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值飙升”,原来是“隐形盐”作怪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aopopo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盐吃多了对身体非常不好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成年人每天吃6克盐,而中国营养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每日平均吃盐12克,严重超过推荐的标准。那么,是不是所有人的标准都是6克,又该如何降低“盐值”?另外,身边究竟藏了哪些能让“盐值”飙升的“隐形”盐呢?
  “盐值高”增加多种疾病风险
  在很多疾病治疗的医生建议中,限制盐摄入都被列为其中,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执行会长王旭峰说:高盐饮食会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率;伤害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增加胃癌的患病风险;导致更多钙的流失;易扰乱呼吸道菌群平衡,增加呼吸道疾病风险;盐(钠)摄入过多还会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还有研究显示可能损伤免疫系统。
  一啤酒瓶盖是6克盐
  6克盐到底是多少很多人心里并没有谱,王旭峰表示一啤酒瓶盖正好6克盐。那是不是所有人每天的食盐标准都是6克呢?王旭峰说:6克只是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年龄和身体状况不同,食盐摄入标准也不同。按年龄说,成年健康人群是小于6克(总量),而0-3岁小于2克,4-6岁小于3克,7-10岁小于4克,65岁以上小于5克。另外,有些疾病患者食盐标准也不同。糖尿病人每日5克(非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每日2-3克。肾病患者,每日2克以下。
  警惕身边隐形盐
  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盐外,实际上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隐形盐。王旭峰说:首先就是调味品,包括酱油、甜面酱、豆豉、腐乳、味精、鸡精等;其次,现在都喜欢快餐,包括汉堡包、比萨、薯条、方便面、油条等;还有就是熟食里“盐值”很高,如香肠、熏肉、鸡腿、火腿、腊肉等;甜食,奶酪、糕点、冰淇淋在制作过程也都要放入一定量的盐;平时不注意的零食,比如话梅、果脯、薯片等;海鲜制品,咸鱼、虾皮、虾米、鱼干等。一定要小心身边的隐形盐,这可能是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
  多用醋等调味品代替盐
  如何才能控制住盐的摄入量,减少盐的摄入呢?王旭峰说:首先,多用醋,醋能强化咸味,尽量不放糖,甜味会淡化咸味,少用鸡精味精,鲜味也能遮盖咸味。用醋、柠檬汁、葱姜蒜、花椒等调节口味,代替部分盐和酱油;其次,多用蒸、煮、拌的烹调方式,多吃天然食物的味道;少吃加工食品、零食,适量吃肉(含有较多的钠),多吃蔬菜。第三,做菜出锅前再放鹽,可以使用限盐勺。
其他文献
日前,程序员苏某因离婚时与妻子发生纠纷而自杀,引起业内的强烈关注。对于苏某的自杀,他的一位大学同学说,“在我的印象里,苏某是一个典型的技术男,为人很单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复杂。”。  “输不起”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的表现  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陨落,实在令人惋惜。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或许因为苏某遭遇的这次“不如意”对他来说太难克服,以至于他如此绝望,甚至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高级
期刊
本文是对利用出土文献资料校读《周易》经文的工作的一个总结。在立足於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马王堆帛书等出土《周易》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尽可能全面地搜集整理学者们
很多人常把“抑郁”和“抑郁症”混淆,当人们想到抑郁症时,脑中浮现的都只是难过悲伤情绪,却不理解抑郁症实际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类综合征。抑郁症带来的身体改变涵盖多个方面,就诊者需满足至少5个方面,医生才会做出抑郁症的诊断。患抑郁症有以下10大前兆:  食欲减退或暴饮暴食  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有些抑郁症患者不思茶饭或感到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另一方面,有些患者则会感到饥饿并且暴饮暴食,通过
期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8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达到90.1%,手机不断挤占其他个人上网设备的使用。以手机网民为主要代表的移动网民已经成为网络行为的主要参与者,他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被移动互联网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他们的网络行为也正在推动移动互联网的进化迭代,塑造全
扭伤脚热敷,更痛更肿  脚扭伤后马上热敷,会让脚踝变得更痛、更肿。建议伤者立刻停止着地活动,稳定受伤部位,前24~48小时,可用冷敷的办法抑制出血。外用药物最好是在受伤一到两天后使用。如果表面看起来伤势不严重,尽量让受伤部位休息,并继续24小时施行冷敷,直至肿胀和痛楚减退,有需要时寻求医疗救助。48小时后,可采用热敷。  需要提醒的是,感觉神经敏感或迟钝的人(如糖尿病、中风患者),血液循环机能异常
期刊
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交游、思想、都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其诗歌中也流露出浓厚的佛家文化色彩。存世近三干首诗作中,有三百多首都涉及佛教文化,超过了其总创作的十分之一
在我们享受美食的同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不太愉快的事情,比如吃海鲜后长疹子,喝牛奶后拉肚子。很多人认为“病从口入”,那是不是我们正确“忌口”,就能避免很多食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或进展呢?  怎么知道我是不是食物过敏?  “其实,老百姓认为与食物有关的疾病中,跟食物过敏的关系并不那么密切。”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副主任王良录说,“严重过敏反应中,食物过敏引发的大概只占35%—55%;特应性皮炎儿童与食物过
期刊
所谓“伤筋动骨一百天”。伤筋动骨患者的痊愈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人们往往只强调多休息和功能锻炼,却忽视了患者的营养需求。郑州市骨科医院营养科副主任李波提示,伤筋动骨的患者更需要注意膳食营养。  李主任说,从西医角度来讲,骨科手术分为三个时期:术前、术中和术后。其中,术前和术后两个时期如何做到合理饮食,是患者及其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  清淡饮食阶段  术前和术后第一周,患者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何谓应
期刊