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如何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去体验学习的乐趣;如何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是每位教师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把握好激发学生思维发展的时机,是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关键。下面就本人对以上问题,谈几点体会与思考。
一、兴趣是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也大大加强了探究学习的比重。所以我们首要任务是要点燃学生学习的火把。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再创造”活动。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可操作的活动(即有选择性的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针对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有选择性地搜集知识补充到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来,让学生有充足的素材去探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在探究活动中,教师是出于一个指导者角色,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越俎代庖,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有时学生很惋惜“老师,差一点我们就找到答案了!”“再等一会就出来了!”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指导,使学生彻底走进探究活动中来,避免不必要、不充分的指导,不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多倾听学生,贴近学生,成为他们学习中的一员。这样不仅仅教师方便有效的指导,而且很容易掌握学生的情况,以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好时间;另外,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总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就要想办法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从而发挥高度有效作用,否则收益甚微。
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易于接受。新课程也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践和科技发展,从而在客观上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习广度。比如应用题的教学,大多数类型的应用题都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将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知识来解决。虽然联系生活实际,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很薄弱。例如应用题中的“相遇问题”,学生对于简单的题是不存在困难的,一旦条件发生了变化,学生解决起来就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我在“相遇问题”这一节内容教学时,开始就创设了一个情境:小强从学校乘汽车回家,在家附近的汽车站下车,正准备从车站步行回家,这时他父亲的汽车从家出发到车站接他,要求学生从运动的方向、运动的实践和运动结果考虑,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出示例题“小强和接待车同时分别从汽车和家相对出发,小强每分钟行走出50米,汽车每分钟行驶300米,经过5分钟相遇,学校到汽车站的路程一共是多少米?”显然,这样的例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利用这个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例题,培养学生的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将实际的路径用抽象的线路图来代替,分析、并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改变了运动方向、情境,将“相遇问题”变成了“追及问题”、“环形问题”等等,引出了其他题型,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因此,生活中的问题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新课程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主动探索、创新的机会,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让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讨论,可以发问,使学生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多角度思维习惯。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时,先从等式、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复习引入,然后请学生对照预习作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比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何不同点?相同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自己提出的问题很自然地由自己来分析、解决。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大家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而且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识。就是在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展现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由于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他们充分的思维空间,学生也渐渐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在班级形成了“学数学找规律,结方法”的分歧。以前是学生机械地、顺其自然把我总结的口诀记在书上或本上,而现在,学生并不满足于老师的结论,他们敢于突破老师,从自身出发进行创新,虽有缺点,他们仍然主动改进。比如,他们以自身角度总结出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中间找,矛盾无解”非常形象、易懂。与此同时又有许多同学把自己初总结的口诀拿给我看,于是我们大家一起合作又总结出一个不等式解集的顺口溜“大大大,小小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是空集”。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让一部分平时不积极参与的学生也动了起来,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好奇心把他们的思维能力带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学习中学生不断问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掌握知识更容易呢?”教学中的实例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教师的引导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四、方法可以推进科学,实践可以总结方法。
新课程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思想,在引导学生探究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探究着教学。在许多方面和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方面,坚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对数学特长生要求他自编题目,做一些综合题;对语文特长生要求他们背更多的唐诗。其次,布置作业时还是要设置不同的作业要求,提供一些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的思考题、探究题或小型研究项目。在学习上,仍要注重培养学生总结“经验:解题之法——三步一回头。在学习小组间、学习对子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始终保持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构建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内容,展示数学的美和魅力;同时利用多媒体,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封闭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创设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展现,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主动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和主体。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需要,提出针对性强、且生动有趣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寻找出不同的切入点来共同讨论,反复操练,使学生掌握重点,提高创新能力。
一、兴趣是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的前提。
