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73近程空空导弹
发展简史
R-73导弹北约代号为AA-11“射手” (Archer),是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发展的第四代近程导弹,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能离轴发射,且搭配头盔瞄准具,具有“可视即可射”能力的导弹。1973年时的苏联空军除了需要第四代中程空对空导弹外,还需要新型近程导弹(射程12—20公里)或格斗导弹(射程小于10公里)。新型短程导弹由锦旗与闪电两家设计局竞标,锦旗设计局提出与美制AIM-9同级的K-14,闪电设计局则提出K-73(按照俄罗斯/前苏联对空空导弹的命名法,研制中以K开头,定型后用闩开头)。
锦旗设计局提出的K-14是在已装备苏联空军的R-13与R-13MI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采用气动力控制及“彩虹”全向红外制导头,并增强抗过载能力以提高其机动性。K-14与R-13、R-13MI具有很高的共通性,因此可轻易换装于米格-21、米格-23、米格-27、雅克-28P、苏-22等战机上。
闪电设计局提出的K-73最初计划采用推力矢量控制及非全向红外制导头,但前苏联根据对未来近程空战环境及美国近程格斗导弹的技术分析,认为新型短程导弹必须装备全向红外制导头,因此K-73装上了“灯塔”全向红外制导头,其尺寸与重量都因此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闪电设计局在1976年发现,仅靠推力矢量控制的导弹,当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耗尽后,推力矢量控制就不能发挥作用,无法有效控制导弹了。而K-73最大射程可达20公里,有相当一段距离是在发动机燃料耗尽后依靠惯性飞行的。这对K-73来说是个很大的缺陷,因此闪电设计局最后改用推力矢量控制、气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至此,K-73重量达105公斤,成为现役R-73导弹的雏形。
1976年,K-14与K-73基本完成概念设计,其中K-73的外形和结构显得相当前卫,技术上也比K-14更为先进。但由于K-14与当时正在服役中的R-13有高度通用性,这使得苏联空军可以用较少的经费完成采购和换装,需要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也较短。一时间,苏联军方难以抉择。在苏联空军犹豫不决的这段时间里,K-14得以与K-73同步发展多年。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考虑到K-14已无法适应未来空战需要,而且锦旗设计局此时正忙于K-24、K-27、K-33等计划而无暇为K-14的设计进行大幅修改,因此闪电设计局的K-73成为前苏联惟——种第四代近程格斗导弹。1982年,闪电设计局内负责K-73的人员全部转归锦旗设计局,这使得锦旗设计局成为前苏联最大的空对空导弹研制单位。1985年,K-73空空导弹定型服役,并被正式命名为-73。R-73及其改进型
R-73基本型弹长2.9米、翼展0.51米、弹径0.17米;发射重量105公斤、弹头重73公斤;最小射程为300米,最大射程为20公里,探测角度±45度,目标对制导头角速率小于60度。秒,目标高度20~20000米。当目标过载在12g以下,目标速度不大于2500公里/小时,载机过载8g以下时,其对固定翼飞机一类目标的杀伤率为60%。安装的MK-80全向红外制导头探测距离10-15公里,发射前视野±45度,射后视野为±60度,从制导头锁定目标到发射只需1秒。
R-73基本型系列包括R-73K、R-73L、R-73E、R-73LE,其差异仅在引信以及使用对象。R-73K是全系列最早的苏联空军自用量产型,采用无线电引信,在安装有激光引信的R-73L问世后就被取代而停产。R-73E与R-73LE分别是R-73K与R-73L的外销型。
R-73M1(R-73RDM1)型尺寸、射程、制导头视野与基本系列相同,只是技术比较先进,可采用与R-73M2一样的探测元件;
R-73M2(R-13RDM2)型又称为R-73M,它的问世使R-73家族在欧美同级武器如雨后春笋般问世之际,仍能够傲视群雄。R-73M2的弹长增加到3.2米,翼展缩至0.404米,发射重增至115公斤,采用初期惯性导航,无线电中途修正加末端红外制导,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砷超视距攻击的中程导弹,其前向动力射程30公里,保证杀伤射程13公里。制导头发射前视野为±60度,发射后为±80度。
R-73M2采用MK-80M红外制导头,用灵敏度更高的中长波探测元件;配备可程式化新型电脑,抗干扰能力更强,对战机的探测距离约15-20公里。MK-80M制导头解析度高,可辨识目标热辐射分布,能在命中前约1毫秒计算出目标的中间部位为命中点,增加杀伤率。
R-73M2最具震撼力的功能是它可掉转180度攻击后方目标。使用时,载机先通过资料链引导导弹转向,待完成敌我识别,确认不会误击友机后,再启动制导头,这种发射方式已在苏-35上试验成功。据说与机上的雷达告警器配合使用,还可用此方法拦截来袭导弹。其在向后射击最大射程8-12公里,最短射程1公里。
R-74ME是以R-73为基础发展的新一代空空导弹,其制导、动力系统均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射程增加到40公里,制导头视野可达±80-90度。
