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风靡全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始从国外走进国内,从中小学走进高校。国内许多高校开始积极尝试转变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备受教师的喜爱和关注。文章从“翻转课堂”的内涵与特征入手,研究新升格本科院校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应对“教”与“学”的教学角色和行为转换。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升格本科;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7-0166-03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ra,the"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which is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begins to enter the country from abroad and enters the universities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begun to try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nd teaching methods,and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of the teachers.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lipped classroom",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role and behavior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 in newly upgraded universities.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newly upgraded undergraduate; teacher
“翻轉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相互协作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教育信息技术,还能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和知识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1]。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新升格本科院校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开始高度重视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并积极尝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这与“翻转课堂”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但是目前,新升格本科院校现有教师队伍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教师自身发展缓慢、青年教师过多、“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学实践能力不足等显著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阻碍了新升格本科院校健康发展,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因此,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的教师教学角色和行为转换,对实现教师队伍由传统“教学型”向“应用型”转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和个性化表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翻转课堂”在教育学上的定义,多数研究选择描述性定义加以阐释并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同。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3]。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除此之外,由于教学视频都是教师在课外制作完成,对教师的教育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教学模式又名教学样式,它是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较有特色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点特征:一是要有专业化的教育者。这里所指的专业化要求教育者不仅能驾驭信息化教学技术并有效运用师生面对面的互动时间,还要教会学生获取概念和理解知识点的方法。二是要能重构教学流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构建由传统的“课堂讲解+课后巩固练习”教学模式转向“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深度互动”的新模式[4],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时间运行的合理化、科学化。三是要创建灵活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灵活性既包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期望设计安排学习进度和考核评价方式,又涵盖学生依据自己的习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
二、新升格本科院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然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课堂的时空,颠倒了传统的教学顺序。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为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探索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新升格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然会推进教师教学角色和行为的转变,这种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要主动适应新的角色。在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一直扮演着“传道到、授业、解惑”的角色,是教案书写者、知识传递者;学生是知识接受者、学习者。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我国持续几千年的教育结构,教师必须转变为视频制作者、课堂组织者和课后辅导者,再加上新升格本科院校重新定位了办学方向,因此教师角色必须要发生转换,并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另一方面,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亟须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准确理解和把握所教知识较深层次的内容,还要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主动掌握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新升格本科院校要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课堂教学。因此,新升格本科院校必须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必然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努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等。 三、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在“翻转课堂”实施中教学角色与行为的转换途径
与研究型高校不同,新升格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的。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应局限在课堂上“怎么教”和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要顺势而为,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主动适应高校的转型发展。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角色与行为转换途径主要涉及以下三个内容:
(一)教学角色重新定位:有效“翻转”的前提基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经过课前自学、课中内化和课后升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都要重新定位,即從传统的“教师-书本-课堂”转变为“视频-课堂-教师”。围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教师教学角色转变呈现出三大特点:
1. 教师是课前自学阶段的建构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制作一个优秀的、精良的视频,而教师就是视频教学的构建者。视频内容展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培养了教师录制和设计视频技能,以及对知识处理和讲解的能力。教师要在课前较短时间内,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模块、模块细化为知识点并结合所教知识点录制教学视频,视频的编辑和录制在有效保证知识点完整呈现的同时,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班级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和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注意和思考。
2. 教师是课中内化阶段的参与者。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5]。课中内化阶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内化技能和创生知识的过程,教师是课堂答疑和讨论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保证有效的讨论,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教学模式,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决定采取“讨论式课堂”还是“探究式课堂”,教师至始至终都要以参与者身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激荡智慧、促进发展的场域。
3. 教师是课后升华阶段的辅导者。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课中内化,基本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该章节的知识内容,然而它们仍然是孤立的、与现实相分离的、不具现实效用的惰性知识[6]。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教会他们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7]。课后升华阶段就是知识深化、技能提升的重要过程。教师在这一阶段变成学生课后探究活动、学习反思以帮助他们重建知识结构的辅导者。一方面要隐退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遇到困难时的帮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隐退为学生学习反思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及时反思,记录所思,外化所思,促进知识升华[8]与指导实践。
