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纲要》指出,科学的关键是探索,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对周围物质环境进行观察、发现、感知、操作。有层次的材料,为每个幼儿的探索提供了条件。《指南》科学领域明确指出,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中央教科所刘占兰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一书中提到,教师要研究各种材料的结构及其所蕴含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引导幼儿通过操作获得有关的各种经验。因此,科学活动中如何选择结构化材料以及材料提供的时间、顺序、方式,教师如何有效的支持、引导幼儿实现与材料相互作用来建构科学经验,具有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活动 材料投放 经验建构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幼儿园室内区域材料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批准号:XJK014CZXX05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34-02
1.问题提出
在科学活动研究的观察中发现,科学材料是实现幼儿科学探索的核心条件。材料的好坏决定了探究的质量。现今,在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在关于材料投放顺序上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1)材料一次投放过多,幼儿无从下手,导致活动拖沓。
(2)材料投放比较复杂或过于简单,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3)材料投放的探究性与预设达到的目的不符。
(4)教师对材料的性质概念模糊,投放不注重层次性。
由此,教师既要了解幼儿、了解教育目标和内容,又要了解每一种材料结构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科学概念。因此,我们立足于日常具体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1)分析教学活动中的幼儿科学关键经验建构层次。
(2)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结构化材料及其与幼儿关键经验建构顺序的对应关系。
(3)结合教学活动中幼儿关键经验建构顺序分析,寻找适宜的结构化材料投放顺序的规律。
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清晰结构化材料的概念,针对不同能力幼儿差异和科学认知规律,找到适宜的投放顺序。发现材料的投放顺序和投放方式的规律,提升幼儿在科学活动探究中构建科学经验的有效性。
2.实践过程与分析
我们选择了16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材料不同,操作性强的科学探究活动。具体活动为:《昼夜更替》《长长短短的回型链》《各种各样的石头》《会翻跟头的胶囊》《会变身的钉子》《磁力有多强》《迷你甩干机》《小剧场》《望远镜》《有趣的影子》《万花筒》《小灯泡亮起来》《降落伞》《爬坡小车》《直升飞机》《升降旗杆》。
我们记录了16次科学活动的实际过程,在活动后进行资料分析。
下面,将分析教师在科学材料投放时采用的几种主要教学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于幼儿构建新经验的作用及效果:
2.1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科学材料
幼儿科学经验的建构,具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特点。科学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顺序,也应该遵循幼儿的这一认知規律。在这6次科学活动中,采用了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进行分组投放材料。
例如:科学活动“万花筒”,在熟悉和了解幼儿不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将幼儿分为两组。能力较强的一组幼儿一次性投放全部材料,并提供清晰的步骤图;能力较弱的一组幼儿,首先投放铝箔片,引导其根据步骤图中的方法折成三棱柱形,其次投放圆筒,将三棱柱形的铝箔片放进圆筒中,随后投放透明盖、无孔盖、最后投放目镜盖完成安装。第一组幼儿根据步骤图探索万花筒的安装方法,比较轻松的完成探索任务。第二组幼儿由于对材料进行了简化、分析,在每一步的操作中都能够达到探索的目的。
2.2 先投放主体材料到投放整体材料
科学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材料投放都是固定的模式。在16个活动中有4个活动,尝试了先投放核心材料进行比较再投放整体材料的方式开展活动,也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胶囊”。此次活动的核心材料是绿豆、钢珠、螺丝帽。这三种材料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它们的重量和形状都不一样,同时三种材料是决定小胶囊是否能够翻滚的决定因素。如果能理解这三种材料的特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幼儿在实验中很容易就能够分析,找出实验现象的原因。因此,在活动中先投放核心材料,是把握实验主旨的关键要素。
在活动操作中,当幼儿发现钢珠能够让胶囊翻跟头时,幼儿能够准确找到钢珠是圆形的,还有点重的原因,找到了操作中发生现象的原因来自于材料的差异。然而没有使用投放策略的一组幼儿,经验受限,操作中不能与物体的外形紧密的联系起来,甚至有些幼儿的表达偏离操作本身内容。
