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挑战多元化战场

来源 :华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q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伟就是这样一个精力旺盛、勇于尝试的人,他说多元化的事业让他的生活总是充满乐趣。从他的谈话中,你总会感觉到他对所有事业的热爱,如此地乐此不疲。
  
  王伟
  科迪斯(香港)有限公司总裁
  贝家(中国)鞋业有限公司总裁
  Escapa(澳洲)游艇有限公司总裁
  上海美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股东
  他自幼从北京移居香港,求学于澳大利亚,常奔波于香港和上海两地,拥有多家公司,从高端家居鞋,到私人游艇、再到生物水处理。
  
  和王伟的采访约在下午2点,而他乘坐的飞机则是上午11点半才到上海,他刚下飞机,就急匆匆地赶来。见到笔者的第一句话:“对不起,我来晚了。”彬彬有礼。
  采访是在雅森娜会馆进行的,让笔者意外的是,他和笔者的交谈不是从商业开始,而是从他的孩子,他的父母。
  出生在北京,10岁随父母移居到香港的王伟,普通话说得非常标准,他笑着说:“因为我母亲教育得好,她是一位语文老师。”
  王伟的父亲是马来西亚华侨,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却教给了他很多人生的道理。王伟说:“父亲对我的影响很大,他教育我为人一定要诚信,这样生意才能发达。”王伟把这句话深深地记在了心里,从此开启了他的财富人生。
  
  打造鞋业的“可口可乐”
  
  16岁的时候,王伟一个人留学澳大利亚,国外的生活,让他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更加地独立,有主见。谈起在澳大利亚的那段经历,王伟最难忘的是他寄住的家庭,他说那老夫妻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他非常好。所以现在每年他都会回澳大利亚,香港那两位老人,也视他们为自己的亲人。被爱让王伟也学会了如何去爱别人。
  在澳大利亚,王伟学的是翻译学,毕业之后,他没有进翻译公司,或者从事中澳文化交流之类的工作,而是走进了一家鞋厂,开始了他和鞋业近20年的交情。
  1991年,他开始创办广州贝家鞋业工厂,选择贝家,王伟有他的理由。在澳大利亚留学期间,他就接触到这个品牌,贝家源自澳大利亚,在1927年,由Charles E Gray先生一手创办,拥有70多年生产家庭用品的历史。
  谈起创业之处,他用了一个词形容:艰难!很多事情在想象中时,总是很简单,但当付之于实践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王伟当时最主要的是忽略了资金的问题,当设备、人员、场地都准备好时,他的启动资金已经所剩无几。但年少轻狂的他,并没有就此退缩,咬着牙坚持了4个月,工厂一切都步入了正规。
  贝家作为澳大利亚的一个老品牌,不仅拥有强大的生产力作后盾,更在创新设计、款式多样、质地用料等方面独树一帜。所以多年来,贝家以家居拖鞋、睡衣等潮流产品热销欧美市场,在国际家居饰品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在2001年,澳大利亚贝家(Betta)鞋业创始人Charles E Gray先生的第三代传人于与科迪斯(香港)鞋业有限公司合作,王伟正式将“贝家”(Betta)品牌引入中国,希望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可以享受来自澳大利亚的生活品质。多年来,一直做外销的贝家进入中国市场,对于中国的中国拖鞋市场的消费现状和市场前景王伟做了很细致的研究和调查。他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开始对自身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已对家居鞋的性能有了足够的青睐,家居鞋一定会成了每个家庭的必备品。”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品牌意识的提升,我们随处可看到各行各业的品牌专卖店,可唯独缺乏居家鞋品牌专卖店,王伟想,现在国内的消费市场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高追求,国内现有的居家鞋产品已经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了,像贝家这种高品质、高要求、高性能、多功能的居家拖鞋的前景一定广阔。目前贝家(Betta)的传人已到第五代了,产品在全球热销。从一开始,王伟就有个梦想:“要让贝家品牌在中国就像可口可乐一样闻名”。现今他在广西柳州、江苏南通都设有贝家工厂,产品辐射深圳、广州、上海、北京、长春、沈阳等各大城市,他正向着自己的梦想大步迈进 。
  