(二)教学行为动态关联:有效“翻转”的基本内容
教学行为是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的所有行为,即为了促进学习者能够完成学习行为,教师进行的支持、指导学生各种行为的活动总和[9]。“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情境等灵活地选择和组合教学行为,采用启发式、激励式教学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并掌握知识点,课上消化与理解知识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课前视频设计上,实现交互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教师要在上课前提供一段视频,需要学生通过视频提前学习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因此,在课前视频的安排和设计上,首先要尽可能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视频播放时间控制在5-7分钟,注重关键知识点的提取与凝练,切忌长篇大论。再次,播放平台需要有对话交流的功能,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实时反馈进度、问题和其他情况。最后,实现视频资源共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教师间可以借助视频相互学习、交流,录制的视频可以被多次使用与共享,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2. 在教学知识处理上,加强知识整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把积极学习推进课堂,把消极学习从课堂中抽离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得到了知识整合的空间,他们在课内不用从头到尾系统讲授知识,相反,是在学生出现积极学习状态时,主动参与其中。教学的关键在于知识的处理上,在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科知识内在的关联性和系统性,能有效把握学生目前的既有认识结构,找出新旧知识点的关联部分。
3. 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实施流程再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将彻底颠覆“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反思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流程再造。重点在于处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课程的适应性问题。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针对不同学习对象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在高等工程教育课堂上,那些偏重于理论研究,学生又难以自学的课程,不适合使用“翻转课堂”[10]教学模式。二是“教”与“学”的互动。展开“因学定教”,关注并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和障碍点。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实施和信息技术环境的构建,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11],通过项目训练、团队合作和相互研讨交流实现师生互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有效“翻转”的重要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覆盖面和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强大,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导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听觉和视觉体验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能深入分析所教课程的总体目标,还能细致划分学习单元模块,自行或联合设计制作视频,同时对教师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来说,为了有效避免出现教学效率不高、知识更新频率低下等现象,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至关重要。
一是培训内容以转变思想认识为主。信息化教学时代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应紧紧围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框架进行解析。帮助教师理解这种崭新教学模式的缘起与发展、国外发展现状、本土化研究现状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要对教师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途径”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视频软件制作流程、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途径和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等。 二是培训方式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方式要有针对性,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对教师学科背景以及信息化教学基础进行摸底调研,采取教师自学和个别化辅导、网络培训和面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通过观摩听课、现场诊断、师徒结对、集体充电等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另一方面,加强教学案例培训。通过实际操作和教学演示,指导教师掌握具体课程教学实践的正确方法,帮助教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深刻感受和理解教学情境及对话式教学的现实效果,学会和运用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加快翻转课堂本土化进程。
三是考核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将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教学视频、电子课件及电子教案发布于网络教学平台,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具有整合教学的能力[12]。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注重教师教学实操性,这就必然导致考核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新升格本科院校在培训过程中要积极推行过程性评价方式,一方面学校层面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督导专家、教学名师和学生代表组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跟踪考核教师接受培训后的实际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考核内容应重点关注教师的视频制作是否精良、课堂组织策略是否得当、学习项目设计是否合理、师生互动是否活跃等内容,引导教师主动提升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能力,有效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四、结束语
新升格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程中,新升格本科院校要紧密结合国情和校情,引导教师适应教学结构改革,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寻求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最佳切合点,幫助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宏,党建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基于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比较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01-110.
[2]梅友松,黄红英.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214.
[3]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12mzu.html,2012-09-05.
[4]黄金煜.郑友训.“翻转课堂”与教师角色转型[J].上海教育科研,2014(6):49-51.
[5]胡弼成,陈小伟.对话-理解:大学教育的本真意蕴[J].教育研究,2010(8):49-52.
[6]冯锐.基于故事的深度学习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26-32.
[7]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教与学,2005(5):29.
[8]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6.
[9]施良方,崔允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9-150.
[10]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61.
[11]叶波.超越技术:翻转课堂实施中的教师作为[J].中国教育学刊,2015(8):82-85.
[12]田欣,梁贵春,崔建伟,等.谈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基于MOOC及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J].理论观察,2015(8):156-157.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升格本科;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7-0166-03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ra,the"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which is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begins to enter the country from abroad and enters the universities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ve begun to try to change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nd teaching methods,and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and attention of the teachers. 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flipped classroom",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role and behavior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flipped classroom"teaching mode in newly upgraded universities.
