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研究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ley45518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消费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内在因素。在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趋紧、投资和出口增长呈现放缓趋势、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提高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尤为突出。因此,从城乡居民消费制约因素角度,挖掘消费长期启动困难的原因,并寻求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居民消费;制约因素;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0-0014-02
  一、当前制约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收入水平较低制约消费能力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理论、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以及弗里德曼的永久收入理论,都一致认为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导致居民消费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2012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 30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2.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 00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8.4%。虽然近几年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但由于基数相差较大,因此与全国的绝对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
  四川省居民收入水平较低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收入分配不合理。近年来四川省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不断下滑,2000—2012年比重下降了13.7个百分点,而企业营业盈余上升势头最强,“利润侵蚀工资”的问题日趋突出。二是收入结构单一。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2 000美元,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会逐渐成为居民新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从四川的情况来看,尽管目前人均GDP已达4 000美元以上,但工资性收入依然占到居民收入的60%以上,其他收入比重都较低;而农村居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占比仅为2.38%,表明农民从土地用途改变的增值中获益甚微,严重制约了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和消费水平提高;另外,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收入实际购买力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年来食品等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加快,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明显上升,食品、居住等刚性支出挤压了文化、娱乐、旅游等弹性支出,制约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二)收入差距扩大降低消费倾向
  社会收入分配结构对居民消费倾向有重大影响,城乡之间、不同收入阶层和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会导致整个社会平均消费倾向降低。高收入群体消费能力强,但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其购买欲望基本得到满足后,难以刺激其更高水平的消费;而低收入者虽然消费倾向很高,但受收入水平所限,在社会消费中占比较低。这种富人低消费倾向和穷人无钱消费的错位现象,最终导致社会整体有效需求不足。
  一方面,四川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2012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比由2.67:1扩大到2.90:1。如果加上城镇居民各项生活福利,两者实际差距更大,由此导致了城乡居民消费的巨大差距。1990— 2012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比,已由2.52:1扩大到2.93:1。这种差距长期积累下来,严重制约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拓展。另一方面,收入分配不合理造成消费结构扭曲,加剧消费市场两极分化。目前四川省基尼系数已达到0.4以上,且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事实上,消费结构扭曲所反映出的贫富差距远比基尼系数所显示的更大。以奢侈品消费为例,2011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奢侈品消费国,成为全球市场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单看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情况,可能会对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做出误判;而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等数据来看,整个社会的消费增长不温不火,考虑到消费结构因素,中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消费份额可能更低。
  (三)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影响消费预期
  公共产品供给和社会保障的作用是适度缩小不同收入阶层的社会差异,保证个人在一生中各个阶段具有稳定的消费水准。因此,公共产品供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为实现跨时期消费规划所要进行的个人储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推进了养老、医疗和教育体系的一系列改革,福利性消费体制逐步被市场化消费体制所取代,由个人负担的支出范围急剧扩大,但相应属于政府职责领域的社会转移支付和社会保障制度明显滞后,使得城乡居民预期性支出大幅增加,从而导致个人储蓄意愿增强,即期消费减少。
  从四川省情况来看,教育、医疗、住房等刚性支出上涨速度已超过多数家庭收入增长速度,上学、看病、买房成为三大民生问题,对居民消费形成明显挤占效应。2012年,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10.5%,如果加上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普遍存在的高昂择校费等支出,该比重还会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5.1%,而农村这一比例达到9.3%,医疗支出的过快上涨,已超过了许多普通家庭的承受能力;购房支出虽不属于消费范畴,但是家庭总支出的重要部分,由于房价过快增长和高企,购房支出对居民消费支出造成了挤占,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导致了居民的其他消费能力和意愿明显降低。
  (四)消费环境较差影响消费欲望
  在居民具备消费能力的条件下,消费的便利程度、商业模式、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产品和服务质量及标准、消费政策、消费金融服务等消费环境因素对居民消费的欲望具有重要影响。根据省统计信息中心调查显示,2011年,四川省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总体满意度仅为67.2分,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可见,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满意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四川省消费环境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流通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农村商业网点覆盖面小,超市、连锁经营等商业业态缺乏,产品售后服务网点少,农村居民消费面临诸多不便。二是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且愈发严重,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城乡市场,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居民想消费却不敢消费的现象十分突出。三是新兴消费业态发展滞后,目前四川网购用户数量位居全国前列,省内消费者对网购模式越来越认可,网购消费已对传统百货业形成巨大冲击。但四川省本地电子商务业发展起步晚,涉网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无法满足居民消费需求,使得四川省网购消费流入和流出比例严重失调,大量网购消费都流向了省外,对本地消费市场的贡献十分有限,客观上对四川省居民消费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五)现行经济增长模式不利于扩大消费
  经济增长模式过度依赖投资和追求速度是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特征。受发展阶段和制度因素等限制,近年来四川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投资拉动。投资的高速增长,必然伴随储蓄率提高、消费率下降,不利于刺激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效用。一是对资本投入的过度依赖,使得资本在要素分配中地位不断增强,从而产生了有利于资本不利于劳动的收入分配结构,表现为代表资本的企业收入比重越来越高,劳动者报酬比重越来越低。二是投资对钢筋、水泥等建材类等就业容量小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带动作用明显,而对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会形成一定抑制作用,最终会导致就业弹性降低,不利于扩大就业和居民收入增长,进而最终影响了城乡居民消费。此外,投资增长过快还带来了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生产与需求严重脱节,扩大消费需求缺乏市场基础。
  二、扩大消费的相关政策建议
  (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或减少教育、医疗等支出,是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改善储蓄和消费决策、扩大当期消费的重要前提。应以扩大就业促进创业、提高中低收入群体和退休职工保障水平、保障农村转移人口的土地财产权利、提高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为重点,促进居民实际收入稳步增长。
  (二)挖掘农村消费潜力
  农业转移人口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应顺应城镇化发展规律,加快促进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注重激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产生的消费需求,提高消费持续扩大的内在动力。同时,科学规划和构建现代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研究制定鼓励农村居民住房改善的政策措施,设计和开发立足农村的适宜产品,满足农村居民消费信贷需求,促进农村消费结构升级。
  (三)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消费者需求在不断变化,实物消费增长空间逐步变小,服务消费逐步成为主流。应顺应消费变化趋势,在巩固和扩大传统消费基础上,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大力培育信息消费,引导和鼓励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与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相结合的新型消费业态,设计开发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适应时代消费的新产品。
  (四)营造良好消费环境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虚假广告、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安全消费。以“衣食住行”等消费领域为重点,完善消费市场的信息系统和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监管力度,促进放心消费。
  参考文献:
  [1] 王吉恒,崔玉婕.居民消费率与储蓄率关系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4).