R-73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四代近程格斗导弹发展的领航员,其基本性能远远超出当时所有的近程格斗导弹。北约国家曾在两德统一后利用德国接收东德的米格-29与F-16进行了空中格斗模拟,更加确信了R-73导弹超群的性能。有分析认为,当时的R-73比AIM-9领先20年左右。因此西方国家奋起直追,在20世纪最后10年间发展出多种性能顶尖的格斗导弹,包括美国的AIM-9X、英国的ASRAAM、德国的IRIS-T、以色列的“怪蛇”-IV等。不过,R-73在这段时间也陆续推出了多种改型。因此,虽然西方导弹的某些局部性能可能比R-73改进型更好(特别是制导头与电子技术),但整体性能未必比得上日—73,特别是与载机搭配后,R-73的弱点就不再是弱点,而且由于R-73改型大都比其同级西方导弹早5-10年服役,因此说“R-73领先世界10年左右”并不过分。
在射程方面,R-73基本型射程就有20公里,改进型的最大射程甚至达30或40公里。远射程的特色与前苏联对空对空导弹的需求有关,苏联将空空导弹射程区分为远程、中程、近程(12~20公里,如R-13)与格斗(射程小于10公里,如R-60)4类,而K-73一开始就是为了“近程导弹”需求而研制的,但由于其机动性足够高,完全可以起到格斗导弹的作用,因此它取代了R-60成为苏-27战斗机惟一的近程导弹武器。
R-27中程空空导弹
R-27导弹北约代号为AA-10“白杨”(Alamo),是锦旗设计局为苏—27、米格-29战机设计的中程空对空导弹。R-27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复合式制导的空空导弹,其基本型日—27R的最小射程为500米,最大射程在高空时为80公里、低空为10公里。R-27目前已经发展出一系列改进型,按制导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半主动雷达制导、红外制导、主动雷达制导、被动雷达制导;按射程划分则有中程拦截型与远程拦截型。
发展简史
1973年,苏联空军提出发展第四代战机所需的空空导弹,之后的一年中,包括自动系统研究院在内的多家科研单位提出新型导弹的需求细节、概念设计等,计划名称为K-27。按照自动系统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的规划,K-27是一种模块化导弹,通过主要模块的交替组合发展出一系列导弹,包括不同制导方式及不同射程。在制导方面,包括半主动雷达、红外、主动雷达、被动雷达等制导方式。在射程方面,有K-27A短程系列以及K-27B远程系列,前者发射重量约250公斤,射程70-80公里,计划装备米格-29;后者发射重量约350公斤,射程120-130公里,计划装备苏-27。K-27还被要求必须能配备在已服役的米格—23ML及苏-15TM战机上;且其性能必须超越预计于1975年服役的美制AIM-7F“麻雀”导弹。
锦旗与闪电两家设计局根据上述技术要求设计自己的K-27,最后锦旗设计局获胜。1984年,定型后的基本型R-27R、R-27T服役,1987年,R-27ER与R-27ET服役。之后锦旗设计局继续发展主动雷达制导R-27AE与被动雷达制导的R-27P等。
基本特点
R-27是俄罗斯第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空空导弹,分为前(制导头)、中(弹头)、后(动力)三段,通过不同的制导头与动力系统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类型,这些变换甚至可在基地完成。
R-27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复合式制导的空空导弹。与当时美制AIM-7F那种全程半主动制导方式不同,R-27采用初期惯性导航、数据链中继制导、半主动或红外终端制导的方式。这样载机就无须全程照射敌机,在导弹进入终端半主动制导模式之前,战机仍可根据情况做机动或监视其他目标,大大增强半主动雷达导弹的可靠性。对于改用复合制导方式之前的AIM-7而言,R-27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另外,红外制导型因为不需要终端雷达照射,等同于所谓“发射后不管”导弹,这也是相当大的优势,因为除F-14以外的美国第三代战机在AIM-120导弹服役前,根本没有这种中、远程“发射后不管”能力。
各型号性能
R-27导弹可以对付飞行高度为20-2700米、飞行速度小于3500公里/小时、高度差小于10公里、过载小于8g的飞行器。发射时载机过载限制为5g,最小射程500米,可采用弹射或滑轨发射。在苏-27上,机翼内侧用的是APU-470滑轨式发射架,主翼蹭、进气道间、进气道下则用AKU-470弹射式发射架。
R-27R是R-27家族的基本型,弹长4.08米、弹径0.23米、翼展0,97米、发射重量253公斤、弹头为重39公斤的杆状破片式,杀伤概率为70%;最小射程为500米,最大射程在高空时为80公里、低空时为10公里。制导方式为初始惯性制导加指令制导,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制导头感测方位角为±50度。
R-27ER型是增程型,弹体后段换装弹径0.26米的发动机(前段仍维持0.23米),弹长增加到4.7米,发射重量增加到350公斤。与基本型的两段式推进(普通推力、加力推力使用不同的发动机)不同,增程型只用一种发动机,但装载燃料较多、效率较高,其最大射程高空时可达170公里,低空时达30公里。
R-27EM型是最大射程超过100公里的增程型,除射程增加外,最重要的改进是强化了对低空目标的打击能力,其拦截下限为3米,小于目前巡航导弹的最低飞行高度;R-27EM弹长4.78米、弹体前段直径0.23米,后段为0.26米,翼展0,8米:
R-27T是在R-27R的基础上修改制导头而成的;其弹长3.8米、弹径0.23米、翼展0.97米、发射重量245公斤,弹头为重39公斤的杆状破片式,杀伤概率为70%,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为高空72公里、低空100公里,制导头探测方位角为150度。
R-27ET也是增程型,与R-27ER一样换装了发动机,发射重量增加到343公斤,高空时最大射程120公里,低空时最大射程为15公里。