通过两个不同投放顺序的活动的观察,发现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和组织性还较弱,多而杂的材料同时出现会影响幼儿的观察和判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从主体材料到整体材料的投放方法,能够让幼儿积极有序地探索,同时目的性更强了。
2.3 结合每环节小目标分层递进投放科学材料
在开展的所有科学探究活动中,有8个探索活动运用了根据每个环节需要达到的小目标进行材料的投放。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会变身的钉子”,主要感受通过钉子缠绕导线产生电磁场能够吸起小铁片的现象。操作所需的材料有——钉子、导线、铁垫圈、电池盒、电池。活动前对活动中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分析中发现;电池可以装入电池盒,导线可以缠绕钉子;带有电磁场的钉子能够吸起铁垫圈。在第一组幼儿没有进行任何策略的尝试,一次性完整投放。结果多数幼儿手忙脚乱,从而忽略了对活动本身的探究。
需要把复杂的材料简单化,引导大班幼儿认识材料,讨论材料之间的关联。于是幼儿发现,电池装上电池盒就有电了;有电的电池盒连接鳄鱼夹就变成了串联电路;小垫圈可以套在钉子上;钉子如果想要带电就得想办法和串联电路连接,可是大家纷纷疑惑:钉子怎样才能连接上呢,说法不一,本次活动的难点自然就产生了。有了这些发现,幼儿轻松地根据一个个小目标的分解制定了实验计划。
第一环节完成串联电路。先投放鳄鱼夹导线、电池和电池盆,探索串联电路的连接。第二环节投放钉子,探索钉子怎样缠绕在串联电路上,教师重点关注、引导幼儿怎样将导线与钉子相连并连接在串联电路上,突破难点;最后核心环节,投放铁质小垫圈,探索带有电磁场的钉子能否吸起小垫圈。如此投放材料的顺序,发挥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性,让幼儿的操作不盲目。每一次投放的材料是一个经验的巩固或成立,使操作变得简单明了,幼儿探究目的步步明确。
2.4 根据目标一次性整体投放材料
我们还尝试了整体投放科学材料进行操作,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磁力有多强”,利用大小不同的U型磁铁,探索隔物穿透力的大小。
整个活动的开展采用了整体投放材料的顺序,介于活动前对材料的分析,磁铁要隔着纸板吸住蝴蝶,请幼儿尝试磁铁到底能够穿透几层纸板,吸住蝴蝶。操作前,依然采用请幼儿观察材料,再讨论怎样实施实验计划。大家发现,蝴蝶都要在纸板上,只是每一次增加纸板的时候都要用大小不同的磁铁进行尝试。
活动中,幼儿果然能够有条不紊的每增加一层纸板更换一次大小磁铁来对比观察结果,并记录自己的验证。对比观察准确,活动重点突出,实验结果显现。幼儿在小结的表述中能够完整的对活动现象进行表述,知道磁铁的大小不同,磁力也不同。纸板的厚度影响了磁铁的穿透力。由此可见,当材料不多便于幼儿操作,而且之间关系紧密的科学活动,可以尝试进行整体一次性投放。
3.结论
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建立新的实施科学教育的教学理念,除了注重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究欲望和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以外,也要关注科学材料的使用实施。材料不但物化了科学活动的目标,同样能够帮助幼儿建构新的科学经验,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促进幼儿获得更多科学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9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4月
【关键词】科学活动 材料投放 经验建构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幼儿园室内区域材料的开发与利用》,课题批准号:XJK014CZXX056。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234-02
1.问题提出
在科学活动研究的观察中发现,科学材料是实现幼儿科学探索的核心条件。材料的好坏决定了探究的质量。现今,在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在关于材料投放顺序上存在不少问题,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1)材料一次投放过多,幼儿无从下手,导致活动拖沓。
(2)材料投放比较复杂或过于简单,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3)材料投放的探究性与预设达到的目的不符。
(4)教师对材料的性质概念模糊,投放不注重层次性。
由此,教师既要了解幼儿、了解教育目标和内容,又要了解每一种材料结构所反映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科学概念。因此,我们立足于日常具体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1)分析教学活动中的幼儿科学关键经验建构层次。
(2)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结构化材料及其与幼儿关键经验建构顺序的对应关系。
(3)结合教学活动中幼儿关键经验建构顺序分析,寻找适宜的结构化材料投放顺序的规律。
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清晰结构化材料的概念,针对不同能力幼儿差异和科学认知规律,找到适宜的投放顺序。发现材料的投放顺序和投放方式的规律,提升幼儿在科学活动探究中构建科学经验的有效性。
2.实践过程与分析
