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哲学难懂、哲学抽象,所以哲学应该写得通俗一点,写得那么难懂,是因为你自己没弄懂,真正通透了,写出来的就明白晓畅。本文无意总结过去那些探索,而是想通过自己的英语专业学习,来阐述学习中发现的英语语言中的哲学。
一、川流不息的长河——英语的与时俱进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三编第一章写道,语言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他说“如果语言的演化都可以归结为语音的演化,那么语言学的两个部分各自应该研究什么就非常明白了。”这句话很显然的说出了英语语音在不断的演化。其实,随着时间的变化的不仅是语音,词的意义、语法形式也改变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由此,语言是一个不但演化发展的过程,也不足为奇。在中古英语时期,英语历经了剧烈变化。随着众多的法语借词被吸收进英语,一些法语和拉丁语的词缀也被英语化了。如前缀dis-, en-, inter-, mal-, non-,后缀如-able, -acy, -age, -al。正如索绪尔所说“语言好像一件袍子,缝满了补丁,补丁所用的布是从衣服本身剪下来的”,不断演化的语言,如何比作一件满是补丁的旧大褂呢?许国璋便补充道“语言的演化,也有借助外来的词语和外来的手段,历史上不乏这样子的例子,即使把这种演化比作打补丁,所用之布也未必都取自褂子的襟里。” 不管如何,英语总是以一个谦虚的姿态,与时代同步发展着。
正是英语这种与时俱进的发展,我们才看见这种语言以绝对优势风靡全球。所以,我们学习英语,要注意不断更新自己的英语知识。
二、军官士兵的统一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外语学习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习英语八年,我发现英语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就像是军官和士兵:实践应用就像是士兵,而理论就是军官。战场上军官指导正确有力,士兵打仗才会赢。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决定理论,理论依赖于实践。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仗打得好坏最终决定于士兵真枪实弹的战场发挥,而军官的命令则是给士兵指引方向。
在英语学习这一社会活动中,实践就是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而理论则是语法、语音、阅读和词汇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来源于语言活动的实践,但它继而又发挥其对进一步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实践达到更高一个层次。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我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大学一二年级的外教课,让我体会到“军官”和“士兵”真正的统一。课堂上,你完全是交流的主角,就如战场上的战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练习Group exercises and games的课,外教要我们五六个人围成一圈,练习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组中一人开始,说出自己的英文名和对自己的评价,比如我当时说I am an optimistic girl,听到的第二个人要同样说出自己的英文名和对自己的评价,但是还要重复上一个同学说过的话。以此类推,到最后一个,就要说出全组人的英文名和自我评价。
(二)从一个人开始,站在圈子中间,坐着的其他人要说一句对站着人的评价;乍看简单却很有效,每个阶段每个人都必须加入,整个环节才可以进行,而且是个完全交流的过程,通过对话交流学到新的单词语句,比如我就记得一个男生说,他是一个run-forever (永远奔跑)的人,一个女孩希望自己变成vulture(秃鹰),我就很深地记得run-forever和vulture,自己在以后交流中也可运用。
由此可见,英语学习中的理论结合实际,不亚于战场上军官士兵很好的配合作战。
三、简单变化带来的——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是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与英语单词的变化非常符合。
举两个常见的例子
ring(环)girn (咆哮,吼叫)
bed (床)deb (初上舞台的人, 初进社交界的女孩)
这种情况就是事物在排列次序上的不同导致的性质的改变。虽然是很简单的变化,却带来意义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个体。这就是哲学,思辩中的快乐。
语言中并不缺少哲学,就看你有没有一颗发现其中奥妙的心。叔本华说,世界上每一朵玫瑰花都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得不到玫瑰的芬芳。就好像哲学,不要让表面的刺成为你的借口,要想得到那份芳香,就努力大胆地去采摘吧!
参考文献:
[1]A.P.马蒂尼奇.语言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
[2]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3]王晓升.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M].1999.
