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研究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y_1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的提出和意义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因此,提高全民族环境意识,是21世纪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培养初中生的环境意识也是目前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
  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非常密切。地理教学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我国现行的地理课程标准,也是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线索,阐明人地关系,力求将环境教育贯穿于地理教学之中。
  由此可见,深入进行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向,是地理学科素质教育之核心,也是地理学科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有效途径。为此我提出这一课题,目的在于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和提高教育效果的研究和实践,总结经验,切实为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行为、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可持续发展观,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学的使命。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一)方法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二)研究过程
  1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环境教育。在课堂教学中,要研究地理教学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并通过课堂教学逐步渗透环境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为此,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挖掘地理教材中的环境教育资源。
  在地理课中开展环境教育,教材中有大量的环境教育题材,一是以环境为专题内容的教材:如《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护文物古迹》、《保护人类的家园——地球》、《保护水资源》、《垃圾》等 。二是渗透环境教育内容的教材: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一课,其中我对“气候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请学生思考 “为什么近几年的冬季,没有以前的冬季冷了呢?全球气温有普遍升高的趋势,这种现象与人们的哪些行为有关系呢?”师生共同总结出这样的结论“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使大气形成了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温升高,可导致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升高,沿海低地许多大城市,如我国的大连、上海、珠海等许多大城市,若干年后将有被淹没的危机;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人类缺少食物;人类由于得不到太阳光的照射,会得各种疾病。”
  气候为什么会变暖?经师生的讨论认为,其中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CO2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一方面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CO2;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CO2的吸收,结果使得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气温也随着升高,所以罪魁祸首是人类不合理的行为。
  “那么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从我做起,向周围人宣传”,请大家一起献计献策,请你通过编写宣传标语、广告词、倡议书、漫画等不同形式,向身边的人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进行多角度渗透环保教学研究。
  在教学《长江三峡》时,通过播放视频风光录像片,让学生看到了雄伟壮丽的三峡,仿佛身临其境,获得了极大的美的享受,再通过多媒体的对比演示:清洁卫生、美丽迷人的海滨城市与乱伐森林,到处是垃圾的村庄;清澈洁净的河流与垃圾遍地,变成灰色和红色的河流。学生看到这一切,自然而然地升腾起一股要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树立了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意识。学生不仅知道了人、动物、植物生存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之源,而我国又是贫水国家,所以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还了解了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这是为呼唤地球的儿女要珍惜每一滴水而设立的。在讨论交流怎样节约用水时,学生们各抒己见,交流出许多好点子:洗米水再洗菜、浇花;洗澡水可拖地、冲马桶;发明一种轻便的污水处理器,能使用过的水马上变成清水;洗脸水放着洗手┄┄和父母一起参评节约水电标兵家庭,以实际行动节约水电,通过调查,最多的一个月水电费节约了十五元。学生在课后的实际行动中养成节约水电、随手关灯、不浪费一滴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关注环境的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发生在家乡的环境问题,关注对象主要有:土地沙漠化问题、春季的沙尘暴问题、河流污染问题、校园周边环境噪音问题、冬季各家各户的小煤炉排烟问题、清明节烧纸问题等等,学生可以各自选择一项作为调查对象。
  2在课外教育中加强环境教育的开放性。通过下列形式增强环境教育的开放性。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基础上,学校把开展环境实践活动作为促进、提高、评价学生环保意识的补充内容,课外活动时联系学校的气象小组,开展大气观测,邀请环保局的专家作环保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写环保日记。如学校开展了“社会调查”、“专题辩论”、“保护小区环境,争当环保小卫士。”通过此项活动,向家长发出倡议,号召大家自觉加入到环保队伍中,给家长发“环保小布袋”,取代“塑料袋”,形成了学生带动家长、学校带动社区的局面,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撰写环保小论文”、举行“人人关心环境,班班保护环境”的主题班会,从而认识到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也首次体会到了社会责任感。又如学生由上世纪末的温室效应增加、臭氧层空洞扩大、厄尔尼诺现象出现,不仅认识到人类对自然过量和无序的开发,破坏了自然的和谐,也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于是开展了“调查家庭用水,发明节水装置” 的活动。从对水资源和家庭每天用水情况的调查的具体数据中,让学生们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然后动员学生思考如何开展家庭节水活动,大家动手、动脑得出了四个具体方案,设计出了四个节水装置。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理论成果
  1课题研究促进了全体学生环保意识及活动能力的提高。
  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参与,使全体学生了解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掌握了科学环保的知识。学生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了,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生主动自带“环保小布袋”,取代“塑料袋”。发出全校同学不用“塑料袋”的倡议。学生们经过详细地调查研究撰写的“社会调查报告”;“人人关心环境,班班保护环境”的主题班会;保护环境社区宣传等。在校内校外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在开展本课题研究中,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积极参加培训,才能提高教科研水平,才能更好地完成课题研究,使自己由“教书匠”逐渐变成“研究型教师”。
  3能够更好地体现地理学科的价值取向,并通过自我研究,带动和辐射了一批地理教师,增强了其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科研意识。
  4掌握了一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方法,规范了学生的环保行为,提高了学生的环保素质、发挥了环境教育育人的功能。
  (二)实践成果
  1师生在实践研究中所积累的环保知识文本集。
  2师生在社区宣传板、墙壁上的宣传画。
  3学生的社会调查报告。
  4环保小论文的撰写稿。
  5专题辩论材料。
