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就起跑器的安装方法、两手两臂的支撑、重心所处的位置、起跑后的身体姿势进行了简要分析,试图为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蹲踞式起跑 起跑器 支撑 旋转力矩 预张力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9-0305-01
1 起跑器的安装
起跑器的安装应从运动员实际情况出发,以能发挥最大肌肉力量,获得最大起跑冲力、全部动作舒适和放松为原则。经长期的实践与研究,起跑器安装的方式有“普通式”、“接近式”和“拉长式”等多种类型。普遍使用趋向于具有个人特点的“普通式”。
“拉长式”前脚离起跑线较远(2脚长),上体较平,重心较前,同时“预备”时两臂的负担较重,起跑时抬起上体较困难。另一方面前、后起跑器的距离短(1脚长),两腿蹬起的时间间隔短,但后起跑器上的蹬力小。“接近式”虽然蹬离起跑器的时间最短,但水平向前冲量却最小(冲量=力×时间),所以水平加速度较低。其次前脚离起跑线仅一脚长,“预备”时为了提高角度,臂部抬起较高,重心前移,稳定性差,易造成抢跑犯规。上述种种弊端对起跑的效果均有不利影响。目前已很少有人采用。
根據起跑动作生物力学特征以及有关研究文献资料表明,较好的起跑特点之一是两腿蹬离起跑器要有力和前、后腿几乎同时用力后蹬。目前绝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均根据个人的身高、体型、训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的不同采用符合个人起跑特点的“普通式”,即前起跑器离起跑线一个半脚长或略有伸缩,前、后起跑器相距一个半脚长或稍有缩短。“普通式”在“预备”时,躯干前倾角100°--110°以及髋、膝、踝三大关节的屈角较适宜,前膝屈95°--105°,后膝屈120°--130°,后踝足背屈约65°,同时两大腿夹角为30°--40°,一前一后小腿趋于平行,也构成了适宜的用力角度。使两脚蹬力大致相等,起跑时较易抬起上体至适当高度。易保持身体平衡。两起跑器的中轴间距离15cm左右,这要根据运动员髋部与后蹬力量的大小而定,适当宽些对发挥后蹬力有力。实践中许多研究测试的资料证明,采用“普通式”起跑效果好,能更好地发挥运动员的加速跑能力,因此取得好成绩的比例最大。
2 “各就位”时要尽量放松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或轻跳几次再轻快走上起跑器。有的教师忽略了这一点,结果使学生过分紧张,上起跑器动作仓促,影响起跑效果。
手的支撑、传统方法是四指并拢与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于地面,两手间隔比肩稍宽。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五指分开似圆锥形,以指掌撑地,拇指略前,小指在后,重量均匀地分布于各手指上。这种方法既克服了“八”字型支撑时拇指负担过重的缺点,又提高了肩部和上体重心的位置,对起跑有利。
3 “预备”时重心不要过分前移
“预备”时传统的技术是: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10cm左右,使体重大部分落在两手和前腿上。结果两臂负担过重,肌肉紧张。另一方面肩部前探造成两臂过分向前倾余,使重心远离起跑器,同时降低了肩部和上体重心的位置,增大了向前倾倒的旋转力矩。起跑时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抬起上体,从而减少了后蹬的能量。其次,体重大部分落在两手和前腿上时,后脚不能蹬紧起跑器,参与后腿蹬伸的各肌肉群处于较松弛的状态,不利于发挥后蹬力量和速度,影响了起跑的效果。
上述分析告诉我们传统的技术有待改进,好的起跑效果要求两腿的蹬力要大,特别是后腿。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资料表明:“预备”时运动员要选用提高肌肉“预张力”的方法,使肌肉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增大蹬离起跑器的速度和力量。因此,“预备”时体重不要过分前移,两臂应稍屈而与地面垂直,使体重的70%--75%落在两腿上,两手只负担小部分重量。这种体重分配的改进使两脚能有效地蹬紧起跑器,使髋部、踝关节伸屈的肌肉群在后蹬发力前处于适当的拉长状态,达到提高肌肉“预张力”的效果,同时也刺激内感受器反射地增加肌肉的收缩力,从而增加后蹬的力量和速度。
“预备”时全神贯注,静听枪声,枪响就要做出有力的推离地面和屈肘摆臂以及后腿快速有力的前摆、着地动作。若两臂伸直支撑,肱三头肌已处于完全的收缩状态,推离地面只能靠两手的力量,而手的力量与两臂的力量相比微不足道,因而推地乏力,上体难以抬起到所需高度。为了拉引上体抬起就要多消耗伸背肌肉群的能量,从而减少了用于后蹬的一部分能量。因此,“预备”时两臂支撑肘应稍屈,有利于发挥肱三头肌的推伸力量。实践证明,肘稍屈的两臂支撑对迅速推离地面完成快速有力的摆臂和后蹬有其重要的意义。
4 起动时运动员身体的前倾度不宜过大
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师在起跑线钱安放一横杆或在起跑的学生后放一斜杆,试图改进学生起跑后过早抬起上体的缺点,结果多是徒劳,形式上身体似乎前倾很大,但却是弓着身翘着臀部跑,原因何在?
