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繇字帖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GOU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练字有一个过程。最早练字没有字帖。小学4年级时,老师让我们描红(楷书),我在家里翻出一本关于隶书的书,就照着写。本以为没按老师要求写楷书会挨骂,没想到老师说写得好。因为被老师表扬,我就整天狂写。一本书里的字不够用,我就自己搜集,比如看到一本书的书名,在街上看到哪儿有隶书,我都记住,拼出一本自己的“隶书字帖”。而且我写得非常熟练。
  到中学,我们班上的黑板报都是我包办的。那时,我们家对门住着我父亲所在剧团的一位话剧导演,他见我一小孩儿整天写字,问:“你有字帖吗?”“没。”“那我送你一本。”那是我得到的第一本真正的字帖,是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非常好的宋拓本。第一次拿到一本字帖,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因为那些字明显跟我以前练的不一样。我以前就是野路子。但它呢,有一种气质,那是一种君子之气、学堂之气。因为欧阳询的字是非常标准的,后世考科举时学子答卷所用字体基本是从欧体演变出来的。以后我就练欧体。我大概属于容易痴迷的人,一旦练起来,就废寝忘食。1976年,唐山大地震对西安也有很大影响,大家不敢回家,都住在大地震棚里。我们在地震棚里住了一年,闹哄哄的忙乱场景中,总能看到一个小孩儿整天蹲在桌子边练字……


  乱练之后,你会形成一些毛病。重新临帖,你就像重新跟一个老师,练新字(欧体)的过程就等于在改毛病。我一直写,也不清楚自己是否有长进。但是知道自己写了之后,眼睛开始“好”起来。那时候,我经常跑去西安碑林——如果不写《九成宫醴泉铭》,我对唐碑不会有兴趣。从我们家走到碑林,去3个小时,回来又3个小时——没有钱坐车,都是步行。我整天在那儿看,没有带纸笔,是在用心读。几乎每个周末我都去,持续了整个中学阶段。由此,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除了看整体的气象,还会一个字、一个字读,会在心里头写……所以到现在为止,我都说:“字是在心里写的。”
  我练字真正有老师指导,是在上大学以后。当时,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社团,书法社请了南京艺术院的研究生黄惇(现在是著名的书法家)当老师。我跟他学篆书、汉隶,还学金文。我练了很长时间《张迁碑》。基本整个大学期间,我都在练上古时期的书法,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还在写篆书。体会当然不一样。唐人很有法度,但有个问题,我们对这个世界最直观的或者最原初的那种浑然一体的认识,唐人显然是不具备的。因为到唐代的时候,社会已经开始高度分工,开始专业化;人们在面对一个事物时开始一件一件地拆开理解,拆开之后才有道理,拆开之后才有法度的产生,一切事物都变得有规矩、清楚、明朗。最原初的那种浑然一体的带有一点点神性的东西,在唐人那儿是没有的。唐人有庙堂气,但没有自然的神性。这就是我通过练习上古书法得到的感受。
  大学毕业之后,事情太多,我练字没有那么连贯频繁了。重新捡起来是我到同济大学读博士的时候。那时候我练的字,主要是散氏盘铭文,比篆书还要早。青铜器上每个只有小拇指盖那么大的字,我却都写得像拳头那样大,用大张的纸,写好挂在墙上,朋友来了可摘两张走。
  而说到钟繇字帖,我是从2000年回到杭州做象山项目时开始临习的。自此,我开始对精微的东西感兴趣。那几年,我一直把字写得像拳头那样大,突然灵机一动,又把字写得像指甲盖儿那么小。这是一个人心境的变化。我对规矩的有和无之间的事感兴趣。钟繇,我们都说他是楷书之祖。之前,他把隶书写出来,有点儿像楷书,但是按唐人的标准,这又太像隶书,它就是那么一种字,也有人把他的字叫真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性情。因为这是魏晋时代的字,《世说新语》时代的字,所以他的气质不一样。他知道有规矩,同时他也敢放浪形骸。我对那个时代有一种向往。钟繇是帖学这一路,我以前临的是碑,碑上的字是在石头上用刀刻出来的,你再怎么练,都会有一种“碑气”,或者说是一种“刀刻气”。写很大的字,用很大的力气,力透纸背,恨不得把纸写烂了,这就是典型的碑学。康有为就特别推崇碑学,贬低帖学。帖学的字从来不大,是要写在纸上的,人们学的也是写在纸上的帖,能看到笔锋落在纸上的那种微妙之处。从这时起,我相当于改宗了,自己给自己换了一个老师,转到帖学上去。从此,整个人的气息都变得温润、柔软起来。
