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无界 行动有向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s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为了能够发展学生思维的,但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模式下仅仅是浅层的教学,而为了能够构建有深度的“智理课堂”,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教材,用好教学资源,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追流溯“理”、疏流渗“理”、沿流入“理”。本文探讨了构建小学数学智理课堂的重要意义,然后就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智理课堂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打造“智”与“理”和諧统一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智理课堂;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5-0083-02
  Thought is boundless and action is directed
  ——Constructing the classroom of mathematics intelligence and Science in primary school in pursuit of the beauty of learning
  YANG Zhiqun  (gufuhepu primary school,Chidian Town,Jinjiang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s to develop students' thinking,but the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traditional mode is only shallow teaching. In order to build a deep "intellectual and rational classroom",teachers need to carefully study teaching materials,make good use of teaching resources,choose scientific teaching methods,and guide students to pursue "reason",drain "reason" and flow into "reas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telligent classroom,and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construct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intelligent classroom strategy,in order to build a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with the harmonious unity of "intelligence" and "reason".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Core literacy;Intellectual class;Deep learning
  小学数学“智理课堂”力求实现“智”与“理”的和谐统一,是面向新型教学方式的课堂,不仅需要为学生传授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和体验“智理合一”,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质,使学生可以在探寻数学之“理”的过程中发展“智”,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数学思维,为学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 构建小学数学智理课堂的重要意义
  构建小学数学“智理课堂”是在当前新课程教育理念下所提出的一种全新理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大多数的数学学习都是比较浅层次的,无法引领学生进入到更深层的学习,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获得发展。学习数学不仅仅是指人们对数字的看法,深度学习就是理解数学,这需要对许多数字进行复杂的分析和综合,判断其含义,可以增强学生的大脑思维活动。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关注“智理课堂”的建设,通过比较、分析、比较获得教育经验,同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他们也能快速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2. 小学数学智理课堂的构建策略
  (1)仔细研读教材,挖掘思维深度
  数学教材的编排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受到了教材篇幅的限制,大多数的内容都是经过高度概括的,里面的内容并不是单纯的教学某一个知识点,而是每个知识点在不同年级的教材当中都会有所体现,编排的原则则是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那么教师在解读教材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做到通读,还需要做到细读教材。因此,为了能够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深入地研读教材,让教学回归“教材”,深度的推敲教材编排的意图,从而挖掘出内在数学知识,在引导学生能够开展深度学习。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教师在解读教材时,发现本节课编者安排三个层次进行教学:(1)知识与能力: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元素和内容;(2)过程和方法:学习画长方形和正方形,从中找到你想要的信息; (3)情感、态度和价值:认识到数学是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由此可见,通过仔细的解读教材,设定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不仅契合教材的教学目标,还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精心设置问题,点燃学习兴趣
  中国著名数学家吴文军先生曾说过:“如果你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思想的诞生过程等因素,你就会对数学的现状和数学的发展有更清晰、更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智理课堂”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还要探究数学的“生长之源”和数学的“生发之源”,这时教师需要精心准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深化学习。   例如,在讲授《循环小数》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生活化的内容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同学们,我们都开过很多次的运动会了,那么在某一次运动会上,我们有一位同学在400米跑步当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他只用了75秒就跑完了400米,那么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位同学的跑步速度是多少?请先列出算式。此时,学生会纷纷拿起笔来进行计算,并且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老师,我列出了计算式。教师再进行引导:这位同学计算式列的很快,那么你使用了什么方法得到了计算式呢?这时,有的学生就会抢先回答道:我使用了除法。接下来,教师让学生们再尝试进行结果计算。教师就可以发现,学生们虽然能够很容易地就列出了计算式,但是面对计算结果时却迟迟不能够完成,这是因为他们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发现小数点后一位的数字一直在重复,无法得到一个结果。此时,教师就可以将竖式写在黑板上,然后带领学生们一起计算,这时可能会听见有的学生会小声说道:我也是算到这里发现每次计算都会剩下25。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说道:同学们,你们算到这里是没错的,这种结果在数学当中被称为循环小数这主要是由于他们会从一个位置开始一直重复循环。由此可见,教師通过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到一个更加积极的学习状态当中来,让学生更加高效地掌握本节课所讲授的知识点。
  (3)凸显过程方法,体现学生本体
  至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其本质是再现数学知识的历史形成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新知识,不可能一蹴而就。学生应该慢慢体会学习的过程,以实现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在“智理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和“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保障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要想实施这种方法,就必须做好“事前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授与《角的度量》相关的内容时,这节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用小标准角来测量大角。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逻辑上下文,发展测量角度的知识来实施教学。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认识厘米》和“厘米尺”的诞生,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了一定的经验,然后教师可以创造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既突出了探究过程的方法,也让学生独立看到量角之“理”。
  活动 1:比较角的大小。首先,老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个支架,让学生直观的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体验到“移角”和“叠角”的模糊对比,然后再到“看大角里面有多少个小角”的精确测量诉求,这可以引导学生心理需要建立“标准角”。
  活动2:创建单位角度的直观表示。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课程,将圆圈分成360等份,然后形成“1°”角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测量,学生在测量大角度“1°”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很大的问题,这就引发了学生建立“标准角度”的心理需求。
  活动 3:制作量角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次一个地探索“单位小角”,然后制作量角器。既然学生已经理解了量角器诞生的“原因”,学生可以尝试用量角器量度角度,很少会混淆量角器的内部和外部量度。这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已经知道一个角有多少度了,关键是要知道这个角有多少个1度的小角。
  由此可见,通过上述三个步骤,能够更加凸显出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是学生可以关注到数学知识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够认识到数学之“理”。
  (4)找准切入机会,打破思维局限