R-27AE型是R-27家族中的主动雷达制导型,装备9B-1103M主动雷达制导头,能在16~20公里处锁定雷达反射截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该制导头也被装备在了R-77空空导弹上。R-27AE平均最大射程约80公里、最小射程可能与R-77一样,同为300米:其弹长4,78米、弹体前段直径0.23米、后段0.26米、冀展0.8米;发射重量350公斤、杆状高爆破片弹头重39公斤;采用初期惯性、数据链中继制导、终端主动雷达制导模式,射程与R-27ER相同。目前R-27AE已改用了新型制导头。该制导头是在原有9B-1103M制导头上换装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微处理芯片,使运算速度提高20倍以上,达到500兆赫,以光纤陀螺仪取代传统机械陀螺;制导头长度由60厘米降至40厘米,重量由14.5公斤降至10公斤;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25公里。
R-77中程空空导弹
1976年,美国海、空军提出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计划,也就是现在的AIM-120系列,用于装备F-15,F-16、F-18等现役战机及下一代战机。AMRAAM比AIM-7“麻雀”轻约30%,尺寸更小,轻型战机也能大量挂载。它的惯性及无线电指令中段制导设备中的惯导系统相当精准,使打击远程目标成为可能,射程与制导头测距比可达4—6(同样采用复合制导方式的俄国R-27只有2.5)。最重要的是装备主动雷达制导头,能“发射后不管”,大幅度增加了载机的多目标攻击能力和战场生存力。
当时的苏联在获得了大量AMRAAM的情报后,以自动系统研究院为主,组织多家研究院和设计局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苏联必须有自己的同类武器,否则苏-27、米格-29在超视距作战中面对装备AMRAAM的美国战机将难以招架,新型中程导弹必须装备主动雷达制导头及先进的复合式惯导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代号为 RVV-AE的研制计划正式启动:最初,锦旗设计局与闪电科学生产联合体均提出了自己的竞标方案,前者以米格-23使用的R-24为基础进行改进,而后者则以米格-25使用的R-40的缩小改进型参选。最后,锦旗设计局胜出。然而,由于闩-24改进型仍不能让苏联空军完全满意,因此锦旗设计局提出与自动系统研究院合作发展。实际上,早在RVV-AE计划初始阶段,自动系统研究院也参考AMRAAM的资料进行了新一代导弹的气动布局探索,并提出了概略的布局方案。锦旗设计局与自动系统研究院合作后,后者在电脑辅助下提出几项重要设计。首先,他们认为新型导弹弹翼面积要小,这样既能减少重量又能减小粘滞阻力;另外,自动系统研究院提出用格栅式尾翼,他们认为格栅式尾翼控制性能好、重量更轻。后来,参考第五代战机(前苏联分代标准)的弹舱尺寸、载弹需求后,进一步将弹翼由小三角翼换为现在的低展弦比长方形翼,格栅式尾翼也可向前折收以便置于弹舱内,至此RVV-AE的外形大致确定。
在RVV-AE进入发展阶段前,自动系统研究院以及伊斯托克科学生产联合体就进行了大规模主动雷达制导头的研究工作。自动系统研究院的基达利·昆亚夫斯基曾长年担任多种战机雷达的主任设计师,是主动雷达制导头研究领域的权威之一。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伊斯托克科学生产联合体与莫斯科阿加特研究院合作完成了制导头的细部设计、制造、测试等工作(自动系统研究院只负责研究阶段工作,没有参与制造测试工作)。
RVV-AE于1984年开始原型弹测试准备,并于1992年少量试产,1994年测试完成并开始量产,被军方正式编号为R-77(北约代号AA-12)。R-77主要用于装备苏-35(苏-27系列均可)、米格-29改进型及其未来的第五代战机,拥有很大的有效射程范围(最小射程0.3公里,最大射程超过90公里)、更强的机动性(能对付过载高达12g的机动目标)并可攻击低空飞行器(包括巡航导弹),是苏-27、米格-29空战利器。西方国家对R-77的出现相当震惊,因为他们没有预料俄国也有这样的技术,他们甚至将之命名为“AMRAAMM斯基”(也称“AMRAAM的翻版”)。但事实上,这样的说法是相当牵强的,虽然,R-77与多数苏制武器一样,在设计思想仍是被动、跟随式的,是在美国率先发展出AMRAAM的概念后,根据自身科研能力及先前研究成果,加上一些巧思,研制出的针对性的产品,但是,两者除了同样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外,再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R-77是紧跟着美国AMRAAM计划跑的(RVV-AE计划比美国AMRAAM晚了数年),但其研发效率极高,测试进度几乎与AIM-120同步进行(AIM-120A于1985年开始测试),这充分说明了苏联的技术实力。
R-77基本型性能
R-77主翼在弹身中后段,长方形、低展弦比,呈十字排列;尾段则是相当有特色的格栅状弹翼,也是呈十字排列,能向前折收,便于运送、储藏以及置于弹舱内。它可使用弹射发射架与滑轨式发射架(APU-RVV-AE滑轨式与AKU-RVV-AE弹射式)。主动雷达制导头工作在J波段(10-30兆赫,波长1-3厘米),早期用9B-1348E,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10~15公里,后来改用较先进的9B-1103M,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15-20公里。
