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临床上因热压、贯穿、碾挫、撕脱等原因造成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多样,疗效各异.2003年4月至2012年3月,我科采用“哑铃”形掌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各手指近、中节指背或(和)指腹软组织缺损1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14 ~ 67岁,平均35.2岁.受伤原因:热压伤9例,贯穿伤5例,碾挫伤3例,撕脱伤2例.贯穿性皮肤缺损11例,其中示指5例,中指
【机 构】
:
318050浙江,台州章氏骨伤医院手足外科,318050浙江,台州章氏骨伤医院手足外科,318050浙江,台州章氏骨伤医院手足外科,318050浙江,台州章氏骨伤医院手足外科,318050浙江,台州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床上因热压、贯穿、碾挫、撕脱等原因造成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方法多样,疗效各异.2003年4月至2012年3月,我科采用“哑铃”形掌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各手指近、中节指背或(和)指腹软组织缺损1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1.一般资料:本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14 ~ 67岁,平均35.2岁.受伤原因:热压伤9例,贯穿伤5例,碾挫伤3例,撕脱伤2例.贯穿性皮肤缺损11例,其中示指5例,中指近节3例,环指近节2例,小指近节1例.近节、中节皮肤缺损8例,其中示指4例,中指2例,环指1例,小指1例.所有创面均有肌腱或指骨外露,皮肤缺损范围为5.0 cm×2.0 cm ~ 1.0 cm×1.0 cm.急诊修复11例,亚急诊修复8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以指动脉近创面皮支蒂皮神经营养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对14例15指皮肤缺损的患者,采用以指动脉近创面皮支蒂皮神经营养带蒂皮瓣转移修复.结果 14例15指获得6~ 18个月的随访,皮瓣蒂部无臃肿,质地柔软,外观满意,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两点分辨觉为7~ 10mm.供区植皮全部顺利成活,患指术后各关节活动正常.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
手指软组织缺损是较为常见的手部外伤,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修复的方法多种多样.大鱼际作为皮瓣的供区由于其部位暴露,且传统大鱼际区域的皮瓣大多位于大鱼际中部,皮瓣切取后,如供区直接缝合,容易造成虎口挛缩而影响拇指运动;如供区植皮,会影响美观,故在临床较少应用.2011年至2013年间,我们设计了以大鱼际桡侧半为供区的三种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避了上述缺点.术后疗效较满意。
目的检测和分析人脑胶质瘤中CCND1基因的转录与表达,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生物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法检测52例人脑胶质瘤及8例正常人脑组织中Cyclin D1 mRNA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有效教学这一教学名词不断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所谓有效教学其实就是通过教师所提出的有关的教学方法,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之
目的 编制和验证画钟测验(CDT)新的评分方法.方法 对188名健康中老年人、170例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和81例轻度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进行CDT等一系列神经心理测验.CDT 30分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数据处理量非常繁大,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处理海量的数据是绝大多数个人电脑无法完成的.这些海量数据需要有强大
目的 探讨DNA修复基因XRCC1 Arg194Trp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脑膜瘤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 运用SNaPshot技术对205例脑膜瘤患者和218例健康对照者的XRCC1多态性Arg194Trp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脑膜瘤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XRCC1Arg194Trpd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50岁脑膜瘤组中,C等位基因个体其脑膜瘤发病风险增
现代社会,先进科学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促使每位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紧跟时代的脚步,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体育学科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网络的
单词教学是一个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熟记单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寓单词教学于娱乐之中,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严重烧伤后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高分解代谢,可使机体迅速陷入负氮平衡状态。约占机体细胞总质量50%的骨骼肌作为人体最大的氮库,其分解消耗对机体无疑会产生巨大影响。骨骼肌蛋白过度分解不仅影响患者的运动和康复,而且容易引发肺部并发症或下肢深静脉血栓等。肌蛋白丢失的原因可以是合成减少,也可以是分解增加,或者兼而有之。本文主要综述烧伤后骨骼肌蛋白降解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