  游艇业是他的新战场
  
  走进游艇行业,是因为王伟的爱好。由于常年在澳大利亚留学的原因,他爱上了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方式,他常常看到澳大利亚人在周末,出海度假,那种悠闲、惬意的生活,激情了王伟对游艇的热爱。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澳洲艾丝卡帕(Escapa)游艇,华丽的外观,耀人的速度,让他痴迷。他一发不可收地走进了游艇行业,如今,他的头衔就是Escapa(澳洲)游艇有限公司总裁。
  对于在国内做游艇,王伟很有信心。他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艇正在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新消费品。
  他告诉笔者,现在政府对游艇的管制也放宽了很多,今年1月1日起《游艇安全管理规定》的施行,就意味着游艇跨海区巡游成为可能,这是我国游艇航行的又一重大突破。
  面对未来,王伟信心满满,他说,伴随着游艇生产企业的增加,成本的降低和价格的大众化,国内富裕阶层扩大和迅猛发展的旅游经济终将为我国的游艇产业发展带来全方位的机遇,我国游艇的新时代已经来临。但对目前国内的一些游艇买家,王伟有些遗憾,他说,有些买家并不是真正的喜欢游艇,喜欢那种出海郊游的生活,而是出于商业目的,换句话说,游艇对他们还只是身份的象征,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如今,王伟已经买下了艾丝卡帕(Escapa)游艇的制造权,他正在寻找合适的制造地和制造商,准备在中国生产。他说:“2008年中国已经有200多家游艇制造企业,产值超过1000万的企业就有30多家,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深圳、上海、青岛、天津、厦门、珠海等城市。沿海有游艇100多艘,主要集中在青岛、深圳等地。目前我的业务主要在长三角,可能游艇制造也会放在这里吧。”
  艾丝卡帕游艇将以出口和内销为主。对外国市场,王伟很看重,他表示,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等,各式各样的游艇需求越来越大。
  艾丝卡帕的产品主要是中小型游艇,“千万不要小看这么一艘看似不大的游艇。若能把它的背后蕴藏着的能量充分开发出来,其意义绝不亚于发现了一个大金矿。”王伟笑得很灿烂,似乎他已经看到了那一片光辉的未来。
  
  多元化的事业可以让生活充满乐趣
  
  用王伟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很能折腾的人”。鞋业、游艇已经让他忙得焦头烂额,常奔波于香港和上海两地,但不安分的心总是让他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
  2007年,偶然中遇到上海海洋大学的几名教授,闲谈中,说起了水污染的问题,废水处理将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产业。王伟一听,不错!可以去投资,就这样王伟又涉足了环保产业。他和他与上海海洋大学的几位教授一起开办了上海美澜生物有限公司,公司承接了北京圆明园水循环系统的建设及太湖蓝藻生物菌处理实验,并在将该技术引入2010年世博园区内的水处理项目。
  


  王伟说,说起水污染,大家记忆最深的应该是2007年太湖的蓝藻污染,因为太湖的蓝藻污染引发太湖周围吃水的问题。自己的这个项目是利用生物技术,改善水质,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希望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改善水环境,但他忧心的是,水环境的恶化,并不能靠改善来解决,而是每个人心中都要有那种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才能还地球一个清澈的水世界。
  王伟的上海美澜生物有限公司设在金山,在那里,他还有自己的一个小小“试验田”,他把这种水循环处理技术应用到自己的观赏鱼塘中,他笑着说:“当人来参观这个水处理系统时候,我还可以顺便卖卖鱼。”这并不是一句玩笑话,如今,王伟还真的从事起了观赏鱼的销售。
  笔者打趣道:“如何有人家别人再游说你一个新的产业,估计你还会出手的。”他大笑:“很有可能,有些事情不去做怎么知道会有什么样子呢?”
  王伟就是这样一个精力旺盛、勇于尝试的人,他说多元化的事业让他的生活总是充满乐趣。从他的谈话中,你总会感觉到他对所有事业的热爱,如此地乐此不疲。
  
