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育的联动机制研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适应国家发展需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的首要任务。为此,学者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高校管理、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这些研究鲜有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的。本文以联动的相关概念为切入点,运用系统分析法,探讨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运行机制。
  关键词: 创新人才 联动机制 形成条件 形成路径
  一、引言
  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兴国的主力军,在全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在其发展中必须全面地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大批具有现代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多年来,国家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训、开发。由于实施这一战略及对技术和教育的重视,各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科院校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比较多,如何使它们顺应时代的要求,推进教育理念、教学模式、高校管理、评价标准的不断创新,适应培养创新人才新的机制,采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创新潜能,以达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目的。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20世纪初,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提出大学教育应该培养社会精英。近年来各国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罗哈利,洛伦佐麦格纳尼,保罗萨伽德,南希圭·J,霍华德·E和丹尼尔等从不同角度着力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研究理论及研究方法的技术创新,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模型的研究。当前,学者们更加注重教育的目标是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完整性的统一,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与他相关联的整体发展意识。
  进入21世纪,在知识经济的背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更是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在我国,“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创造学”等有关创新的研究轰轰烈烈,先后出版了一些专著及学术论文等。比较典型的如:孙吉力等人基于人才学的视角对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张武升(2001)、燕良轼(2002)、丁纲(2000)、段继杨(2000)、朱卫国、王廷山(2003)等在创新教育方面,着重对创新人格的涵义、作用、影响因素、培养路径等内容进行了研究。佟景才(2000)、刘凤泰(1999)、王英杰、刘宝存(2005)等人对高等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开展了研究。
  当前的研究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及有待改进的方面,本文基于系统理论,从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的建立出发,探索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运行机制。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育的联动机制的形成条件
  本节将从系统的观点,利用熵理论讨论创新人才培育系统构建的路径。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系统不需要特定的外部效应时,系统会通过某种内部机制进行交互,从简单到复杂,由粗到细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其复杂性和精细度,动态地形成自主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有序结构。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联动机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效路径,其组织运行必须符合下列条件的特定外部条件。
  1.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开放式系统可以与外部环境连通,并通过与外面世界的交流,维护他们的功能和结构,系统的熵值(熵值是对系统无效、无序、混沌的一种常用度量)正在减少。令deS表示创新人才培育系统与外界交流的熵,diS表示创新人才培育内部产生的熵值,那么系统总熵值为:
  dS=deS diS (1)
  当deS=0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封闭的,由于内部的熵值产生的影响,联动机制并不会形成;当deS>0,创新人才体系增加了系统的混乱;当deS<0,但│deS│diS,即创新人才培育系统在与外界交流过程中所获得的负熵绝对值大于系统内部的熵值,使得总熵dS<0,联动机制形成。
  2.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系统与外界的沟通必须是有限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即通过合理的开放获取来自外部的负熵。超过或是未达到这个阈值势必将对系统熵产生影响。如果开放程度不够,自身的熵增加不能被通过熵交换从外部得到的负熵克服,则创新人才培育的联动机制仍然不能形成。
  3.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必须是非线性系统。如果它是一个线性系统,那么包括它的元素必须是少于三个的(此时,耗散结构不会出现,因为耗散结构内部应不少于三个元素)。
  4.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需经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在开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时,这将是远离联动机制的状态。该系统只有远离联动状态,系统才能不断从无序到有序,从初级到高级。开放的系统能够继续投入到与外界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中,使系统维持原有的序状态,或者迈入一个更高级的有序状态。
  5.建立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功能和机制。建立组织结构,适应环境的变化,避免系统结构退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提高了系统在不同环境中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从而使系统保持稳定和有效的运行效率,降低管理熵的影响。
  6.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通过建立健全畅通的沟通渠道,一方面是实现培养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和通信,另一方面理顺各机构之间的关系,形成准确的指令、计划或政策的变化可以及时、准确地传达,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系统的熵减少。
  7.自适应的制度体系。老旧僵化的制度体系将会阻碍系统目标的实现,而形成自适应的、自调节的弹性制度体系则具备适应外部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的可能,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发挥应有作用,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性能水平,帮助管理熵减少。
  四、创新人才培育联动机制的形成路径
