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与生俱来的学科,人从出生那一刻就开启了对语文学习的启蒙。而想要学好语文,就应该亲近它,甚至热爱它,从心底里接受它的枯燥和博大精深。语文作为母语,对于国人的教育作用不言而喻。一个人可以缺乏数理化知识,但是一旦欠缺语文素养便会被人们当做愚蠢的人,不食人间烟火的人。所以端正学习的态度,培养语文的兴趣,一步一步地建立起对语文学习的架构,从而深识语文,爱上语文,懂得语文。本文针对笔者的学习经验对新课改下高中语文创新教学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07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通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有不完善之处,需要使用更多的有效方法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因此,就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一、意识指导行动,观念与时俱进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使我们的思想与时俱进。一个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新课标把创新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一个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教师必须适应新课改需要,根据时代要求,除旧布新,更新观念,运用新的思索方法从事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应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以课本、粉笔、黑板为工具,以学生为对象进行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方法单调,学习氛围不浓厚。而现在的教学方式则是以教材为主,以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辅,广泛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形象,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信息的发展趋势也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懂得和运用多媒体的能力,将网络信息上的新知识新信息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把新的信息知识及时地传达给学生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大容量、快节奏地传授知识,获取信息,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气氛。
二、打破常规,引导学生创新
人们在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如果一味地遵循单一性的思维方式,时间长了便会形成思维定式,结果是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时地被疑问所困,思想进入“死胡同”。如果變换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智慧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问题也会随着角度的变换迎刃而解。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广阔的天地。长时间进行这种训练,会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视野宽广。例如,作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时,要求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合理创造,在独立活动中打破思维定式,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尽可能找出新、多、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思维丰富,有个性。
三、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发散性思维也称为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是指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寻出多种答案,从而更为圆满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个性思维中经常运用的形式。通过对发散性思维的应用,可以将那些散乱的知识进行一定的串联,对举一反三以及一题多解的效果进行实现,因此可以说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都离不开的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非常重要。如在讲授语文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作品中某些精妙词句的应用提出是否可以替换,可以用哪些词替换,替换后与原作品之间有什么差异等问题,教会学生善于比较,加强分类训练,如比较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异同,将主题为同一类型的作品进行归类,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发挥想象在思维中的作用,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同思维碰撞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人格教育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和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人格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社会也会有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校园,学生可能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很可能会被这些不良信息腐蚀,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普遍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强,语文教学中推行人格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格教育的文章,这些文章中主人公都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教学中,教师对这些人物的精神和人格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人格教育内涵,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理解到马丁·路德金的精神,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马丁·路德·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五、巧用故事,化闷为趣
对各阶段的学生而言,故事都是他们喜欢的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灵活穿插运用趣味故事,如神话传说故事、幽默故事、名人故事、寓言故事、谜语故事等,则能够给课堂增添趣味与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他们自然乐于学习。首先,引入趣味故事,唤起学习热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运用讲故事的方式灵活引入新知,启发学生丰富想象思维,将他们带入学习意境中。比如学习一些有典故可引或者有较强故事性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边城》等,教师可先讲述有关作品的故事,或者简答描述有关情节,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学习热情。其次,穿插趣味故事,加深知识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单纯讲解会令人感觉枯燥乏味,热情不高。而如果将所学内容巧妙融入到趣味故事中,可给学生新鲜感觉。如教学对联时,可穿插趣味故事,让学生一笑之中把握对联的特点。比如学习谐音对联时,教师可简单讲述李白戏权臣的趣味故事:杨国忠非常嫉妒诗仙李白的才华,总想将李白奚落一番。某天,他约李白对句,李白才进门,杨国忠便讥讽地说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其中,“锯”与“句”谐音,以“猴儿”来暗指李白)李白微微一笑,说道:“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此时,杨国忠只想尽快走完三步,才跨出第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说出了下联: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与“题”谐音,与上联对仗工整)原本杨国忠想奚落李白,不料反遭羞辱,才抬脚便被讥为“畜生出蹄”,此时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尴尬万分。这样,既营造了愉悦的氛围,也不用教师多说,对联的特点便不言而喻了,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六、恰用微课添姿色
教师在对微课资源进行设计时,需要把课程知识和学习模式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其最终变成针对性较强的课程讲解视频,这样学生才能对语文知识有完整的了解和掌握。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内容时,教师所设计的微课应该在5~10分钟左右,可以截取电视剧红楼梦里的片段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简单的了解,在具体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穿插3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总结。林黛玉进贾府拜见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人时,这几个不同人物的声音笑貌、思想性格就成了本文的重点内容,所以,这时教师就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再重新展现到学生面前,然后再让学生对这些人物的性格思想进行反复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对这个章节的知识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记忆和掌握。