我们选择了16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材料不同,操作性强的科学探究活动。具体活动为:《昼夜更替》《长长短短的回型链》《各种各样的石头》《会翻跟头的胶囊》《会变身的钉子》《磁力有多强》《迷你甩干机》《小剧场》《望远镜》《有趣的影子》《万花筒》《小灯泡亮起来》《降落伞》《爬坡小车》《直升飞机》《升降旗杆》。
我们记录了16次科学活动的实际过程,在活动后进行资料分析。
下面,将分析教师在科学材料投放时采用的几种主要教学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对于幼儿构建新经验的作用及效果:
2.1 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科学材料
幼儿科学经验的建构,具有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特点。科学活动中材料投放的顺序,也应该遵循幼儿的这一认知規律。在这6次科学活动中,采用了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进行分组投放材料。
例如:科学活动“万花筒”,在熟悉和了解幼儿不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将幼儿分为两组。能力较强的一组幼儿一次性投放全部材料,并提供清晰的步骤图;能力较弱的一组幼儿,首先投放铝箔片,引导其根据步骤图中的方法折成三棱柱形,其次投放圆筒,将三棱柱形的铝箔片放进圆筒中,随后投放透明盖、无孔盖、最后投放目镜盖完成安装。第一组幼儿根据步骤图探索万花筒的安装方法,比较轻松的完成探索任务。第二组幼儿由于对材料进行了简化、分析,在每一步的操作中都能够达到探索的目的。
2.2 先投放主体材料到投放整体材料
科学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材料投放都是固定的模式。在16个活动中有4个活动,尝试了先投放核心材料进行比较再投放整体材料的方式开展活动,也收获了不错的效果。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会翻跟头的胶囊”。此次活动的核心材料是绿豆、钢珠、螺丝帽。这三种材料有着非常明显的特点。它们的重量和形状都不一样,同时三种材料是决定小胶囊是否能够翻滚的决定因素。如果能理解这三种材料的特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幼儿在实验中很容易就能够分析,找出实验现象的原因。因此,在活动中先投放核心材料,是把握实验主旨的关键要素。
在活动操作中,当幼儿发现钢珠能够让胶囊翻跟头时,幼儿能够准确找到钢珠是圆形的,还有点重的原因,找到了操作中发生现象的原因来自于材料的差异。然而没有使用投放策略的一组幼儿,经验受限,操作中不能与物体的外形紧密的联系起来,甚至有些幼儿的表达偏离操作本身内容。
通过两个不同投放顺序的活动的观察,发现幼儿观察的目的性和组织性还较弱,多而杂的材料同时出现会影响幼儿的观察和判断。我们可以尝试采用从主体材料到整体材料的投放方法,能够让幼儿积极有序地探索,同时目的性更强了。
2.3 结合每环节小目标分层递进投放科学材料
在开展的所有科学探究活动中,有8个探索活动运用了根据每个环节需要达到的小目标进行材料的投放。
例如:大班科学活动“会变身的钉子”,主要感受通过钉子缠绕导线产生电磁场能够吸起小铁片的现象。操作所需的材料有——钉子、导线、铁垫圈、电池盒、电池。活动前对活动中需要使用的材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分析中发现;电池可以装入电池盒,导线可以缠绕钉子;带有电磁场的钉子能够吸起铁垫圈。在第一组幼儿没有进行任何策略的尝试,一次性完整投放。结果多数幼儿手忙脚乱,从而忽略了对活动本身的探究。
需要把复杂的材料简单化,引导大班幼儿认识材料,讨论材料之间的关联。于是幼儿发现,电池装上电池盒就有电了;有电的电池盒连接鳄鱼夹就变成了串联电路;小垫圈可以套在钉子上;钉子如果想要带电就得想办法和串联电路连接,可是大家纷纷疑惑:钉子怎样才能连接上呢,说法不一,本次活动的难点自然就产生了。有了这些发现,幼儿轻松地根据一个个小目标的分解制定了实验计划。
第一环节完成串联电路。先投放鳄鱼夹导线、电池和电池盆,探索串联电路的连接。第二环节投放钉子,探索钉子怎样缠绕在串联电路上,教师重点关注、引导幼儿怎样将导线与钉子相连并连接在串联电路上,突破难点;最后核心环节,投放铁质小垫圈,探索带有电磁场的钉子能否吸起小垫圈。如此投放材料的顺序,发挥了幼儿的主动参与性,让幼儿的操作不盲目。每一次投放的材料是一个经验的巩固或成立,使操作变得简单明了,幼儿探究目的步步明确。
2.4 根据目标一次性整体投放材料
我们还尝试了整体投放科学材料进行操作,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磁力有多强”,利用大小不同的U型磁铁,探索隔物穿透力的大小。
整个活动的开展采用了整体投放材料的顺序,介于活动前对材料的分析,磁铁要隔着纸板吸住蝴蝶,请幼儿尝试磁铁到底能够穿透几层纸板,吸住蝴蝶。操作前,依然采用请幼儿观察材料,再讨论怎样实施实验计划。大家发现,蝴蝶都要在纸板上,只是每一次增加纸板的时候都要用大小不同的磁铁进行尝试。
活动中,幼儿果然能够有条不紊的每增加一层纸板更换一次大小磁铁来对比观察结果,并记录自己的验证。对比观察准确,活动重点突出,实验结果显现。幼儿在小结的表述中能够完整的对活动现象进行表述,知道磁铁的大小不同,磁力也不同。纸板的厚度影响了磁铁的穿透力。由此可见,当材料不多便于幼儿操作,而且之间关系紧密的科学活动,可以尝试进行整体一次性投放。
3.结论
作为幼教工作者,要建立新的实施科学教育的教学理念,除了注重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探究欲望和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以外,也要关注科学材料的使用实施。材料不但物化了科学活动的目标,同样能够帮助幼儿建构新的科学经验,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精神,促进幼儿获得更多科学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9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