R-77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总冲约14000公斤/秒,比冲为80秒,略高于美制AIM-120(11780公斤/秒,比冲75秒),最小射程为300米,最大“发射后不管”射程约50公里。然而其最大有效射程外界仍无法确定,从65公里到约100公里的报道都有(多是权威来源的数据,例如65公里来自俄国《航空舰队》杂志,而锦旗设计局的资料称可达100公里),这些数据的差异可能与导弹使用的制导头,与所搭配的载机有关。如采用9B-1348E制导头的R-77搭配米格-29的数据链所能发挥的射程,与采用9B-1103M-200的R-77搭配苏-27、苏-35所能达到的最大射程就不同。
格栅状尾翼
R-77的网状弹翼尺寸为250毫米×125毫米,厚约3-5厘米,由不锈钢车铣制成。这是苏联的独特产品,在SS-12、 SS-20、SS-21、SS-23、SS-25弹道导弹是都曾使用过。最初是由自动系统研究院提出并用于R-77导弹上。据俄国专家称,格栅状尾翼的气动力控制能力好,能用很小的尺寸作出有效的控制,制动力矩仅为传统翼面的1/10,使得制动机构的尺寸及重量都可望减轻,并能提升高速机动性、低速稳定性等等。美国曾实验过改进的格栅状弹翼,认为它能有效控制超音速或高超音速时发射的武器。此外,美国也发现格栅状弹翼能负责传统弹翼极难胜任的炸弹末端控制,遂将格栅状弹翼应用于著名的“炸弹之母”等炸弹上。
R-77的特性
格栅式尾翼的等效面积较大,因此摆动较小的幅度就可以达到传统小翼面相对大幅摆动的效果,又因为不需要承受气动力矩,有利于其校正工作的灵活性。这个灵活性理论上不受飞行速度影。向,而且不需要增加制动器的重量。而传统翼面如果要像网翼一样在各种速度保有与静止时一样的灵活性,制动器重量就减不下来,如果要减少制动器重量,在高速飞行时就可能因制动力不足而降低灵活性。
另外,大等效面积使得在飞行速度低于某个限度、其他导弹几乎失去操控能力时,格栅式尾翼还可以有足够的操控力,所以它在极端环境下(如发射初期以及弹道末端)也能适用,这就间接地增加了导弹的有效射程,甚至可以当作格斗导弹使用。
R-77T/RVV-TE红外型药厂
这是R-77的红外线制导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90年代初期,苏联曾计划用红外制导头取代主动雷达制导头。R-77T装备MK-80M红外线制导头,这是R-73、R-27T/TE上自勺MK-80帛制导头的改进型,由一家乌克兰公司研发,使用更灵敏的制导头、新型电脑及软件等。该公司于2001年11月初公布了新型制导头——“毫米”-2000。据报道其性能数据与锦旗设计局所说的MK-80M相似,且适用弹径与R-77同为0.2米,因此“毫米”-2000可能就是MK-80M。“毫米”-2000至少能探测两种中波长红外线,探测距离由MK-80的10-15公里增加到15-20公里。
R-77T作战模式与R-77类似(惯导+自制导,或惯导+指令+自制导),仅在末段以红外被动制导头取 代主动雷达,且可采用发射前锁定与发射后锁定两种模式。2002年底,R-77T已做好测试准备。有了R-77T,像苏-35这类飞机就更能对抗F/A-22。因为即使追热仪能在视距外发现超音速迎面而来的F/A-22,F/A-22的隐身性能也可能让R-77的雷达制导头失效,R-77的红外制导头则能解决这个问题。
R-77P/F,VV-PE反辐射导弹
这是一种装有被动雷达制导头的R-77。该型反辐射导弹与R-27P-样能用于打击战斗机级别的雷达辐射源。
防空型
该型是在R-77上增加两台R-73使用的火箭发动机,用于取代3M9型防空导弹。
R-7M型
这是一种换装更强的火箭发动机的R-77,其增程型有效射程达90公里。
苏-27系列的空空导弹配置方式
过去苏-27将R-73、R-27R/T、R-27ER/E混合配置,分别负责近、中、远程作战。由于R-27系列只能对付过载约5g以下的目标,因此苏-27在中程以上难以对抗高机动目标,整体配置与美国AIM-7、AIM-9的配置相当,只是R-73射程更远,稍微占点优势(如不考虑电子系统的差异)。
目前苏-27的后续型号则以R-77取代日-27R/T,R-77射程范围较R-27R/下宽许多,且格斗能力优异,又是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特别是当以R-77搭配R-73M2或R-74ME后,苏-27系列不论在中程、近程,还是在前半球、后半球都有“格斗导弹”保护、根据经验,自过去10年乃至于将来一段时间,决定空战胜负的关键距离正是在R-77与R-73M2、R-74ME的有效距离甚至是高杀伤力距离内。因此相较于对手,新型苏—27的导弹配置提供的防护是相当完善的。特别在将来隐身战机满天飞的战场上,这种优势更为明显。
由于R-27系列有多种制导形式,R-77与R-73有数10公里的射程重叠而可视情况互用,在不久的将来,甚至还有红外制导型R-77T服役,所以苏-27系列的武器使用弹性非常大。目前苏-27系列有以下10种标准空对空武器配置方式:
1、挂载R-27与R-73各两枚。苏-27S的性能数据多是以5500公斤燃油搭配这种武器计算的。
2、全部挂载R-27系列。可全数装备R-27E系列远程导弹或R-27基本型中程导弹或中远程混合配置,习惯上也会将不同制导型混合配置。采用混合配置时,通常将E-27T/ET配于3号与4号挂架(从翼端数第3个)。在苏-27S等有10个挂点的侧卫战机上,采用此种配置时可挂6枚导弹,在苏-35等有12个挂点的飞机上,可挂8枚导弹。
3、全部挂载R-73。从翼端数前3个挂点都用于挂R-73,共挂6枚。
4、全部挂载R-77。这种配置与美国某些F-16与F-18全挂AIM-120一样,借着这种导弹优异的性能执行100公里以内的拦截、格斗任务。采用这种配置时,通过升级火控系统能发射R-77的苏-27S等有10个挂点的战机可挂6-8枚导弹,苏-35等有12个挂点的战机则可挂8-10枚导弹。将来R-77T红外制导型服役后将能与R-77雷达制导型混合配置。
5、挂载4枚R-27R/ER、2枚R-27T/ET以及4枚R-73。这是苏-27S等有10个挂点的战机的混合配置模式。拦截能力远达170公里,但R-27系列对抗高机动目标能力略显不足。