传统的概念认为:起动时身体的前倾度要大,要求运动员起动时,当前腿在起跑器上蹬直时,上体前倾与地面约成15°--20°。以为增加身体前倾使重心远离支点,便可利用身体的重力作用增加向前的冲力,但实际情况却不然。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后蹬力和加速度,就不能抵消因过分前倾而产生的向前倾倒的力矩,人就会向前栽倒,这时运动员为了维持平衡必然做出自然的补偿性动作:把臀部后翘使重心后移,结果反而破坏了跑的正确姿势,削弱后蹬的效果,对发挥加速度不利。
因此,身体前倾度要与后蹬力量和加速度相适应,后蹬力量越大加速度越快,前倾度就相应的大,反之亦然,它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加速度是因,前倾度是果,不能本末倒置。
[关键词]蹲踞式起跑 起跑器 支撑 旋转力矩 预张力
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9-0305-01
1 起跑器的安装
起跑器的安装应从运动员实际情况出发,以能发挥最大肌肉力量,获得最大起跑冲力、全部动作舒适和放松为原则。经长期的实践与研究,起跑器安装的方式有“普通式”、“接近式”和“拉长式”等多种类型。普遍使用趋向于具有个人特点的“普通式”。
“拉长式”前脚离起跑线较远(2脚长),上体较平,重心较前,同时“预备”时两臂的负担较重,起跑时抬起上体较困难。另一方面前、后起跑器的距离短(1脚长),两腿蹬起的时间间隔短,但后起跑器上的蹬力小。“接近式”虽然蹬离起跑器的时间最短,但水平向前冲量却最小(冲量=力×时间),所以水平加速度较低。其次前脚离起跑线仅一脚长,“预备”时为了提高角度,臂部抬起较高,重心前移,稳定性差,易造成抢跑犯规。上述种种弊端对起跑的效果均有不利影响。目前已很少有人采用。
根據起跑动作生物力学特征以及有关研究文献资料表明,较好的起跑特点之一是两腿蹬离起跑器要有力和前、后腿几乎同时用力后蹬。目前绝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均根据个人的身高、体型、训练程度和技术水平的不同采用符合个人起跑特点的“普通式”,即前起跑器离起跑线一个半脚长或略有伸缩,前、后起跑器相距一个半脚长或稍有缩短。“普通式”在“预备”时,躯干前倾角100°--110°以及髋、膝、踝三大关节的屈角较适宜,前膝屈95°--105°,后膝屈120°--130°,后踝足背屈约65°,同时两大腿夹角为30°--40°,一前一后小腿趋于平行,也构成了适宜的用力角度。使两脚蹬力大致相等,起跑时较易抬起上体至适当高度。易保持身体平衡。两起跑器的中轴间距离15cm左右,这要根据运动员髋部与后蹬力量的大小而定,适当宽些对发挥后蹬力有力。实践中许多研究测试的资料证明,采用“普通式”起跑效果好,能更好地发挥运动员的加速跑能力,因此取得好成绩的比例最大。
2 “各就位”时要尽量放松
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做2—3次深呼吸或轻跳几次再轻快走上起跑器。有的教师忽略了这一点,结果使学生过分紧张,上起跑器动作仓促,影响起跑效果。
手的支撑、传统方法是四指并拢与拇指成“八”字形支撑于地面,两手间隔比肩稍宽。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五指分开似圆锥形,以指掌撑地,拇指略前,小指在后,重量均匀地分布于各手指上。这种方法既克服了“八”字型支撑时拇指负担过重的缺点,又提高了肩部和上体重心的位置,对起跑有利。
