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是给身体补维生素,不是给肌肤补水,而是给心灵补课,补国学之课,补精神之钙。
腹有诗书气自华
现年约35岁的徐静蕾,集演员、编剧、导演、制片于一身,刚出道时主演了一部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步履轻盈、娴静沉凝的书卷气。后来才知道徐父从小嘱其习琴棋书画、练毛笔字,终练就一笔好字。
加籍华裔叶嘉莹教授,是惟一登中南海大雅之堂宣讲中国古典诗词的大师级女性。60多年前,美丽聪颖的叶嘉莹就读于北平辅仁大学,对国学如醉如痴。她是导师顾随的绝对“粉丝”,顾教授课讲到哪里,她就追到哪里,一堂不曾落下,并且一直不停地记笔记,整整记了四大本。因为恩师从不写教案,从不屑著作,行云流水般信口拈来。历经战乱颠沛,这四本笔记从北平到台湾又到加拿大,一直带着她的体温,如性命般守卫呵护,终将恩师毕生心血整理出书以慰九泉。婚姻的磨砺,丧女丧婿的剧痛都没有摧垮她的意志,听她风采依旧以古调吟唱绝句,如梦初醒:这才是“知女”的典范。
老话说,见字如见人,见诗见风骨。35岁的女人,学写中国字,学作中国诗还为时不晚,这个灵魂的“驾照”等你去拿。最起码去买一支书法硬笔,先从钢笔字练起;最起码去买一本毛泽东诗词,去体会江河湖海里“神游”的极畅,而非泳池中来回扑腾的浅欢。
家有诗书源远流长
女友儿子得了多动症。刚上一年级就多次被老师、同学“举报”,“坏事”干了一箩筐,学了两年的钢琴也举步维艰。他爷爷小时候念过私塾,家里笔墨纸砚现成,还有一架祖传的古琴。我建议她,让爷爷教孙子写毛笔字,练练古琴。
没想到这一练,练出了名堂。后由国学大师举荐参加了故宫博物院的古瓷鉴定培训班,毕业后渐渐在圈内有了名气。
九十多岁的爷爷,最最欣慰的就是爷孙之间的国学对话,最最爱听的是孙子的古琴弹奏。爷爷弥留之际,孙子抚琴,一曲“阳关三叠”将爷爷送到了天上人间。
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女人要挖掘孩子隔代遗传的传承潜力。35岁女人教孩子学国学正是大好时光,最起码要教孩子有一颗袭造化,师古训,承国学的中国心。最忌让孩子学这学那,自己却是井底之蛙,最忌让孩子疲于应付乱了方寸,眉毛胡子一把抓。学国学,让孩子当个单打冠军就行,想当全能冠军,就会铸成口子开得太大、战线拉得太长的失误。
国有诗书民泰心安
202年前,苏州沧浪亭边,一个叫沈复的清朝人写下《浮生六记》,咏颂爱妻陈芸与其同乐同游,同遭封建礼教压迫与贫困煎熬,始终情投意合、至诚至爱的真情。
64年前,语言文学大师林语堂将其译成英文,林语堂英译自序首语即:“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而林语堂与爱妻就是活生生的现实版的《浮生六记》。一个是漳州穷牧师的儿子,一个是厦门鼓浪屿首富的二小姐。两人赴美哈佛留学一年后,助学金被停,只好前往法国打工,经济困难之时,妻子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林说:“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他与妻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会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俩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读,其乐不改。
天人合一,锦瑟相鸣;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国学精神是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家园。35岁的女性若惟恐空谷足音高山仰止就永远成就不了中国品味的“最可爱的女人”。国家之“家”,女“嫁”之家,乃“和”、“合”之精气神,凝聚所在也。
国学之峰风光无限之境界正向35岁“知女”敞开心扉。
路,始于足下。
编后:
看毕此文,令人汗颜。中文系毕业,先不说吟诗作对,就连想给孩子背背诗,结果脑子里只有零星的几首,身体里的“精神之钙”已经到了如此匮乏的境地。幼年时背诗,是为了父母有炫耀的资本;读书时学古文,是为了应考;只有在不为功利地捧起诗书,那才是真正为了自己而读。当把电视当作最爱,又成为网络的俘虏时,不如趁着看完此文的冲动,把束之高阁的唐诗宋词拿下来擦擦灰,翻一翻,为自己补补那精神之钙吧。(摘自《健康时报》)
腹有诗书气自华
现年约35岁的徐静蕾,集演员、编剧、导演、制片于一身,刚出道时主演了一部电视剧——《一场风花雪月的事》。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步履轻盈、娴静沉凝的书卷气。后来才知道徐父从小嘱其习琴棋书画、练毛笔字,终练就一笔好字。
加籍华裔叶嘉莹教授,是惟一登中南海大雅之堂宣讲中国古典诗词的大师级女性。60多年前,美丽聪颖的叶嘉莹就读于北平辅仁大学,对国学如醉如痴。她是导师顾随的绝对“粉丝”,顾教授课讲到哪里,她就追到哪里,一堂不曾落下,并且一直不停地记笔记,整整记了四大本。因为恩师从不写教案,从不屑著作,行云流水般信口拈来。历经战乱颠沛,这四本笔记从北平到台湾又到加拿大,一直带着她的体温,如性命般守卫呵护,终将恩师毕生心血整理出书以慰九泉。婚姻的磨砺,丧女丧婿的剧痛都没有摧垮她的意志,听她风采依旧以古调吟唱绝句,如梦初醒:这才是“知女”的典范。
老话说,见字如见人,见诗见风骨。35岁的女人,学写中国字,学作中国诗还为时不晚,这个灵魂的“驾照”等你去拿。最起码去买一支书法硬笔,先从钢笔字练起;最起码去买一本毛泽东诗词,去体会江河湖海里“神游”的极畅,而非泳池中来回扑腾的浅欢。
家有诗书源远流长
女友儿子得了多动症。刚上一年级就多次被老师、同学“举报”,“坏事”干了一箩筐,学了两年的钢琴也举步维艰。他爷爷小时候念过私塾,家里笔墨纸砚现成,还有一架祖传的古琴。我建议她,让爷爷教孙子写毛笔字,练练古琴。
没想到这一练,练出了名堂。后由国学大师举荐参加了故宫博物院的古瓷鉴定培训班,毕业后渐渐在圈内有了名气。
九十多岁的爷爷,最最欣慰的就是爷孙之间的国学对话,最最爱听的是孙子的古琴弹奏。爷爷弥留之际,孙子抚琴,一曲“阳关三叠”将爷爷送到了天上人间。
老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女人要挖掘孩子隔代遗传的传承潜力。35岁女人教孩子学国学正是大好时光,最起码要教孩子有一颗袭造化,师古训,承国学的中国心。最忌让孩子学这学那,自己却是井底之蛙,最忌让孩子疲于应付乱了方寸,眉毛胡子一把抓。学国学,让孩子当个单打冠军就行,想当全能冠军,就会铸成口子开得太大、战线拉得太长的失误。
国有诗书民泰心安
202年前,苏州沧浪亭边,一个叫沈复的清朝人写下《浮生六记》,咏颂爱妻陈芸与其同乐同游,同遭封建礼教压迫与贫困煎熬,始终情投意合、至诚至爱的真情。
64年前,语言文学大师林语堂将其译成英文,林语堂英译自序首语即:“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而林语堂与爱妻就是活生生的现实版的《浮生六记》。一个是漳州穷牧师的儿子,一个是厦门鼓浪屿首富的二小姐。两人赴美哈佛留学一年后,助学金被停,只好前往法国打工,经济困难之时,妻子变卖首饰以维持生活。林说:“只有苦中作乐的回忆,才是最甜蜜的回忆。”他与妻即使穷得没有钱去看一场电影,也会去图书馆借回一叠书,俩人守住一盏灯相对夜读,其乐不改。
天人合一,锦瑟相鸣;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的国学精神是中国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家园。35岁的女性若惟恐空谷足音高山仰止就永远成就不了中国品味的“最可爱的女人”。国家之“家”,女“嫁”之家,乃“和”、“合”之精气神,凝聚所在也。
国学之峰风光无限之境界正向35岁“知女”敞开心扉。
路,始于足下。
编后:
看毕此文,令人汗颜。中文系毕业,先不说吟诗作对,就连想给孩子背背诗,结果脑子里只有零星的几首,身体里的“精神之钙”已经到了如此匮乏的境地。幼年时背诗,是为了父母有炫耀的资本;读书时学古文,是为了应考;只有在不为功利地捧起诗书,那才是真正为了自己而读。当把电视当作最爱,又成为网络的俘虏时,不如趁着看完此文的冲动,把束之高阁的唐诗宋词拿下来擦擦灰,翻一翻,为自己补补那精神之钙吧。(摘自《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