Keywords: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newly upgraded undergraduate; teacher
“翻轉课堂”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相互协作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熟练掌握教育信息技术,还能根据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和知识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设计[1]。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新升格本科院校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开始高度重视培养教师教学能力,并积极尝试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转变,这与“翻转课堂”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但是目前,新升格本科院校现有教师队伍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教师自身发展缓慢、青年教师过多、“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学实践能力不足等显著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阻碍了新升格本科院校健康发展,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2]。因此,研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的教师教学角色和行为转换,对实现教师队伍由传统“教学型”向“应用型”转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关注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和个性化表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针对“翻转课堂”在教育学上的定义,多数研究选择描述性定义加以阐释并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同。所谓“翻转课堂”,是指把“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教学结构翻转过来,构建“学生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吸收与掌握的知识内化过程,晚上回家学习新知识”的教学结构[3]。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师生关系、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学习方法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除此之外,由于教学视频都是教师在课外制作完成,对教师的教育事业心和责任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
教学模式又名教学样式,它是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较有特色的教学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点特征:一是要有专业化的教育者。这里所指的专业化要求教育者不仅能驾驭信息化教学技术并有效运用师生面对面的互动时间,还要教会学生获取概念和理解知识点的方法。二是要能重构教学流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构建由传统的“课堂讲解+课后巩固练习”教学模式转向“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深度互动”的新模式[4],以确保课堂教学质量、教学内容和时间运行的合理化、科学化。三是要创建灵活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灵活性既包括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期望设计安排学习进度和考核评价方式,又涵盖学生依据自己的习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
二、新升格本科院校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然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课堂的时空,颠倒了传统的教学顺序。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成为师生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探索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新升格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必然会推进教师教学角色和行为的转变,这种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教师要主动适应新的角色。在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一直扮演着“传道到、授业、解惑”的角色,是教案书写者、知识传递者;学生是知识接受者、学习者。由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我国持续几千年的教育结构,教师必须转变为视频制作者、课堂组织者和课后辅导者,再加上新升格本科院校重新定位了办学方向,因此教师角色必须要发生转换,并需要一定的适应期。
另一方面,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亟须完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准确理解和把握所教知识较深层次的内容,还要对教学工作充满激情,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主动掌握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新升格本科院校要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关键在课堂教学。因此,新升格本科院校必须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而教学改革必然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努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丰富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等。 三、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在“翻转课堂”实施中教学角色与行为的转换途径
与研究型高校不同,新升格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己任的。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不应局限在课堂上“怎么教”和学生“如何学”的基础上,要顺势而为,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主动适应高校的转型发展。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在实施“翻转课堂”中的教学角色与行为转换途径主要涉及以下三个内容:
(一)教学角色重新定位:有效“翻转”的前提基础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要经过课前自学、课中内化和课后升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所扮演的角色都要重新定位,即從传统的“教师-书本-课堂”转变为“视频-课堂-教师”。围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过程,教师教学角色转变呈现出三大特点:
1. 教师是课前自学阶段的建构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首先需要制作一个优秀的、精良的视频,而教师就是视频教学的构建者。视频内容展现了教师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培养了教师录制和设计视频技能,以及对知识处理和讲解的能力。教师要在课前较短时间内,根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模块、模块细化为知识点并结合所教知识点录制教学视频,视频的编辑和录制在有效保证知识点完整呈现的同时,还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班级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讲解,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引和激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注意和思考。
2. 教师是课中内化阶段的参与者。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堂是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域,是质疑问难的场所,是通过对话探求真理的地方[5]。课中内化阶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内化技能和创生知识的过程,教师是课堂答疑和讨论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保证有效的讨论,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摒弃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教学模式,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决定采取“讨论式课堂”还是“探究式课堂”,教师至始至终都要以参与者身份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课堂真正成为师生激荡智慧、促进发展的场域。