3 “预备”时重心不要过分前移
“预备”时传统的技术是: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10cm左右,使体重大部分落在两手和前腿上。结果两臂负担过重,肌肉紧张。另一方面肩部前探造成两臂过分向前倾余,使重心远离起跑器,同时降低了肩部和上体重心的位置,增大了向前倾倒的旋转力矩。起跑时为了维持身体平衡,就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用于抬起上体,从而减少了后蹬的能量。其次,体重大部分落在两手和前腿上时,后脚不能蹬紧起跑器,参与后腿蹬伸的各肌肉群处于较松弛的状态,不利于发挥后蹬力量和速度,影响了起跑的效果。
上述分析告诉我们传统的技术有待改进,好的起跑效果要求两腿的蹬力要大,特别是后腿。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资料表明:“预备”时运动员要选用提高肌肉“预张力”的方法,使肌肉提前进入“工作状态”,增大蹬离起跑器的速度和力量。因此,“预备”时体重不要过分前移,两臂应稍屈而与地面垂直,使体重的70%--75%落在两腿上,两手只负担小部分重量。这种体重分配的改进使两脚能有效地蹬紧起跑器,使髋部、踝关节伸屈的肌肉群在后蹬发力前处于适当的拉长状态,达到提高肌肉“预张力”的效果,同时也刺激内感受器反射地增加肌肉的收缩力,从而增加后蹬的力量和速度。
“预备”时全神贯注,静听枪声,枪响就要做出有力的推离地面和屈肘摆臂以及后腿快速有力的前摆、着地动作。若两臂伸直支撑,肱三头肌已处于完全的收缩状态,推离地面只能靠两手的力量,而手的力量与两臂的力量相比微不足道,因而推地乏力,上体难以抬起到所需高度。为了拉引上体抬起就要多消耗伸背肌肉群的能量,从而减少了用于后蹬的一部分能量。因此,“预备”时两臂支撑肘应稍屈,有利于发挥肱三头肌的推伸力量。实践证明,肘稍屈的两臂支撑对迅速推离地面完成快速有力的摆臂和后蹬有其重要的意义。
4 起动时运动员身体的前倾度不宜过大
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师在起跑线钱安放一横杆或在起跑的学生后放一斜杆,试图改进学生起跑后过早抬起上体的缺点,结果多是徒劳,形式上身体似乎前倾很大,但却是弓着身翘着臀部跑,原因何在?
传统的概念认为:起动时身体的前倾度要大,要求运动员起动时,当前腿在起跑器上蹬直时,上体前倾与地面约成15°--20°。以为增加身体前倾使重心远离支点,便可利用身体的重力作用增加向前的冲力,但实际情况却不然。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后蹬力和加速度,就不能抵消因过分前倾而产生的向前倾倒的力矩,人就会向前栽倒,这时运动员为了维持平衡必然做出自然的补偿性动作:把臀部后翘使重心后移,结果反而破坏了跑的正确姿势,削弱后蹬的效果,对发挥加速度不利。
因此,身体前倾度要与后蹬力量和加速度相适应,后蹬力量越大加速度越快,前倾度就相应的大,反之亦然,它不以人的意志转移,加速度是因,前倾度是果,不能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