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寂然法师俗姓严,1893年出生于江苏东台县栟茶镇(现如东县栟茶镇),弱冠之年聘妻未娶,出家于栟茶的寿圣寺,拜振禅和尚为师,法名心湛。1909年受具足戒于镇江宝华山隆昌寺,禅定于镇江江天禅寺(金山寺)大彻堂。
他勤奋刻苦,精研佛学,素有济世之心。1921年来南京栖霞寺奉事剃度师振禅和尚,初任知客(即寺院里专司接待宾客的僧人),勤理事务。不久,栖霞寺方丈宗仰法师得病,寂然悉心照料,宗仰去世后,若舜接任方丈,对寂然勤恳为众深为感动。
1928年他担任栖霞寺监院,主持寺内外一切事务。时栖霞寺仅老屋八椽,若舜终年募化四方,寂然在山尽心竭力修建殿堂,综理寺务,数年间各处殿堂房舍相继落成,殿宇巍峨,为金陵丛林首选,每春传戒,并与大本、觉民等法师创办栖霞寺律学院,培养僧才。寂然主持栖霞寺期间,严于律己,讲求操守,在僧众中很有威信。
打开寺门接纳难民
1937年的冬天,12月13日清晨,经过4天苦战,中国守军在敌人优势火力的进攻下败退,日本军队的大炮轰开了南京城门,日军分六路攻入南京主城区。日本兵冲进民宅烧杀掳掠,老百姓惊慌失措,在南京狭窄的街道上四处奔逃,尽可能地寻找一切可以藏身的地方。日本兵用刺刀疯狂地刺杀,老百姓尸体遍布整条街道,鲜红的血汇成一条血河。
为了避难,大量难民纷纷逃往下关一带,在江边遭到日军的大肆屠杀;另一部分难民则沿着紫金山一带向东北方向逃去。日军尾随逃难人群紧追不舍,很快就追到了栖霞寺外的进香河一带。
在那里,日军与设伏的中国军队展开了激战,难民无路可逃,就涌向了矗立在栖霞山南面的栖霞寺。很快,进香河边的抵抗也告失败,没来得及逃脱的军人脱掉军装,加入逃难的人群中。
栖霞寺的当家和尚寂然法师早就听到南京城里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寺里的小和尚也在藏经楼看到了涌向寺庙的难民队伍。难民痛苦的求助声、孩子凄厉的哭声、伤兵的呻吟声,充斥在寺院外。
寂然法师立即打开寺庙大门,给这些可怜的生命提供生存的机会。于是,寺庙的前殿后厅挤满了饥寒交迫的难民,为了尽量躲避寒冷,有的难民甚至躲进了寺庙千佛岩的洞窟里。
面对这么多的难民,寂然法师没有一句怨言,在大本、志开二位法师协助下,将他们一个个地收留下来,于寺中设佛教难民收容所4个月之久,并凭借自己的力量与智慧来对付惨无人道的日军,与日军斗智斗勇来救护2.3万难民。
2003年,栖霞寺内挖出三块石碑。其中一块刻有六个大字:栖霞寺难民所,这便是当年寂然法师矗立的石碑。另两碑刻着题为《寂然上人碑》,上面真实描述了当时救助难民一事: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卢沟桥事起,烽火弥漫,旋及沪京。载道流亡,惨不忍睹。上人(指寂然法师)用大本、志开两法师之建议与相助,设佛教难民收容所于本寺。老弱妇孺,护救者二万三千余人,日供两餐,时逾四月。
掩护抗日将领脱身
在前往栖霞寺避难的两万多难民中,有200多人是抗日军队的军人,其中官职最高的是国民党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廖耀湘。他当时是日军全城搜捕的对象。当时廖耀湘承担的是守护南京城的责任,南京失守后,来不及撤退的他搭上一个农夫的马车躲过日军搜捕,跟随前往栖霞寺避难的人群藏进了寺里。随行的还有5个军人。
寂然法师知道两万多名难民已经让栖霞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收留抗日官兵,无疑增添了更多风险。一旦日本人发现寺内有抗日官兵,所有避难民众与僧人都将性命难保。
寂然法师把廖耀湘等藏到了藏經楼里,不让他们出来,每天亲自给他们送饭。但是,寂然法师和廖耀湘都明白,呆在栖霞寺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栖霞寺的难民们彻底安全,廖耀湘必须离开。寂然法师在想方设法保护着廖耀湘的同时,努力与当时南京安全区的外国人取得联系。历尽艰辛,最终栖霞寺僧人联系上当时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辛德贝格与京特,偷偷将廖耀湘用小船送到了江北。