语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载体,高中语文教育不仅要完成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高分的要求,还应该发挥出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和陶冶审美情操的作用。为此,我们要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将新时期的诸多新特色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为困境中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浦北中学535300)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创新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6-0077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通过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教师的素质与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有不完善之处,需要使用更多的有效方法来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因此,就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一、意识指导行动,观念与时俱进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使我们的思想与时俱进。一个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新课标把创新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一个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师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的,教师必须适应新课改需要,根据时代要求,除旧布新,更新观念,运用新的思索方法从事教学改革。
教学方式应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以课本、粉笔、黑板为工具,以学生为对象进行教学,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始终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方法单调,学习氛围不浓厚。而现在的教学方式则是以教材为主,以音像教材和电子教材为辅,广泛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形象,更加直观,更加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信息的发展趋势也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懂得和运用多媒体的能力,将网络信息上的新知识新信息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把新的信息知识及时地传达给学生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大容量、快节奏地传授知识,获取信息,丰富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气氛。
二、打破常规,引导学生创新
人们在认识事物发展过程中,如果一味地遵循单一性的思维方式,时间长了便会形成思维定式,结果是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不时地被疑问所困,思想进入“死胡同”。如果變换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又一村”,智慧的火花就会迸发出来,问题也会随着角度的变换迎刃而解。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打破常规寻求变异,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广阔的天地。长时间进行这种训练,会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视野宽广。例如,作文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时,要求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合理创造,在独立活动中打破思维定式,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尽可能找出新、多、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创新能力,使学生思维丰富,有个性。
三、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
发散性思维也称为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是指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寻出多种答案,从而更为圆满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个性思维中经常运用的形式。通过对发散性思维的应用,可以将那些散乱的知识进行一定的串联,对举一反三以及一题多解的效果进行实现,因此可以说发散性思维是学生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都离不开的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培养非常重要。如在讲授语文课文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作品中某些精妙词句的应用提出是否可以替换,可以用哪些词替换,替换后与原作品之间有什么差异等问题,教会学生善于比较,加强分类训练,如比较同一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的异同,将主题为同一类型的作品进行归类,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发挥想象在思维中的作用,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促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不同思维碰撞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人格教育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和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人格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高中阶段学生的心智逐渐成熟,会有一定的逆反心理,社会也会有各式各样的信息充斥校园,学生可能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学生很可能会被这些不良信息腐蚀,甚至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学生普遍学习语文的能力较强,语文教学中推行人格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格教育的文章,这些文章中主人公都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养。在教学中,教师对这些人物的精神和人格进行深入挖掘,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人格教育内涵,能够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推进作用。我们学习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收录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理解到马丁·路德金的精神,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马丁·路德·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五、巧用故事,化闷为趣
对各阶段的学生而言,故事都是他们喜欢的形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灵活穿插运用趣味故事,如神话传说故事、幽默故事、名人故事、寓言故事、谜语故事等,则能够给课堂增添趣味与活力,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他们自然乐于学习。首先,引入趣味故事,唤起学习热情。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在导入环节,教师可运用讲故事的方式灵活引入新知,启发学生丰富想象思维,将他们带入学习意境中。比如学习一些有典故可引或者有较强故事性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边城》等,教师可先讲述有关作品的故事,或者简答描述有关情节,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学习热情。其次,穿插趣味故事,加深知识理解。在语文教学中,有时单纯讲解会令人感觉枯燥乏味,热情不高。而如果将所学内容巧妙融入到趣味故事中,可给学生新鲜感觉。如教学对联时,可穿插趣味故事,让学生一笑之中把握对联的特点。比如学习谐音对联时,教师可简单讲述李白戏权臣的趣味故事:杨国忠非常嫉妒诗仙李白的才华,总想将李白奚落一番。某天,他约李白对句,李白才进门,杨国忠便讥讽地说道:两猿截木山中,问猴儿如何对锯?(其中,“锯”与“句”谐音,以“猴儿”来暗指李白)李白微微一笑,说道:“请大人起步,三步内对不上,算我输。”此时,杨国忠只想尽快走完三步,才跨出第一步,李白便指着杨国忠的脚说出了下联:匹马隐身泥里,看畜生怎样出蹄!(“蹄”与“题”谐音,与上联对仗工整)原本杨国忠想奚落李白,不料反遭羞辱,才抬脚便被讥为“畜生出蹄”,此时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尴尬万分。这样,既营造了愉悦的氛围,也不用教师多说,对联的特点便不言而喻了,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
六、恰用微课添姿色
教师在对微课资源进行设计时,需要把课程知识和学习模式进行有效的融合,使其最终变成针对性较强的课程讲解视频,这样学生才能对语文知识有完整的了解和掌握。如在《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内容时,教师所设计的微课应该在5~10分钟左右,可以截取电视剧红楼梦里的片段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简单的了解,在具体讲解的过程中可以穿插3分钟左右的微视频,对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总结。林黛玉进贾府拜见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人时,这几个不同人物的声音笑貌、思想性格就成了本文的重点内容,所以,这时教师就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再重新展现到学生面前,然后再让学生对这些人物的性格思想进行反复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对这个章节的知识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记忆和掌握。
语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载体,高中语文教育不仅要完成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高分的要求,还应该发挥出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和陶冶审美情操的作用。为此,我们要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方式的创新改革,充分利用信息化发展的产物,将新时期的诸多新特色巧妙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为困境中的高中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单位:广西浦北县浦北中学53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