  中国的艺术特别好玩儿,既要想又不能想。你在写的时候,不能多想,可是你又必须同时很清醒地意识到你在写。就像一个人分裂成两个,你在写的时候,另外一个你就站在旁边看着。像传统戏曲,除了唱之外还要关照动作,所以分神;如果按现实主义完全入戏的话,就不可能做出动作。所以这种艺术是介入主客观之间的、很特别的一种文化传统。既不能说纯主观,也不能说它不客观。我写,我知道我在写,我又不能太知道我在写。我不能停滞。
  钟繇的字我很佩服,你把他的小字放到一拳大,一点儿问题都没有。这里说的小不是绝对的,包括园林也是一样。园林的核心就是8个字: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其实这对书法一样适用。它对我的影响也是很直观的。比如我练钟繇之前,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对我的影响其实是很深的,所以之前我的建筑都做得比较高峻,重心也高,看上去俊秀挺拔,好像一个清俊高大的书法字站在那里,很帅。但是钟繇不一样,他(的字)朴厚、重心低。到我做象山项目时,建筑就有一种蹲伏的感觉,基本的气质就改变了,既舒展,又温润。要说舒展嘛,魏晋是个比较有舞蹈气质的时代,宽袍大袖。比如画一根线,唐朝可能画这么长,魏晋要画这——么长!做象山项目,尤其二期做完之后,有一位教艺术史的老太太说:“这个时代还能做出这么长的线,这个线比沈周的线还长!”因为沈周的线比文徵明的长,他是能连接前面时代的特殊的人。


  我記得项目里面那幢临水塘的楼(14号),一条线一开始做48米,做做做,反复地改,我又把它改成了60米,最后出图纸之前,我又改了一遍,改成72米。这不是简单的物理长度,它是指你待在一个院子里,你感受到的那个宽面儿、那个空间的长度;就是当我站在院子里往外看的时候,就像我呼吸一样,看这口气到底有多长。比如做48米,似乎没有问题,但感觉和远山的关系,还没完全建立起来就结束了。所以再加长。加长的时候所有元素都要随之变动,要重新整理一遍。后来想来想去,做到72米。此时,人的眼睛看的时候,已经不能把握它,开始有一点儿恍惚,这个时候正好。这种体会是和练字有关的。
  (圆 田摘自上海译文出版社《珍物》一书)
其他文献
查尔斯·狄更斯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美食作家,同时也被认定为圣诞晚宴的发明者,正是狄更斯确定了圣诞节这天的食物。就在《圣诞颂歌》出版之后不久,为普通人写食谱的美食作家艾丽莎·阿克顿在书中首次将梅子布丁称为“圣诞布丁”。就因为《圣诞颂歌》中那个原本脾气暴躁的吝啬鬼埃比尼泽·斯克罗吉的革新,让更加昂贵的火鸡取代了鹅在圣诞晚餐中的地位。  不过,就我们所信奉的吃的法则而言,狄更斯最深远的影响是他相信每个人都有
期刊
6年前,年轻的数学家许晨阳打算回到中国。他给几位朋友发了一封简短的告知邮件。朋友们很惊讶。他是一颗数学新星,从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过博士后,与合作者解决了代数几何领域的一些著名猜想,多所美国大学向他发出了教职邀请。  2012年,31岁的许晨阳成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第一位副教授。这是他的母校北京大学新设的一个机构。随后的6年,许晨阳保持了旺盛的创造力,成长为代数几何
期刊