  [2] 王智.对当前中国居民消费和消费品市场走势的基本判断[J].调研世界,2011,(11).
  [3] 课题组.“十二五”时期扩大消费需求的思路和对策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0,(2).
  [4] 历年中国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5] 历年四川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责任编辑 仲 琪]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下各个领域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尤其引人注意的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它影响着动画艺术从传统动画阶段进入了新媒体动画阶段。人们对于新数字媒体的了解的逐步深入,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并展现出不同的特性,而动画艺术也在与新媒体技术手段的合作中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关键词:新媒体;动画;科技;艺术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对事业单位的现行工资制度的进行绩效工资改革也在稳步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方案是否体现公平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员工对薪酬的公平性感知有助于提升其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反之,会对组织产生负面的想法或态度,进而影响工作行为与效率。以公平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
期刊
摘 要:《会计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课程实训如何开展更加关系专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这一方面积极探索,最终形成了“阶段实训+课程综合实训”的模式,并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基础》课程;实训;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6-0248-02  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了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
期刊
随着铜电解精炼生产过程的进行,铋、砷、锑等杂质会在电解液中逐渐积累并最终对产品质量造成危害。针对铜电解液中杂质铋的脱除问题,本文通过制备出新型锑基吸附剂实现铜电解液中杂质铋的高效脱除,主要内容如下:首先,以Sb_2O_3作为前驱体,H_2O_2作为氧化剂合成锑基吸附剂,对锑基吸附剂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开展了铜电解液吸附除铋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其制备效果的关键因素,铜电解液中吸附
摘 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是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满足社会公众对多元化服务需求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一方面,受人力、物力、条件限制,诸项公共服务急待提质,另一方面,部分居民群众觉悟提升、热情很高,自发为其他人群提供各类志愿服务,但规范不够、运转不畅。由此,在各类人群的主、客观需求方面,国际、国内均难免出现政府公共服务力不从心,社会自发活动有心无力的现象,为破解这一难题,中国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圭塘街道以
期刊
摘 要:产权与竞争是市场经济理论中有着内在联系的两个范畴,有效产权制度的确立有助于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有助于产权形式的选择。同时,产权改革的顺利进行也离不开竞争。中国和俄罗斯的改革产生了不同的结果,其关键在于两国对“产权”与“竞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运用,导致改革实践和结果的不同。  关键词:产权;竞争;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6-
期刊
摘 要:运用SWOT法,将管理学的分析框架运用到旅游产业的发展上,以黑龙江森工国有林区为例,对传统国有森工林区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  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有林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6-0254-02  “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带来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兴起。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森林生态旅
期刊
白光 LED 被认为是第四代的照明光源,具有发光效率高、响应快、使用寿命长和绿色环保等优点。以绿色和红色荧光粉替代YAG:Ce3+黄色荧光粉配合蓝光LED组成白光LED,可提高显色指数、降低色温。当前白光LED用绿色荧光粉中,石榴石结构的LuAG:Ce3+荧光粉具有热稳定性好、量子效率高、蓝光吸收强等优点。LuAG:Ce3+荧光粉的制备通常采用高温固相法,该合成方法存在烧结温度高、微观形貌难控制和样品颗粒粒径大且不均一等缺点。相比而言,熔盐法可以有效克服高温固相法的缺点,降低合成温度、缩短烧结时间、改善样
摘 要:大庆市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过程中,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产业培育发展仍存在重点项目、骨干企业少,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总体规模不大,未完全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所以,今后,应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层次,做强龙头企业,构建创新体系,搭建发展平台,提升服务水平。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大庆市  中图分类号:F260
期刊
摘 要:黑龙江省流通业在经济带动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对于促进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黑龙江省流通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对黑龙江省流通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从消费需求、发展速度、市场规模以及流通秩序四个方面讨论了黑龙江省流通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通过提高流通产业集中度、转变流通业的经营方式、优化流通秩序、健全各项法规等建议措施,对增强黑龙江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