重视诵读。诵读方式有:老师示范朗读,学生齐读,师生共同读,学生个别读,听多媒体朗读。诵读时要求:读准字音、句读,不加字,不减字,不回读,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朱熹说:“学者观书,务必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硬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文言文教学通过诵读主要可以达到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订正读音。文言文古今异音字可不少。异音字可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通假字造成的古今异音字:如《桃花源记》里的“便要还家”中的“要”字通假“邀”,因此读“yāo”。《论语》里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通假“智”,因此读“zhì ”。第二种是因词性改变时造成的古今异音字:如《智子疑邻》里的“天雨墙坏”中的“雨”字在此句中的词性活用为动词,因此读“yù”,第三种是古今异义字造成的古今异音字:如《三峡》里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裳”字,在古代指裙子,因此读“cháng”,而现代汉语中意思是衣服,读“sháng”。
2.明确朗读节奏。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标注了标点,朗读节奏的划分易掌握,但一些复杂的句子还需要老师给学生指点迷津,否则,会影响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如,蒲松龄的《狼》中“其一犬坐于前”,“犬坐”意为“像犬一样坐着”因此,不可读破,该句句中停顿应为“其一/犬坐于前”。还有《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古代汉语中它是两个词,因此,该句句中停顿应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诵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把诵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培养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语。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一堂课中导入语占时一两分钟,但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彩的导入语可以把学生引入文言文的教学中来,让学生瞬间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如,《陈太丘与友期》这篇课文,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小学时,同学们学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司马光小朋友;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认识了刻苦勤奋的王冕小朋友。在古代像他们这们优秀的小朋友还不少,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个名叫陈元方的小朋友。”这种富于亲和力的导入语,会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心理,让学生觉得类似的文章以前就学过,类似的人物形象以前就认识,于是能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2.巧妙创设情境。如学习《木兰诗》时,可以让学生看《花木兰》的电影,通过视觉享受让学生感知木兰勤劳、善良、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学习《夸父逐日》时,把文中的四个故事情节:夸父逐日——夸父口渴饮水——夸父口渴而死——夸父弃杖化为邓林,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演示,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夸父的英雄气概,文言文的教学有了情境教学,课堂不再沉闷,文言文的学习不再让学生害怕,学生轻松地在视觉享受中就掌握了知识点。
3.老师可以指导文笔好的学生编写课本剧,让富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进行课堂情景剧表演。叙事性的文章均可以这样做,如《智子疑邻》《陈太丘与友期》《狼》等都可以编写成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课文内容有情境再现,学习的内容学生自然牢记在心中了。
三、夯实基础
1.背诵课文。名篇要求通背,并且当堂背下来。普通的文言文要求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背课文要让课代表制表把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进行记录,没有按时背课文的同学,课代表要进行督促,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背诵。
2.翻译课文。每篇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口头翻译,老师进行指正补充,课后要让学生进行书面翻译。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通过翻译课文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归纳梳理,记知识点。每篇文言文中的生字、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都要求学生做笔记进行归纳梳理,并进行识记。
?笙 编辑:刘於诚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1—0099—01
如何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注重诵读
语文教学中,诵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通过诵读不但让学生熟悉了课文,积累了词汇,纠正了字音,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教学更要重视诵读。诵读方式有:老师示范朗读,学生齐读,师生共同读,学生个别读,听多媒体朗读。诵读时要求:读准字音、句读,不加字,不减字,不回读,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朱熹说:“学者观书,务必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硬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文言文教学通过诵读主要可以达到以下两个教学目标:
1.订正读音。文言文古今异音字可不少。异音字可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通假字造成的古今异音字:如《桃花源记》里的“便要还家”中的“要”字通假“邀”,因此读“yāo”。《论语》里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中最后一个“知”字通假“智”,因此读“zhì ”。第二种是因词性改变时造成的古今异音字:如《智子疑邻》里的“天雨墙坏”中的“雨”字在此句中的词性活用为动词,因此读“yù”,第三种是古今异义字造成的古今异音字:如《三峡》里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中的“裳”字,在古代指裙子,因此读“cháng”,而现代汉语中意思是衣服,读“sháng”。
2.明确朗读节奏。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标注了标点,朗读节奏的划分易掌握,但一些复杂的句子还需要老师给学生指点迷津,否则,会影响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如,蒲松龄的《狼》中“其一犬坐于前”,“犬坐”意为“像犬一样坐着”因此,不可读破,该句句中停顿应为“其一/犬坐于前”。还有《论语》中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可以”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古代汉语中它是两个词,因此,该句句中停顿应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通过诵读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把诵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培养兴趣
1.精心设计导入语。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一堂课中导入语占时一两分钟,但它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彩的导入语可以把学生引入文言文的教学中来,让学生瞬间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如,《陈太丘与友期》这篇课文,我是这样设计导入语的:“小学时,同学们学习《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认识了机智勇敢的司马光小朋友;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认识了刻苦勤奋的王冕小朋友。在古代像他们这们优秀的小朋友还不少,今天我们再认识一个名叫陈元方的小朋友。”这种富于亲和力的导入语,会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难心理,让学生觉得类似的文章以前就学过,类似的人物形象以前就认识,于是能积极主动、兴趣盎然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2.巧妙创设情境。如学习《木兰诗》时,可以让学生看《花木兰》的电影,通过视觉享受让学生感知木兰勤劳、善良、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的性格特点。学习《夸父逐日》时,把文中的四个故事情节:夸父逐日——夸父口渴饮水——夸父口渴而死——夸父弃杖化为邓林,制作成幻灯片进行演示,学生很直观地认识到夸父的英雄气概,文言文的教学有了情境教学,课堂不再沉闷,文言文的学习不再让学生害怕,学生轻松地在视觉享受中就掌握了知识点。
3.老师可以指导文笔好的学生编写课本剧,让富有表演天赋的学生进行课堂情景剧表演。叙事性的文章均可以这样做,如《智子疑邻》《陈太丘与友期》《狼》等都可以编写成课本剧,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课文内容有情境再现,学习的内容学生自然牢记在心中了。
三、夯实基础
1.背诵课文。名篇要求通背,并且当堂背下来。普通的文言文要求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背课文要让课代表制表把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进行记录,没有按时背课文的同学,课代表要进行督促,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背诵。
2.翻译课文。每篇文言文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进行口头翻译,老师进行指正补充,课后要让学生进行书面翻译。翻译时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通过翻译课文可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归纳梳理,记知识点。每篇文言文中的生字、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都要求学生做笔记进行归纳梳理,并进行识记。
?笙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