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从农民家庭走出来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一群紧跟着他,拥有一身技艺的大学毕业生,为了同一个创业梦想——创办一个现代化的具有真正生态意义的养殖园而走到了一起。2011年10月10日,在人们疑惑的眼光中,他们在广西上林县大明山脚下创办起上林县唱林生态养殖园。不到两年时间,养殖园就像他们命名的“唱林”一样顶呱呱地唱响了:拥有绿色生态裙子鸡2万余尾,黑鸭子3000余羽。2012年,家禽出栏3万羽,销售收入120多万元。这名硕士生叫林华锋,原籍上林县明亮镇溯浪村那店庄。紧随其后的大学生有9名,大部分是林华锋的初中、高中同学,其中一名是广西农科院教授。
艰难的抉择
2011年7月,林华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七年艰苦的本硕连读,以优异成绩拿到硕士学位后,毅然决定返乡创业。作出这样的决定并非偶然。到北京读大学后,他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养生观念深入人心,如果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回到家乡广阔天地发展绿色养殖,不仅能创造一番事业,还能带动家乡父老脱贫致富!他将决定告诉了正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的女友,女友心里充满了千万个不理解:“你可以留在北京工作,可以到天津来工作,只要不回那穷山旮旯我都嫁给你!”修了20多年自行车的父亲,一毛钱一毛钱攒够路费跑到学校,颤巍巍扬起满是老茧的手就要扇儿子耳光,但手挥到半空还是放下了。他理解儿子报恩心切,但心底仍无法面对儿子就要回乡吃苦的现实和创业面临的巨大风险。“读书就算读到大学有什么用?不也是照样回家养鸡养鸭!”看到林华锋返乡,一个乡亲当着他的面这样教训儿子,深深刺痛了林华锋的心。但林华锋一句话也没有说,因为他明白,唯有实实在在干出样子来,才能让乡亲们懂得,知识,才是改变命运最有力的武器!
俗语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林华锋还没回到家,便联系上了广西农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同学白耀宁,广西大学动物科学系毕业的同学卢荣敏等,劝说他们一起来创业。这几位大学毕业的同学,正分散在各地的畜牧公司从事技术研究,一下子要抛开好不容易积累的基础另起炉灶,心里怪舍不得的。但他们转念一想,以往工作都是为老板打工,而今林华锋邀请自己一同创业,是扭转人生的一个大好机会,于是都决然聚拢到林华锋身边。
艰辛的创业
刚回到家乡的林华锋,缺少创业资金,9名大学生你一万我两万地出资,自家的兄弟姐妹也掏光了多年积蓄,50万元的启动资金总算筹够,可林华锋又犯难了,到哪里找场地呢?这时,看着他长大的乡亲来了,大家一商量,让出了大明山脚下卡华山约200亩畲地。一切都从零开始,林华锋带领白耀宁、卢荣敏等同学自己动手建鸡舍,吃最简单的米饭青菜,住最简陋的工棚。半年多时间过去了,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养鸡栏舍、育雏室、饲料加工车间建起来了,现代化的生态养殖场初具雏形。为了保证家禽的“绿色属性”及增强抗病能力,林华锋运用科技攻克饲料及瘟病防治关:饲料均以五谷杂粮配以微生物制剂来发酵,严格按ph值5.0—6.0来发酵出鸡、鸭特别爱吃又能改善动物肠道功能的富含活性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食物;还研制出几种中成药,这样既有效地防治了家禽瘟病,还保证家禽上市前完全消除掉体内药物残留。
