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之根基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C21102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由是人类追寻的永恒话题,自远古社会人类形成了以家族为纽带的社会关系之后。人类的社会关系属性便决定了自由不仅仅意味着个人的自由,同时也包含着在社会中的人的自由。同样人的实现不能简单的归纳为个人意志的实现,同时还包括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实现。人的自由应该放在社会的视角下考量人自身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平衡。
  关键词:自由;自律;无欲则刚;
  一、儒道佛关于自由的探索
  1儒家文化中在“礼”的范围内的自由
  在中国过去两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儒家文化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便是用来形容孔子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李进贤认为1,儒家文化是通过“克己复礼”从而达到一种自由的感受之中。孔子认为论语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要通过对礼的尊崇以及对自身私欲的克制才能达到的。这种感受便是超越礼而不违背于礼的一种心灵快感。
  正如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孔子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精神阅历的提升,通过对自身的修养从而能达到个人的精神自由而又不超越“礼”的范畴。
  从宏观的视角去分析和考量,孔子的自由观是立足于社会群体中的人的自由。其探索的是在群体中个人应该怎么做以达到自由。
  2道家文化中“无为而治”的自由观念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推崇“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处世之道2,并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其所主张的道法自然,无所不容,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个人精神上的自由。古代以道家思想治国开创的历史强盛时期有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仁宗盛世、洪武之治。足以可见道家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影响之深远。
  从道德经中可以看到老子更加主张通过提升个人精神境界的修养来达到自由。但是其中老子所推崇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却忽略了人作为社会的群体的人所应担负的组织使命和社会规范。
  作为道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认为:万物各有其本性本无所谓高低,只要它们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即实现了自身的自由。庄子主张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从而达到人与万物的超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庄子的自由观立足于人而同时又高于人去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中达到自身的自由。
  3 佛家文化中的自由观念
  佛教高扬解脱和超越的旗帜,由此而不断的提升精神境界。在佛教中自由的基本含义就是不受束缚,特别是不受他人意志的束缚。佛教认为人受心里烦恼的束缚、生理现象的束缚、自然条件的束缚等。因此佛教通过“明心”“悟性”以达到心灵的“何处惹尘埃”境界3。从而达到超脱一切的自由。另外佛教通过减少对外界物质财富、色相美食的依赖达到自身的超脱。
  佛教讲求戒除“贪慎痴”以及对自身欲念的克制从而获得真正的超脱。在佛教的观念里凡尘俗世会有各种牵绊以及七情六欲的困扰,而这些“业障”会使得人的心灵蒙上尘埃。因此通过对自身的修行可以让自我获得解脱。佛教要求看淡名利、看淡肉体、戒除荤腥、戒除美色。通过降低人的欲望和需求从而超脱各种束缚,从而达到自由、无牵无盼。佛教讲求欲望少了,羁绊就少了,自然也就获得了身心的自由。通過看淡、看空一切来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的境界。
  二、什么是不自由
  利用查尔斯达尔文所提供给我们的逆向思维方式,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深入的探索,我们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从而使问题简单化。即:是什么让我们感到不自由?进而去推导出实现自由所需要的条件。
  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的“四大自由”包括表达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免于恐惧的自由。因此其所对应的不自由是指压制、专制、贫瘠、恐惧。从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是以宏观的社会视角对自由作出的界定,即:外界对“我”的不自由是什么。用更通俗的话来讲,作为一名政治家,罗斯福思考的是:什么社会环境让人不自由。
  以赛亚柏林用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对自由的概念进行界定,他认为自由就是“我可以做什么”和“我可以不做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柏林是以“我”的视角进行界定。即:我的自由是什么。我可以怎样,我可以不怎样。
  西方理论学倡导“个人的自由,以不侵犯他人的自由为自由。”观点。从中可以看出其所立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考量自由。即:在社会中,大家作为一个群体怎么样保障每个人的自由。这是一种群体视角考量下的自由。既然大家都是平等的人,你也有自由,我也有自由。那么我们各自行使各自的自由,互不侵犯就好。
  如果我们用“自由就是不受束缚”这个理念来定义自由。那么不自由,可以简单的归纳为“想做而不能做”。这种“不能做”涉及到个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方面。
  在个人层面上个人因为物质条件以及精神需求达不到自己期望的结果。由此带来不自由的感受。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只有最基本的需求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
  人作为物质的人因此带来不自由。对人自身来说,人生而为人必然面临着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在物质文明并不算发达的今天,仍然只能通过劳动和工作来获取生活必需品。在为了生存而奔波,必然会压缩其他方面的自由,因此工作本身带来不自由。
  人作为群体的人从而带来不自由。既然大家生活在一个群体中,各自又是平等的,都有追求自由的权利,那么在遇到冲突时就只能要么各自互相退一步。例如红绿灯问题,或者引入竞争机制,有能者居之,例如升学问题。那么由于退让或者竞争机制的产生使得“想得而不可得”,或者规则的约束使得个人受到了束缚因此变得不自由。毫无疑问在空无一人的戈壁滩上开车当然要比在城市里开车自由的多。