[4]约奇姆.伊斯雷尔.辩证法的语言和语言的辩证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作者简介:张瑞华(1986—)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人,英语语言文化专业。)
一、川流不息的长河——英语的与时俱进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三编第一章写道,语言是一条川流不息的长河。他说“如果语言的演化都可以归结为语音的演化,那么语言学的两个部分各自应该研究什么就非常明白了。”这句话很显然的说出了英语语音在不断的演化。其实,随着时间的变化的不仅是语音,词的意义、语法形式也改变着。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由此,语言是一个不但演化发展的过程,也不足为奇。在中古英语时期,英语历经了剧烈变化。随着众多的法语借词被吸收进英语,一些法语和拉丁语的词缀也被英语化了。如前缀dis-, en-, inter-, mal-, non-,后缀如-able, -acy, -age, -al。正如索绪尔所说“语言好像一件袍子,缝满了补丁,补丁所用的布是从衣服本身剪下来的”,不断演化的语言,如何比作一件满是补丁的旧大褂呢?许国璋便补充道“语言的演化,也有借助外来的词语和外来的手段,历史上不乏这样子的例子,即使把这种演化比作打补丁,所用之布也未必都取自褂子的襟里。” 不管如何,英语总是以一个谦虚的姿态,与时代同步发展着。
正是英语这种与时俱进的发展,我们才看见这种语言以绝对优势风靡全球。所以,我们学习英语,要注意不断更新自己的英语知识。
二、军官士兵的统一 ——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外语学习的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学习英语八年,我发现英语学习的理论和实践就像是军官和士兵:实践应用就像是士兵,而理论就是军官。战场上军官指导正确有力,士兵打仗才会赢。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实践决定理论,理论依赖于实践。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所以仗打得好坏最终决定于士兵真枪实弹的战场发挥,而军官的命令则是给士兵指引方向。
在英语学习这一社会活动中,实践就是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而理论则是语法、语音、阅读和词汇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来源于语言活动的实践,但它继而又发挥其对进一步实践的指导作用,使实践达到更高一个层次。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我们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大学一二年级的外教课,让我体会到“军官”和“士兵”真正的统一。课堂上,你完全是交流的主角,就如战场上的战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在练习Group exercises and games的课,外教要我们五六个人围成一圈,练习分为三个阶段:
(一)从组中一人开始,说出自己的英文名和对自己的评价,比如我当时说I am an optimistic girl,听到的第二个人要同样说出自己的英文名和对自己的评价,但是还要重复上一个同学说过的话。以此类推,到最后一个,就要说出全组人的英文名和自我评价。
(二)从一个人开始,站在圈子中间,坐着的其他人要说一句对站着人的评价;乍看简单却很有效,每个阶段每个人都必须加入,整个环节才可以进行,而且是个完全交流的过程,通过对话交流学到新的单词语句,比如我就记得一个男生说,他是一个run-forever (永远奔跑)的人,一个女孩希望自己变成vulture(秃鹰),我就很深地记得run-forever和vulture,自己在以后交流中也可运用。
由此可见,英语学习中的理论结合实际,不亚于战场上军官士兵很好的配合作战。
三、简单变化带来的——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是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与英语单词的变化非常符合。
举两个常见的例子
ring(环)girn (咆哮,吼叫)
bed (床)deb (初上舞台的人, 初进社交界的女孩)
这种情况就是事物在排列次序上的不同导致的性质的改变。虽然是很简单的变化,却带来意义上完全不同的两个个体。这就是哲学,思辩中的快乐。
语言中并不缺少哲学,就看你有没有一颗发现其中奥妙的心。叔本华说,世界上每一朵玫瑰花都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得不到玫瑰的芬芳。就好像哲学,不要让表面的刺成为你的借口,要想得到那份芳香,就努力大胆地去采摘吧!
参考文献:
[1]A.P.马蒂尼奇.语言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
[2]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3]王晓升.走出语言的迷宫—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概述[M].1999.
[4]约奇姆.伊斯雷尔.辩证法的语言和语言的辩证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0.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作者简介:张瑞华(1986—)女,汉族,河北省衡水市人,英语语言文化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