1945年抗战胜利后,廖耀湘重游栖霞,感谢众佛门弟子的救命之恩,并且题下了“凯旋,与旧友重还栖霞”条幅。
派弟子冒死下山筹粮
日军多次袭扰栖霞寺,肆意杀害儿童和强奸妇女,公然在庙堂强奸了一名14岁少女。面对敌人的残暴,寂然法师义愤填膺,他毅然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了日军在栖霞寺内所犯的种种丧尽天良的罪行,他将这份有万余难民签名的“万民书”,由国际和平人士京特翻译、丹麦工程师辛德贝格转交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拉贝先生的手中,这封《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的信件,成为揭露日军在南京所犯罪行的铁证,收入《拉贝日记》。
寂然法师的“万民书”,惹恼了当时日军占领南京的军官,他们下达命令,要求寂然法师解散难民所。而此时栖霞寺面临的还不止是解散的危险,从1937年12月开始,两万多难民不断涌入粮食储备本就不多的栖霞寺,寺里面临着断粮的危险。不仅如此,被日军打伤的难民需要医药救治,这一切急坏了寂然法师和他的师兄弟。
面对着可能发生的粮荒,寂然法师为了救济难民,号召僧人减少饮食,保证给难民供应一天两餐的稀粥。他还亲自采来草药给伤者疗伤。他说:“修行之法,日食两餐,补济饥饿,救难民生命为第一修行大要。”
当时寺里有1000多亩良田,当家和尚把寺里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寺里所有的空地都住满了人。可两万多人吃饭还是个大问题,寂然法师派佛家弟子下山筹粮。月基法师带着弟子进城,在静海寺一带千方百计从日本人手里拿到一点粮食和药品。
直到1938年3月,日本在南京结束了屠杀行为,两万多难民离开了栖霞寺,寂然法师才关闭栖霞寺难民所,但由于积劳成疾,1939年10月12日,寂然法师溘然病逝。
法师一生,爱国爱教,济世救民,于艰苦极深之际毫无退缩,铁肩负厄处之怡然,实为佛门楷模。
(摘自《华声》)
他勤奋刻苦,精研佛学,素有济世之心。1921年来南京栖霞寺奉事剃度师振禅和尚,初任知客(即寺院里专司接待宾客的僧人),勤理事务。不久,栖霞寺方丈宗仰法师得病,寂然悉心照料,宗仰去世后,若舜接任方丈,对寂然勤恳为众深为感动。
1928年他担任栖霞寺监院,主持寺内外一切事务。时栖霞寺仅老屋八椽,若舜终年募化四方,寂然在山尽心竭力修建殿堂,综理寺务,数年间各处殿堂房舍相继落成,殿宇巍峨,为金陵丛林首选,每春传戒,并与大本、觉民等法师创办栖霞寺律学院,培养僧才。寂然主持栖霞寺期间,严于律己,讲求操守,在僧众中很有威信。
打开寺门接纳难民
1937年的冬天,12月13日清晨,经过4天苦战,中国守军在敌人优势火力的进攻下败退,日本军队的大炮轰开了南京城门,日军分六路攻入南京主城区。日本兵冲进民宅烧杀掳掠,老百姓惊慌失措,在南京狭窄的街道上四处奔逃,尽可能地寻找一切可以藏身的地方。日本兵用刺刀疯狂地刺杀,老百姓尸体遍布整条街道,鲜红的血汇成一条血河。
为了避难,大量难民纷纷逃往下关一带,在江边遭到日军的大肆屠杀;另一部分难民则沿着紫金山一带向东北方向逃去。日军尾随逃难人群紧追不舍,很快就追到了栖霞寺外的进香河一带。
在那里,日军与设伏的中国军队展开了激战,难民无路可逃,就涌向了矗立在栖霞山南面的栖霞寺。很快,进香河边的抵抗也告失败,没来得及逃脱的军人脱掉军装,加入逃难的人群中。
栖霞寺的当家和尚寂然法师早就听到南京城里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寺里的小和尚也在藏经楼看到了涌向寺庙的难民队伍。难民痛苦的求助声、孩子凄厉的哭声、伤兵的呻吟声,充斥在寺院外。
寂然法师立即打开寺庙大门,给这些可怜的生命提供生存的机会。于是,寺庙的前殿后厅挤满了饥寒交迫的难民,为了尽量躲避寒冷,有的难民甚至躲进了寺庙千佛岩的洞窟里。