创业的道路上有多少坑洼只有林华锋和同学们知道。2012年春节,地处大明山脚下的养殖场气温异常低,晚上甚至降到零度,地表都结了银白色的一层薄冰,刚刚孵化出的3000多只雏鸡顶不住寒冷,僵化成团!林华锋和同学们只能找来木炭和干木条生火给雏鸡取暖。每天晚上,他们都要十几次轮番起身给火炉添柴火,并时刻监控雏鸡健康状况。这个取暖用火一生起来,就是20多个日日夜夜不能熄灭。除夕之夜,整个养殖场只剩下林华锋一人,远处传来的爆竹声让这个七尺男儿流下了两行热泪。家禽的免疫,也是养殖家禽的关键环节,每一批次的雏鸡从诞生到长大出栏,要打5—7次防疫针。林华锋已经记不起来,有多少个日子,他们将天黑后回笼的家禽一只只地抓住打疾病预防针,直到次日凌晨3点才得以合眼。每盼到一批家禽出栏,在普通农家,本是要宰鸡杀鸭庆贺的时候,林华锋却完全没心思庆贺,因没有钱请不起工人,他们往往三更半夜就要起身,忙着将鸡捉入笼箱,再一箱箱扛上三轮车,接着自己驾驶三轮车把出栏鸡鸭拉到村外的公路旁。约3000只家禽全部送到公路旁后,他们身上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浸透得直往下滴水,虽已累得站立不稳,但他们还不能休息,还要将出栏鸡扛上应约前来的货车上……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未能争取到贷款,仍严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林华锋和同学们在市场考察及销售中不断探索:大众喜爱什么样体型、什么样毛色的鸡?什么样的味道更适合于大众?林华锋提出了大胆的设想,要将本地土生土养的母鸡与雄性裙子鸡杂交配种,得出各具备50%本地鸡特征及50%裙子鸡特征的后代,再将它们分别与本地鸡及裙子鸡又一次交配,不断进行再对比、再改良。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出既有传统本地土鸡清香浓郁,口感细腻特点,又成功消除掉本地鸡皮下脂肪,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唱林”生态鸡……
美好的前景
知识就是力量!林华锋的“唱林”养殖场在2012年一年中出栏家禽3万羽,其中裙子鸡2万余尾,黑鸭3000余羽。酒香也怕巷子深, 2012年10月初,林华锋和同学们分头拎着裙子鸡上县城、上南宁市,以免费送经销商宰杀品尝的方式迅速打开了市场。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3万余羽裙子鸡及黑鸭子皆远销南宁市区及广东等地,裙子鸡批发价每市斤20元,生态鸭批发价每市斤15元,当年销售额120多万元,价格及效益较普通养殖几乎要翻上一番。
创业的步伐刚艰难迈开,林华锋心里已思量着怎么让乡亲们一起养殖增收的问题。他动情地告诉笔者,农民自家喂养几只鸡、鸭,大都只是为了逢年过节宰杀了吃。个别农户喂养百把只算是“小专业户”,遇上好年景,家禽不染瘟病,还能卖点钱,而家禽一旦犯病,往往因不知道防治弄得血本无归;最后还因为未能规模化养殖打不出品牌卖不出好价钱,往往被鸡贩子将收购价格压得很低很低,也得含泪卖掉。林华锋表示,唱林生态养殖园要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把先进的养殖技术、理念带给乡亲们。养殖园从种苗孵化到饲料配制,最后到市场开拓,将一条龙全程为参与养殖的乡亲提供服务,为乡亲承担养殖风险,保障乡亲养殖收益。目前,全县已有近百户农家表达了同唱林生态养殖园合作养殖的意向,其中5户已在林华锋指导下开始了林下生态养殖,仅裙子鸡苗养殖已近3000只。
采访最后,林华锋满怀信心地给笔者描绘了他生态养殖的美好前景,5年后,他的唱林生态养殖园将在整个南宁市的各县区成功设立养殖分园,每年出栏的原生态“唱林”系列家禽将达50万羽以上,带动至少100个农户实现发家致富……
艰难的抉择
2011年7月,林华锋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经过七年艰苦的本硕连读,以优异成绩拿到硕士学位后,毅然决定返乡创业。作出这样的决定并非偶然。到北京读大学后,他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养生观念深入人心,如果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技能回到家乡广阔天地发展绿色养殖,不仅能创造一番事业,还能带动家乡父老脱贫致富!他将决定告诉了正就读于天津医科大学的女友,女友心里充满了千万个不理解:“你可以留在北京工作,可以到天津来工作,只要不回那穷山旮旯我都嫁给你!”修了20多年自行车的父亲,一毛钱一毛钱攒够路费跑到学校,颤巍巍扬起满是老茧的手就要扇儿子耳光,但手挥到半空还是放下了。他理解儿子报恩心切,但心底仍无法面对儿子就要回乡吃苦的现实和创业面临的巨大风险。“读书就算读到大学有什么用?不也是照样回家养鸡养鸭!”看到林华锋返乡,一个乡亲当着他的面这样教训儿子,深深刺痛了林华锋的心。但林华锋一句话也没有说,因为他明白,唯有实实在在干出样子来,才能让乡亲们懂得,知识,才是改变命运最有力的武器!
