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天,收看电视剧《湘西剿匪记》,联想到1949年冬,我们五分校二总队行军过湘西雪峰山时,一场不寻常的枪声。至今让我们难以忘怀。当时的情景和感受,一幕幕地浮现在眼前。
队伍经过桃花坪等地来到雪峰山下的洞口。这是湖南西边的一个古镇,全镇面积不大,房屋多半是木竹结构,砖瓦房不多,人口稀少,市面不太热闹。由于离雪峰山较近,颇感山风寒气袭人,也似乎与别地同一时间宿营,太阳提前落了山,显得阴冷窒息。这天晚上增添岗哨,区队干部轮流查岗。大家只在异样感觉中人了梦乡。
次日一早,同志们还像过去一样做完“三不走”事情后,很快用完早餐,迅速集合来到一处开阔地,和十七军随校学员一起听取副校长申绍英讲话。他文化不高,但每次讲话声音宏亮,干脆利落,中心明确,而且饶有风趣,反映出工农干部的特点,大家都喜欢听他讲话。这天他突出讲过雪峰山的问题。他说:雪峰山山高路滑,重峦叠嶂,峰回路转,雾气大,山风大。我们不但要克服这些困难,还要提高警惕,随时应付突然事件的发生。听后,大家对自然条件的困难不以为然,但听到后面一句,不禁面面相觑。联系昨晚加派岗哨,今日又调整行军队伍,把我们年龄稍大的六大队学员,调到年龄小、有女兵的五大队前面。再听说湘西山区匪患严重,社情复杂,一连串事儿不得不使人心里沉甸甸。然而,想归想,做归做,大家一路艰辛一路歌的表现没有改变,仍大声唱着“同志们要认清,进军的思想要坚定,咱们进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他们解放靠咱们呀哈嗨嗨,哈嗨……”
上了山,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突然山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这时歌声、话声和嘻笑声霎时停止,只见中队和区队干部,从容不迫出来指挥大家向公路两边分散、隐蔽,要我们沉着,不要惊慌。他们久经沙场,临危不惧、泰然处之的姿态,与我们这些毫无战斗经验,茫然无措,心里一片空白的学生兵截然不同。确实使我们信服,也无形给予鼓舞、壮胆和力量。因而大家振作、自信,随着指挥声,有的扑向坟堆,有的跳进沟坎,虽然头次尝试,又手无寸铁,但不坐以待毙,不甘示弱的精神个个具有,有的顺手捡起石块,有的找来棍棒,总之捞到什么是什么,俨然摆开决一死战的架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枪声逐渐稀疏。约莫半小时后,正当大家严阵以待,众志成城的时候,不知从哪里传来了话音,说土匪已被随校警卫连打跑了,要大家继续行军。一场有惊无险的场面就此结束,空气缓和下来,紧张气氛也化为乌有。接着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几个毛毛土匪怎敢和大军相碰;有的说,压根就不在意,响几声枪有什么了不起;也有的怀疑是“恶作剧”,有意安排吧?众口不一什么都有。但共同的感觉,并幽默地说:枪声伴我行,枪声帮我减除疲劳。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地翻过了这座绵亘于湘西的苍茫大山,来到了榆树湾(现为怀化)的一个村寨宿营。
那天晚点名时,中队长杨升堂对当天行军特作评点,既肯定了我们好的地方,也指出了不足。但对枪声的是与非和为什么的问题,没有正面说出来。我们也觉得这枪声是真或是假都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对我们这些来自四面八方,出身、经历各不相同的军旅学子,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情形下,得到了严峻的锻炼,是一次集思想、政治、军事为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正如在贵阳举行的结业典礼大会上校领导说的:你们脚板下三千里进军,就是你们最好的答卷,是下届军大学员无法学到的。
队伍经过桃花坪等地来到雪峰山下的洞口。这是湖南西边的一个古镇,全镇面积不大,房屋多半是木竹结构,砖瓦房不多,人口稀少,市面不太热闹。由于离雪峰山较近,颇感山风寒气袭人,也似乎与别地同一时间宿营,太阳提前落了山,显得阴冷窒息。这天晚上增添岗哨,区队干部轮流查岗。大家只在异样感觉中人了梦乡。
次日一早,同志们还像过去一样做完“三不走”事情后,很快用完早餐,迅速集合来到一处开阔地,和十七军随校学员一起听取副校长申绍英讲话。他文化不高,但每次讲话声音宏亮,干脆利落,中心明确,而且饶有风趣,反映出工农干部的特点,大家都喜欢听他讲话。这天他突出讲过雪峰山的问题。他说:雪峰山山高路滑,重峦叠嶂,峰回路转,雾气大,山风大。我们不但要克服这些困难,还要提高警惕,随时应付突然事件的发生。听后,大家对自然条件的困难不以为然,但听到后面一句,不禁面面相觑。联系昨晚加派岗哨,今日又调整行军队伍,把我们年龄稍大的六大队学员,调到年龄小、有女兵的五大队前面。再听说湘西山区匪患严重,社情复杂,一连串事儿不得不使人心里沉甸甸。然而,想归想,做归做,大家一路艰辛一路歌的表现没有改变,仍大声唱着“同志们要认清,进军的思想要坚定,咱们进军大西南,解放全中国,他们解放靠咱们呀哈嗨嗨,哈嗨……”
上了山,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突然山顶响起了密集的枪声。这时歌声、话声和嘻笑声霎时停止,只见中队和区队干部,从容不迫出来指挥大家向公路两边分散、隐蔽,要我们沉着,不要惊慌。他们久经沙场,临危不惧、泰然处之的姿态,与我们这些毫无战斗经验,茫然无措,心里一片空白的学生兵截然不同。确实使我们信服,也无形给予鼓舞、壮胆和力量。因而大家振作、自信,随着指挥声,有的扑向坟堆,有的跳进沟坎,虽然头次尝试,又手无寸铁,但不坐以待毙,不甘示弱的精神个个具有,有的顺手捡起石块,有的找来棍棒,总之捞到什么是什么,俨然摆开决一死战的架势。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枪声逐渐稀疏。约莫半小时后,正当大家严阵以待,众志成城的时候,不知从哪里传来了话音,说土匪已被随校警卫连打跑了,要大家继续行军。一场有惊无险的场面就此结束,空气缓和下来,紧张气氛也化为乌有。接着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几个毛毛土匪怎敢和大军相碰;有的说,压根就不在意,响几声枪有什么了不起;也有的怀疑是“恶作剧”,有意安排吧?众口不一什么都有。但共同的感觉,并幽默地说:枪声伴我行,枪声帮我减除疲劳。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地翻过了这座绵亘于湘西的苍茫大山,来到了榆树湾(现为怀化)的一个村寨宿营。
那天晚点名时,中队长杨升堂对当天行军特作评点,既肯定了我们好的地方,也指出了不足。但对枪声的是与非和为什么的问题,没有正面说出来。我们也觉得这枪声是真或是假都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对我们这些来自四面八方,出身、经历各不相同的军旅学子,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情形下,得到了严峻的锻炼,是一次集思想、政治、军事为一体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正如在贵阳举行的结业典礼大会上校领导说的:你们脚板下三千里进军,就是你们最好的答卷,是下届军大学员无法学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