6、挂载6枚R-27R/ER,2枚R-27T/ET以及4枚R-73。功能与第5种挂载方式相同,但多出2枚导弹,是有12挂点的战机的混配模式,
7、挂载4枚R-73、4枚R-77。3枚R-27ER/ET。这种配置是由R-27E系列负责170公里以内的远程拦截任务,R-77负责约100公里到近距离的拦截与格斗任务,而R-73负责30公里以内的中程拦截与格斗任务。这是苏-27系列战机最完善的导弹配置。
8、仅R-77与R-73混合,采用8+4或6+6的方式搭配。
9、在拥有KS-172超远程导弹后,进气道下与机腹中线的3个挂点装备导弹:
10、将来RVV-AE-PD服役后,可用来取代R-27E系列以及部分R-77。
发展简史
R-73导弹北约代号为AA-11“射手” (Archer),是前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发展的第四代近程导弹,也是世界上第一种能离轴发射,且搭配头盔瞄准具,具有“可视即可射”能力的导弹。1973年时的苏联空军除了需要第四代中程空对空导弹外,还需要新型近程导弹(射程12—20公里)或格斗导弹(射程小于10公里)。新型短程导弹由锦旗与闪电两家设计局竞标,锦旗设计局提出与美制AIM-9同级的K-14,闪电设计局则提出K-73(按照俄罗斯/前苏联对空空导弹的命名法,研制中以K开头,定型后用闩开头)。
锦旗设计局提出的K-14是在已装备苏联空军的R-13与R-13MI的基础上改进而来,采用气动力控制及“彩虹”全向红外制导头,并增强抗过载能力以提高其机动性。K-14与R-13、R-13MI具有很高的共通性,因此可轻易换装于米格-21、米格-23、米格-27、雅克-28P、苏-22等战机上。
闪电设计局提出的K-73最初计划采用推力矢量控制及非全向红外制导头,但前苏联根据对未来近程空战环境及美国近程格斗导弹的技术分析,认为新型短程导弹必须装备全向红外制导头,因此K-73装上了“灯塔”全向红外制导头,其尺寸与重量都因此有所增加。另一方面闪电设计局在1976年发现,仅靠推力矢量控制的导弹,当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耗尽后,推力矢量控制就不能发挥作用,无法有效控制导弹了。而K-73最大射程可达20公里,有相当一段距离是在发动机燃料耗尽后依靠惯性飞行的。这对K-73来说是个很大的缺陷,因此闪电设计局最后改用推力矢量控制、气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至此,K-73重量达105公斤,成为现役R-73导弹的雏形。
1976年,K-14与K-73基本完成概念设计,其中K-73的外形和结构显得相当前卫,技术上也比K-14更为先进。但由于K-14与当时正在服役中的R-13有高度通用性,这使得苏联空军可以用较少的经费完成采购和换装,需要形成战斗力的时间也较短。一时间,苏联军方难以抉择。在苏联空军犹豫不决的这段时间里,K-14得以与K-73同步发展多年。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考虑到K-14已无法适应未来空战需要,而且锦旗设计局此时正忙于K-24、K-27、K-33等计划而无暇为K-14的设计进行大幅修改,因此闪电设计局的K-73成为前苏联惟——种第四代近程格斗导弹。1982年,闪电设计局内负责K-73的人员全部转归锦旗设计局,这使得锦旗设计局成为前苏联最大的空对空导弹研制单位。1985年,K-73空空导弹定型服役,并被正式命名为-73。R-73及其改进型
R-73基本型弹长2.9米、翼展0.51米、弹径0.17米;发射重量105公斤、弹头重73公斤;最小射程为300米,最大射程为20公里,探测角度±45度,目标对制导头角速率小于60度。秒,目标高度20~20000米。当目标过载在12g以下,目标速度不大于2500公里/小时,载机过载8g以下时,其对固定翼飞机一类目标的杀伤率为60%。安装的MK-80全向红外制导头探测距离10-15公里,发射前视野±45度,射后视野为±60度,从制导头锁定目标到发射只需1秒。
R-73基本型系列包括R-73K、R-73L、R-73E、R-73LE,其差异仅在引信以及使用对象。R-73K是全系列最早的苏联空军自用量产型,采用无线电引信,在安装有激光引信的R-73L问世后就被取代而停产。R-73E与R-73LE分别是R-73K与R-73L的外销型。
R-73M1(R-73RDM1)型尺寸、射程、制导头视野与基本系列相同,只是技术比较先进,可采用与R-73M2一样的探测元件;
R-73M2(R-13RDM2)型又称为R-73M,它的问世使R-73家族在欧美同级武器如雨后春笋般问世之际,仍能够傲视群雄。R-73M2的弹长增加到3.2米,翼展缩至0.404米,发射重增至115公斤,采用初期惯性导航,无线电中途修正加末端红外制导,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一砷超视距攻击的中程导弹,其前向动力射程30公里,保证杀伤射程13公里。制导头发射前视野为±60度,发射后为±80度。
R-73M2采用MK-80M红外制导头,用灵敏度更高的中长波探测元件;配备可程式化新型电脑,抗干扰能力更强,对战机的探测距离约15-20公里。MK-80M制导头解析度高,可辨识目标热辐射分布,能在命中前约1毫秒计算出目标的中间部位为命中点,增加杀伤率。
R-73M2最具震撼力的功能是它可掉转180度攻击后方目标。使用时,载机先通过资料链引导导弹转向,待完成敌我识别,确认不会误击友机后,再启动制导头,这种发射方式已在苏-35上试验成功。据说与机上的雷达告警器配合使用,还可用此方法拦截来袭导弹。其在向后射击最大射程8-12公里,最短射程1公里。
R-74ME是以R-73为基础发展的新一代空空导弹,其制导、动力系统均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射程增加到40公里,制导头视野可达±80-90度。
