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Keggin结构钴取代杂多硅钨酸盐异构体α,βi-K6-nHn[SiW11Co(H2O)O39·]xH2O(βi=β1,β2,β3)为掺杂剂,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4种聚苯胺掺杂材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
【机 构】
:
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哈尔滨150080 齐齐哈尔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齐齐哈尔161006,哈尔滨15008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Keggin结构钴取代杂多硅钨酸盐异构体α,βi-K6-nHn[SiW11Co(H2O)O39·]xH2O(βi=β1,β2,β3)为掺杂剂,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4种聚苯胺掺杂材料。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SEM、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等对材料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材料的热稳定性、荧光性和导电性。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掺杂态聚苯胺新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荧光性和导电性,室温电导率为7.5×10-2S·cm-1,每种掺杂材料都有一个荧光发射峰,其发光中心来自于掺杂态聚苯胺极化子能带与价带之间的跃迁。
其他文献
退休十几年,虽仍不停地读书、写作,却早已把任教中学时的课本、资料束之高阁,不闻不问了。没想到,接任教务主任的老同事黄兄突然造访,说有老师请婚假,因为实在排不出人来代课,所以希望我代几个星期的课。 我行吗?我问。老友说没问题,一直恳求我帮忙解燃眉之急。盛情难却,只好答应试试看。 这一答应,压力立刻上心头。我到学校去找原任课的老师。他拿了一大堆教材给我,有课本、习作、测验卷、备课用书、每一周的进度
患者女,17岁,右耳听力进行性下降半年,偶有耳鸣,无搏动性.临床检查:鼓膜后见红色肿块.CT横断面和冠状面高分辨率CT(HRCT)显示:颈内动脉水平段明显迂曲、膨胀性扩大,鼓室内见软组织影,经下鼓室管与颅底外颈内动脉相连,下鼓室管扩大(图1).增强横断位CT因部分容积效应鼓室内肿块强化显示欠清.MRI扫描:T1WI(图2A)和T2WI(图2B)在耳蜗外下方鼓室区未见明显异常信号病变,呈低信号(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