面对这么多的难民,寂然法师没有一句怨言,在大本、志开二位法师协助下,将他们一个个地收留下来,于寺中设佛教难民收容所4个月之久,并凭借自己的力量与智慧来对付惨无人道的日军,与日军斗智斗勇来救护2.3万难民。
2003年,栖霞寺内挖出三块石碑。其中一块刻有六个大字:栖霞寺难民所,这便是当年寂然法师矗立的石碑。另两碑刻着题为《寂然上人碑》,上面真实描述了当时救助难民一事: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卢沟桥事起,烽火弥漫,旋及沪京。载道流亡,惨不忍睹。上人(指寂然法师)用大本、志开两法师之建议与相助,设佛教难民收容所于本寺。老弱妇孺,护救者二万三千余人,日供两餐,时逾四月。
掩护抗日将领脱身
在前往栖霞寺避难的两万多难民中,有200多人是抗日军队的军人,其中官职最高的是国民党第二旅中校参谋主任廖耀湘。他当时是日军全城搜捕的对象。当时廖耀湘承担的是守护南京城的责任,南京失守后,来不及撤退的他搭上一个农夫的马车躲过日军搜捕,跟随前往栖霞寺避难的人群藏进了寺里。随行的还有5个军人。
寂然法师知道两万多名难民已经让栖霞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收留抗日官兵,无疑增添了更多风险。一旦日本人发现寺内有抗日官兵,所有避难民众与僧人都将性命难保。
寂然法师把廖耀湘等藏到了藏經楼里,不让他们出来,每天亲自给他们送饭。但是,寂然法师和廖耀湘都明白,呆在栖霞寺不是长久之计,要想栖霞寺的难民们彻底安全,廖耀湘必须离开。寂然法师在想方设法保护着廖耀湘的同时,努力与当时南京安全区的外国人取得联系。历尽艰辛,最终栖霞寺僧人联系上当时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辛德贝格与京特,偷偷将廖耀湘用小船送到了江北。
1945年抗战胜利后,廖耀湘重游栖霞,感谢众佛门弟子的救命之恩,并且题下了“凯旋,与旧友重还栖霞”条幅。
派弟子冒死下山筹粮
日军多次袭扰栖霞寺,肆意杀害儿童和强奸妇女,公然在庙堂强奸了一名14岁少女。面对敌人的残暴,寂然法师义愤填膺,他毅然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了日军在栖霞寺内所犯的种种丧尽天良的罪行,他将这份有万余难民签名的“万民书”,由国际和平人士京特翻译、丹麦工程师辛德贝格转交时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拉贝先生的手中,这封《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的信件,成为揭露日军在南京所犯罪行的铁证,收入《拉贝日记》。
寂然法师的“万民书”,惹恼了当时日军占领南京的军官,他们下达命令,要求寂然法师解散难民所。而此时栖霞寺面临的还不止是解散的危险,从1937年12月开始,两万多难民不断涌入粮食储备本就不多的栖霞寺,寺里面临着断粮的危险。不仅如此,被日军打伤的难民需要医药救治,这一切急坏了寂然法师和他的师兄弟。
面对着可能发生的粮荒,寂然法师为了救济难民,号召僧人减少饮食,保证给难民供应一天两餐的稀粥。他还亲自采来草药给伤者疗伤。他说:“修行之法,日食两餐,补济饥饿,救难民生命为第一修行大要。”
当时寺里有1000多亩良田,当家和尚把寺里所有的粮食都拿出来,寺里所有的空地都住满了人。可两万多人吃饭还是个大问题,寂然法师派佛家弟子下山筹粮。月基法师带着弟子进城,在静海寺一带千方百计从日本人手里拿到一点粮食和药品。
直到1938年3月,日本在南京结束了屠杀行为,两万多难民离开了栖霞寺,寂然法师才关闭栖霞寺难民所,但由于积劳成疾,1939年10月12日,寂然法师溘然病逝。
法师一生,爱国爱教,济世救民,于艰苦极深之际毫无退缩,铁肩负厄处之怡然,实为佛门楷模。
(摘自《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