R-73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第四代近程格斗导弹发展的领航员,其基本性能远远超出当时所有的近程格斗导弹。北约国家曾在两德统一后利用德国接收东德的米格-29与F-16进行了空中格斗模拟,更加确信了R-73导弹超群的性能。有分析认为,当时的R-73比AIM-9领先20年左右。因此西方国家奋起直追,在20世纪最后10年间发展出多种性能顶尖的格斗导弹,包括美国的AIM-9X、英国的ASRAAM、德国的IRIS-T、以色列的“怪蛇”-IV等。不过,R-73在这段时间也陆续推出了多种改型。因此,虽然西方导弹的某些局部性能可能比R-73改进型更好(特别是制导头与电子技术),但整体性能未必比得上日—73,特别是与载机搭配后,R-73的弱点就不再是弱点,而且由于R-73改型大都比其同级西方导弹早5-10年服役,因此说“R-73领先世界10年左右”并不过分。
在射程方面,R-73基本型射程就有20公里,改进型的最大射程甚至达30或40公里。远射程的特色与前苏联对空对空导弹的需求有关,苏联将空空导弹射程区分为远程、中程、近程(12~20公里,如R-13)与格斗(射程小于10公里,如R-60)4类,而K-73一开始就是为了“近程导弹”需求而研制的,但由于其机动性足够高,完全可以起到格斗导弹的作用,因此它取代了R-60成为苏-27战斗机惟一的近程导弹武器。
R-27中程空空导弹
R-27导弹北约代号为AA-10“白杨”(Alamo),是锦旗设计局为苏—27、米格-29战机设计的中程空对空导弹。R-27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复合式制导的空空导弹,其基本型日—27R的最小射程为500米,最大射程在高空时为80公里、低空为10公里。R-27目前已经发展出一系列改进型,按制导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半主动雷达制导、红外制导、主动雷达制导、被动雷达制导;按射程划分则有中程拦截型与远程拦截型。
发展简史
1973年,苏联空军提出发展第四代战机所需的空空导弹,之后的一年中,包括自动系统研究院在内的多家科研单位提出新型导弹的需求细节、概念设计等,计划名称为K-27。按照自动系统研究院等单位专家的规划,K-27是一种模块化导弹,通过主要模块的交替组合发展出一系列导弹,包括不同制导方式及不同射程。在制导方面,包括半主动雷达、红外、主动雷达、被动雷达等制导方式。在射程方面,有K-27A短程系列以及K-27B远程系列,前者发射重量约250公斤,射程70-80公里,计划装备米格-29;后者发射重量约350公斤,射程120-130公里,计划装备苏-27。K-27还被要求必须能配备在已服役的米格—23ML及苏-15TM战机上;且其性能必须超越预计于1975年服役的美制AIM-7F“麻雀”导弹。
锦旗与闪电两家设计局根据上述技术要求设计自己的K-27,最后锦旗设计局获胜。1984年,定型后的基本型R-27R、R-27T服役,1987年,R-27ER与R-27ET服役。之后锦旗设计局继续发展主动雷达制导R-27AE与被动雷达制导的R-27P等。
基本特点
R-27是俄罗斯第一种模块化设计的空空导弹,分为前(制导头)、中(弹头)、后(动力)三段,通过不同的制导头与动力系统组合,就构成了不同的类型,这些变换甚至可在基地完成。
R-27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采用复合式制导的空空导弹。与当时美制AIM-7F那种全程半主动制导方式不同,R-27采用初期惯性导航、数据链中继制导、半主动或红外终端制导的方式。这样载机就无须全程照射敌机,在导弹进入终端半主动制导模式之前,战机仍可根据情况做机动或监视其他目标,大大增强半主动雷达导弹的可靠性。对于改用复合制导方式之前的AIM-7而言,R-27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另外,红外制导型因为不需要终端雷达照射,等同于所谓“发射后不管”导弹,这也是相当大的优势,因为除F-14以外的美国第三代战机在AIM-120导弹服役前,根本没有这种中、远程“发射后不管”能力。
各型号性能
R-27导弹可以对付飞行高度为20-2700米、飞行速度小于3500公里/小时、高度差小于10公里、过载小于8g的飞行器。发射时载机过载限制为5g,最小射程500米,可采用弹射或滑轨发射。在苏-27上,机翼内侧用的是APU-470滑轨式发射架,主翼蹭、进气道间、进气道下则用AKU-470弹射式发射架。
R-27R是R-27家族的基本型,弹长4.08米、弹径0.23米、翼展0,97米、发射重量253公斤、弹头为重39公斤的杆状破片式,杀伤概率为70%;最小射程为500米,最大射程在高空时为80公里、低空时为10公里。制导方式为初始惯性制导加指令制导,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制导头感测方位角为±50度。
R-27ER型是增程型,弹体后段换装弹径0.26米的发动机(前段仍维持0.23米),弹长增加到4.7米,发射重量增加到350公斤。与基本型的两段式推进(普通推力、加力推力使用不同的发动机)不同,增程型只用一种发动机,但装载燃料较多、效率较高,其最大射程高空时可达170公里,低空时达30公里。
R-27EM型是最大射程超过100公里的增程型,除射程增加外,最重要的改进是强化了对低空目标的打击能力,其拦截下限为3米,小于目前巡航导弹的最低飞行高度;R-27EM弹长4.78米、弹体前段直径0.23米,后段为0.26米,翼展0,8米:
R-27T是在R-27R的基础上修改制导头而成的;其弹长3.8米、弹径0.23米、翼展0.97米、发射重量245公斤,弹头为重39公斤的杆状破片式,杀伤概率为70%,最小射程500米,最大射程为高空72公里、低空100公里,制导头探测方位角为150度。
R-27ET也是增程型,与R-27ER一样换装了发动机,发射重量增加到343公斤,高空时最大射程120公里,低空时最大射程为15公里。