  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告诉我们,计算机中的孩子可以使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但是,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局限性,他们在面临问题时往往会运用感性推理来理解。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操作性学习时,必须找到合适的机会,结合学生的操作性需求,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将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融入到学习过程中,不断吸收所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多位数加减法》的相关时,老师可以先制作一个日常购物案例,让学生做简单的数学运算:同学们,你们平日经常和父母一起去买水果吗? 1公斤苹果等于5元,那么买3公斤要多少钱? 这时,调动了学生对计算的兴趣,通过计算和讨论说出了答案。下来,教师再进行引导教学:某一天,小明要去文具店购买一个文具盒、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他只带了45元钱,而他发现文具店的文具盒15元、笔记本5元、钢笔12元,请同学们想一下,小明的钱够不够买这些物品呢?这时,同学们开始纷纷思考和计算,最终得到了结果。可见,在这样一个情境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如何计算,减少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感,课堂氛围更加的融洽和愉快,使得学生能够顺其自然的喜爱上数学,并且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打破思维的局限。
  (5)从实践操作入手,促使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在皮亚杰的认知理论当中,告诉我们处在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利用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从数学学科的本质来说,其还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数学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学会对规律和知识的归纳,找出共同点和普遍性,从而得出内在的规律,才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实际作用,那么学生就会学会使用“数学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提升。
  例如,在教授统计学相关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智慧”和“道理”,教师可以以“小调查员”为题进行活动,让学生在课后对特定项目的分数为然后使用和时间段内通过桥下的机动车种类,以分组工作的形式制定统计方案,并以统计方案为参考,设计相应的环保方案。可见,这样的教学方式会更加轻松有趣,不会让小学生感到厌烦,同时也会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实践才能更有效,只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3. 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课堂的内涵十分丰富,那么就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来进行驱动,对数学教学开展高标追求,进行多重形式的实践探索,才能够真正实现“智慧”课堂的构建,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懿.基于差异教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提问策略:以“9以内的加减法”练习课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1):115-116.
  [2]林锦霞,黄建伟.面向学生发问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提问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6(10):5-7.
  [3]金永梅.活动的深度决定学习的深度——对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几点认识[J].数学教学通讯,2019(22):9-10+20.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们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完成该阶段的学习后,学生们会面临一场重要的考试--高考,地理学科作为高考中所占分数较大的一门学科,当下各地区都加强了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不仅要求教师讲授课本知识,更要注意学生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实践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能力以及正确的人地观,下面我们对此进行具体探究分析。  关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语文一直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语文成绩高低也对其他学科有一定影响,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要求小学语文教師需要结合目前小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能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同时要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知识以及语文素养,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段;语文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摘 要:教育与技术融合背景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在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层面存在不足。对此,通过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明确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基础上,提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数学课学习内容、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建构知识框架、跟踪学生课后学习动态等实施措施,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个体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关键
期刊
摘 要:当前在教学改革不断持续进行和深化的过程中,传统的填鸭式的初中生物教学既无法获得较高的教学效果,也不能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省去学科兴趣的提高。笔者经过长期的初中生物实践教学发现,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其中,会积极促进新学生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兴趣的提升,本文以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出发,对初中生物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探讨,力在积极促进初中一线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
期刊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可见,幼儿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者,他们的学习是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与周围环境互动产生的。幼儿作为班级的小主人,当他们在区域环境管理中遇到问题时,幼儿教师作为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要如何抓住
期刊
摘 要:课后作业布置是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学生巩固化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直接影响学生的化学学习质量,应该引起高中化学教师的重视。为此,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民族地区高中的化学教育工作的经验及相关同行教师对课后作业布置的思考,立足于本地学情,分别从课后作业的难度设计、作业的数量和质量考量、与生活实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高考注重考察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重点考察学生的化学核心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备考是学生应对化学高考的主要途径,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强化化学能力,形成化学核心素养的主要过程。对此,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详细阐述高中化学备课难以回归教材的原因,据此介绍化学备考回归教材的策略,为高中化学教师和高中生提供化学备考借鉴,促进有效地应对化学高考。  关键词:高中化学
期刊
摘 要:排球是比较受到学生欢迎的一种运动方式,为了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排球的教学中来,教师可以使用分层教学的方式。首先,教师就应该将学生所要学习的有关于排球的理论知识进行分层的讲授,确保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其理论知识。然后在之后的教学中为学生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目标。最后,教师也应该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教学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一个综合的认知,才能够对自己的训练
期刊
摘 要:对于高中生而言,数学学科的建模能力属于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同时,锻炼和培养好学生掌握数学建模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其它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提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推动建模能力养成。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25-0103-02  Training and cultiv
期刊
摘 要:随着考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素质文化教育的不断推进,当前的初中教学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强调学生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学习乐趣,使学生愿意积极探索初中知识,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在过去,过于枯燥乏味的专业教学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的单向讲解诗歌导致语文课堂里缺乏诗性色彩。因此,解决诗歌教学中“诗性不足”的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