我想,很多中国球迷都有在篮球场上踢足球的人生经历。  我将展示自己经历中的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1988年至1990年期间。当时我在鲁迅文学院学习。鲁迅文学院很小,好像只有8亩地,教室和宿舍都在一幢5层的楼房里,只有一个篮球场可供我们活动。于是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全在这块场地上,最多时有40来个人挤在一起,那情景像是在打群架。  刚开始,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互不相让,都玩全场攻防。篮球架两根支架中间的
期刊
暑假过到一半的时候,“我”来到莫斯科,向心爱的姑娘瓦列西娅描述家乡的夏日美景:盛开的鲜花、皎洁的月光、芳香的铃兰、澄碧的河流、清晨晶莹的露珠。瓦列西娅听后提议说:“为什么不去一趟,让我亲眼领略一下大自然美妙的景色呢?”“幸福像潮水一样涌进我的心田”,“我”和瓦列西娅很快坐上长途汽车,离开莫斯科。但是,离家乡越近,“我”就越泄气。因为随着一路交谈,“我”发现瓦列西娅实在是见多识广,无论什么样的美景她
期刊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主食的。前些天,烹饪大师段誉给我做了他家乡河南的一种蒸菜,叫蒸槐花——槐花的花蕾,裹上面粉之后放在锅里蒸,蒸好后浇上蒜汁。我小时候,每年春天都能吃到这种东西。中国的很多美食都是有碳水化合物参与的,甚至很多被我们称作主食的东西都可以被加工成辅料,比方说红薯可以变成粉丝、烙饼可以变成炒饼。中国人在处理主食的时候可以说是用尽了心思。  在农耕文明的漫
期刊
生而为人,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一年、每一天,似乎都要面对一些难题,小到明天穿什么,中到天理国法、江湖道义,大到如果人生没有终极意义明天为什么要醒来。这些难题也随着四季变换、年纪增长而变化,少年时担心过早兴奋,中年时担心过度兴奋,年岁大了或许会担心为什么一点都不兴奋。但是在我生而为人的每个阶段、每一年、每一天,自己的老妈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真诚地、持续地、不自残地、愉快地和老妈相处,似乎永远无解。
期刊
1980年在波士頓,我遇到了一位家庭主妇,她刚刚从中国旅游回来,我问她对中国大陆的印象,她回答说:“Nothing works.”就是说“什么也不工作——什么也不灵”。她指的是当时的旅店设施。  1993年还是在波士顿,我遇到另一位家庭主妇,她问我:“中国有12亿人,是真的吗?”  我答:“是真的。”  她马上反应:12亿人,“Everybody works”,人人都在工作,太可怕了。  我问,如
期刊
阿拉伯有一个谚语:“你可以给一个傻瓜一千个锦囊,但他唯一想要的是你手中的那个。”  当我们开始经营我们的人生花园时,如果我们斜眼看一下,就会发现邻居在那里偷窥。  他本人是不会种植任何东西的,但他喜欢提建议,何时该播种行动,何时该给思想施加肥料,以及何时该给成就浇水,等等。  如果我们听从邻居所说的,那么我们最终是在为他干活,我们的人生花园将是我们邻居的概念。  我们最终将会忘记我们花费大量汗水来
期刊
一  “你不好好学习弹棉花,到时候会找不到婆娘的。”老师傅吓唬唐远祥。  “会弹棉花就能找到婆娘?”  “那当然。会弹棉花肯定能找到漂亮婆娘。”唐远祥听得心花怒放,从那以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背起弹弓弹棉花。  唐远祥生于重庆云阳,在家里排行老小,从小就口齿伶俐、调皮捣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唐远祥村子里的大部分人都是弹花匠。  二十多岁的唐远祥,家里穷,娶不到媳妇,为寻出路,便跟随一位师傅到巫山
期刊
聚会时,我们常能遇见这样的场景:大家一起计划着接下来玩啥、吃啥,这时候,最可怕的就是幽幽传来几句“我都行”“随便”。我们迫切需要一个懂玩、懂吃的人来拍板:去这里,吃这个。  “这个人”在做的事,被罗振宇称为“父爱算法”的运行,就是站在更高的位置,知道什么更好,然后“簡单粗暴”地告诉周边的人,“听我的准没错”,而不是一味询问对方的需求。它的对立面,是“母爱算法”:你想要什么,我给你更多。  提起父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