R-27AE型是R-27家族中的主动雷达制导型,装备9B-1103M主动雷达制导头,能在16~20公里处锁定雷达反射截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该制导头也被装备在了R-77空空导弹上。R-27AE平均最大射程约80公里、最小射程可能与R-77一样,同为300米:其弹长4,78米、弹体前段直径0.23米、后段0.26米、冀展0.8米;发射重量350公斤、杆状高爆破片弹头重39公斤;采用初期惯性、数据链中继制导、终端主动雷达制导模式,射程与R-27ER相同。目前R-27AE已改用了新型制导头。该制导头是在原有9B-1103M制导头上换装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的微处理芯片,使运算速度提高20倍以上,达到500兆赫,以光纤陀螺仪取代传统机械陀螺;制导头长度由60厘米降至40厘米,重量由14.5公斤降至10公斤;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25公里。
R-77中程空空导弹
1976年,美国海、空军提出先进中程空对空导弹(AMRAAM)计划,也就是现在的AIM-120系列,用于装备F-15,F-16、F-18等现役战机及下一代战机。AMRAAM比AIM-7“麻雀”轻约30%,尺寸更小,轻型战机也能大量挂载。它的惯性及无线电指令中段制导设备中的惯导系统相当精准,使打击远程目标成为可能,射程与制导头测距比可达4—6(同样采用复合制导方式的俄国R-27只有2.5)。最重要的是装备主动雷达制导头,能“发射后不管”,大幅度增加了载机的多目标攻击能力和战场生存力。
当时的苏联在获得了大量AMRAAM的情报后,以自动系统研究院为主,组织多家研究院和设计局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苏联必须有自己的同类武器,否则苏-27、米格-29在超视距作战中面对装备AMRAAM的美国战机将难以招架,新型中程导弹必须装备主动雷达制导头及先进的复合式惯导系统。
20世纪80年代初期,代号为 RVV-AE的研制计划正式启动:最初,锦旗设计局与闪电科学生产联合体均提出了自己的竞标方案,前者以米格-23使用的R-24为基础进行改进,而后者则以米格-25使用的R-40的缩小改进型参选。最后,锦旗设计局胜出。然而,由于闩-24改进型仍不能让苏联空军完全满意,因此锦旗设计局提出与自动系统研究院合作发展。实际上,早在RVV-AE计划初始阶段,自动系统研究院也参考AMRAAM的资料进行了新一代导弹的气动布局探索,并提出了概略的布局方案。锦旗设计局与自动系统研究院合作后,后者在电脑辅助下提出几项重要设计。首先,他们认为新型导弹弹翼面积要小,这样既能减少重量又能减小粘滞阻力;另外,自动系统研究院提出用格栅式尾翼,他们认为格栅式尾翼控制性能好、重量更轻。后来,参考第五代战机(前苏联分代标准)的弹舱尺寸、载弹需求后,进一步将弹翼由小三角翼换为现在的低展弦比长方形翼,格栅式尾翼也可向前折收以便置于弹舱内,至此RVV-AE的外形大致确定。
在RVV-AE进入发展阶段前,自动系统研究院以及伊斯托克科学生产联合体就进行了大规模主动雷达制导头的研究工作。自动系统研究院的基达利·昆亚夫斯基曾长年担任多种战机雷达的主任设计师,是主动雷达制导头研究领域的权威之一。基于这些研究结果,伊斯托克科学生产联合体与莫斯科阿加特研究院合作完成了制导头的细部设计、制造、测试等工作(自动系统研究院只负责研究阶段工作,没有参与制造测试工作)。
RVV-AE于1984年开始原型弹测试准备,并于1992年少量试产,1994年测试完成并开始量产,被军方正式编号为R-77(北约代号AA-12)。R-77主要用于装备苏-35(苏-27系列均可)、米格-29改进型及其未来的第五代战机,拥有很大的有效射程范围(最小射程0.3公里,最大射程超过90公里)、更强的机动性(能对付过载高达12g的机动目标)并可攻击低空飞行器(包括巡航导弹),是苏-27、米格-29空战利器。西方国家对R-77的出现相当震惊,因为他们没有预料俄国也有这样的技术,他们甚至将之命名为“AMRAAMM斯基”(也称“AMRAAM的翻版”)。但事实上,这样的说法是相当牵强的,虽然,R-77与多数苏制武器一样,在设计思想仍是被动、跟随式的,是在美国率先发展出AMRAAM的概念后,根据自身科研能力及先前研究成果,加上一些巧思,研制出的针对性的产品,但是,两者除了同样采用主动雷达制导外,再没有任何相似的地方。
值得注意的是,R-77是紧跟着美国AMRAAM计划跑的(RVV-AE计划比美国AMRAAM晚了数年),但其研发效率极高,测试进度几乎与AIM-120同步进行(AIM-120A于1985年开始测试),这充分说明了苏联的技术实力。
R-77基本型性能
R-77主翼在弹身中后段,长方形、低展弦比,呈十字排列;尾段则是相当有特色的格栅状弹翼,也是呈十字排列,能向前折收,便于运送、储藏以及置于弹舱内。它可使用弹射发射架与滑轨式发射架(APU-RVV-AE滑轨式与AKU-RVV-AE弹射式)。主动雷达制导头工作在J波段(10-30兆赫,波长1-3厘米),早期用9B-1348E,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10~15公里,后来改用较先进的9B-1103M,对雷达反射截面积为5平方米的目标探测距离为15-20公里。
R-77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总冲约14000公斤/秒,比冲为80秒,略高于美制AIM-120(11780公斤/秒,比冲75秒),最小射程为300米,最大“发射后不管”射程约50公里。然而其最大有效射程外界仍无法确定,从65公里到约100公里的报道都有(多是权威来源的数据,例如65公里来自俄国《航空舰队》杂志,而锦旗设计局的资料称可达100公里),这些数据的差异可能与导弹使用的制导头,与所搭配的载机有关。如采用9B-1348E制导头的R-77搭配米格-29的数据链所能发挥的射程,与采用9B-1103M-200的R-77搭配苏-27、苏-35所能达到的最大射程就不同。
格栅状尾翼