  6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所带来的好的社会效应。提高了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家庭成员问卷)
  四、课题研究的一些体会
  1课题研究明确了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的可行性。
  在地理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强调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环保知识,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情感、指导学生行动,使学生能有意识地学到广博的知识。以“理”激情,以“理”导行,从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方式,不但行之有效,而且符合中学生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
  2环境教育还需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课题的研究实验虽使学生从小形成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科学认识,懂得了一些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伦理道德,掌握了科学的环境知识,但社会上破坏环境的行为屡有发生,如新建的漂亮的绿化隔离带已被踩出路来,社会环保的设施也不健全,少数区域才有垃圾分类放置的设施。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生环保意识的巩固、环保行为的落实。因此,要真正成功地培养出一批主动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还需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3各学科中渗透环境教育将进一步根据新课程标准开展研究。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理念的深入人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为环境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我们将继续切实利用好新教材及校本课程,不断充实,不断优化教学方法,继续开展环境教育研究实验,让绿色教育之花越开越盛。
其他文献
英语课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就是同伴间的口语交际。针对这个活动学生们通常喜欢自己找伙伴,起初,我允许学生们这么做,自己就近或找好朋友做搭档,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我发现,基本上是优生找优生,没人理会学困生,没办法只能查找差,几节课下来,结果我发现,流利的更加流利通畅,差的更是语无伦次,在优等生嘻嘻哈哈洋洋自得的神情中,学困生畏畏缩缩的表情中,我突然意识到该改革了。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了解到变革学习方式主要
期刊
2012年历史高考是我省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3年。我们的复习策略:把握新课改精神,立足本省实际情况,眼观课改区高考。下面我将从2010年和2011年两年高考试卷的分析方面,谈谈个人看法。  现在的考试卷上的阅读材料题目无外乎有两种:  一、给你一段材料,它设置的答案大多数在书上。  二、所谓的课改下的创新试题,它设置的答案一般答案在材料中。这也是学生失分较严重的地方,针对高考的趋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期刊
一、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  首先,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运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技术,探究、创新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优化教学过程。其次,要以大地理教育观,全球化为指导,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国内外联网,学科间融合全球化的地理教育体系,从而大大拓宽创新思维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针对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参差不齐,学习兴趣的不同,接受能力和学习基础的差异,我
期刊
所谓学习兴趣,是指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索真理而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永远盛过责任感”。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时候,他们的学习观念就会转变,从接受学习到主动自学,把学习当成自己的责任,从而成教学中的主体。  在几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我通过不断的摸索,通过对教学方式、方法的不断改
期刊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现代教育理念集中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一、有效课堂要从教师的地理教学技能上下功夫  教师的教学技
期刊
发展性教育的提出使得如今的地理不再是死记硬背就能拿高分的年代了,更关注人和事物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构建起真正高效的地理课堂,让发展性教育切实的深入地理课堂,成为我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一、打好提前量,关注学生主体发展  一名好的教师离不开一堂精彩的课。这就要求教师要巧妙的设计每一堂课,在授课环节中,让学生跟着你的思路走,在你的引领下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以实现学
期刊
历史学科是一门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学习历史的诸多方法中,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的最基本的技能就是阅读,而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分析等思维能力,首先要具备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应以阅读能力为首要目标。 而在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教材设置内容进行有效的阅读。  课文着重讲述历史发展的生动过程,是教材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对正文部分精读、严读,从而对基础知识
期刊
实验是物理课的魅力所在,在物理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通过实验,不仅仅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他们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世界观。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薄弱现状及其原因  1.实验教学过程中 , 学生创造性意识的培养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 。  2.实验现象和规律不能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的应用紧密联系。  3.教材中提供的实验方法、装置等
期刊
在当今的世界上,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的素质,尤其是公民的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影响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改革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不仅必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必须通过培养新型人才来促进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信息化是现代教育手段所具有的重要特征。  物理教学中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些在实际中不好操
期刊
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为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渗透一定的研究性思想,对于课堂高效学习来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尤为重要。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物理学科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利用好奇心理,引发自主学习动机。  物理是一门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科,大量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都能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例如:1、人在走路时被石头绊一下会向前倒,而踩到一块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