  根据自组织理论对创新人才培育系统构建的分析,遵循系统发展的规律,努力建立自适应的制度体系和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的信息化建设。创新人才培育联动机制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信息交换。在多方面合作模型中,校企合作是由高校技术供给与企业技术需求之间的碰撞产生的,高校、企业双方的供需都需要“信息”来传递。高校和企业都应建立专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这一管理系统应包括高校的资源投入、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还包括企业的主营产品、知识储备、技术创新等。通过信息系统可以了解高校的技术供给和企业的技术需求。在合作过程中,信息系统应具备信息披露机制,使合作双方在信息透明的状况下合作,进一步减小系统内部的管理熵。通过竞争与合作,建立横向的信息传递渠道,可以使高校之间创新人才培育的信息得到流通,实现整个系统熵的交换。特别是通过参加各种比赛,可以通过自己的经验、方法,以合作竞争与合作的形式实现资源共享,促使团队产生协同效应。通过政府与大学之间的指导、支持与合作建立信息垂直传播的渠道,政府可以提供更多的大学实践创新项目,并从宏观层面对高校进行指导,同时让高校学生参与当地政府的一些活动。
  2.建立一个第三方平台以服务双方的合作。第三方服务平台是一个为大学、研究中心、企业、政府部门在开展人才培养、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合作过程中进行管理服务的专门机构。或者成立一个独立的具有法律管控能力的技术和技术合作服务机构,为校企合作双方提供技术方面的存储和合作条件缺口信息,管理校企双方合作的协议、合同。提供双方合作的担保、协调管理合作双方的利益分配是第三方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之一。第三方服务平台作为外力的一方面,可推动高校集中精力进行科技创新,提高企业寻找技术合作伙伴的效率。
  3.自组织的合作机制的运行。系统的功能,通过运行机制实现。校企合作系统的功能可以由运行的校企合作机制的自组织实现,促进系统内部链接的改进。在操作过程中,自组织机制能够继续交流内部和外部环境作用的结果,满足外部环境需要,推动内部组织结构的制度和自律的职能分工,从而优化校企合作制度。
  4.加强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是推动系统联动的必要条件。各参与主体的合作,需要由激励分配制度和沟通渠道来保障。约束机制由目标约束和行为约束构成。目标约束是以明确合作双方应达到的目标为前提,以目标实现作为主要考核指标的约束;行为约束要求双方约定特定的条款,以指导双方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能推进校企合作管理熵的减小,达到自组织的联动效果。
  五、结语
  创新人才培养的不是仅仅由学校或者政府或者企业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需要相关方面共同面对、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才能有效实现。因此笔者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组建由高校、政府部门和企业(或行业协会)参加的系统,研讨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途径,协商提高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中如何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问题,即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信息的交流,从而实现各子系统和整个系统负熵的增加,最终达到高校、政府和企业协调联动、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余际从.在中美比较中审视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05(3).
  [2]Rom Harry.Modeling:Gateway to the Unknown.Elsevier,2004.
  [3]Lorenzo Magnani,Nancy J.Nersessian and Paul Thagard.Model-based Reasoning in Scientific Discovery.Kluwer Academic Press,1999.
  [4]Howard E.Creativity,Psych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Science.Springer,2005.
  [5]Dean K.Simonton.Creativity in Sci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6]Daniel Kothbart Explaining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Metaphors,Models,and Meanings.The Edw in Mellen Press,1997.
  [7]王耀农.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06).
  [8]廖志豪.高校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及培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9]王扬,等.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平台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9(03).
  [10]何钟宁,等.科技创新活动与人才培养相结合途径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2010(10).
  [11]任元军,李福华.产学合作的运作机制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05).
  课题资助:2012年度金陵科技学院学生教育管理专项重点课题JIT-XSGL-201205;2014年度江苏省学生资助专项课题一般项目“政府财政助学资源配置效率研究”,项目编号:2014JSAIDB01。
其他文献
文章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人力资源管理强度、对企业发展的作用进行总结,并从为员工敬业度提出了新的解决思路、让员工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个人目标之间
介绍了精练助漂剂GPL的性能和工作原理,探讨其对莫代尔棉混纺针织物精练漂白效果的影响,确定其最佳精练漂白工艺条件为:精练助漂剂GPL的用量为1-3g/L,双氧水6g/L,温度为95℃,时间40mi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骨科常见病,以进行性关节软骨退变为特征,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该病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可达85%,
①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②方法43例晚期恶性肿瘤采用多西他赛75mg/m2,第1d,静脉滴入,维持60min,联合顺铂(DPP)25-30mg/m2静脉滴入,第1-3d,每隔3周
室性早搏尤其是频发的室性早搏是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也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2007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应用胺碘酮+稳心颗粒治疗频发室性早搏,结
党的十五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从何突破?首先是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并加快推进公有制企业改革。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对照“苏南模式”,引起众多议论。
千百年来,太伯奔吴的事迹一直在江南民间流传,代代不绝.而太伯奔吴的基本事实,则由太史公非常确凿地记述在《史记》文献中:太伯作为长子,三让王位于其弟季历,偕二弟带族人远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创新过程.
医院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是运用文化特点于管理之中,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内容,以文化灵魂的培育为基本环节,是一种弹性内在约束,它具有振奋医院精神,提高员工素质,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