R-77的网状弹翼尺寸为250毫米×125毫米,厚约3-5厘米,由不锈钢车铣制成。这是苏联的独特产品,在SS-12、 SS-20、SS-21、SS-23、SS-25弹道导弹是都曾使用过。最初是由自动系统研究院提出并用于R-77导弹上。据俄国专家称,格栅状尾翼的气动力控制能力好,能用很小的尺寸作出有效的控制,制动力矩仅为传统翼面的1/10,使得制动机构的尺寸及重量都可望减轻,并能提升高速机动性、低速稳定性等等。美国曾实验过改进的格栅状弹翼,认为它能有效控制超音速或高超音速时发射的武器。此外,美国也发现格栅状弹翼能负责传统弹翼极难胜任的炸弹末端控制,遂将格栅状弹翼应用于著名的“炸弹之母”等炸弹上。
R-77的特性
格栅式尾翼的等效面积较大,因此摆动较小的幅度就可以达到传统小翼面相对大幅摆动的效果,又因为不需要承受气动力矩,有利于其校正工作的灵活性。这个灵活性理论上不受飞行速度影。向,而且不需要增加制动器的重量。而传统翼面如果要像网翼一样在各种速度保有与静止时一样的灵活性,制动器重量就减不下来,如果要减少制动器重量,在高速飞行时就可能因制动力不足而降低灵活性。
另外,大等效面积使得在飞行速度低于某个限度、其他导弹几乎失去操控能力时,格栅式尾翼还可以有足够的操控力,所以它在极端环境下(如发射初期以及弹道末端)也能适用,这就间接地增加了导弹的有效射程,甚至可以当作格斗导弹使用。
R-77T/RVV-TE红外型药厂
这是R-77的红外线制导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90年代初期,苏联曾计划用红外制导头取代主动雷达制导头。R-77T装备MK-80M红外线制导头,这是R-73、R-27T/TE上自勺MK-80帛制导头的改进型,由一家乌克兰公司研发,使用更灵敏的制导头、新型电脑及软件等。该公司于2001年11月初公布了新型制导头——“毫米”-2000。据报道其性能数据与锦旗设计局所说的MK-80M相似,且适用弹径与R-77同为0.2米,因此“毫米”-2000可能就是MK-80M。“毫米”-2000至少能探测两种中波长红外线,探测距离由MK-80的10-15公里增加到15-20公里。
R-77T作战模式与R-77类似(惯导+自制导,或惯导+指令+自制导),仅在末段以红外被动制导头取 代主动雷达,且可采用发射前锁定与发射后锁定两种模式。2002年底,R-77T已做好测试准备。有了R-77T,像苏-35这类飞机就更能对抗F/A-22。因为即使追热仪能在视距外发现超音速迎面而来的F/A-22,F/A-22的隐身性能也可能让R-77的雷达制导头失效,R-77的红外制导头则能解决这个问题。
R-77P/F,VV-PE反辐射导弹
这是一种装有被动雷达制导头的R-77。该型反辐射导弹与R-27P-样能用于打击战斗机级别的雷达辐射源。
防空型
该型是在R-77上增加两台R-73使用的火箭发动机,用于取代3M9型防空导弹。
R-7M型
这是一种换装更强的火箭发动机的R-77,其增程型有效射程达90公里。
苏-27系列的空空导弹配置方式
过去苏-27将R-73、R-27R/T、R-27ER/E混合配置,分别负责近、中、远程作战。由于R-27系列只能对付过载约5g以下的目标,因此苏-27在中程以上难以对抗高机动目标,整体配置与美国AIM-7、AIM-9的配置相当,只是R-73射程更远,稍微占点优势(如不考虑电子系统的差异)。
目前苏-27的后续型号则以R-77取代日-27R/T,R-77射程范围较R-27R/下宽许多,且格斗能力优异,又是具备“发射后不管”能力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特别是当以R-77搭配R-73M2或R-74ME后,苏-27系列不论在中程、近程,还是在前半球、后半球都有“格斗导弹”保护、根据经验,自过去10年乃至于将来一段时间,决定空战胜负的关键距离正是在R-77与R-73M2、R-74ME的有效距离甚至是高杀伤力距离内。因此相较于对手,新型苏—27的导弹配置提供的防护是相当完善的。特别在将来隐身战机满天飞的战场上,这种优势更为明显。
由于R-27系列有多种制导形式,R-77与R-73有数10公里的射程重叠而可视情况互用,在不久的将来,甚至还有红外制导型R-77T服役,所以苏-27系列的武器使用弹性非常大。目前苏-27系列有以下10种标准空对空武器配置方式:
1、挂载R-27与R-73各两枚。苏-27S的性能数据多是以5500公斤燃油搭配这种武器计算的。
2、全部挂载R-27系列。可全数装备R-27E系列远程导弹或R-27基本型中程导弹或中远程混合配置,习惯上也会将不同制导型混合配置。采用混合配置时,通常将E-27T/ET配于3号与4号挂架(从翼端数第3个)。在苏-27S等有10个挂点的侧卫战机上,采用此种配置时可挂6枚导弹,在苏-35等有12个挂点的飞机上,可挂8枚导弹。
3、全部挂载R-73。从翼端数前3个挂点都用于挂R-73,共挂6枚。
4、全部挂载R-77。这种配置与美国某些F-16与F-18全挂AIM-120一样,借着这种导弹优异的性能执行100公里以内的拦截、格斗任务。采用这种配置时,通过升级火控系统能发射R-77的苏-27S等有10个挂点的战机可挂6-8枚导弹,苏-35等有12个挂点的战机则可挂8-10枚导弹。将来R-77T红外制导型服役后将能与R-77雷达制导型混合配置。
5、挂载4枚R-27R/ER、2枚R-27T/ET以及4枚R-73。这是苏-27S等有10个挂点的战机的混合配置模式。拦截能力远达170公里,但R-27系列对抗高机动目标能力略显不足。
6、挂载6枚R-27R/ER,2枚R-27T/ET以及4枚R-73。功能与第5种挂载方式相同,但多出2枚导弹,是有12挂点的战机的混配模式,
7、挂载4枚R-73、4枚R-77。3枚R-27ER/ET。这种配置是由R-27E系列负责170公里以内的远程拦截任务,R-77负责约100公里到近距离的拦截与格斗任务,而R-73负责30公里以内的中程拦截与格斗任务。这是苏-27系列战机最完善的导弹配置。
8、仅R-77与R-73混合,采用8+4或6+6的方式搭配。
9、在拥有KS-172超远程导弹后,进气道下与机腹中线的3个挂点装备导弹:
10、将来RVV-AE-PD服役后,可用来取代R-27E系列以及部分R-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