  人作为高等生物在与自然的相处中不自由。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神话故事中太行、王屋二山阻挡了愚公一家的路,使其出行交流变得不自由,因此有了愚公移山。洪灾肆虐百姓使得生命财产无法保障因此有了大禹治水。北方缺水严重生活面临很大困难因此有了南水北调。人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达到自由。   三、自由是相对的
  人并不知道自己是不自由的,只是有了比较才有了不自由的感受。换句话说有了参照物才有自由的概念。人生活在宇宙中却从不会感受到生活在宇宙很不自由,因为宇宙之外没有参照物。监狱的囚犯对比外面的行人感觉自己很不自由;生病时躺着床上对比活蹦乱跳感觉不自由;翻山越岭对比平坦大路感觉不自由;随心所欲开车对比等待红绿灯感觉不自由。
  并不存在终极的自由,而只有相对的自由,相对于囚犯来说,我们是自由的。他是圈里人,我们是活动人。相对于鸟儿来说,我们是不自由的,因为我们是平面人,而鸟儿是立体鸟。
  四、终极的自由并不存在
  正如上面所说的,作为独立个人必然面临不自由,生病了躺着床上行动不自由,为了衣食住行要去劳动不能随心所欲时间不自由;作为群体的人必然不自由,面对红绿灯不自由,想要更好的资源不自由;作为大自然中的人同样也不自由。那么真正的自由便是反个人、反群体、反物质的。也就是佛家所讲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当你没有肉体的时候才能摆脱生老病死的约束,当你一人进深山修行才能摆脱社会的束缚,当你什么都没有时才能摆脱大自然的束缚。那么此时人就不再是人了。因此终极的绝对的自由并不存在。
  五、自由是内心的一种衡量标准
  自由与每个人内心的感受有关,正如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样。采访一个囚犯和采访一个每天出差公务忙不开身的人什么是自由必然得到不一样的答案。是否自由来源于自己的心境,即对自身处境的评价。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境越宽阔,面临的束缚就会越少。正如清代宰相孙将鸣所题:浮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一世浮沉恍如梦境有谁不是把生命寄托在别处呢,只要随遇而安就能够做到四海为家了。
  正如我们小时候会想的,等我们长大了就自由了可以做想做的事;在青春叛逆期想着离开家就自由了可以不被父母管束;读高中老师告诉我们上了大学就自由了。年轻时想着自己挣钱了就自由了,不用伸手向父母要钱就能得到想要的。人生就是每往前走一步都有新的惊喜和挑战在等待着我们。这就像驴子每往前走一步面前的胡萝卜也往前移一步那样。每上一个新台阶上面有更高的台阶在等待着。如秦始皇一般伟大的人,统一六国,征服四海拥有了无上的权力,掌管着制定社会秩序的权力,拥有着天下的财富。但他并没有因此获得自由,反而陷入了另一个束缚中,即生命的束缚转而去追求长生不老之法,他的晚年被死亡的恐惧束缚着而不得自由。由此可见自由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处境、心境的变化而变化,自由永远高于现实一步。
  六、自由是一种权利
  在某些方面,自由等同于权利。例如说我有出国的自由,也可以等同于我有出国的权利。我有随意进出某个小区的自由可以等同于我有随意进出的权利。我有表达自己言论的自由就是我有表达言论的权利。
  那么单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想要的权利越多,就越不自由。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及不符合客观的幻想本身就是不自由的根源。过分的欲望本就是牵绊和枷锁。
  七、自由取决于个人的认知结构以及所处境遇
  自由是由个人的认知结构以及所处的境遇所决定的。对于呆在监狱中的犯人,自由意味着不被囚禁,那么,对于我们不受囚禁的人呢?我们天天可以自由活动,但我们因此而感到自由了吗?不,我们是无感的。
  现在假设,有一个人从一出生,就被安上了一双机械翅膀,他从小便可以自由飞翔,。长大后突然有一天机械翅膀出现故障了,他失去了飞翔的能力,,那么對他来说,他变得不自由了,失去了整个天空。他觉得自己从立体人变为了平面人。在这一方面,他失去了终身的自由,但是相对于我们来说,从我们的观测视角去考量,,他并没有失去什么,因为人本来就没有翅膀,他只是失去了本来就不属于他的东西,他只是回归于现实了而已,
  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每个人都会死亡。那么也就是说,死亡就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它便成为每个人身上的枷锁。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人的生命本就是大自然赋予的,只是人在世间走过一遭之后,又重新回归大自然。大自然赋予了我们生命,又拿回去了。本就是一个过程,也就无所谓束缚了。人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如果从整体的眼光来看,只是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循环罢了。人所谓的意义,只有在人的世界里,才被称之为意义。
  八、结论:高度的自由源自于高度的自律。规则在限制了自由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由
  纵观古代圣人大师对自由的探索。无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以达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还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或者是佛家的“斟破、放下、自在”。从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当自己的内心有了属于自己的规则和尺度之后,外界的束缚就开始弱化。当人自身形成的“规范”开始支配自己的生活时,就感受不到束缚了,也就不会有不自由的感觉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自由就是外界规则内化的一个过程。无论是儒道佛还是西方的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到达自由的状态都是一种高度的自律状态。明确知道自己能怎么做,知道自己要怎么做,知道我能做什么,知道我能不做什么,从而真正掌握了自己的人生,达到了自由的状态。从而可以使人生达到“顺其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到处能安”的状态。
  因此,追逐自由的过程并不是“去规则”的过程,恰恰相反自由是明确规则并内化规则的过程。明白了天地的规则并内化后自然就达到了老子的“天人合一”;明白并内化了人与人的规则后自然能达到孔子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明白了人自身的弱点和贪念欲望并对其加以合理的适当的规约后自然能达到佛家的“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自由之根基在于自律。每加强了自身的一个自律就越过了一道外界的束缚。漫长的红绿灯的等待使人不自由,想越过马路而不能过,只有将规则强化,变成自身的一部分,使其成为自律、自觉的行动,才能消除“不自由”的感受。一种反驳的观点认为还有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逃避。我们可以搬到乡下无人的地方居住。其实这只是订立了另一种规则罢了,即这个规则便是:我一辈子不能去城市,因为条条框框太不自由。它实际上是另一种自律即:我不能去城市。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
  [2]老子.道德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3]赖永海.金刚经心经[M].上海:中华书局,2010.
