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民们在刀耕火种时代形成的一些习惯,经过千万年的沉淀,逐渐固化成今天中华民族的习俗。每逢春节,这些习俗总会集中地显现,年复一年,延续着中国文化的精髓。
春联上的艺术——汉字
贴春联是春节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春联上的书法还往往会引得大家品评一番。书法向来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具有一种普世的美。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从汉字出现时起,书法艺术便已随之产生。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在岩面上“涂鸦”,记录他们的生活场景,其中有些符号似乎就是文字的雏形。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在陶片上绘制一些几何形符号或陶文。
此后,由于汉字的载体极易消逝,其发展进程变得十分模糊。直到19世纪末,才在河南安阳的小屯发现了商代的甲骨文。这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汉字,有考古学家认为“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汉字出现以来,曾先后呈现在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等材料上,因其载体不同,文字的呈现形式亦有所不同。早期,由于载体较为单一,书体也相对单一,先后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帛书等。到了汉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纸张出现了。因其轻便廉价,书写文字传达信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书体也开始因人而异。一些追求美和个性的人在纸张上演绎出文字的不同特征和风格,于是各种书体应运而生,书法也随之诞生。
人们喜闻乐见的食物——面条
尽管饺子是春节餐桌上当之无愧的主角,但另外一种主食也不容忽视,那就是面条。面条是用谷物或豆类磨成的粉加水和成面团,之后或压或擀,将其制成片后再切,或用搓、拉、捏等手段将其制成或窄或宽、或扁或圆的条状,最后煮、炒、烩、炸等而成。
春秋战国时期,“我行其野,芃芃其麦”的现象就已出现,说明小麦种植业已形成规模。到了汉代,小麦种植更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淮南子·时则训》载:“乃命有司,趣民收敛畜采,多积聚,劝种宿麦。若或失時,行罪无疑。”汉代文献中也已有了有关“汤饼”的记载,这应该是用小麦粉加工的面条的雏形。
考古发掘显示,汉代已出现了专门用于麦类加工的新型工具——石转磨,它可将麦粒加工成面粉,这才有了更多可口面食的出现,包括面条。
但到汉代面条已经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而绝非刚刚起源。2005年,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一碗由泥土封存的倒扣的面条的照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改写了有关面条起源的历史,奠定了中国是面条最早起源地的观点。有考古学家研究认为,喇家遗址的面条为小米粉制作而成,此后,他们通过模拟实验制作出了长达数米的小米面条。
距今2400多年前,黍子也曾被我国新疆苏贝西的先民制作成面条。这一发现极其重要,填补了面条制作工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被美国《考古学》杂志评选为2011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吃”离不开它——筷子
“吃”是春节期间的一个重头戏,而筷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饮食工具。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形成了用筷子吃饭的习惯,这已成为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开始狩猎采集生活时,就已能用火来加工捕获的猎物。他们会用木棍来翻动肉类,使其受热均匀,这些木棍似乎可视作筷子的雏形。新石器时代,人们利用陶器来蒸煮食物,相应的,产生了骨铲、骨匕、骨柶等餐具。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距今5000~7000年),人们发现了最古老的筷子——骨箸。考古学家还复原了当时居民吃饭用的一套餐具——陶碗、陶钵、陶豆、骨栖、骨箸。而后,在河南安阳侯家庄墓葬发现了铜筷,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极其干燥的环境中发现了木筷。在其他地区,金、银、竹、象牙、骨等质地的筷子也都有发现。
为什么筷子会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和使用?这似乎和农耕文化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我国加工食物的器物就以蒸煮功能的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以“夹”为主要的吃饭方式。此外,先民的食物以农作物为主,其中小麦等的推广和种植、面条的发明,似乎都对筷子的推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清雅待客之道——饮茶
春节时有客来访,泡杯清茶相待,也是一桩雅事。饮茶,饮的是用茶叶泡出的茶汤。要饮茶,需要栽培茶树,以及采摘、加工茶叶。先民加工出了种类繁多的茶叶,更创造出了中国悠久而又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先民最早栽培茶树、饮茶的直接证据,是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距今5500~7000年)发现的古茶树遗迹。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古茶树是人工栽培的,并推测当时的人可能已开始使用陶器来煮茶、饮茶。但当时的人可能并不清楚茶的具体功效,仅仅将其作为食物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一些文献中也有关于茶的记载,如《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一时期,似乎先民仅仅把茶作为一种药物使用。唐代时,陆羽编纂了一部茶叶百科全书——《茶经》,这部书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地介绍茶的一部专著”。
除了文献记载,一些考古发现也可帮助我们“透视”古人制作茶饮的细节。在河北宣化曾发现了一座辽墓,墓主人为张世卿,墓中的壁画清晰直观地描述了辽代居民制作茶饮的整个过程,还展示了丰富的饮茶器皿。2009年,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也出土了一个铜质渣斗,其中附有茶叶,专家认为,这些茶叶应该是产自福建的白茶。