俗语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林华锋还没回到家,便联系上了广西农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同学白耀宁,广西大学动物科学系毕业的同学卢荣敏等,劝说他们一起来创业。这几位大学毕业的同学,正分散在各地的畜牧公司从事技术研究,一下子要抛开好不容易积累的基础另起炉灶,心里怪舍不得的。但他们转念一想,以往工作都是为老板打工,而今林华锋邀请自己一同创业,是扭转人生的一个大好机会,于是都决然聚拢到林华锋身边。
艰辛的创业
刚回到家乡的林华锋,缺少创业资金,9名大学生你一万我两万地出资,自家的兄弟姐妹也掏光了多年积蓄,50万元的启动资金总算筹够,可林华锋又犯难了,到哪里找场地呢?这时,看着他长大的乡亲来了,大家一商量,让出了大明山脚下卡华山约200亩畲地。一切都从零开始,林华锋带领白耀宁、卢荣敏等同学自己动手建鸡舍,吃最简单的米饭青菜,住最简陋的工棚。半年多时间过去了,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养鸡栏舍、育雏室、饲料加工车间建起来了,现代化的生态养殖场初具雏形。为了保证家禽的“绿色属性”及增强抗病能力,林华锋运用科技攻克饲料及瘟病防治关:饲料均以五谷杂粮配以微生物制剂来发酵,严格按ph值5.0—6.0来发酵出鸡、鸭特别爱吃又能改善动物肠道功能的富含活性乳酸菌、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食物;还研制出几种中成药,这样既有效地防治了家禽瘟病,还保证家禽上市前完全消除掉体内药物残留。
创业的道路上有多少坑洼只有林华锋和同学们知道。2012年春节,地处大明山脚下的养殖场气温异常低,晚上甚至降到零度,地表都结了银白色的一层薄冰,刚刚孵化出的3000多只雏鸡顶不住寒冷,僵化成团!林华锋和同学们只能找来木炭和干木条生火给雏鸡取暖。每天晚上,他们都要十几次轮番起身给火炉添柴火,并时刻监控雏鸡健康状况。这个取暖用火一生起来,就是20多个日日夜夜不能熄灭。除夕之夜,整个养殖场只剩下林华锋一人,远处传来的爆竹声让这个七尺男儿流下了两行热泪。家禽的免疫,也是养殖家禽的关键环节,每一批次的雏鸡从诞生到长大出栏,要打5—7次防疫针。林华锋已经记不起来,有多少个日子,他们将天黑后回笼的家禽一只只地抓住打疾病预防针,直到次日凌晨3点才得以合眼。每盼到一批家禽出栏,在普通农家,本是要宰鸡杀鸭庆贺的时候,林华锋却完全没心思庆贺,因没有钱请不起工人,他们往往三更半夜就要起身,忙着将鸡捉入笼箱,再一箱箱扛上三轮车,接着自己驾驶三轮车把出栏鸡鸭拉到村外的公路旁。约3000只家禽全部送到公路旁后,他们身上的衣服都已被汗水浸透得直往下滴水,虽已累得站立不稳,但他们还不能休息,还要将出栏鸡扛上应约前来的货车上……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未能争取到贷款,仍严重缺乏资金的情况下,林华锋和同学们在市场考察及销售中不断探索:大众喜爱什么样体型、什么样毛色的鸡?什么样的味道更适合于大众?林华锋提出了大胆的设想,要将本地土生土养的母鸡与雄性裙子鸡杂交配种,得出各具备50%本地鸡特征及50%裙子鸡特征的后代,再将它们分别与本地鸡及裙子鸡又一次交配,不断进行再对比、再改良。力争用3—5年时间,培育出既有传统本地土鸡清香浓郁,口感细腻特点,又成功消除掉本地鸡皮下脂肪,市场上独一无二的“唱林”生态鸡……
美好的前景
知识就是力量!林华锋的“唱林”养殖场在2012年一年中出栏家禽3万羽,其中裙子鸡2万余尾,黑鸭3000余羽。酒香也怕巷子深, 2012年10月初,林华锋和同学们分头拎着裙子鸡上县城、上南宁市,以免费送经销商宰杀品尝的方式迅速打开了市场。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3万余羽裙子鸡及黑鸭子皆远销南宁市区及广东等地,裙子鸡批发价每市斤20元,生态鸭批发价每市斤15元,当年销售额120多万元,价格及效益较普通养殖几乎要翻上一番。
创业的步伐刚艰难迈开,林华锋心里已思量着怎么让乡亲们一起养殖增收的问题。他动情地告诉笔者,农民自家喂养几只鸡、鸭,大都只是为了逢年过节宰杀了吃。个别农户喂养百把只算是“小专业户”,遇上好年景,家禽不染瘟病,还能卖点钱,而家禽一旦犯病,往往因不知道防治弄得血本无归;最后还因为未能规模化养殖打不出品牌卖不出好价钱,往往被鸡贩子将收购价格压得很低很低,也得含泪卖掉。林华锋表示,唱林生态养殖园要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把先进的养殖技术、理念带给乡亲们。养殖园从种苗孵化到饲料配制,最后到市场开拓,将一条龙全程为参与养殖的乡亲提供服务,为乡亲承担养殖风险,保障乡亲养殖收益。目前,全县已有近百户农家表达了同唱林生态养殖园合作养殖的意向,其中5户已在林华锋指导下开始了林下生态养殖,仅裙子鸡苗养殖已近3000只。
采访最后,林华锋满怀信心地给笔者描绘了他生态养殖的美好前景,5年后,他的唱林生态养殖园将在整个南宁市的各县区成功设立养殖分园,每年出栏的原生态“唱林”系列家禽将达50万羽以上,带动至少100个农户实现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