在教学中,我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也大大加强了探究学习的比重。所以我们首要任务是要点燃学生学习的火把。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再创造”活动。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相应的、可操作的活动(即有选择性的教学内容),进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针对我们所使用的教材特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有选择性地搜集知识补充到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来,让学生有充足的素材去探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在探究活动中,教师是出于一个指导者角色,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教学中教师要避免越俎代庖,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有时学生很惋惜“老师,差一点我们就找到答案了!”“再等一会就出来了!”教师要不失时机的指导,使学生彻底走进探究活动中来,避免不必要、不充分的指导,不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最好的方法是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多倾听学生,贴近学生,成为他们学习中的一员。这样不仅仅教师方便有效的指导,而且很容易掌握学生的情况,以随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地把握好时间;另外,还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探究活动,进行不同的指导。总之,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就要想办法触及学习的情感意志领域。从而发挥高度有效作用,否则收益甚微。
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易于接受。新课程也特别强调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社会实践和科技发展,从而在客观上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展了学习广度。比如应用题的教学,大多数类型的应用题都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将实际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知识来解决。虽然联系生活实际,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很薄弱。例如应用题中的“相遇问题”,学生对于简单的题是不存在困难的,一旦条件发生了变化,学生解决起来就存在一些困难。因此,我在“相遇问题”这一节内容教学时,开始就创设了一个情境:小强从学校乘汽车回家,在家附近的汽车站下车,正准备从车站步行回家,这时他父亲的汽车从家出发到车站接他,要求学生从运动的方向、运动的实践和运动结果考虑,会发生怎样的情况。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出示例题“小强和接待车同时分别从汽车和家相对出发,小强每分钟行走出50米,汽车每分钟行驶300米,经过5分钟相遇,学校到汽车站的路程一共是多少米?”显然,这样的例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具有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利用这个较贴近学生生活的例题,培养学生的初步的数学建模能力,将实际的路径用抽象的线路图来代替,分析、并解决问题。有的学生改变了运动方向、情境,将“相遇问题”变成了“追及问题”、“环形问题”等等,引出了其他题型,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因此,生活中的问题易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
新课程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为他们提供主动探索、创新的机会,允许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发表个人见解。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渐让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表现,鼓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与感悟。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讨论,可以发问,使学生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多角度思维习惯。例如: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时,先从等式、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复习引入,然后请学生对照预习作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比如: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基本性质有何不同点?相同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和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自己提出的问题很自然地由自己来分析、解决。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大家合作学习,大部分学生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而且牢固地掌握了新知识。就是在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氛围中,展现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特点。由于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他们充分的思维空间,学生也渐渐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在班级形成了“学数学找规律,结方法”的分歧。以前是学生机械地、顺其自然把我总结的口诀记在书上或本上,而现在,学生并不满足于老师的结论,他们敢于突破老师,从自身出发进行创新,虽有缺点,他们仍然主动改进。比如,他们以自身角度总结出不等式(组)解集的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中间找,矛盾无解”非常形象、易懂。与此同时又有许多同学把自己初总结的口诀拿给我看,于是我们大家一起合作又总结出一个不等式解集的顺口溜“大大大,小小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是空集”。这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让一部分平时不积极参与的学生也动了起来,尝到了学习的乐趣....。好奇心把他们的思维能力带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学习中学生不断问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掌握知识更容易呢?”教学中的实例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教师的引导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学生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四、方法可以推进科学,实践可以总结方法。
新课程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思想,在引导学生探究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的探究着教学。在许多方面和新课程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方面,坚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另外,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如对数学特长生要求他自编题目,做一些综合题;对语文特长生要求他们背更多的唐诗。其次,布置作业时还是要设置不同的作业要求,提供一些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的思考题、探究题或小型研究项目。在学习上,仍要注重培养学生总结“经验:解题之法——三步一回头。在学习小组间、学习对子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改进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新的评价模式,始终保持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构建新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内容,展示数学的美和魅力;同时利用多媒体,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封闭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为创设和谐高效的教学氛围奠定了基础。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更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更好展现,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主动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学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和主体。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需要,提出针对性强、且生动有趣的问题,并与学生一起寻找出不同的切入点来共同讨论,反复操练,使学生掌握重点,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