  作者简介:
  王国豪(1993—),男,汉族,河南南阳人,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研究生,所学专业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兼修人工智能自动化交易及国际宏观对冲策略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校园网实训室和实训终端设备日益扩建、扩增现状,网络管理员对终端设备分配IP地址管理难度的增大问题,为了减少网络管理员的工作量,避免由于手动设置终端IP地址时带来的地址错误和重复设置导致的地址冲突问题的发生,当前DHCP服务器在校园网中的建设及应用则变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关键词:DHCP;DHCP工作原理;租期;三层交换机及路由器DHCP服务器的设置;DHCP中继功能;架设专用的DHC
期刊
在福特海斯大学半年的学习中,课堂学习以及同时进行的教学观摩占了在美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二。他们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实践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  1. 教学大纲的重要性。  每位老师在开学的第一次课上会给学生发放一份纸质的教学大纲,同时也会在每门课程的网站上上传一份电子版的教学大纲。每位老师制作的教学大纲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基本结构相同。每份教学大纲都非常周密详细,每周的计划都是具体到日期的,每一节
期刊
摘 要:机械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支柱性作用,相对应数控机床加工专业也占据中职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数控车床加工为例,通过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并提出多方面建设性意见,旨在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就业上岗的"零距离"。  关键词:数控车床加工;实训教学;思辨与探索  一、中职数控车床加工实训过程存在现状  1.学生学习兴趣缺乏、探索精神不足  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已知理论知识与应
期刊
摘 要:杂技艺术在我国有漫长的发展历程,我国的杂技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段被完善丰富,形成当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状况。长久以来,杂技艺术的流传都是靠师傅收徒弟对其进行训练,传授杂技的要领。而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很明显这种形式已经不适合杂技艺术的继续流传发展和创新,所以采取开办学校进行专门的杂技教育,会是一个让杂技重新焕发光彩的机会。  關键词:杂技教育;杂技教育;教学训练  杂技艺术是我国民间艺
期刊
摘 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教师,是影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育事业,则是天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为学校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引路者的班主任,在学生良性成长、学习的道路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是学生成长中的引路人,是学校班集体的领导者,也是沟通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的桥梁。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肩负着改变人生的重担,班主任工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职
期刊
摘 要:竞技体育追求充分体现着力与美,旨在挖掘运动员的体力、智力和心理等方面的潜能,展显示出更好、更快、更强的理念。教练员在竞技体育训练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运动员提高成绩以及保护好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关键。为了更好的发挥出教练员在竞技体育中的作用,教练员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不断提升自身的指导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运动员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提供帮助。本文对教练员在竞技体育训练中的角色和教练员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进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随之到来,成为了世界各国公共管理和各个渠道信息问题的新型机遇和挑战。不过依旧有着因知识经济而导致的信息失衡,因此政府在进行处理时要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措施来解决。本文就以如何解决信息问题和公共管理问题制度的创新为目标进行的讨论。公共管理创新包括提供公共物品而引发的竞争问题,和指定市场规则,监督市场规则的运行,及确定信息的透露和进入的双向流动,这就形成了消费者们和参与者
期刊
摘 要: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很多都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但是数学本身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改善中职数学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则有这样改善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在文中就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改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中职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职业岗位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培养
期刊
摘 要: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兴趣就是最好的教学老师,兴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建立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数学学科作为一门系统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而高中数学作为一个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真正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变难学为易学,变死学为活学,从而更好的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那么,本文就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十分密切的一门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合作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要比个体独立学习的方式效率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引导和指导,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合作学习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同伴之间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