(摘自《光明日报》,欣然荐)
春联上的艺术——汉字
贴春联是春节时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春联上的书法还往往会引得大家品评一番。书法向来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具有一种普世的美。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从汉字出现时起,书法艺术便已随之产生。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在岩面上“涂鸦”,记录他们的生活场景,其中有些符号似乎就是文字的雏形。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在陶片上绘制一些几何形符号或陶文。
此后,由于汉字的载体极易消逝,其发展进程变得十分模糊。直到19世纪末,才在河南安阳的小屯发现了商代的甲骨文。这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汉字,有考古学家认为“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
汉字出现以来,曾先后呈现在甲骨、金、石、竹、木、缣帛、纸张等材料上,因其载体不同,文字的呈现形式亦有所不同。早期,由于载体较为单一,书体也相对单一,先后有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简牍、帛书等。到了汉代,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纸张出现了。因其轻便廉价,书写文字传达信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书体也开始因人而异。一些追求美和个性的人在纸张上演绎出文字的不同特征和风格,于是各种书体应运而生,书法也随之诞生。
人们喜闻乐见的食物——面条
尽管饺子是春节餐桌上当之无愧的主角,但另外一种主食也不容忽视,那就是面条。面条是用谷物或豆类磨成的粉加水和成面团,之后或压或擀,将其制成片后再切,或用搓、拉、捏等手段将其制成或窄或宽、或扁或圆的条状,最后煮、炒、烩、炸等而成。
春秋战国时期,“我行其野,芃芃其麦”的现象就已出现,说明小麦种植业已形成规模。到了汉代,小麦种植更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淮南子·时则训》载:“乃命有司,趣民收敛畜采,多积聚,劝种宿麦。若或失時,行罪无疑。”汉代文献中也已有了有关“汤饼”的记载,这应该是用小麦粉加工的面条的雏形。
考古发掘显示,汉代已出现了专门用于麦类加工的新型工具——石转磨,它可将麦粒加工成面粉,这才有了更多可口面食的出现,包括面条。
但到汉代面条已经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而绝非刚刚起源。2005年,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的一碗由泥土封存的倒扣的面条的照片在《自然》杂志上发表,改写了有关面条起源的历史,奠定了中国是面条最早起源地的观点。有考古学家研究认为,喇家遗址的面条为小米粉制作而成,此后,他们通过模拟实验制作出了长达数米的小米面条。
距今2400多年前,黍子也曾被我国新疆苏贝西的先民制作成面条。这一发现极其重要,填补了面条制作工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被美国《考古学》杂志评选为2011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吃”离不开它——筷子
“吃”是春节期间的一个重头戏,而筷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饮食工具。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形成了用筷子吃饭的习惯,这已成为华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发现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开始狩猎采集生活时,就已能用火来加工捕获的猎物。他们会用木棍来翻动肉类,使其受热均匀,这些木棍似乎可视作筷子的雏形。新石器时代,人们利用陶器来蒸煮食物,相应的,产生了骨铲、骨匕、骨柶等餐具。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距今5000~7000年),人们发现了最古老的筷子——骨箸。考古学家还复原了当时居民吃饭用的一套餐具——陶碗、陶钵、陶豆、骨栖、骨箸。而后,在河南安阳侯家庄墓葬发现了铜筷,在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极其干燥的环境中发现了木筷。在其他地区,金、银、竹、象牙、骨等质地的筷子也都有发现。
为什么筷子会被中国人普遍接受和使用?这似乎和农耕文化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自古以来,我国加工食物的器物就以蒸煮功能的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以“夹”为主要的吃饭方式。此外,先民的食物以农作物为主,其中小麦等的推广和种植、面条的发明,似乎都对筷子的推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清雅待客之道——饮茶
春节时有客来访,泡杯清茶相待,也是一桩雅事。饮茶,饮的是用茶叶泡出的茶汤。要饮茶,需要栽培茶树,以及采摘、加工茶叶。先民加工出了种类繁多的茶叶,更创造出了中国悠久而又独特的茶文化。
中国先民最早栽培茶树、饮茶的直接证据,是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距今5500~7000年)发现的古茶树遗迹。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古茶树是人工栽培的,并推测当时的人可能已开始使用陶器来煮茶、饮茶。但当时的人可能并不清楚茶的具体功效,仅仅将其作为食物的一个重要补充。
在一些文献中也有关于茶的记载,如《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一时期,似乎先民仅仅把茶作为一种药物使用。唐代时,陆羽编纂了一部茶叶百科全书——《茶经》,这部书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地介绍茶的一部专著”。
除了文献记载,一些考古发现也可帮助我们“透视”古人制作茶饮的细节。在河北宣化曾发现了一座辽墓,墓主人为张世卿,墓中的壁画清晰直观地描述了辽代居民制作茶饮的整个过程,还展示了丰富的饮茶器皿。2009年,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也出土了一个铜质渣斗,其中附有茶叶,专家认为,这些茶叶应该是产自福建的白茶。
(摘自《光明日报》,欣然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