  采访后记
  王伟的外形很张扬,扎着一个长长的马尾,不像一位企业家,更像是一位艺术家。说到自己的造型,他笑着告诉笔者:“因为长相显得年轻,有时候要给自己加点个性,我没有性感的络腮胡子,只好给自己留个辫子了。” 可见,他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企业家。
  王伟是一个忙人,手上管理了4、5个生意,每一个都需要他亲自打理,但闲暇之余,他总会约上四五个好友,打打高尔夫,赛赛车,开开游艇。他说工作在忙,该休闲时一定要休闲,并且在休闲时千万别去想生意。可见,他是一位懂得享受生活的企业家。
  王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说起育儿问题,他一肚子的育儿经,让笔者这个做了妈妈的人都自叹不如。他说:“我给你推荐一本书《孩子来自天堂》,这本书我已经订购了200多本,送给了身边有孩子的朋友。”可见,他又是一位很有爱心和耐心的企业家。
其他文献
5月10日,“2008金地杯国际友好网球邀请赛”盛大开幕,近百名外籍人士在金地国际网球中心激烈角逐,争夺本次比赛的排名。据悉,本次比赛是最大规模的在沪外籍人士网球业余赛事。金地集团上海公司总经理赵汉忠表示,此次比赛为外籍网球爱好者提供了一次球技交流的机会,更使“金地网球社交圈”的规模和影响得到扩大。  此次比赛由金地集团上海公司和英国学校南翔校区共同主办,由上海外籍专业网球培训机构Pro tenn
期刊
2008年5月2日,印尼当代著名绘画大师马永强(智光)SiDiK W MARTowidiojo于华府天地展开了名为“醉笔居士逍遥韵之华府视野墨色天地”的画展。本次画展一共展出24幅画,从气势磅礴的《梦幻》、凄寞幽幽的《青松邀明月》到清丽逗趣的《恩爱》,每一幅画的各种情致都展现出了马永强先生七十而从心意的境界。  马永强自2000年起,综合中国传统的水墨画泼墨手法、汉唐的青绿山水、色彩运用的大胆手法
期刊
60年前,遥望刚成立的新中国,欧美人士议论纷纷:“一个闭关锁国300年的贫弱之躯,能否跟得上世界的步伐?”  30年前,面对刚打开大门的中国,国际社会一片质疑:“让全球1/4人口迅速摆脱孤立,与世界接轨,这种先例有过吗?”  历史总是以令人惊叹的方式创造奇迹。60年,弹指一挥间。新中国在神州大地上创造了无数奇迹:从贫穷落后到繁荣昌盛,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已实现总体小康。  今日中国,生
期刊
4月17日,第一财经商界精英高尔夫挑战赛新赛季于美兰湖隆重开杆,此次活动吸引了120余位商界名流、精英参加,即将掀起新一轮商界精英高球竞技热潮。  历经三年精心打造的“第一财经商界精英高尔夫挑战赛”,现已在全国11个城市举办31场挑战赛,共有2500余人次的选手参加,成为国内商界业余高尔夫球赛的一项精品赛事。比赛充分发挥第一财经品牌优势,运用丰富有效的媒体资源,汇聚名流精英 ,打造高尔夫顶级社交平
期刊
诞生了格林的德国,是无数童话故事的发源地。如今,这个美丽的国度又成了旅游爱好者心中的理想之地。德国以其秀丽的山川风光、灿烂的文化古迹以及独特的生活风貌,向游人张开了欢迎的臂膀……对于喜欢欣赏古旧的城堡、蓊郁的森林、悠闲的小镇、美丽的莱茵河的人,对于听着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朗诵着歌德、席勒、海涅成长的人,对于许多喜爱靓车、喜爱啤酒、喜爱浪漫的人,德国成为一个可以释怀的地方。    文化艺术之都
期刊
1978—1998海外华商 中国商业时代的启蒙者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对于那些在海外蛰伏了多年的华人华侨而言,终于等到了再次回报祖国的机会。  包玉刚、曹光标、曾宪梓、霍英东、谢国民等港商与华商成为了回国投资建厂的第一波力量。此后,在中国台湾的商界首领王永庆、郭台铭等及岛内的顶新集团、统一集团等中小企业家也掀起了“投资大陆寻发展”的浪潮。据不完全统计,从 1978年到1998年,海
期刊
1949—1978 海外华人 建设新中国的重要力量  1949年,新中国成立,带着对祖国新生的热情和激情,广大海外华人积极回国参与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洪流,对祖国命运的高度关注,对祖国建设的高度认同,使一批批华人精英从海外归国。  他们成为了新中国打造基础教育系统、工业系统、科技系统、文化系统的重要力量,创造了许多的“中国第一”。新加坡归国的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建了中国现代最完整的教育基地——集美学
期刊
全球各地,无论在哪儿,都能看到黄皮肤、黑头发的炎黄子孙。近百年来,海外华人,已经成为遍布世界的一支不可忽视的族群力量。  在这百年之中 ,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抗日战争;无论是新中国成立还是改革开放,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广大海外华人的强烈的赤子之心与报国理想从未因时间、空间的影响局限而熄灭减弱,他们为祖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的60年中,全球华人无论是在共和国的建国时期、建
期刊
1998—2009海外华人传播中国软实力的使者  在1998年之后,随着中国经济力量的增长,中国进入了“软实力”的建设时期,进入了向全球推广“中国印象”,“中国文化”的阶段。广大海外华人与港澳台三地的同胞又从文化的角度,参与到了推广建设中国“软实力”的过程。  对中国而言,广大华人华侨,用各种理念,艺术、学术形式,将全球高端前沿的科技观念、文化理念培植孵育到祖国的土壤上。无论是杨振宁的理论发现,赵
期刊
三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12岁创建“解放儿童基金会”,  “加拿大我们知道,你们有白求恩,还有克雷格·柯伯格”。    克雷格·柯伯格和他在12岁时创建的解放儿童基金会FTC的努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2006年度世界儿童奖,三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加拿大总督勋章,曼德拉自由人权奖……今天的他并没有被这些荣誉的光环所改变,见到他,一个很帅气的大男孩,阳光积极、很喜欢笑,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