3. 教师是课后升华阶段的辅导者。学生通过课前自学、课中内化,基本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该章节的知识内容,然而它们仍然是孤立的、与现实相分离的、不具现实效用的惰性知识[6]。因此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教会他们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7]。课后升华阶段就是知识深化、技能提升的重要过程。教师在这一阶段变成学生课后探究活动、学习反思以帮助他们重建知识结构的辅导者。一方面要隐退为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中遇到困难时的帮手,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耐心细致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渡过难关。另一方面要隐退为学生学习反思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及时反思,记录所思,外化所思,促进知识升华[8]与指导实践。
(二)教学行为动态关联:有效“翻转”的基本内容
教学行为是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师的所有行为,即为了促进学习者能够完成学习行为,教师进行的支持、指导学生各种行为的活动总和[9]。“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内容、情境等灵活地选择和组合教学行为,采用启发式、激励式教学方法,鼓励和引导学生课前预习并掌握知识点,课上消化与理解知识点。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在课前视频设计上,实现交互功能。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教师要在上课前提供一段视频,需要学生通过视频提前学习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因此,在课前视频的安排和设计上,首先要尽可能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视频播放时间控制在5-7分钟,注重关键知识点的提取与凝练,切忌长篇大论。再次,播放平台需要有对话交流的功能,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实时反馈进度、问题和其他情况。最后,实现视频资源共享。“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因此,教师间可以借助视频相互学习、交流,录制的视频可以被多次使用与共享,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2. 在教学知识处理上,加强知识整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把积极学习推进课堂,把消极学习从课堂中抽离的教学理念,让教师得到了知识整合的空间,他们在课内不用从头到尾系统讲授知识,相反,是在学生出现积极学习状态时,主动参与其中。教学的关键在于知识的处理上,在充分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科知识内在的关联性和系统性,能有效把握学生目前的既有认识结构,找出新旧知识点的关联部分。
3. 在教学方法运用上,实施流程再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将彻底颠覆“先教后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反思教学方式方法,实现教学流程再造。重点在于处理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课程的适应性问题。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针对不同学习对象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在高等工程教育课堂上,那些偏重于理论研究,学生又难以自学的课程,不适合使用“翻转课堂”[10]教学模式。二是“教”与“学”的互动。展开“因学定教”,关注并引导学生学会处理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和障碍点。教师可以借助“翻转课堂”实施和信息技术环境的构建,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过程[11],通过项目训练、团队合作和相互研讨交流实现师生互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有效“翻转”的重要保障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覆盖面和网络通讯技术的不断强大,信息获取变得更加快捷和便利,导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所带来的听觉和视觉体验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能深入分析所教课程的总体目标,还能细致划分学习单元模块,自行或联合设计制作视频,同时对教师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来说,为了有效避免出现教学效率不高、知识更新频率低下等现象,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至关重要。
一是培训内容以转变思想认识为主。信息化教学时代对于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因此,在培训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应紧紧围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和框架进行解析。帮助教师理解这种崭新教学模式的缘起与发展、国外发展现状、本土化研究现状和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要对教师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途径”等方面的培训。学习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策略、视频软件制作流程、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途径和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等。 二是培训方式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方式要有针对性,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对教师学科背景以及信息化教学基础进行摸底调研,采取教师自学和个别化辅导、网络培训和面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通过观摩听课、现场诊断、师徒结对、集体充电等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另一方面,加强教学案例培训。通过实际操作和教学演示,指导教师掌握具体课程教学实践的正确方法,帮助教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实践”,深刻感受和理解教学情境及对话式教学的现实效果,学会和运用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加快翻转课堂本土化进程。
三是考核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将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教学视频、电子课件及电子教案发布于网络教学平台,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具有整合教学的能力[12]。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注重教师教学实操性,这就必然导致考核评价形式的多样化。新升格本科院校在培训过程中要积极推行过程性评价方式,一方面学校层面成立专门的考核小组,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督导专家、教学名师和学生代表组成,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跟踪考核教师接受培训后的实际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考核内容应重点关注教师的视频制作是否精良、课堂组织策略是否得当、学习项目设计是否合理、师生互动是否活跃等内容,引导教师主动提升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能力,有效促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四、结束语
新升格本科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进程中,新升格本科院校要紧密结合国情和校情,引导教师适应教学结构改革,调整教学策略,改变教学方式方法,寻求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最佳切合点,幫助新升格本科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宏,党建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策略研究——基于中美教育文化差异比较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01-110.
[2]梅友松,黄红英.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5:214.
[3]金陵.“翻转课堂”翻转了什么?[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87f20601012mzu.html,2012-09-05.
[4]黄金煜.郑友训.“翻转课堂”与教师角色转型[J].上海教育科研,2014(6):49-51.
[5]胡弼成,陈小伟.对话-理解:大学教育的本真意蕴[J].教育研究,2010(8):49-52.
[6]冯锐.基于故事的深度学习探析[J].全球教育展望,2010(11):26-32.
[7]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教与学,2005(5):29.
[8]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13(8):91-96.
[9]施良方,崔允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9-150.
[10]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148-161.
[11]叶波.超越技术:翻转课堂实施中的教师作为[J].中国教育学刊,2015(8):82-85.
[12]田欣,梁贵春,崔建伟,等.谈高校青年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基于MOOC及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J].理论观察,2015(8):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