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习“诗意语文”教学的感悟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dw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意语文”是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题记
  在成为一名一线教师之前,我的理想课堂是王崧舟先生所倡导的“诗意语文”课堂。什么是“诗意语文”呢?它又有什么打动我的地方?
  “‘诗意语文’是一个过程,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观照她,而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接下来,我将结合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观体系,结合我的教学实例,简要谈谈我所理解的新基础背景下的“诗意语文”。
  一、他们都关注人性本真
  “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诗意体验是一种生命的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的人,常常伴随着这样的高峰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高峰体验;“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是一种高峰体验;“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更是一种高峰体验。“诗意语文”就是要努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高峰体验,在当下实现自我;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获得诗人的人生经验,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这与新基础教育语文价值观体系中的育人价值不谋而合。
  新基础体系价值观中讲,语文教学是基于学科的培养人的活动,而不是单纯传递語文知识的过程。语文知识应该是在学生成长视野下的知识,应该是学生生命成长需要的“活”知识。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教科书,又超越教科书。
  以我所教的诗词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江西闲居时的作品,描写了黄沙岭夜里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的情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语文教学要立足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所以,在品读诗意、品悟诗情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以此为基点,跳出教材,在辛弃疾的人生经历中品其坎坷人生,悟其深沉的爱国情怀;在对比阅读中欣赏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品味稼轩壮志之难酬。在对诗人的深入了解过程中,他的形象渐渐丰满,学生也在其爱国热情和坚强不屈的精神下受到熏陶。
  语文中内含的特有的精神文化财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所以教师应当在教材之内寻求学生成长所需要的“活”知识,为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提取养分。
  二、“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
  叶秀山先生在分析海德格尔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时,指出“诗意的境界”实乃“自由的境界”。“诗意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精神的自由对话。因此,“诗意语文”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诗意语文”的课堂氛围是自由的、自然的,致力培养具有自由品质的人。
  新基础语文教学价值观还讲,语文教学欲培养之人是能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的人,是能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思想去判断、用自己的智慧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的人,是能在不同境遇下亲近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人,是自觉在语文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的人。
  统编本教材的编写也印证了这一目的。“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的双线编写,目标清晰,这样的教学结构更利于学生习得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学习能力和语文学习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能力。
  以《少年闰土》“1 N 1”读写课型为例。《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聪明能干、天真烂漫和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形象。课文在写作上特色鲜明,通过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刻画了活泼可爱、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人物形象。人物描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已是老生常谈,他们大都能明确说出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已经学会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细节,初步运用细节描写进行作文片段练习。但是,学生将脑海中存在的画面和场景转化为语言文字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我结合当今网络时代特点,利用学生更乐于接受的电影、视频来引导他们进行写作。将写作训练点移至人物所在的特定场景,引导学生写好人物所在的特定场景,更鲜明地突出人物形象。这样,既结合了单元目标,让学生习得刻画人物的方法,又让他们学会将脑海中的画面转化为语言文字的技能,这也能使语言文字运用渗透到生活中来。
  正如赵志祥老师所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核心词是‘语言文字的运用’。语文学习应该是学习终身受用的、相对稳定的、不可替代的语文知识、方法、技能,如果没有知识、方法和技能,理解无从谈起。”所以,语文学习应当聚焦能力培养,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自觉为自己生命添加养分。
  新基础语文教学改革是一次诗意的改革,是语文教师诗意的栖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满诗意情怀,用自己的诗意感悟去唤起学生心灵中的“诗人”,唤醒他们的生命自觉。学生如果都能拥抱、谱写自己的诗意人生,那也正是新基础教育“育人价值”的实现。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光明区光明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期刊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α (CPT1α)and progression of ren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and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PT1α as a biomarker in pathological diagno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neuropilin-1 (NRP-1) on Treg cells and its ligands semaphorins-3 A (Sema3A),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 as well as the balance of type 1helper T cells (Th
文题设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国很多地方配合“世界读书日”,纷纷举办三月书香节、四月文化体验之旅、四月书香校园等活动。某省还把孔子诞辰纪念(9月28日)定为该地的“读书节”。  “阅读,是让真正的阳光住在心里”。全民阅读,是为了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从阅读个体上说,阅读具有养护心灵的功效。  某校准备举办一场“阅读养护心灵”的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对理解的内容进行深刻吸收和积累的过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就是把所学的知识结合起来,通常是经验、思想和观点,用书面的形式来呈现,写作是思想的积累过程。叶圣陶先生说:“要把积蓄的重点放在他们身上。”因此,只有在阅读和写作之间建立一个平台,使阅读和写作能够有效地整合,学生的读写能力才会真正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使用原始教材的资源,如文本插图、关键
\"1+N+1\"读写一体化课型是我校提出的新型课型,它是在阅读语文课本一篇精读文章的基础上,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并将学习到的方法运用到新的拓展文章中,加以巩固运用,最后再将方法与写作联系起来。通过《爬山虎的脚》的教学,我对如何开发基于\"1+N+1\"课型的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思考。
指导单位:山西省书法教育研究会主办单位:《山西教育》杂志社山西省成人教育协会承办单位:山西宣毫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线上培训课程共17讲可回看,学习结束后颁发培训证书。)
在学校“1 N 1”课型研究模式下,我们以日常教学实践和校本研修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研究。系列读写一体化探究活动,使我们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小学是培养写作能力的起点和基础阶段,也是奠定基础的关键阶段。如果把读写紧密结合在一起,对学生来说,语文学习将更加系统,而不会简单地把阅读、写作等学习内容分开,进行单一的分版学习;对教师来说,更有利于进行新课程的教学实验和探
亲爱的酝澄:马上你就要跨过18岁的门槛,你在拥有更多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作为妈妈,我既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又担心它来得太早。你将迈出中学校门,去更高更远的天空翱翔。未来你会看到更旖旎的风光,同时也可能会遇上暴风雨,这些都是前进道路上的必然。妈妈希望你在面对人生中无法避免的苦痛时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泥泞中挣脱,当你熬过严冬,跨入繁花似锦的春天,你才能真正领略生活的丰富与生命的美好。
以研促教,是促进课堂教学提质,促进教师由\"经验型\"转为\"研究型\"的必经之路。为提升我校全体语文教师的课堂教育教学水平,扎实课堂教学,让师生在课堂上有效成长,最终走向高效课堂,近两年来,我校语文科组以\"领衔教研\"为依托,坚持开展\"领衔教研\"活动,教研效果良好。何谓\"领衔教研\"?这是我校语文科组校本研修、教研活动的一个专有名词。即六个年级备课组,在科组的统筹安排下,一个学年内要承担一次领衔教研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