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设计操作、探究、思维反思等数学基本活动,让学生逐步积累感官与知觉、操作与实践、策略与方法等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最终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积累,让经验的“根”扎得更深沉,学科素养更厚实。
【关键词】感官与知觉;操作经验与思维操作;策略性与方法性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沉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点呢?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操作活动中丰富来自感官与知觉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動之后留下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开放的教学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知。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2,1),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围绕本节核心知识点设计一道习题,由易到难,我们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
生1:已知倾斜角为30 ,求该直线的方程;
生2:已知直线过点P,且原点到该直线的距离为 ,求直线方程;
生3:设直线l :a x+b y+2=0、l :a x+b y+2=0均经过点P,求过点(a ,b )(a ,b )的直线方程;
教师通过创设民主课堂,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行设计题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反复体验和操作中,学生主动性得以加强,思维能力得以提升,从而获得应有的数学经验。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探究活动中融合行为操作与思维操作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地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例2.新课程必修5课本第91页的“阅读与思考”——错在哪里?
若实数x,y满足 (i)求4x+2y的取值范围。
错解:由①、②同向相加可求得:0≤2x≤4即0≤4x≤8③
由②得-1≤y-x≤1将上式与①同向相加得0≤2y≤4 ④
③十④得0≤4x十2y≤12
以上解法正确吗?为什么?
(1)[质疑]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
(2)[辨析]通过讨论,上述解法中,确定的0≤4x≤8及0≤2y≤4是对的,但用x的最大(小)值及y的最大(小)值来确定4x十2y的最大(小)值却是不合理的.x取得最大(小)值时,y并不能同时取得最大(小)值。由于忽略了x和y的相互制约关系,故这种解法不正确。(其中有小部分学生仍处于迷惑之中。)
(3)[激励]此例有没有更好的解法?怎样求解?
(4)[提问1](2)中的描述能否从形(即从几何)方面直观得到解释?请同学们想一想:不等式组(i)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思维活动中积累和提升策略性与方法性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就一个人的理性而言,思维过程也能积淀出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直觉必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
例3.已知函数f(x)=sin x+2015x,对任意的m∈[-2,2],都有不等式f(mx-2)+f(x)<0恒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在试卷讲评中,将条件变为f(mx-2)+f(x)<0后,引导学生联想到单调性,自主完成改错工作。随后引导学生对本题进行了再挖掘:反思知识点:单调性、奇偶性、导数、“一次”不等式恒成立;反思易错点:关于的“一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反思切入点:f(mx-2)<-f(x),看负号能否变化到括号里面去;反思解题的实质:想办法“脱去”对应法则f这件“外衣”;反思用同样的方法做过的题目(学生举例说明)。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数学最本质的的,最有价值的活动经验。经历过程不仅是只经历知识产生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更是指探究,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作“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为“枝”,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叶”真正繁荣起来。
【关键词】感官与知觉;操作经验与思维操作;策略性与方法性
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沉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一点呢?
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操作活动中丰富来自感官与知觉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活动经验是个体在经历了具体的学科活動之后留下的内容,既可以是感觉知觉的,也可以是经过反省之后形成的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开放的教学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知。
例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2,1),请你结合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围绕本节核心知识点设计一道习题,由易到难,我们共同来解决这些问题。
生1:已知倾斜角为30 ,求该直线的方程;
生2:已知直线过点P,且原点到该直线的距离为 ,求直线方程;
生3:设直线l :a x+b y+2=0、l :a x+b y+2=0均经过点P,求过点(a ,b )(a ,b )的直线方程;
教师通过创设民主课堂,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自行设计题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反复体验和操作中,学生主动性得以加强,思维能力得以提升,从而获得应有的数学经验。
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探究活动中融合行为操作与思维操作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设计有效地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
例2.新课程必修5课本第91页的“阅读与思考”——错在哪里?
若实数x,y满足 (i)求4x+2y的取值范围。
错解:由①、②同向相加可求得:0≤2x≤4即0≤4x≤8③
由②得-1≤y-x≤1将上式与①同向相加得0≤2y≤4 ④
③十④得0≤4x十2y≤12
以上解法正确吗?为什么?
(1)[质疑]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
(2)[辨析]通过讨论,上述解法中,确定的0≤4x≤8及0≤2y≤4是对的,但用x的最大(小)值及y的最大(小)值来确定4x十2y的最大(小)值却是不合理的.x取得最大(小)值时,y并不能同时取得最大(小)值。由于忽略了x和y的相互制约关系,故这种解法不正确。(其中有小部分学生仍处于迷惑之中。)
(3)[激励]此例有没有更好的解法?怎样求解?
(4)[提问1](2)中的描述能否从形(即从几何)方面直观得到解释?请同学们想一想:不等式组(i)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在思维活动中积累和提升策略性与方法性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就一个人的理性而言,思维过程也能积淀出一种经验,这种经验就属于思考的经验。一个数学活动经验相对丰富并且善于反思的学生,他的数学直觉必然会随着经验的积累而增强。
例3.已知函数f(x)=sin x+2015x,对任意的m∈[-2,2],都有不等式f(mx-2)+f(x)<0恒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在试卷讲评中,将条件变为f(mx-2)+f(x)<0后,引导学生联想到单调性,自主完成改错工作。随后引导学生对本题进行了再挖掘:反思知识点:单调性、奇偶性、导数、“一次”不等式恒成立;反思易错点:关于的“一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反思切入点:f(mx-2)<-f(x),看负号能否变化到括号里面去;反思解题的实质:想办法“脱去”对应法则f这件“外衣”;反思用同样的方法做过的题目(学生举例说明)。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数学最本质的的,最有价值的活动经验。经历过程不仅是只经历知识产生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更是指探究,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作“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为“枝”,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所获得的“叶”真正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